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告“棉密码”含致癌物 网红辛巴陷争议
2025-07-24 15:25:34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中国知名直播带货网红辛巴(本名辛有志)创立的女性卫生用品品牌“棉密码”,近日卷入重大产品安全风波。多名消费者指控其产品含有致癌物质“硫脲”,已有超过30人自述在长期使用后罹患甲状腺癌。但该集团否认致癌。事件迅速引发舆论关注。
产品检测指硫脲超标 企业否认
据《新京报》报道,多位消费者委托送检的报告显示,从2019年9月到2025年1月,多个批次的“棉密码”茶氧夜用、茶氧日用卫生棉产品均检出硫脲含量超标。
上海复达检测技术集团的报告亦显示,今年6月由官方抽检的14份样品中,仅有1个批次未检出硫脲。
硫脲是一种含硫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与医药领域,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三类致癌物。专家指出,硫脲属中低毒性物质,虽急性危害不高,但长期接触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障碍、肝毒性、生殖毒性与免疫异常等健康风险。
“棉密码”产品主打使用茶多酚卫生棉晶片,声称具备抗氧化功效。然而调查发现,该设计区域正是检出硫脲的重灾区。业内人士透露,硫脲具抗氧化特性且成本低廉,极可能被当作茶多酚的替代物人为添加于产品中。
根据《新京报》获取的统计表,数百名消费者提供了产品使用后的健康回馈资料,其中超过30人声称长期使用该品牌卫生棉后罹患甲状腺癌,并出示多年购买记录佐证。
统计显示,约35%的案例中,家庭内的母亲与未成年女儿共同长期使用“棉密码”产品。多数反馈表示曾出现皮肤红肿、妇科炎症、甲状腺异常等症状。另有约10位女性消费者反映,在怀孕前长期使用该产品,怀孕后则出现胎停、葡萄胎、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异常情况。
对于产品是否存在致癌风险,辛巴所属的辛选集团回应称,“棉密码”品牌已第一时间请求汕头市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抽检,并表示检测结果为“合法合规、产品合格”,强调并不存在“致癌”问题。
截至目前,尚无国家层级机构发布针对该产品的最终检测与调查结论。
辛巴屡涉争议 仍屡创销售佳绩
“棉密码”是辛巴于2017年创立的首款自营品牌,2018年起透过快手平台直播带货,迅速成为热门产品。据陆媒报道,该品牌8年来累计销售额高达33.3亿元人民币。
然而,这并非辛巴首次卷入产品争议。过去他曾因销售假燕窝、组合牛排及虚假宣传疗效产品等问题而多次遭平台封禁。
但每次风波过后,其直播团队往往迅速复播并再创销售高峰。在刚过去的618购物节中,辛巴直播间销售额再次突破40亿元人民币。
分析:争议不倒背后的消费心理
尽管产品屡出问题,辛巴的带货热度却未明显下滑,消费者甚至仍选择回购与支持。这种现象背后,折射出中国消费市场中多层次的心理结构与行为动因。根据各方报道,记者综合总结了五种现象:
1. 人设信任胜于产品信任
辛巴成功塑造了“草根逆袭”“仗义直言”的人设形象,粉丝往往将其视为值得信赖的“自己人”,即使出现争议,也倾向认为是“意外”或“被设局”。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陈先红教授表示,网红带货不仅是销售商品,更是一种“关系建构”,粉丝与主播之间形成类似“拟亲密关系”的情感依附。传播学者李彦君亦认为:“人设就是品牌资产的一部分,一旦建立,具有极强黏性与宽容度。”
2. 道歉与补偿机制强化信任感
在一次“假燕窝”事件后,辛巴迅速赔偿6600万元,反而让粉丝称其为“讲义气、负责任的老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张怡教授曾说:“中国网红的商业逻辑,并不建立在完全信任产品,而是信任‘有人兜底’。”
辛巴历次风波中,几乎都在短时间内启动道歉与赔偿流程,形成“出错—道歉—原谅—复播”的闭环模式,反而进一步强化其“负责任”的公众形象。这亦契合心理学上的“修复性信任理论”(Remedial Trust Theory):若错误发生后的回应足够真诚且及时,往往反而能强化关系稳定。
3. 消费即娱乐 情绪驱动购买
直播带货场景融合娱乐、情感、促销与社群互动,消费者往往在气氛渲染与限时刺激下“秒拍秒买”。?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曾表示:“直播间消费行为是一种‘沉浸式娱乐消费’,决策过程不以理性为主导。”?阿里研究院在2022年《中国直播电商年度报告》中也说:“直播购买决策周期平均低于30秒,受情绪影响显著。”
4. 缺乏可靠替代与维权成本高
在电商责任边界模糊、平台监管机制不完善的背景下,消费者更倾向选择“有头有脸”的头部主播品牌。?中国政法大学消费法研究中心认为,网购纠纷中“维权成功率不足5%”,举证与沟通成本高昂,导致消费者更愿意寻求主播个体或MCN机构承担责任。
武汉大学社会学研究者龚为纲指出,直播带货场景中“主播透过互动仪式建立中心地位,观众借此获得情感能量并形成对个体的隐性信任与服从”,这恰说明了在制度和平台治理缺位的情况下,消费者将信任依附于具象化个人——即主播本身。
中消协《2023年消费维权年报》进一步表示,主播或其团队的可见性与回应意愿,普遍优于无品牌网店或陌生电商卖家。
5. 价格优势仍是核心吸引力
QuestMobile《中国下沉市场报告》显示,三线以下城市的消费者对价格最为敏感,高达62%的购买决策受“价格优惠”驱动。?“棉密码”主打“一包不到3元”的低价策略,相较于超市品牌动辄6至10元的单价,对价格敏感型用户具有强大吸引力。对这部分消费者而言,品质争议往往被视为“可接受风险”。
在消费大众这种普遍的消费心理下,当产品牵涉人身安全,信任的边界在哪里?辛巴与“棉密码”事件仍在发酵,也会给我们带来持续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