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房价再跌?没买房的人更易陷入五大厄运
2025-08-20 05:29:49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看中国
要理性看待市场风险,做好自身财务规划。(图片来源:中央社)
2026年,一旦房价再次下跌,没买房的人恐难逃五大厄运!当前的房价调整自2021年底已开始,期间“救市”措施不断,但整体下行趋势依旧明显。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年7月份百城二手房价格环比下跌0.77%,同比下跌7.32%,部分地区连续下跌超过30个月,跌势未见缓解。
这对所有人来说都带来了挑战,但“没买房的人”是不是就可以庆幸哪?小心,没房人将面临更加不利的局面!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01 失业风险、经济压力
深圳的周波:“专职设计师十三年,终于还是被优化了,失业半年,还是没能扛住,每月1.6万的房贷,举全家之力也供不上50%,只能降价卖房。”
这个案例就足以说明了房价和失业的紧密联系,
以前说房子关联产业众多,一旦作为核心的房子进入调整,上下产业链也会受影响,房地产业、建材、家装等相关行业纷纷进入调整期,整体就业环境恶化。对于已拥有房产者,尽管收入受影响,但拥有稳定资产可以缓冲收入波动,减少失业带来的经济压力。相反,没买房的人没有资产积累,一旦失业,生活压力骤增,难以承担租房或未来购房的双重成本。行业几乎进入冷冻,降薪裁员似乎是家常便饭。如果房价再降,低迷的情况再续,届时,没买房的人也难以幸免被裁员。
02 社会矛盾加剧,心理压力更大
社会安定肯定与经济是脱不开关系的,经济大环境好,大家都能赚钱,不愁吃饱,不担心压力,自然是太平天下。
经济不稳定,大家生活压力大,吃不饱睡不好,心理问题飙升,犯罪率也会大幅增加。
看看日本97年经济泡沫破灭,98年全年日本自杀率激增35%。核心原因还是因为日本当年的经济崩盘导致很多企业破产,打工失业,再加上日本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加剧了日本年轻人找工作愈发困难。
而且一旦社会闲人太多,就更容易引发社会矛盾,什么偷鸡摸狗,拦路抢劫……屡见不鲜……
如果社会矛盾增加了,只怕是还没有买房的人,也不可能很平稳度日吧。
已有房产者至少拥有一定的经济保障和住所稳定感,而没买房的人,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生活无保障,更易感到焦虑和无助,心理健康问题更为突出。
03 房贷难获,购房门槛提高
没买房的人面临更高的贷款门槛,置业梦想难以实现。(图片来源: Adobe stock)
很多人说房价只要跌下来,大家的买房成本就低了,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即使房价很低,还没买房的人依旧不可能全款。
终究还是要走首付+贷款的方式。
房价骤降可能使房屋市值低于贷款余额,银行为防范风险必然收紧贷款政策。已买房者尽管面临贷款压力,但已有信用和资产支持。没买房的人则面临更高的贷款门槛和更严格的审核,购房难度进一步加大,置业梦想难以实现。
可是如果房价骤降,对于已经买房的人来说,他们考虑的是市值与贷款的关系,如果市值还没有贷款高,可能弃房人会增加。
04 投资风险激增,未来财富更不确定
房地产历来是通胀对冲和财富保值的重要工具。房价下跌阶段,投资风险急剧增加。已买房者虽然资产缩水,但仍持有实体资产,有望随着市场回暖获得恢复;而没买房的人若此时入市,面临的市场波动和投资亏损风险极大,财富积累面临更大不确定性。
过去很多人买房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自己住包多,还是为了投资房地产市场,
毕竟,过去若干年已经证实,相比银行存款,房子的投资更能战胜通胀,
以前房价上涨的时候,投资房产稳赚不赔,房价下跌,房子的投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对于还没买房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场赌博。
05 开发商或减少供给,房源更加稀缺
房价下跌带来利润压缩,开发商因利润不达预期可能大幅减少新房供应。曾经有一位开发商就说过,“如果一个楼盘最后只能赚一个亿,我宁愿不开发!”
可见,开发商对于利润的要求还是很高的,如果不达预期,这种亏本的买卖就没人愿意做,开发商可能停止拿自建房。
但这种行为反馈到市场,好房子会越来越少,一部分地区没买房的人甚至会面临“一房难求”的窘境。
已有房产者虽面临房产保值压力,但至少拥有置业基础。没买房的人选择空间缩小,购房成本反而可能上升。
综上,对于“没买房的人”来说,房价持续下跌不一定是好事。已买房者虽然面临资产缩水的风险,但至少拥有实物资产作为经济保障,能更有效缓冲宏观经济波动带来的冲击。
对于还没有买房的人,不应盲目期待房价持续下跌,而是要理性看待市场风险,做好自身财务规划,审慎决策,防范可能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也需要提醒大家,盲目入市,反而更易掉入高位接盘、资产缩水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