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柯克遇刺 公众担忧政治暴力升级

2025-09-15 12:25:35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英文大纪元记者Janice Hisle、Savannah Hulsey Pointer新闻综述/张紫珺编译)9月10日,美国著名政治活动家、知名全国性非营利组织“美国转折点”(Turning Point USA)创始人查理·柯克(Charlie Kirk,1993-2025)遇刺身亡。这是近60年来美国政治人物中被暗杀事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案例。法律学者和其他人向《大纪元时报》表示,这标志着美国政治的一个转折点。美国领导人和民众对这一事件的反应,将决定在美国出现的政治暴力的浪潮会继续高涨,还是逐渐消退。

查理·柯克年仅31岁,是两个孩子的父亲。9月10日,他在犹他州一所大学发表演讲时,颈部遭遇枪击不幸身亡。9月11日,枪手身份不明,仍然在逃;警方拘留了两人,但在讯问后均被释放。9月12日,凶手被犹他州警方逮捕。

对于这一次的刺杀事件,研究政治五十多年的佛罗里达州政治学者苏珊·麦克马纳斯(Susan MacManus)表示,柯克的遇害可能会引发美国社会的重大变化。

“然而,这是否会成为一种催化剂,让两党走到一起,对现状说 ‘够了’?”她问道。“还是会成为另外一种催化剂,进一步加深这个国家的两极分化?”

她担心,结果可能是后者,因为“目前,在我们的政治当中,最缺少的两个词就是‘文明’(civility)和‘妥协’(compromise)。”

麦克马纳斯告诉《大纪元时报》,她看到了另一个因素导致了这一次的悲剧:美国人正沉浸在暴力文化之中,无论是电影电视,还是新闻报道,还有那些“只要’杀人’就能赢”的电子游戏,到处都充斥着暴力因素。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就在柯克被子弹击中倒地时,他正在回答一位与会者提出的关于跨性别嫌疑人实施大规模枪击的问题。这个微妙的时机是否具有隐含的意义,以及枪手到底处于何种动机,目前仍不得而知。此外,柯克今年早些时候曾在社交媒体上发帖说,一些研究显示美国存在对“暗杀文化”(assassination culture)的美化现象,对此他感到担忧。

包括犹他州州长斯宾塞·考克斯(Spencer Cox)在内的许多公众人物都将柯克的遇害称为“政治暗杀”(political assassination)。

美国总统唐纳德·川普在枪击事件发生数小时后发表公开讲话时表示,柯克是全国知名保守派组织“美国转折点”(Turning Point USA)的创始人,他影响了数百万年轻人。川普总统呼吁结束政治暴力,并誓言他的政府将铲除“所有促成这起暴行和其它政治暴力的人”。

作为2024年总统大选的候选人,川普本人也曾经是发生在宾夕法尼亚州和佛罗里达州的两起暗杀未遂事件的目标人物。

2024年12月,全球营业额第二大的健康保险巨头联合健康保险公司(United Healthcare)首席执行官布莱恩·汤普森(Brian Thompson)在纽约市曼哈顿的希尔顿酒店入口外遭枪击身亡。除此之外,近年来美国还发生了若干备受瞩目的校园大规模枪击事件。诸如此类的暗杀事件震动了美国人的心灵,影响了全国范围内的政治话语。

今年4月,一名纵火犯袭击了宾夕法尼亚州民主党州长官邸。6月,一名枪手枪杀了两名明尼苏达州民主党议员及其配偶。

麦克马纳斯还提到,8月22日一名乌克兰年轻女子在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Charlotte)火车上被人持刀袭击致死,这个事件被视频拍了下来,瞬间引发了美国民众非常强烈的愤怒。

2025年9月9日,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Karoline Leavitt)在白宫新闻发布会上发表讲话,旁边是乌克兰难民伊琳娜·扎鲁茨卡(Iryna Zarutska)和德卡洛斯·布朗(Decarlos Brown Jr.)的照片。扎鲁茨卡在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的轻轨列车上被布朗杀害。(Madalina Kilroy/大纪元驻白宫记者)

