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台关税谈判缓慢,川普在想什么?

2025-07-18 08:25:23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BBC

美国总统唐纳德?川普(Donald Trump,川普)强势回归白宫后,其第二任期掀起的全球关税大战,对亚太盟友台湾----这一以半导体产业在全球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经济体----带来了挑战。

在欧盟及全球多国陆续收到川普的“关税信”后,台湾、印度、以色列等美国盟友尚未最终确定具体关税税率,谈判进展缓慢。

川普曾称台积电决定在美国投资,是其关税政策成功的证明。其身旁是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

分析指出,虽然台湾未被列入首批将于2025年8月1日起实施25%至40%关税的14个国家名单,这让台北燃起一丝谨慎的乐观情绪,但关税威胁及“疑美论”依然笼罩台湾。主因之一在于川普政府的政策以不可预测性着称,尤其在关税战中更具高度不确定性,这无疑加剧了与美国谈判的复杂性。

据台美知情人士本周向《纽约时报》透露,美台即将达成“握手协议”,但后续仍需大量谈判,显示双方在核心议题上尚未达成共识。

台湾舆论因此关注美台关税谈判目前存在哪些问题,爲何尚未达成共识?缓慢的谈判背后,台湾在川普“美国优先”的关税战旗帜下,是区域政治的盟友,抑或“窃取”半导体产业的敌人?而台湾手中又有哪些谈判筹码?

台湾亚太商工总会执行长、东海大学经济系兼任教授邱达生向BBC中文分析,美台谈判缓慢(或复杂)的关键,在于台湾半导体出口与美国肉制品进口的角力。他认为,前者为台湾提供了与美国谈判的强大筹码,但扩大美猪、美牛进口则是白宫的坚定要求,双方的角力与磋商导致谈判进展缓慢。

邱达生指出,美国对台湾的认知或许处于“亦敌亦友(frenemy)”的动态平衡中----“在地缘战略上,台湾是可信赖的伙伴;在产业竞争上,则难以完全排除竞争与牵制的思维。这种矛盾心态,正是台美谈判进程时而热络、时而停滞的主因。”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华府智库大西洋理事会(Atlantic Council)非常驻研究员宋文笛认为,台美关税谈判正以稳定的步伐推进。目前的进度显示,台湾既非川普的“超级VIP”盟友如英国,也非其首要针对的目标。

宋文笛对BBC中文分析,在川普政府眼中并无“敌友”之分,其倾向是直观的“付钱才能玩游戏”(insert coin to play)。各国需向美国“表达诚意”,以赢得白宫青睐。因此,对川普而言,台湾是否“窃取”美国半导体产业并不重要,只要台湾愿意将其在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利润公平分享给美国,即可成为美国的伙伴。

他举例称,鉴于台积电(TSMC)多次承诺在美国加码投资,川普很可能已将台湾视为愿意与美国“共荣”的商业伙伴,“这意味着,在川普领导下,台湾短期内不会面临被美国抛弃的地缘政治风险,且在经济上,台湾仍将保留进入美国市场的机会。”

“对夹在咄咄逼人的北京与朝令夕改的川普之间的台湾来説,能保持低调已是幸事。”宋文笛补充道。

不过,产业分析师、台湾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钱思敏则向BBC中文解释,从川普近期发布的关税信来看,其策略是若与谈判对象的条件谈不拢,便先祭出高关税,例如对欧盟、加拿大、日本及韩国施压后再谈判。

因此,钱博士说,对尚未收到关税通知的台湾来説,显然在与美国的谈判中有所进展,且“很有得谈”。他说:“台湾政府在某些方面应会满足川普的条件。换言之,美台关税谈判的缓慢,反而显示台北与美国的谈判有所进展,川普因此无需急于以高关税施压。”

迄今,美台已进行三次实体谈判及六次线上磋商,但进展有限。台北谈判代表、台湾行政院副院长郑丽君于7月12日表示,谈判已进入“关键阶段”,并初步约定下一轮实体磋商力争在8月1日关税生效日前达成协议。

