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女生被父母断供 生活费2000已是奢侈 大学生被迫自生自灭

2025-09-04 15:29:08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看中国TV

父:“你生活费,读大学的生活费,对吧?我就是最多给到1500块,好吧,你不要攀比1500。”

女:“我跟你说,我不同意,你想想就是要3000块。我在大城市,我要化妆品吧,我要吃水果嘛,我要做指甲吧,我还要买衣服吧。”

父:“你一个女孩18岁去读大学,你做什么指甲,吃水果适当的买,1500,有50块一天,我觉得差不多了。”

女:“我说3000就3000。你要是不同意,我去跟爷爷奶奶商量,我叫爷爷奶奶给我1500,然后你再给我1500,反正我必须这个3000,我得凑满。”

父:“你好意思跟爷爷奶奶讲,爷爷奶奶才多少退休金,他俩刚好省吃钱用给你,但他总共退休才那1000块钱,2000多块钱,给你1500。你要知道老爸我薪水才6000加奖金,我给3000,全家吃个屁呀,你老跟人家高的人攀比干什么玩意。”

女:“别人都是这样子,别人生活费都是3000,就给我1500,你要我饿死在那边。”

“一个月500块够不够大学生的生活费。这是我之前看到一个帖子,很多家长给的根本不是生活费费,而是生存费,只能保证你在大大里最基础的生存下来,他们根本不会去考虑你出去要花的社交费用,就打个比方,你平常跟你的同学室友去外面吃个饭,最起码要50-60吧,高一点的100多,一定是要的。他们只想着你吃好一日三餐就好了。其他费用他压根不考虑,还有这女孩化妆啊,打扮的一定需要钱的。”

近日,一段视频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江苏一所211大学里,一名大一女生刚过完19岁生日,父母突然宣布“断供”。她起初以为只是玩笑,直到学费、生活费都没打入卡里,才慌了神。哭着打电话回家,却得到一句冷冷的回应:“你成年了,自己想办法吧。”

对此,网友们纷纷评论:有人支持父母的做法:“早该断了,让孩子独立,不然一辈子伸手要钱。”也有人觉得很残酷:“19岁还在上学,哪有能力自己养活自己?父母这是推孩子进火坑。”

据同寝室同学透露,这位女生平日消费不低,化妆品动辄上千,宵夜外卖不断,从未想过有一天会被切断经济来源。无奈之下,她只能四处借钱,甚至尝试做直播挣钱。从不愁吃穿的小鲍主跌落到急寻兼职的苦命娃,不过一周时间,令许多人唏嘘不已。

这一幕,不禁让人联想到一个新词,断供经济。类似的故事并不少见。山东一名男生因考试挂科,父亲一怒之下停掉生活费。他被迫白天去图书馆蹭空调,晚上在校门口摆摊卖烤肠,还靠跑外卖攒钱才凑齐了补考费。湖南一位女生则因和家里闹矛盾被“断供”,连续两天靠饼干充饥,最终选择退学打工。她的诉说令人心酸:“不是不想读书,是生活逼我放弃。”

就这样,不少被家里断供的学生开始自食其力。

“开学了可以去食堂问一下,招不招兼职。这种我一般都包饭工资不太高,大概就是八到十二块钱一个小时。但你想想吃饭,这个大头开销解决了,工资就是纯纯的零花钱,而且你要是吃腻了。这一家你就去换一家,你想吃的那一家去干,天天吃免费的那不爽吗?然后就是可以去帮人拿快递,特别是刚开学那会儿新生的行李特别多,基本上都是寄快递过来的。你可以去提前一两天过去帮人拿快递也可以挣不少。”

网友还表示,开学季,一些大学生会选择卖电话卡作为短期兼职,这类工作收入相对可观,努力一点一天就能赚100-200元,干上一周甚至一个月就能覆盖基本伙食费。学校通常也会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如打扫卫生等。

不过,有教育工作者不太建议学生仅靠低薪岗位维持生活。如果希望收入更高,可以尝试做家教或代课工作。家教工资相对可观,几10块钱一个小时,但需要提前备课。代课则更轻松,一节课也能赚几10元。建议学生选择大班课进行代课,几十人或上百人的班级最好,这样坐在后排或角落时,老师不容易认出你,工作起来更自在。

还有甚者同时打三份工,做家教、帮学院跑腿、在酒吧端盘子,甚至接“论文生意”,虽然一个月能挣三四千,却牺牲了大半学业。还有人因长期兼职留下病谤,被发现后父母仍坚持“不再出一分钱”。这种反差,让孩子怀疑:父母的支持究竟是爱,还是仅仅履行“未成年监护义务”。

