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以后的老人,吸烟牢记“5不吸”
2025-07-02 07:25:08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健康养生常识
人过了六十,不是烟瘾就能任性。时常有人问我:“都活过半辈子了,抽不抽又能哪样?”这话听着有种“看破一切”的潇洒,其实啊,是不知道身体早已不够本钱去撑那口烟的“快活”。年纪大了,五脏本就亏虚,若烟不离手,焉能不亏本?尤其在几个特定时候抽,那可真是拿健康做赌注啊。
【1. 感冒或者体弱不吸——肺本虚,再添堵不堪负重】
六十岁后,肺功能不再如年轻时那样强健。一旦感冒、气短或咳嗽,肺气更显不足,此时抽烟,会使病情雪上加霜。那种喉咙里像塞棉絮、咳而不畅的难受,抽上一支烟,能瞬间变成胸闷气促。
肺属娇脏,最怕燥热与烟毒。此刻抽烟,不仅毒害肺叶,还扰乱气机循环。《黄帝内经》说:“肺主一身之气”,气不能宣,就像水管被堵,压强又大,容易引起头眩、脘闷不适。您说,这时候抽烟,是不是自找麻烦?
【2. 刚吃完饭不吸——脾被扰,胃受阻,气乱神烦】
许多老人饭后一根烟,美其名曰“助消化”。其实这根烟下去,脾胃最苦。饭后身体需要血液帮助消化,而抽烟却会强迫血压波动,使血流改道,消化不畅,精神反倒更困倦。
脾为“生化之源”。如果不停抽烟扰动脾胃,就会出现反酸、嗳气、腹胀等不适。烟能扰阳,抑胃气,甚至导致饭后胸闷、气逆,用老百姓的话讲,就是“吃得不消化,人也心烦烦的”。咦,那你说,这烟,抽得是不是有点傻?
【3. 天气寒凉时不吸——阳气收敛,烟性伤肺更甚】
每当冷风袭来,许多老人喜欢蜷在墙角点根烟取暖,殊不知此举正伤阳气。寒邪易入,正气又弱,烟一燃起,肺门一开,热毒夹寒气悄悄潜入。烟属热毒之物,混着寒气入体,犹如冰火交战,最是伤人。
吸烟时,气道扩张,正是外寒趁虚而入之机。中医讲“寒从口入”,抽烟就等于开了一个通道让寒气随烟气一同吞入肺络——肺主皮毛,一旦肺气败退,易引慢性肺病,连带元气损失。
欸,别图一时爽,落下病谤可不是说笑的。
【4. 心情压抑时不吸——郁中添焰,肝肺同苦】
有人说,烦的时候最想来一根。这其实是个大误区。当情绪低落、心绪不宁时,肝气郁结已成,再靠抽烟疏解,看似一舒,其实是火上添火。
《素问》称“怒伤肝”,一怒一烟,郁火上升,更扰心神、伤肺络。如果经常用烟来平情绪,时间一久,不但苦了内脏,还麻痹了情绪调节机制。试想一下,那些总叼着烟皱着眉的人,少的是真焦虑吗?
该放下烟,喝杯热茶,去公园走走,让气机顺畅起来自然少烦少火。
【5. 封闭空间不吸——毒自损,亦伤人于无形】
尤其在家中、车内等不通风之处抽烟,不光自己吸毒,周围人也被牵连。这类“二手烟”伤害,已被现代研究证实,并不亚于直接吸烟。
烟雾滞留,日积月累,等于把家变成“有毒小环境”。孩子、老伴,吸入你的烟,就像大剂量服毒。中医称“邪气久留,易成沉疴”。你想想,每天和亲人同处一室,他们是否也被动地与你共“染烟毒”?
嗯,一屋子人都爱你,你却用一根烟给每一口呼吸中加了毒,这买卖,划算吗?
结尾闲话:
年轻尚可说为任性,年老若不清醒,倒是失之理性了。六十岁,是人生第二春,有儿孙绕膝、有闲云野鹤,怎能用烟雾困了清气?人生不是只求一口爽,而求长久安稳康健。今天的这五“不要”,只是烟害中的冰山一角,你准备从哪一口烟开始放下呢?
身体是借来的,还得一点点认真还回去,是不是这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