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最美精神状态,都在他们评论区里
2025-09-04 22:25:10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中时新闻网
如果说算塔罗是当代年轻人的心理咨询平替,那从最近互联网上热门塔罗影音来看,大家疯得真不轻。 原以为一副塔罗牌,算来算去也就是“三个月内会不会出现新桃花”、“这次考试能不能顺利通过”,或者“最近该不该离职换工作”,能翻出什么新花样来?
直到算法带着作者见识到抽象派的塔罗占卜影音,作者的第一反应是:这手机一定中病毒了。 从未想象过这届网友竟能设想出如此奇怪刁钻的问题,连奥数出题老师看了都得甘拜下风:
“上海东方明珠对蜜雪冰城有什么看法?”“《年轮》更愿意被汪苏泷还是张碧晨唱?”“数学被那么多人讨厌是什么感觉?”“滕子京看到《岳阳楼记》后有啥想法?”……
已经没有人能管得了网友们无限打开的脑洞,翻开塔罗博主的评论区,作者还以为误入了什么猎奇故事会投稿,全是网友希望博主解答各种离谱问题的留言。
那些问其他任何人都可能惨遭白眼、被觉得莫名其妙的想法,只有塔罗博主愿意宠着大家、煞有介事地耐心解答。
都知道“塔罗占卜,仅供娱乐”,但万万没想到,大家已经娱乐到了如此抽象的境界。
这波新刮起的塔罗风潮用事实证明了,世界的尽头不是神秘学,是乐子人。
一、全网最美精神状态 都在塔罗博主评论区里
现在互联网上流行的塔罗影音,一般叫做“大众占卜”。
这类影音一般会由博主先设定一个问题,比如“你的下一段恋爱会在什么时候开始?”在影音开头摆放几个不同的对象,让用户根据直觉选择其中一个,然后解说与选择相对应的占卜结果,机制类似于赛博抽签。
其实塔罗视频也不是一开始就疯了的,这些“抽象派”原本的形态更像是一种另类的人物解读/剧情预测。 大家天马行空的追问,源于对文艺作品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看过小说、追过剧的朋友都体会过,一旦沈迷于某个IP后,就很容易因为原作的留白抓心挠肝,恨不得亲自发个微信问问作者或者导演到底是咋回事。 但列表没这人脉,网友就灵机一动发给有问必答的塔罗师。
故事的留白就像人的命运,猜不到,就只能算。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影音里,塔罗师煞有介事地进行塔罗牌抽卡、解读牌面,解答的问题却是“《甄嬛传》里允礼知不知道孩子是他的?”“曹贵人对温宜被端妃收养的看法“安陵容对甄嬛到底是什么的感情”......
类似的提问,已经涵盖网文、古偶、动漫、竞体等年轻人的各大兴趣圈层。 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当下的每一对热门cp彼此之间感情关系怎么样? 近期新冒头的流量明星有何内心独白? 你喜欢的人物有什么话想要对你说?
这类普通影迷、粉丝们根本无从知晓的事情,统统抽上几张牌,给你分析得头头是道。
结果如何不重要,大家追求的只是确定性本性。
“既然和我无关的虚构人物都能算,那岂不是什么都可以问问塔罗?”
网友们直接思路打开,把塔罗占卜当成万能采访,一大批动画片里的人物,凭借超高国民度率先沦陷。
“我曾以为长大了就会唠点成熟的大人嗑”,结果当年那批围在电视机前看《喜羊羊与灰太狼》的人,现在抱着手机在琢磨:“美羊羊更喜欢沸羊羊还是喜羊羊呢?”
无独有偶,这么多年过去,能让网友记始终放心不下的第二件事情,是“翠花到底喜欢熊大还是熊二”。
大家不仅八卦,还有一颗想要善解人意的心。
虽然拿着动漫人物的肖像制作表情包和鬼畜舞蹈时,从来没有提前征得人家同意,但现在想起来问问人家被玩梗有啥看法了。
其实真正善解人意的是塔罗博主们,不仅真的回应大家无厘头的好奇心,还要对着牌面一本正经地解说:“它自己挺开心的,因为觉得网友们没有恶意,这是喜欢它的表现......”
虚构角色被大算一通还没完,真实存在过的历史人物也逃不开网友们的魔爪。
大家想知道《记承天寺夜游》里被苏轺半夜叫起来散步的张怀民到底睡没睡; 曹雪芹对《红楼梦》续作者高鹗有啥看法; 李白要知道自己的诗成了中小学生必背篇目后啥心情; 以及诸葛亮本人会不会背诵《出师表》?
