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吹嘘雅下工程 专家析其问题多或烂尾
2025-07-29 12:25:31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酝酿多年的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日前正式宣布开工。尽管多家媒体热炒该项目发电能力将达到三峡大坝的三倍,是世界第一超级工程。但中共官媒却对这一核心技术数据避而不谈。
在当前中国电力已现结构性过剩背景下,专家分析,该工程世界第一不太可能,而破坏环境是肯定的,违反国际及国内法律,并将成为烂尾工程;这项耗资巨大的工程为何仍被推进?其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政治经济考量?未来命运又将走向何方?
“雅下工程”官宣上马 关键数据秘而不宣
7月19日,中共新央企中国雅江集团在北京宣布成立,同日由该集团主导投资的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简称“雅下工程”)在西藏林芝市正式开工。新华社报道称,该工程主要采取截弯取直、隧洞引水的开发方式,建设5座梯级电站,总投资约1.2万亿元。工程电力以外送消纳为主,兼顾西藏本地自用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工程总投资额以外,中共官媒并没有给出这座水电站任何工程数据,尤其是最为关键的装机容量和发电量,这显然违背了世界水电工程惯例。
在财经类媒体中,《华尔街见闻》当天发布一篇题为“1.2万亿雅下投资,拉动多少经济?”的文章,重点聚焦雅下工程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对最核心的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不仅只字未提,反而在第一个小标题《一、雅下水电工程,官方公布过哪些信息》中,特别列举了三次官方发布的信息,如下:
“2024年12月,中国政府核准雅下水电工程…..工程建成后将提升电力、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水平。2025年3月,发改委明确今年雅下水电工程推动开工……2025年7月,新华社公布了雅下水电工程的内容、地点、投资规模……”这三次公开内容中,均未涉及任何关键的工程技术数据。
《第一财经》当天在标题为“再造3个三峡…..”的报道中,引述国家审计署公告数据称,三峡工程总投资额2072亿元,总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1000亿度。但是该文章却没有引述任何数据显示“雅下工程”与“三峡工程”之间存在3倍的关系。
《财经》在7月20日的一篇文章《新央企雅江集团成立……》中以业内人士估算给出了该工程的装机容量,“业内人士估算,雅下水电工程未来建设的水电装机容量在6000万千瓦~7000万千瓦,约为三峡水电工程总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的3倍。”
旅居德国的中国水利专家王维洛此前曾经指出,雅下电站的有关数据主要来自2020年时任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晏志勇所透露的,“装机容量大体上相当于3个三峡电站,每年可提供近3000亿度电力”。
雅下工程简介
在雅鲁藏布江下游从西藏林芝市境内的米林市到墨脱县大约200公里的河道,是雅江下游著名的U形大拐弯,这里的水面落差超过2000米,形成了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水能富集带。
从米林市到墨脱县的直线距离不到40公里。雅下工程的设计思路是:从米林市的派镇到墨脱县(有说背崩乡,也有资料说是希让村),直接挖掘一条直径达10米、长度约50公里的地下引水隧道(可以理解为修建了一条地下运河),在隧道内建设5个梯级水电站,每个水电站落差约400米。根据网络流行的说法,总装机容量为6000万千瓦。
与传统堤坝式水电站不同,雅下工程将90%的构筑物隐藏于地下,每个厂房都嵌入山体内部,这种“地下工程集群”模式,与三峡水库淹没632平方公里土地的规模形成鲜明对比。此外,三峡大坝的一个功能是蓄水防洪,而雅下工程主要利用水力落差发电。
习近平的政治工程
中国是全球最大电力生产与消费国,近年来已出现电力供大于求的趋势。根据《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2024年全国发电总量达10.09万亿度,而全社会用电量为9.85万亿度,出现约2400亿度的过剩,超过两个三峡大坝的年发电量。数据清楚表明,中国当前并不缺电。雅下工程的启动,显然无法以“电力紧张”作为合理依据。
根据中共副总理张国清7月19日在雅江集团成立仪式上的讲话,组建该集团是中共党魁习近平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
王维洛认为,雅下工程是习近平的一项政治工程,为了重新拿回中国水电即将失去的两项世界第一。
今年1月份,王维洛在“法广”发文表示,在中共统治下,中国水电工程一直将争夺世界第一作为政治追求。三峡大坝的蓄水高度和发电容量的最终定案都是为了超越当时的世界第一——位于巴西和巴拉圭边境的伊泰普水电站。
