分析:中国电动车企相继倒闭 或酿社会动荡
2025-09-27 16:25:27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在中国,残酷的价格战在电动车产业引发了空前的洗牌潮。威马、高合、极越和哪咤等新势力品牌接连倒闭,而这一切的发生并未能让该行业竞争对手之间的激烈厮杀停止。而中共政府发布的减少补助和消除产能过剩的指南可能会导致失业,从而影响社会稳定。
极越的突然倒闭 令押注者陷绝望
据CNN报道,2024年春天,从事社交媒体广告运营的李红星(Li Hongxing,音译)接手了一个他认为是中国电动车市场新星的客户极越。
作为汽车行业的营销老手,李红星甚至还借钱为极越投放广告,指望着这家电动车新创公司日后能付钱,因为在他看来,这家公司具备成功所需的一切因素:效率、不断增长的销量以及财力雄厚的支持者。
但事与愿违。不到半年光景,极越宣告倒闭,让李红星的这场豪赌变成了噩梦,他背上了高达4000万元人民币(约合560万美元)的债务。直到现在,他还没有收到该公司的付款。
“那是一种彻底绝望的感觉。”李红星说告诉CNN。
极越的倒闭在中国汽车行业并不罕见,体现了这个饱受过度竞争困扰的行业所面临的残酷现实。过去几年,在一场场残酷的价格战中,数百个品牌陆续出局。
中共监管政策恐难奏效 或引发社会动荡
长期以来,中共政府一直向电动车产业提供巨额补贴、低息贷款和政策支持,使得中国车企可以不受市场机制限制地扩张产能,这也催生出了大量的电动车制造商。中国的电动车行业在高峰期达到近500个国内品牌,但也伴随着严重产能过剩的到来。众多车企为了抢夺市场份额而陷入激烈厮杀,无情的价格战使企业利润被蚕食,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并在极低利润下挣扎着。
据十几位供应商、汽车制造商和行业专家向CNN透露,即使是行业领跑者也在向零件制造商施压,迫使其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产品,同时将付款期限延长数月。
今年7月,中共中央财经委员会将“治理无序低价竞争”列为政策重点。近几个月来,北京也推出了一系列措施,警告汽车行业领导人不要发动价格战,并发布了指导意见,敦促地方政府减少补贴并消除过剩产能。
但经济学家和产业专家怀疑这些措施能否迅速解决问题。似乎没有简单的方法来消除产能过剩的问题。专家表示,仅仅削减产能过剩并允许少数品牌生存的环境可能会引发大量失业,并有可能进一步拖累经济增长。
摩根士丹利首席亚洲经济学家切坦‧阿赫亚(Chetan Ahya)在谈到中共近期的举措时表示,仅仅削减产能并非完美的解决方案,如果决定停止投资,就会出现社会稳定问题。
就业是中国社会稳定的核心,也是共产党执政的基础。根据数据提供者CEIC今年稍早的数据,中国汽车制造业雇用人数超过480万。
尽管中共监管机构要求汽车制造商停止价格战,但路透社援引AlixPartners亚洲汽车业务负责人斯蒂芬‧戴尔(Stephen Dyer)的话说,价格战可能会持续下去。商家会通过保险补贴和零利率融资等“隐性”因素来吸引消费者,而非直接降价。
国内竞争的压力促使比亚迪等汽车制造商寻求向海外倾销廉价汽车,但已经引发美国、欧盟、墨西哥和加拿大等关键市场的关税抵制。美国和加拿大更是对中国进口汽车设置了高达100%的高关税。
车企倒闭殃及车主
与传统汽车不同,新能源汽车内部的智能系统需要车企提供长期稳定的运营维护,因此倒闭车企留下的车常被称为“烂尾车”。
极越和哪咤等电动车企业的倒闭不仅给企业押注者带来巨大打击,还令那些已购买汽车的车主的售后服务陷入不确定性。哪咤汽车今年6月正式进入破产程序,对车主的质保承诺也随之变成“废纸一张”。
大量哪咤车主9月11日还收到了一条令人措手不及的短信通知:“您的车已断网,请自助购买流量。”由于车联网服务商停止提供服务,车主无法使用远程控车、开关空调、在线导航等基础宝能,必须自费购买流量包才能恢复正常使用。
车联网服务商“联想懂的”方面回应称,哪咤汽车因经营问题,一直未能支付服务费用,经过数月协商无果后才被迫停止服务。这场“断网危机”让哪咤承诺的“三年免费流量”服务彻底泡汤。
极越倒闭消息传出后,在社交媒体上引起轩然大波,最终迫使极越的两个大股东百度和吉利收拾残局。百度承诺车主会继续维持现有一万多名车主的车载系统的运行和维护;吉利承诺将接管极越汽车的售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