要不说教育具有滞后性呢! 十几年前语文课上射出的子弹,此刻正中互联网塔罗师的眉心。 看得出古诗文背诵确实给同学们留下了吨级记忆,当初教你的语文老师都未必记得你叫啥了,你却还在研究怀民到底寝没寝。
更有聪明网友学以致用,因为不满意宿舍住宿条件,向塔罗博主投稿询问“刘禹锡对现在一些学生宿舍的看法”。
这还问啥问啊! 算盘珠子都崩我脸上了,同学你是不是就想听人说:“你这住宿条件真是闻者伤心、见者流泪,刘禹锡看了都要把笔给你让你来写《陋室铭》啊!”
问完古人,网友们又打起了各种无生命体的主意。
“麻将对人们天天打它有什么想法”“数学被那麽多同学讨厌有什么感觉”“《年轮》更希望被哪位歌手唱”......
在这些抽象的占卜影音里,塔罗师抽到什么牌面不重要,解读的结果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有人脑洞大开想出了从没人想到过的奇葩问题。
从这些影音里转一圈出来,你就会确信AI是真代替不了人类,因为活人网友们不仅学贯古今、中西融合,而且从不会被逻辑束缚住自己强悍的创造力。
大家没有对个人前途命运的好奇,只有对荒唐乐子的渴望。
在这一波新的塔罗抽象风潮里,网友们并不是真的要知道麻将在想些什么。 抽象占卜所吸引大家的,是年轻人旺盛到不讲道理的好奇心、想象力,以及真正意义上“想一出是一出”的绝美精神状态。
二、比起结果准不准 大家更在意过程有不有趣
向塔罗师抛出各种猎奇问题的年轻人,看似是疯了,其实是真想通了。
与其把自己的重要人生课题交给塔罗牌,用几张纸牌来预测自己的未来走向,倒不如丢点无关紧要的小问题过去,图个好玩。
塔罗对年轻人来说,已经不只是占卜前途的“神秘系统”,而是变成了生活的树洞,所有搞不清、弄不明、剪不断、理还乱的问题,都可以抛给塔罗师,而且对方有求必应、有问必答。
比如很难反复和朋友亲人开口的情绪和境况,许多年轻人都会选择把塔罗作为倾诉出口。
哪怕是你最亲近的好朋友,也会在你第三次问出“你说我和我前任还有没有可能复合”后,甩你一个无语大白眼。 但你花个几十几百块,就能获得一个塔罗师耐心听你从你俩第一次见面聊到最后为啥分手,让你尽情倾吐你的心路历程。
同理,生活里压根没人接的抱怨,现在也就塔罗博主愿意搭理,还帮你分析地头头是道,把情绪价值直接拉满:
你不想背《蜀道难》,塔罗博主就说,“李白本人也没想到自己的诗歌会给现代人造成这麽大困扰”,直接给观众宝宝们哄成胚胎。
毕竟塔罗生意卖的就是这份情绪价值。
尽管投稿的人、算牌的人、看影音的人都知道这种抽象猎奇的“占卜”根本就是无稽之谈,但大家都乐在其中。 这就说明了:其实大家没那么当真。 喜欢塔罗占卜的年轻人,可能远比刻板印象里以为的更加客观清醒。
网友@爱丽丝 说,自己经常会点进网上的塔罗“大众占卜”影音,她表示自己向塔罗牌寻求的是“一种单纯的正面反馈”。
如果视频解读给到了她期待中的好结果,就会很高兴; 但如果博主说的不符合预期,那就是“测得不准,我会直接划走。 对我不好的我都不信,我只信那些我想听的“。
网友@流 会不定期找塔罗师进行线下的“一对一占卜”,她说自己更在意和塔罗师交流的过程,想知道“我一直在思考的某一个问题,别人是怎么想、怎么解读的”;
对她而言,测塔罗的作用在于提供新的思维模式,并不在意结果是否准确,“可能睡一觉醒来就已经忘了”。
年轻人们把塔罗牌当作一种开导情绪的工具,为我所用。 每个人对工具性能的需求不同,有人想要正面的心理暗示、有人想要安慰鼓励、有人需要思维开导,但不论如何,“我”始终是最重要的主体。
塔罗真正击中年轻人心的,从来都不是它的占卜结果多么神奇,而是它强烈的参与感和即时性。
塔罗占卜一般都需要顾客自己抽牌或者选择分组,而且牌面上的图案也都比较直观,每个人都可以根据图案自由想象它的象征意。 @流提到,相比于其他玄学形式,塔罗最吸引她的在于“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尝试自己去理解,而不是全然依靠别人来解读我”。