近年来,许多其它暴力事件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美国的政治。

当被问及柯克遇刺事件发生的背景时,宾夕法尼亚州甘农大学(Gannon University)美国政治史教授杰夫·布拉德沃斯(Jeff Bloodworth)对《大纪元时报》表示,美国经历了“许多、许多的政治暴力时刻”,数量远远超过“我们的西方盟友”。

他称柯克的遇害是“一本没人愿意读的‘书’中又一个悲伤的篇章”。

审视当前形势,他表示:“当你不得不说‘嗯,现在不像1968年那么糟糕,对吧?’时,这就很能说明问题。”

1968年,正是美国民主党参议员兼总统候选人罗伯特·F·肯尼迪(Robert F. Kennedy)和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博士双双遇刺身亡的那一年。此前,民主党总统约翰·F·肯尼迪(John F. Kennedy,肯尼迪参议员的弟弟)于1963年遇刺身亡。

在此后的几十年里,针对其它著名政治人物的暴力事件还有很多,如2017年众议院共和党党鞭史蒂夫·斯卡利斯(Steve Scalise)遭枪击,伤势严重,幸好最终经过抢救脱离危险;1981年共和党总统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遭枪击,但所幸并未致命;2011年,针对时任联邦众议员加布里埃尔·吉福兹(Gabby Giffords,民主党/亚利桑那州)的袭击,造成6人死亡,13人受伤,吉福兹本人情况危殆。

布拉德沃斯和麦克马纳斯在接受《大纪元时报》记者采访时都表示,许多对政治略知一二的人直到柯克遇刺身亡之前,完全不是道他是谁。但他们也一致认为,柯克对美国政坛的巨大影响是他留下的宝贵遗产之一。

“他是一位重要人物。你甚至可以说,在某些圈子里,他是一位摇宾明星般的政治偶像。”布拉德沃斯说道。

两位政治学者都表示,他们担心柯克遇刺事件可能会对美国政治产生影响。

麦克马纳斯表示,许多2026年中期选举的潜在候选人可能不愿意冒险,成为暴力事件攻击目标。

资料图片:约翰·F·肯尼迪总统(右三)在华盛顿白宫与民权运动“华盛顿游行”(March on Washington)领袖弗洛伊德·麦基西克(Floyd McKissick)、马修·阿曼(Mathew Ahmann)、惠特尼·杨(Whitney Young)、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约翰·刘易斯(John Lewis)、拉比约阿希姆·普林茨(Rabbi Joachim Prinz)、菲利普·伦道夫(A. Philip Randolph)、沃尔特·鲁瑟(Walter Reuther)和罗伊·威尔金斯(Roy Wilkins)等(从左至右)合影留念。(MPI /Getty Images)

布拉德沃斯则表示,政治暴力似乎是美国社会更深层次弊病的症状。

“我们的政治是一个晴雨表,这场暴力事件也是一个晴雨表,它正在告诉我们一些事情。”他说道,“我认为,它不仅仅表明了我们在政治上存在的分歧有多么严重。它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更深层次的渴望。”

他说,尽管通过互联网,人们有很多方式可以互相“联系”,但是人们却感觉“更加疏离”和悲伤。 他补充说,社交媒体不能替代“现实生活”。

布拉德沃斯和麦克马纳斯都表示,柯克遇害是一场人间悲剧,他年轻的妻子成了寡妇,两个年幼的孩子失去了父亲。如果人们能够退一步,从这个角度来看待这件事,这场悲剧应该能够弥合任何的政治分歧。

麦克马纳斯表示,美国人民期待这个国家的政治领袖能够定下基调。人们需要“看到国会团结一致,两党领袖都明确表示‘这些是我们要做的事,这些是我们不做的事情’,并且言出必行。”她说道,“但现在我们遇到的问题还是老问题,我们听到的是:‘只管照我说的去做,别学我怎么做。’”