王维洛指出,多年来三峡工程与伊泰普工程一直在展开一场摘取王冠上明珠的争斗。2014年之前,伊泰普工程的年发电量均高于三峡工程,连续13年保持年发电量世界第一。2014年三峡工程发电量988.19亿度,力压伊泰普工程的878亿度。2015年、2016年伊泰普工程的发电量反超三峡工程。2017年之后三峡工程发电量又超过伊泰普工程,并保持至2023年底。
当中国人正在为三峡工程稳坐世界第一欢呼时,非洲的大英加大坝工程(Grand Inga Dam)正在悄然崛起。大英加水电站位于非洲刚果河,将由六座大坝组成,总发电装机容量为4400万千瓦,年均发电量3000亿千瓦。无论是装机容量还是年均发电量都将把三峡远远甩在后面。
对此,王维洛在文章中表示,“保住中共在世界水电工程上的两个世界第一,是建设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的首要任务。”
“世界第一”没戏 破坏环境有份
雅下工程水力资源到底有多少其实很容易计算。根据工程起始点派镇的水文资料,该地的多年平均流量为601亿立方米,至下游墨脱县落差大约2350米。根据水力能量计算公式,可以算出该地方的水力资源平均功率是3577.64万千瓦,这只是水力资源的理论容量,而技术可开发容量和经济可开发容量的数值将会更低。
如果3577.64万千瓦的发电机全年每一个小时都能被利用,一年最大的发电量是3577.64万千瓦×365天≈3134亿度,如果按三峡工程的年均发电量为最大值的四分之三计算,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的年均发电量为3134亿度×3/4≈2350.5亿度。
这与早期媒体宣传中的6000万~7000万千瓦装机容量以及3000亿度的发电量相去甚远,显然无法与非洲的大英加水电站相提并论。
根据王维洛的观点,雅下工程的政治追求不但掩盖了其真实的电力容量,更掩盖了可能造成的环境危机。
一个最直接的问题是,派镇河口的600亿立方米径流量是全部引入隧道,还是让一部分水流继续绕过原来的U型河道?有媒体表示,该工程还将进行绿色施工,保留30%天然河道。按照这个说法,那么雅下工程的年发电量最多只有:2350.5亿度×70%≈1645亿度,与三峡大坝将相差不远。
但无论怎么取水,在雅鲁藏布江最独特自然景观地带修建大规模水电设施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根据媒体公开资料,工程选址位于青藏高原喜马拉雅“东构造结”的核心部位,地质构造运动强烈,长达50公里的隧洞需要穿越12条活动断裂带,应力场按杂多变,最大埋深达1200米,相当于在地下400层楼的深度施工。随着隧洞开挖深度的增加,深部高地应力引发的岩爆及软岩大变形等工程灾害异常严重。
王维洛指出,中共的这项政治工程并没有经过公开论证和讨论。2022年10月18日范晓工程师曾经发表了《从地质风险的角度谈雅鲁藏布大峡谷水电开发不可行》的文章,现在已经被封杀了。
2022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赵进东表示,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的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区域有举世罕见的自然景观,是东喜马拉雅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核心,拥有世界级独特的生态价值。赵进东院士建议应该加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在当地建立国家公园。
但是中共的做法与专家的提议背道而驰。对此,王维洛表示,在雅鲁藏布江下游地区修建水电站违反了中国的一系列环境法律,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以及《自然保护区条例》。也违反了《生物多样性公约》《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等国际法。
雅下将成烂尾工程?
王维洛日前在接受大纪元采访时表示,雅下工程是否可能成为一个烂尾工程,这取决于人们如何定义烂尾工程。例如,一个工程如果预算造价是一万亿,结束时总投资是四万亿,这是不是烂尾工程?如果一个工程目标是平均每年发电3000亿度,完工后平均每年发电量不超过2500亿度,这是不是烂尾工程?如果回答肯定的话,那么现在就可以说,雅下工程将是一个烂尾工程。
中国问题专家王赫对大纪元表示,诸多迹象显示,自2024年4月起,习近平已逐步丧失对中共最高权力的实际控制,目前中共内部正处于新一轮的权力重组过程中。在这一背景下,雅下工程遭到有意“降温”与冷处理,显然是新当权者有意与“习时代”划清界限。
“特别是此前习近平主导下炮制的虚假发电数据,更不能再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官方媒体上。随着习近平权势的式微,这一被视为习政治遗产的超级工程,未来命运也因此蒙上极大不确定性。是不是会烂尾,取决于新当权者如何接手这个烂摊子。”
另一方面,王赫认为,中共政权面临崩塌的可能性正在持续上升。如果未来几年中共垮台,新生的政权势必将以更加尊重专业意见、注重生态保护的原则,重新审视并调整雅下工程的规划方向。
届时,或许会出台一个在生态保护与水电开发之间取得平衡的折中方案。但无论最终结果如何,王赫认为,习近平所倡导的那种以“世界第一”为目标、罔顾现实的政治狂热,将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