另外,塔罗大多情况下用于占卜短期内的具体问题,比如“三个月内能不能找到工作”“这次考试能不能顺利通过”,相比于虚无缥缥的“命运”,塔罗企图给出的答案显然更务实。
另一位喜欢塔罗占卜的网友@手扶拖拉机斯基 认为,“塔罗很符合现代人急于得知自己未来状态的心理,不过这个未来也并不长远”。
笼统概括一个人性格命运的玄学类型对这届年轻人吸引力有限。 @愛麗絲 说“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天蝎座,但大家总不可能都是一类人”,相比之下,塔罗牌的明显更加灵活好玩。
作为一种娱乐方式,塔罗绝对不能替代严肃专业的心理咨询。 每个人带着不同程度的“疑难杂症”找到塔罗师、塔罗博主那里,收获也不一样。
不过可以明确的是,这些年轻人出于困惑的状态时,需要被倾听、也依然愿意与外界产生互动交流。
三、互联网塔罗 当代网友的情绪博物馆
作为承接大家各自情绪“疑难杂症”的塔罗师,大概是最清楚当下年轻人们都在烦恼些什么的一群人。
而互联网上的塔罗影音,作为塔罗师们引流、获客的一种重要手段,自然会紧贴着大家忧愁烦恼的热门议题展开,实时上新更换。
最近正值开学季,塔罗博主们在回答“翠花到底喜欢熊大还是熊二”之余,还会围绕开学做很多相关占卜,比如新学期会人际关系、学业发展以及避雷事项,甚至还有博主“测各科老师检查暑假作业的概率”。
秋招、考研、情人节...... 成熟的塔罗博主深谙自媒体运营之道,会抓住特殊节点推出相关的主题策划。
刷刷现在的互联网塔罗影音,堪称年轻人精神状态一览。
一段时间里的热门问题,反映了大家当下关心的方面。
之前有句广为流传的言论叫“恋爱脑养活了大半个玄学圈”,但现在,知名塔罗博主的主页里情感相关的影音占比并不高。
毕竟拥有或者追求长期稳定的恋爱关系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大家不愿谈恋爱,只想花钱租“一日男友”,或者购买五分钟拥抱。 塔罗博主们也相当识趣,在所剩不多的感情向影音里越来越少提及明确的伴侣,算的都是“心动对象”“暧昧对象”的状态和发展。
线下“1v1占卜”的热门问题同样在流变。
作者采访了占星师玛丽安,她回忆起在2019年刚入行的时候,还有一些女生来找自己算感情,但是“现在基本上不会收到女生感情方面的问题,事业的提问倒是越来越多了,我觉得这个是一个很大的社会风向的改变”,反而最近有几位男性顾客,找到了玛丽安问感情方面的困惑。
她还注意到,抽象派占卜不仅在网络影音里流行,线下(实体)同行中,也经常会有人帮顾客算类似的问题,比如“某个男明星和女明星到底是什麽关系”。
这类趣味占卜并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但或许可以让人在与未知共处的时间里过得心理上踏实一点。 玛丽安说,塔罗,特别是大众测试,起到的就是安抚和陪伴的作用,其实和ASMR影音差不多。
用塔罗占卜事业、爱情、学业,是被年轻人的焦虑迷茫捧红的情绪生意,抽象派塔罗,则是这个行业迎合顾客情绪需求更极致的产物:
让大家干脆从对自身的焦虑迷茫中抽离出来,提供纯粹的段子。 而且是紧紧围绕你的兴趣与网络热点的段子。
你甚至不用担心抽到不好的结果影响心情,只用当一档猎奇故事会来听,兴许助眠作用是它能发挥出的最大实效。
网红塔罗影音更像是上一代洗地毯、修马蹄、读小说风潮的进化版,负责陪你畅聊各种话题和猜想,反正不用花钱,这个说得不爱听就划走去下一个。
年轻人瞄准了塔罗占卜的参与感、即时性,喜欢它的灵活好玩,也进一步对它进行了改造,让它在变得更加轻量化、娱乐化,催生出我们今天看到的抽象脑洞。
没有什么能经得起互联网梗文化的解构,大家一层层揭开塔罗的神秘面纱,看穿了它情绪疏导的本质:
什么升学的压力、求职的迷茫、失恋的痛苦都是暂时的,只有对快乐的追求,才是普世的、永恒的、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