其实,这股“断供风潮”早已蔓延。据某教育平台调查,2024年就有35%的大学生曾被父母短期或长期断供,其中近一半出于“教育孩子独立”的理由。与此同时,大学生兼职率同比上升62%,而“被迫休学”的比例也创下近十年的新高。

“断供经济”背后的原因并不单一。有人家境骤紧,房贷、车贷和物价让中产家庭自身难保,有的家庭是因为破产后拿不出钱。

有人则以“锻练独立”为由,提前放手,也有人将其作为惩罚手段。无论理由如何,受冲击的首先是大学生的消费力。

校园周边的奶茶店、咖啡馆冷清不少,电商数据显示学生群体奢侈品消费大幅下滑,而速食、自煮小火锅销量暴增。教培机构也哀叹,报名补习、考研课程的学生大幅减少,因为“父母不再买单”。

外界还关注到,开学才没几天,网上就被大学生“晒生活费”的帖子刷屏了。有的学生抱怨:“一个月1500元,吃饭都紧巴巴的。”也有人说:“生活费少于2000元?那根本没法买零食、聚会、谈恋爱。”

一位在学校工作的网友日常接触大量学生,因此能够直观了解大学生的实际开销。他指出,许多家长对于生活费的传统理解存在误区:以为只要每个月固定在月初打钱,比如1500、1600或1800元,就足够孩子使用。实际上,这种方式存在着明显的问题。

“现在的学生根本就不具备任何理财的能力。所以我见到的大学生大多数的结果就是你每个月的一号把钱打过去以后,第一个学期,第二个星期那个日子过得是潇洒,但是等到了第三个星期开始一摸口袋,我没有钱了,就开始每天从三顿饭变成最后一顿饭,最后一个星期就开始吃方便面了。

那我们应该最合理的,怎么给要把孩子的一个月的生活饭,最个分为四个星期期,每个星期打给他。那个这个时候肯定有家长会反对我,我的孩子都读大学了,都成年了,这点基本的能力都没有嘛。我不赞同你的说法。是的,我也认为一个18岁以上的孩子,应该具备最起码的理财打理能力。但是事实是,现在的孩子每天就是卷分卷分卷分卷分,失去了一个正常人应该有的基本的社会素质,包括自理能力。”

网友指出,很多家长平时过于关注孩子的成绩,而忽略了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尤其是大学生刚离开家乡进入校园的第一年,更需要一个过渡期,而不是仅靠每月固定打钱。

具体来说,如果孩子就读的是正规的大学,日常开销主要包括几部分:首先是伙食费。根据平均水平,早餐、中餐、晚餐每天大约需要40元,有些爱吃水果或零食的学生可能每天花费接近50元,一个月下来仅伙食费就需大约1200元。

其次是水电网等公摊费用。大多数学生宿舍为6-8人间,每个月每人平均约需100元。

此外,大学生还需一定的社交开销。每周和同学聚餐、周末逛街购物或请客吃饭,即便大多数采用AA制,也建议家长每月为孩子准备约300元的社交费用。

最后,还有零星开支,例如季节性购衣、健康食品或牛奶等。网友提醒,家长最好将这类钱直接通过邮寄或网购的方式送到孩子学校,而不是直接打现金,以避免孩子挪作他用。

也有评论指出呢,其实,大学生每个月到底需要多少生活费,真没一个固定答案,要看城市、家庭和个人生活习惯。有网友指出,如果在西部地区读大学,每月1500元,生活完全够用,甚至还能剩下一点。但如果是在北京、深圳这种一线城市,2000元都可能捉襟见肘。

不可否认的是,供养孩子上大学是一笔很大的开销。谷雨数据分析显示,从1994年到2020年,大学生月均生活费的绝对数字增长了七八倍,从200多元上涨到接近2000元。

结合艾媒咨询2024年的调查,七成以上大学生的月均收入和支出集中在1000–2000元之间。

而根据国家统计局2025年1月发布的数据,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1,314元,折合月均约3,443元,其中城镇居民为54,188元,农村居民为23,119元。也就是说,大学生的生活费往往已经占据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一。

《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4版》显示,从0岁到大学本科毕业,一个孩子的养育成本平均约为68万元,全国0–17岁孩子的养育成本平均约为53.8万元。在全国养娃成本排行榜上,上海排第一,北京排第二,上海甚至高达100万元。养过孩子的人都知道,这个数字其实偏保守。