谈判卡关?美牛美猪扩大进口再成焦点

据台湾外交部向立法院提交的最新报告,台美双方已进行三次实体谈判及多次线上磋商,就多项关键议题凝聚共识,台湾将与各部会共同降低对等关税的潜在冲击。

从美商视角看,美台商业协会(US-Taiwan Business Council)会长韩儒伯(Rupert Hammond-Chambers)透过电邮回复BBC中文表示,台湾政府正努力安抚国内与市场忧虑,强调与美国的谈判持续进行,盼达成互利结果。有匿名消息提示该商会,暗示最终关税“不至于太糟”,延迟通知或意味台湾未被列为重点高关税目标。

韩儒伯进一步指出,川普利用关税施压各国的策略显示,税率即使公布也非最终数字,台美谈判将持续至实施前。而外界分析认为,台湾虽面临巨大压力,但结果更多取决于川普的个人决定,而非谈判品质。

与此同时,外界普遍推测,无论最终关税税率如何,美猪、美牛问题是此次谈判的最大挑战,亦是导致谈判缓慢的主因。

经济学者、前台湾行政院副院长施俊吉上周在个人脸书(Meta)发文指出,台美谈判的阻碍主要有二:首先,台湾不愿撤销对美猪、美牛的非关税壁垒(例如含猪肉原料的包装食品与散装食品需标示原产地);其次,台湾不愿大幅调降美国汽车进口关税。

以美猪、美牛为例,台美针对美国猪牛进口的贸易谈判历来举步维艰。

自2003年至今,台美各自经历四位总统的任期,直至2021年蔡英文主政下,台湾终于开放含瘦肉精的美国猪肉进口,但民间争议与疑虑至今未平。当时蔡英文在记者会上向民众解释,开放美猪、美牛进口符合台湾“经济利益”,因为在美中贸易战及全球供应链重整背景下,台湾需与战略伙伴美国强化关系。

莱克多巴胺是一种合成药物,在部分国家被当作一种饲料添加剂,可以提高瘦肉生长,减少体脂肪,是最常见的一种瘦肉精。台湾一些反对者称,放宽美国莱猪进口危害台湾人健康,但台湾当局表示,放宽进口美国猪肉的莱克多巴胺残留标准比照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2012年制定的标准,和日本、韩国一样。

如今,在川普的关税大战下,美猪、美牛再次成为台美贸易谈判核心。

今年初,美国贸易代表署(USTR)点名台湾应废除美牛禁令、放宽莱克多巴胺(瘦肉精)残留标准。

鉴于台美关税谈判涉及消除非关税贸易壁垒,台湾舆论盛传台北有意放行过去管制的美牛内脏及绞肉,并将猪肾莱剂容许值放宽,与国际标准接轨。据台湾联合新闻网报道,台湾相关单位近期密集开会研商,并已将相关信息传递给美方。

然而,专家表示,台湾政府对民意反弹仍戒慎恐惧。施俊吉指出,赖清德政府担忧以食安为名的社会抗议风潮,因此在与美国谈判时是如履薄冰。

2020年,台湾因为放宽含有莱克多巴胺的美国猪肉进口,立法院曾发生了肢体冲突溷战场面,猪内脏和拳头齐飞。

台北的筹码:半导体

有分析指出,美国在台美谈判中的目标不仅限于缩减贸易赤字,更涉及广泛的利益交换与政策调整。

譬如,邱达生教授向BBC中文表示,美国特别关注台湾对农产品进口的限制,例如瘦肉精肉制品的进口标准,视其为非关税贸易壁垒的象征。此外,美国希望台湾进一步开放服务业与政府采购市场,并在智慧财产权保护等制度性议题上与美国标准接轨。

他补充说,更重要的是,川普政府以关税为杠杆,试图推动台湾在供应链“去中国化”及美国再工业化政策中的配合,例如鼓励更多台企赴美投资,减少对中国大陆市场的依赖。例如,台湾近年对美投资规模扩大,涵盖电子、资讯通信、石化及天然气等产业,这些举措回应了美国的经济需求。