现场直击

当时在柯克遇害现场参加活动的与会者表示,这一事件将如何影响普通民众和整个社会,他们感到十分担忧。

45岁的杰里米·金(Jeremy King)和他46岁的妻子艾米·金(Amy King)告诉《大纪元时报》,因为他们就住在柯克演讲地点附近,所以当时去了现场参加活动。

杰里米告诉《大纪元时报》,他听到了“类似鞭炮的声音”。他说,直到看到柯克倒在椅子上,他才确定枪声是真的。

这位现场目击者说,他清楚地记得自己站在妻子身旁,试图弄清楚这是否是一起大规模枪击事件,以及他们是否应该寻找掩护或逃跑。杰里米说,后来他们决定平静地离开现场,因为他们意识到:“查理是枪击的目标。不会再有枪声了。”

“所以我们就沿着查理被抬出去的方向离开了现场。”杰里米说道,他当时拿出手机录像,因为他确信这一刻需要被记录下来:“现场安保人员把他(柯克)护送出去的时候,我感觉整个事件意义巨大。”

一些广为流传的视频是杰里米·金拍摄的。在视频中可以看到,柯克被他的安保团队护送抬进一辆SUV,随后被送往医院,并被宣布死亡。

2025年9月10日,查理·柯克在犹他州奥勒姆市(Orem)犹他谷大学(Utah Valley University)举办的“美国转折点”(Turning Point USA)活动中遭枪击,随即被抬走。(视频截图)

这对夫妇对于将来是否会参加类似的活动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

艾米·金表示,这是她第一次参加政治活动,也可能是最后一次。

她说她“其实对政治没什么兴趣”,只是因为活动离家较近才去的。她告诉《大纪元时报》,她“只是对他讲的一些话很感兴趣”。

而杰里米·金则主动表示,参加了这次活动之后,他的想法“和艾米截然相反”,并表示他希望继续“积极参与”这类活动。

他说,“绝对会参加”未来的政治活动。

“我认为我们需要在筛查和安保方面做得更好一些,但是我们无法再像80年代、90年代和21世纪初那样,可以把很多事情做得很好。不幸的是,我认为这种趋势还会持续下去。”他说道。

2025年1月19日,查理·柯克和他的妻子艾瑞卡·柯克在华盛顿萨拉曼德酒店举行的“美国转折点”就职前夜舞会上观看乡村乐队的表演。 (Samuel Corum/Getty Images)

当艾米·金谈到柯克的孩子们将会在没有父亲的陪伴下长大,并且知道父亲的死如此被公众所熟知时,她的声音颤抖了。她说:“我们自己也为人父母,一想到查理也是一位父亲……我的心与他的家人同在。”

她还谈到了这位知名保守派活动家的孩子们会经历怎样的“震荡”,即使他们长大一点后,看到提及这一刺杀事件或相关录像时,也会感到震惊。“这件事会出现在新闻里,或者随着他们长大,随时都会出现。长大之后,在电视直播中看到自己的父亲现场被枪杀,对他们来说太不公平了。”

艾米说,她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体会到,我们要尊重“每一个人……如果你不同意,就不同意好了。但是暴力永远不是解决分歧的办法。”