另外,断供的现象不仅发生在国内。海外留学生同样面临困境。

一位在留学中介工作的网友说,有位学生刚去英国时,生活预算就已经非常紧张。今年,家里突然停止资助,他只能自己想办法维持生活。

“因为我昨天去看他的时候,他跟我讲说他现在除了说上课跟睡觉的时间,基本上都在打工。白天下午就是晚上都在打工。所且昨天我们吃完饭的时候,他就还把那些菜剩下的打包,我可能就一直说明天还能继续吃,还能省一顿。而且就是包括说你知道吗?他的就洗衣服,他现在就完全就用手洗,因为什么?因因因为在英国洗衣服用那个洗衣机也要四五磅的,他都觉得的鬼,我就真的觉得很感慨,就很心疼他。但是确实是,这几年经济情况不好,很多学生都有出现,说读着读着,突然家里断供。那有一些学生,他是完全能靠自己支撑下来去做留学呀,然后做各种东西,那也有一些就真的是没有办法,只能突然退学了。”

“hello大家好,我是一个韩国留学生,呃,刚刚家里人给我通了个电话,说我成年了啊,不给我任何生活费了,要把我所有的经济来源都断了。嗯,家里人不知道在我妈旁边吹什么耳旁风了啊,说我啃老,我现在一分钱没有了,我妈把我拉黑了,我现在哎我不知道明天怎么活呢啊,但是我怕我饿死,所以说我拍个vloy,记录一下未来我一周的生活。”

要知道,英、美、澳、加等主要留学国家对国际学生的兼职和打工都有严格限制。通常在学期内,留学生每周只能合法工作约20小时,多为餐饮、超市或服务行业的基础摆位。一旦被发现超时工作或从事与签证不符的“黑工”,轻则收到警告,重则可能被取消签证、遣返出境。

2024年,就有不少留学生在宿舍偷偷经营美甲摊,然而被举报后,学校取消了她的学生签证,有的人最终无法毕业或拿不到学位证。图片1

还一些人甚至冒险做论文代写或刷单套利,短期能活下去,但风险极高,一旦被查,学业和签证都可能毁掉。

海外留学生即便有力气,也难以完全自力更生。许多人不得不依赖当地的食物银行或校园食物援助来维持生活。据澳媒报道,昆士兰科技大学的食品银行在2024年共帮助超过1000名学生,远高于往年同期。领取免费食物的队伍中,既有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学子,也不乏来自中产乃至小康家庭的中国留学生,在国内衣食无忧的他们,在海外却不得不依靠救济粮维持基本温饱。

那么,断供经济为什么会爆发呢?表面上是“父母逼孩子独立”,深层原因却是,经济压力。

现在,房贷、车贷、物价高涨,很多中产家庭自身难保。过去“一人读书,全家供养”的格局,在今天越来越难维持。

“现在中国绝大多数男性其实已经很难独自撑起一个家了。之前网上一直流传说中国的劳动供养比差不多是一比一点一左右,也就是一个劳动人口,只能养活一点,一个非劳动人口。

这个数狙桃查了一下,其实是错的。虽然说数据是错的,但是现实的压力依然非常扎心。根狙桃找到的中国统计年监二零二四的最新数据,中国每一百名劳动力要养多少人呢?

要养四十六点六名老人和孩子总抚养比是百分之四十六点五九,这意味着什么呢?

一个上班族实际要负担零点五个非劳动力人口。如果说你结婚生子了的话,你们双方的父母加上你的孩子,其实要做到一比三点五的供养比,才能养活一个家。”

从国际对比来看,日本的劳动供养比大约是1:3.8,欧洲在1:6.8左右,美国则是1:4.8左右。换句话说,在这些国家,一个人的收入往往足以支撑起一家人的基本生活。

然而,中国的情况却完全不同。单靠男性一份工资几乎无法维持全家开销。现实中的家庭结构,大多依赖双职工共同收入,再加上至少一方父母的经济支持,才能维持一个略高于基本线的生活状态。

因此,那种“女子主内、相夫教子,男子主外、独自养家”的传统叙事,早已难以适应当下的社会。如今的家庭模式更接近于“女人也要养家,男人也得带娃,老人还得继续输血”。

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父母一旦失业或降薪,就难以继续支持孩子的高消费。

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社会信任的断裂。父母不敢再“无底线输血”,孩子却也因此失去安全感。有人调侃:“以前是孩子嫌弃父母给得不够多,现在是父母觉得孩子消费太狠。”

也有人认为,真正的独立,不该靠“生存危机”来倒逼。当教育成本越来越像一场斑风险投资时,年轻人需要的或许不是父母的突然放手,而是更多的理解与托举。

=====================

●《看中国》订阅频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LJYH0o60tlyAdy3g5GNrKw

●干净世界《看中国TV》订阅频道
https://www.ganjing.com/zh-TW/channel/1eiqjdnq7goOxWkCG46DBd41d1gt0c

和我们一起守护香港、守护台台湾、守护14亿中国人,获得真实资讯的权利!