台湾经济部长郭智辉称,未来十年,台湾可能从美国进口超过2000亿美元的商品,特别是能源相关产品,这进一步增强了台湾的谈判地位。

然而,台湾在谈判中的显着优势与筹码何在?专家一致认为,核心在于台湾在高端半导体制造领域的全球领导地位。

邱达生向BBC中文强调,目前仅有台积电公司(TSMC)能在美国本土量产四纳米(奈米)芯片,这对美国实现高科技制造回流至关重要。台积电在美国的投资不仅创造就业,更强化了美台在关键技术领域的合作,成为台湾争取必税豁免的强大筹码。

然而,川普的“美国优先”理念也使其对台湾的经济成就抱持警惕。川普曾公开批评台湾在半导体产业中“抢夺美国市场份额”,并认为台湾在国防支出上不足,暗示其过度依赖美国提供的安全保障,是在安全上“搭便车”。

这种言论反映出川普可能将台湾视为潜在对手的心态,尤其在美国重建国内制造业的背景下。“台湾的成功在某些美国保守派眼中,意味着分走了原本属于美国的制造业就业与附加价值,”邱达生解释称。

台湾经济研究院钱思敏向BBC中文强调,经过与台积电及辉达(Nvidia)的互动,川普应能理解台湾半导体产业对“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推动作用,台湾是美方需要拉拢的对象。以台积电为例,该公司虽是美商英特尔的竞争者,但也是代工辉达、超微(AMD)、苹果等产品的关键伙伴。

钱思敏因此表示,对川普而言,“很难以单一‘敌友’词汇定义台湾。”

4月时,川普已将半导体、药品等产品列为关税豁免项目,并依据“232条款”启动对“半导体及其下游产品”的调查。若10月底调查结果倾向加税,半导体可能面临25%或更高关税。

但钱思敏认为,川普关切台积电新厂投产、扩厂计划及供应链赴美进展,而台积电在这方面已有所进展。此外,台湾宣布扩大对美采购以缩减贸易逆差,符合白宫期待。更重要的是,台湾总统赖清德表明不对美国实施报复性关税,而是持续谈判,这使美国无法引用《国际紧急经济权限法》(IEEPA)提高半导体关税,有助维持半导体的豁免地位。

美台商会会长韩儒伯也观察到,为应对不确定性,赖清德政府正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为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台湾目前还特别聚焦对台友好的欧洲国家。他又说:“但若美国提出的关税过高,可能在台湾引发反美情绪,影响民进党在立委补选,并使美台关系更趋复杂。”

专家称,川普应能理解台湾半导体产业对美国“再次伟大”的推动作用,台湾是需拉拢的对象。以台积电为例,该公司虽是美商英特尔的竞争者,但也是代工辉达、超微(AMD)、苹果等产品的关键伙伴。

不过,美国的政策也会面临市场的挑战。钱思敏对BBC中文分析,若美国最终于8月1日确定的关税税率未来三年无法调整,全球供应链将迎来新一波布局与转移,具体取决于各国产品的相对税率与制造条件。对美国而言,基础税率上调将难免推高物价通胀,进一步压缩市场消费力道。

无论如何,美台关税谈判的缓慢进展反映了双方在战略合作与经济竞争之间的复杂博弈。川普对台湾的看法介于“最佳盟友”与“经济竞争者”之间,这种“亦敌亦友”的定位使谈判充满挑战,但也为台湾提供了发挥优势的机会。

