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多地严查电瓶车 被指财政没钱搜刮民财
2025-08-13 18:25:57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近期,上海等多地整治电瓶车上路手段层出不穷,从罚款到扣车,老百姓怨声载道。观察人士认为,地方财政没钱,各地靠罚款收入搜刮民脂民膏。
近日,上海网友反馈,骑电动自行车超速被罚款50元,“之前只听说不戴头盔,逆行会被电子眼抓拍,现在超速都开始(罚款)了。”
另一名网友反馈,大晚上骑电动自行车出门没戴头盔,还在人少的路段,也被罚款30元。“一个路口好几个警察,还躲树后。”“佘山(镇)天天早上查,九亭(镇)查头盔。”
另一名上海网友表示,“上周四、周五我家门口的路口好多警察,而且从早查到晚,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行动。”
网络上,网友抱怨说,南京交警的夏季整治也被指“超严格”,针对电瓶车一抓一个准,“遮挡号牌=白送分!”“有姐妹的毛绒玩具挡了车牌被罚了。”“不戴头盔=直接罚!”“还有骑车看手机、闯红灯、逆行、走机动车道、私自改装电车,全市范围内在盯,抓到就是罚款。”
8月,“电动车常识”等多个汽车领域创作者发布消息说,9月1日起,电动车上路必须满足“一查二禁三必罚”要求,轻则罚款30~50元,情节严重的还会直接扣车。一查指严查电动车乱停乱放,违规充电;二禁指无牌无证和旧国标电动车(只允许生产符合新标准的车型);三罚指载人载物等不安全驾驶行为。
网友表示,“电动车为什么不能载人?有什么法律依据?”“马路是你家,交钱随便开。”“老阴了,躲那犄角旮旯跳出来拦你。”“我有次看到交警站在路边,一拧油门就加速开过去了,没想到过了几米树后面又窜出来一个……”
深圳网友“啊呜”近日分享了因喝酒挨罚的经历。他说,他骑电动车出去吃烧烤,喝了一瓶啤酒,回家途中遇到第一波交警查头盔和非机动车道,因为是第一次,看视频教育处理了。还没骑出200米,遇到第二波交警查电动车酒驾,车被扣了,罚款500元,这个烧烤成了单人最贵烧烤。

东莞网友表示,他在虎门镇,交警凌晨都还在抓人,之前酒驾不查电驴,毫无防备地开过去,50大洋没了。虎门全天候流动性蹲点。
还有珠海网友表示,电瓶车上路被收车(扣留)了,要罚款2,000元,但他最担心的是影响驾驶证。
在网上,有的网友表示,选择“不交钱,不要车”,也有网友还在犹豫要不要把车赎回来。

福建泉州市南安市水头镇的维权人士肖春近日告诉大纪元记者,8月11日下午5点左右,他从石井镇延平大道骑电瓶车回水头镇的路上,过红绿灯路口时,突然几个交警察按住他的车头,一个人直接拔出钥匙,把车拖走了,也没给任何手续。
“这是土匪行为呀。也不知道是交警,还是派出所,他们没有出示证件,没有开罚单,也没有任何手续给你。你拿不到证据怎么告啊。”肖春表示,他打110报警抢劫,没有人回复。他说,“像这种事,一般的老百姓承受不住,哪有那个心理时间金钱,跟土匪斗啊。”
肖春提供的图片显示,交警在路口设置了“交通劝导站”和“警察临检”,有多辆电瓶车被扣,并被拖上一辆黄色的拖车。
目前,电瓶车是普通老百姓的重要交通工具,一辆价值几千元。肖春介绍,电瓶车被扣留,你出门去哪里都不方便。以前政府是没有要求电瓶车上牌的,没有要求驾驶证的,就像以前自行车一样。
肖春认为,警察随便找个理由扣你的车,一次罚款好几百块,他们目的是要罚款、搞收入。地方政府没有钱了,想尽一切办法从老百姓头上榨取民脂民膏。现在警察经常在路边设卡,想在哪个地方设就在哪个地方设,之前没有这种情况。

“现在越来越黑了。有的时候他们(交警)去卖车的门口查车,老百姓都没法做生意了,人家电瓶车没法卖了;去厂门口去查人家,工人一下班就抓(扣)人家的车子。”他说。
曾是体制内人士的林女士也告诉大纪元记者,现在财政很紧张,地方政府欠了一屁股债,公务员的工资要从医院里面借,从城投(全称城市建设投资公司,是政府投资融资平台)里面借。财政没钱,借东墙补西墙,再就是罚款,三十、五十(元)也不放过。
“现在经济不好,人们都不开车了,车油价太高,骑电瓶车的人特别多。大热的天,(我看到)那些交警躲在路边,这边拍录像,那边几个人截着,专逮不带头盔的,逮了刷二维码,罚款五十块钱。”她说。
还有知情人士告诉大纪元,上海乃至全国的公检法人员都一样,原来人手两张卡,一张基本工资,只是总收入三分之一的钱;另外一张那钱可多了。现在另外一张卡几乎枯竭了,并且要把以前滥发的钱都吐出来。
“包括公安局以前什么手机充值,给他买手机,都是苹果手机,都是免费的,一两年换一台,现在统统都吐出来,搞得他们也叫苦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