荣誉会员招募中:https://www.secretchina.com/kzgd/subscribe.html

《看中国》作为一家不受中共审查的海外独立中文媒体,已经在全球各地义工的支持下走过了风风雨雨近二十年。2019年,由于《看中国》坚持一线独立报道反送中运动,我们在Facebook上可赚取便告费用的新闻帐户被强行关闭甚至注销;由于我们坚持报道台台湾民主选举及中共病毒疫情真相,我们在Youtube上的频道被黄标,收入甚微。但为报道真实资讯,《看中国》义无反顾!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中国到处爆炸!蘑菇云升空如核爆!重庆出大事!
  2. 【纪元焦点】9·3阅兵阴霾密布:中共覆亡前兆
  3. 美终止非法移民州内学费优惠 影响数万大学生
  4. 中国民众吐槽阅兵 三小时遭公安逮捕 下场曝
  5. 普京习近平器官移植言论惹议 美议长抨击
  6. 【佳音时刻】阅兵谈器官移植 习普狂笑说长生
  7. 川普将下令把国防部更名为“战争部”
  8. 美媒关注习近平普京“长生不老”话题:颤抖吧,凡人
  9. 上合峰会安华夫人拒握手 习近平尴尬点头...
  10. 抵制中共跨境镇压与渗透 弗州国会候选人回应社区呼声
  11. 支付乱象调查:“一键开通”变“一直扣款”
  12. 金普会晤前夕 朝俄随扈上演“空调争夺战”
  13. 六百军方律师转任移民法官 专家:对移民影响重大
  14. 狼真来了?
  15. 【直播预告】新唐人中国古典舞大赛纽约举行
  16. 中国抗战没有取得完全彻底胜利的原因分析
  17. 美升级芯片禁令 专家:中国厂商面临断供
  18. 中共阅兵炫耀武力 民众担忧国家未来
  19. 与习近平大聊“长生不老”普京记者会上亲口认了
  20. 中共光伏组件与台积电南京厂遭欧美监管
  21. 纽约被遣返移民达去年总和3倍
  22. 广东兴宁数百公交车司机罢运 讨补贴款
  23. 印尼总统还是去了,国内“娘子军”抗议
  24. 美国人何时申请社保福利最划算?一文看懂
  25. 美国务院雇员向中共泄国防信息 被判囚4年
  26. 【新闻大破解】中共阅兵十大暗黑信号
  27. 王沪宁会见洪秀柱 称抗战纪念活动彰显中华儿女团结
  28. 习普笑谈移植和长生 美议员:应立即制止活摘
  29. 一周内三震 阿富汗又发生6.2级地震
  30. 中共要求芯片去美化 传中企仍抢购英伟达H20
  31. 大阅兵后,一种惊慌感在西方出现
  32. 普、习谈器官移植和永生 网络舆论哗然
  33. 人大有权罢免国家主席 这篇文章吓晕他了
  34. 女孩报警称捡到弃婴 脸苍白支支吾吾:不是我生的…
  35. 批评9.3阅兵 大陆网民遭拘留
  36. 多伦多又到“黄蜂季”
  37. 黑人留学生:中国政府非常好每月给补贴金 引众怒
  38. 习普聊“活到150岁”引国际热议 美医疗界直呼“毫无根据”
  39. 对抗川普政府医卫政策 美西岸三州组“疫苗联盟”
  40. 关税违法?川普:一定上诉 6大保守法官挺否难预测
  41. 佛州将成美首个取消免疫接种要求的州 包括学龄儿童
  42. 华埠市议员马泰宣布竞逐市议长
  43. “纳米香蕉”LMArena两周500万投票
  44. 习普聊“活到150岁”引国际热议 美医疗界不这么看…
  45. 爆习承认“重大失误”仍欲垂帘听政 海南夜空诡变绿色
  46. 寻找失踪夫妻,却意外捞出近百辆汽车
  47. 中国、俄罗斯和印度之间的贸易是怎样的?都在买啥?
  48. 大陆网民批评阅兵遭拘留 中共监控舆论惹民怨
  49. 习普聊换器官续命 微信单日搜索量破336万
  50. 全网最美精神状态,都在他们评论区里
  51. 北京阅兵 张又侠坐席引揣测
  52. 重庆反共标语主事者戚洪的最新状况曝光
  53. 令人不寒而栗 传朝鲜传对身障者进行人体实验
  54. 移民局扩权:可携枪、可逮捕、可快速遣返
  55. 211女生被父母断供 生活费2000已是奢侈 大学生被迫自生自灭
  56. 铁锤团伙企图抢劫,遇警察当场逃逸
  57. 肯塔基州将终止非法移民的州内学费优惠
  58. 【美国思想领袖】中共超限战点燃“世界战火”
  59. 圣人的庙宇
  60. 抗战时期流行于日本的中国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