凭藉半导体产业的全球影响力及对美投资的承诺,台湾在谈判中握有显着筹码。然而,台湾对农产品开放的民意阻力及美国对市场准入的强硬要求,仍是美台谈判的难题。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陈立总领事访问罗德岛州
  2. 富国银行高管遭中国禁止出境 暂停赴华商旅
  3. 京沪高速惨烈车祸浓烟滚滚 多车被烈火吞噬
  4. 马兴瑞“郓城密线”大曝光:与彭丽媛的惊人权力关系
  5. 鲁比欧发出内部指引 美国务院停止置评他国选举
  6. 纽约CEO跟女高管相拥听演唱会,上大屏幕后忙躲闪
  7. 习近平罕见批评地方政府 争相发展AI与新能源汽车
  8. 海航前董事长陈峰涉背信、骗贷等罪一审被判囚12年
  9. 旧金山马拉松登场,多处道路将封闭
  10. 天文学家首次见证新太阳系的形成
  11. 男子躲女厕偷拍被抓现行
  12. 宗庆后三弟全家美籍负责在美资产 杜建英小儿生父存疑
  13. 要求停止迫害 法轮功学员华府烛光夜悼
  14. 微软聘中国工程师维护美军系统 美议员吁严查
  15. 公开埋汰习彭 京城疯传彭丽媛艳闻 马兴瑞与彭关系爆光
  16. 川普签署公告 暂缓拜登时期环保法规两年
  17. 组图:法轮功华府大游行 各式横幅传真相
  18. 起底马兴瑞与彭丽媛的真实关系 超乎你的想像
  19. 三国行动 所有在委内瑞拉被拘美公民获释
  20. 太荒谬!司马南未向南开大学教师致歉被公告
  21. 中概股深夜大爆发
  22. 算命准吗?2位看相的高人解开疑惑
  23. 美国单边主义展望
  24. 泽连斯基将把乌军武器自给率提升至5成
  25. 马斯克连发35帖抨击
  26. 北京最酷的老头儿,50年只做一件事
  27. 经常吃水煮蛋,是“养肝”还是“伤肝”?
  28. 美空军新副参谋长人选出炉 疑曾轰炸中国驻南大使馆
  29. 美国与越南印尼签贸易条款 “转运”约束去中国化
  30. 中国船只上扣留奴役数千名朝鲜人 成了公海上的俘虏
  31. 谢卫江任湖南省委副书记
  32. 中国中上层阶级积极移居这个国家
  33. 美国大峡谷的形成或和五万年前陨石撞击有关
  34. 中共正部级女官刘慧任上落马
  35. 广州国资项目80天赶建7栋楼 十多天后拆毁
  36. “死亡之海”罗布泊的神秘和恐怖
  37. 食与色
  38. 全球首见:中国机器人“自己换电池”
  39. “我也不是危言耸听”中国女子提醒疫苗携带一种恐怖病毒
  40. 房贷利率全面上升,30年期为6.375%
  41. 中共示好欧盟不买账 专家:中欧深层矛盾难解
  42. 欧洲议会代表团将赴台访问
  43. 富国银行员工被禁出境 哪些外企高管在华受阻
  44. 奥特曼智胜马斯克,成川普的AI盟友
  45. 守旧与更新赋
  46. “到了该谢罪退场的时候”传中国人致习近平公开信
  47. 微观调查:一个脆弱型中产提前还清500万房贷后
  48. 揪出掉发的2个元凶:聪明不要“绝顶”了
  49. 美国务院颁新令:驻外使寡甜评论他国选举
  50. 美企CEO偷情在演唱会被拍 发文道歉 呼吁尊重隐私
  51. 廖祖笙:国殇——廖梦君惨烈遇害十九周年祭
  52. FBI逮两华人 揭中共谍网渗美细节(下)
  53. 以反诈之名掩盖监控? 上海推金护APP惹争议
  54. 美媒曝猛料:川普给爱泼斯坦写过粗俗的生日贺信
  55. 一文读懂ChatGPT智能体:没超越Manus能力范畴
  56. 金正恩只给百姓4个月粮食?金主爱戴钻表与辍学求生小孩天壤之别
  57. 毛骨悚然的文革献寿仪式 婴儿诡异归天
  58. 赖清德:军演结束,以国军为荣
  59. 独家:王立群案 判决书揭荒唐判刑内幕
  60. 松绑监管自肥?川普内阁逾3成官员持有加密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