瑞安·摩根(Ryan Morgan)对本报告做出了贡献。

原文:Charlie Kirk Assassination Stirs Fears of Rising Political Violence刊登于英文《大纪元时报》。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柯克之死掀反共圈乱斗 知名大V遭检举 恐吊销签证
  2. 大陆演员于朦胧坠亡前一分钟视频疯传
  3. 中国中小学校园频传食物中毒 连续2天逾230人送医
  4. 80军、82军异动 潍坊居民目击“导弹拦截”唐山市区现大量坦克
  5. CNN:中国留学生为何陷入“里外不是人”惨况?
  6. 中共倒台后 中国会分裂成小柄吗 《推背图》47象早有明示
  7. “防火长城”最大规模数据外泄 中共阴谋曝光
  8. 大脑怕什么?色情影片比烟酒更有害
  9. 美中首日会谈历时6小时 聚焦经贸和TikTok
  10. 于朦胧坠楼15个疑点!他曝大佬背景硬“被玷污致死”不只一人
  11. 专访动态网总裁:中共贩卖网控技术属流氓行为
  12. 美中能否“毒中求和?芬太尼危机下的合作契机
  13. 5个月大涨的美股 碰上降息的Fed 下周会发生什么?
  14. 喝茶也有“十八禁” 不知道的话越喝身体越差劲
  15. 卫报:川普在俄以面前非“强人” 全球恐迎无政府状态
  16. 韩佳人想让孩子来中国上学,被骂虚伪
  17. 硅谷这群人,放弃酒精与娱乐,唯一信仰是万亿市值
  18. 川普特使:若北京切断对俄支援 战争明天将会结束
  19. 美银:新兴市场明年初将迎来更多“资本流入”
  20. 为什么古人把未嫁女子称为“黄花大闺女”?
  21. 河北男杀疯!当街狂砍 浑身是血 警察竟无人制止.....
  22. WSJ:川普不愿向普京内塔尼亚胡施压 恐自己边缘化
  23. 网传中共军舰广播片 台海巡署:影片造假
  24. 最保值的十款2025年车型 丰田车占半壁江山
  25. 美国又出一“怪招”,一箭三雕
  26. 中国餐饮业因预制菜再陷舆论漩涡
  27. “秘闻”邓小平为什么不当党魁 只因老道一句话
  28. 【快讯】新唐人中国古典舞大赛获奖选手名单揭榜
  29. 美国要求日本不要承认巴勒斯坦国
  30. “要回我们的国家!”伦敦爆发空前大游行 保守派民意海啸撼动政坛
  31. 林彪坠机前 周恩来:请放心!飞机有我们的人
  32. 河北男子当街疯狂砍人 警察不敢制止影片疯传
  33. 犹他州长:柯克遇害 社交媒体是促因
  34. 土耳其爆发大规模反对派示威游行
  35. 痛定忆国涌,魂牵魄动心潮涌
  36. 柯克之死点燃英国右派怒火!15万人上街 与警爆冲突
  37. 剿杀假证链,偷渡集团庇护骗局告破
  38. 哪些犬种适合初次养狗者? 专家推荐这7种
  39. 英国将再迎川普国事访问 王室礼仪成亮点
  40. “MAGA三代领袖”被刺 背后是“谁来继承川普”的暗战
  41. 2家上市公司的“童颜针”争夺战再升级
  42. 《看中国》隆重推出荣誉会员专刊第126期
  43. 中午不睡,下午崩溃,但别这样午睡
  44. 海外包裹最低免税取消 华人商家、民众叫苦连天
  45. 东兴证券举行2025年中期业绩说明会
  46. 北交所或迎“医美面膜第一股”
  47. 亲人之间的感应现象 能救人于为难之中
  48. 中共军中清洗抓纪委书记 分析:人人自危
  49. 华尔街“最火的词”:Run it hot
  50. 殡葬企业“福寿园”上市来首现亏损
  51. 分析:网贷平台沦为中共“割韭菜”工具
  52. 纽约州长霍楚:言论自由不能用来鼓动暴力
  53. 尼泊尔示威增至72死,临时总理承诺“6个月交棒”
  54. 委美关系持续紧张
  55. 一颗子弹终结MAGA旗手:政治暴力与历史分水岭
  56. 蒋介石曾警告 “共产主义一日不停止,世界一日无安宁”
  57. 提名卢泰愚之子,李在明什么意思?
  58. 美保守派活动家柯克遇刺 台外长谴责政治暴力
  59. 美最高法院10月开庭 将审哪些川普政策案
  60. 中美经贸会谈进入第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