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空军F-39“鹰狮”E/F战斗机项目
2025-07-02 06:25:30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鼎盛沙龙
巴西空军(FAB)就其F-39战斗机项目的发展与进展接受了采访,分享了将“鹰狮”E/F融入作战机队的宝贵信息——这对新晋用户哥伦比亚至关重要,也将影响即将敲定新型战斗机竞标赢家的秘鲁(瑞典萨博公司正参与该竞标)。
问题:巴西选择“鹰狮”而非F-16等其他选项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值得注意的是,F-16并未进入巴西空军(FAB)新型战斗机选型的最终候选名单。最终候选机型包括瑞典萨博“鹰狮”、美国波音F/A-18“超级大黄蜂”和法国达索“阵风”。在此框架下,巴西在FAB的F-X2项目中选择萨博“鹰狮”E/F,基于多重因素:
技术转让:萨博承诺推动广泛的技术转让计划,允许巴西工业积极参与飞机的研发与生产;
作战能力:“鹰狮”E/F是一款现代化战机,配备先进电子设备、网络中心战能力及与多种武器的集成能力;
长期战略伙伴关系:与萨博的协议涵盖巴西航空工业公司(Embraer)及其他巴西企业的参与,推动民族工业发展。
问题:与萨博的技术转让过程体验如何?
这一合作经验非常积极,超过350名巴西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在瑞典参与培训,并直接参与“鹰狮”战斗机的研发工作。萨博公司与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实现本地化生产并根据FAB需求适配飞机。该过程强化了巴西在航空与国防技术领域的专业积累。
问题:与萨博的合作模式如何增强了巴西自主开发未来国防项目的能力?
这种合作模式使巴西获得了作战系统设计、生产与集成的现代战略知识,为未来项目(如新机型研发、无人机开发及“鹰狮”后续改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受益企业将利用这些经验强化其在国防领域的定位,拓展研发、生产与保障能力,并提升市场竞争力。
问题:“鹰狮”与巴西其他国防系统的集成是否存在挑战?
“鹰狮”与巴西国防系统的集成是一个持续过程,由萨博与Embraer及其他本土企业合作主导,确保飞机在FAB战略体系内完全运行。工作包括指挥控制通信系统的适配,以及与国产武器和传感器的集成。如同所有大型技术项目,过程中存在挑战,但已通过实施方案确保最佳互操作性。“鹰狮”在巴西投入运营后,已参与任务和训练,展现出对巴西作战环境的出色适应性,巩固了其作为现代化高效国防战机的地位。
问题:自列装巴西空军以来,“鹰狮”在作战效率与维护方面表现如何?
当巴西政府通过FAB的分析与指导决定采购“鹰狮”时,已可预见该系统将以完全面向作战效率的理念开发。FAB对该效率的分析涵盖武器平台的整个架构与组件,而非仅针对飞机本身。在作战领域,该架构考虑了飞行模拟器、支持飞行员训练的信息技术系统,以及覆盖任务规划(不仅是飞行路线,还包括通信、加密数据链、关键数据、武器配置和电子战系统测试配置)的各类工作站。
这是一个符合当前场景需求的复杂系统,其开发便于操作员使用。印证这一点的是,所有相关军事人员的资质考核有效性及在训练与实战演习中取得的优异成果——尽管项目仍处于部署初期阶段。
在后勤领域,优秀的系统协助管理者控制和规划机队检查,并为意外故障的分析与解决提供指导。这一切都依托于包含专用机库和办公室的支持基础设施。在萨博的协助下,“鹰狮”在预期参与的重大活动中也实现了高可用性。
问题:与巴西此前运营的其他战斗机相比,“鹰狮”在演习或实战任务中展现了哪些优势?
将F-39与巴西现役其他战斗机对比并不合理——F-5M虽是优秀机型(21世纪初完成现代化升级),但其设计可追溯至20世纪50年代末。也就是说,无法将间隔近60年的系统与机型直接对比。在这六十年间,航空工程、软件与制造技术已发生巨大变革。得益于系统的演进,“鹰狮”如今已成为真正的尖端机型:
机上技术:传感器、计算机以及与航空技术同等重要的新型武器技术与性能;
巴西政府也对F-39的武器和传感器进行了重大投资,其结果是与FAB此前能力形成了无可比拟的显著差异。
在性能优势方面,“鹰狮”是9G级战机,可完成高过载急转弯与快速机动,配备高效的全电传飞行控制系统——飞行员无需直接操作飞机控制面,输入指令后由计算机高绩效执行,确保预定机动的精确实施。这也提升了操作安全性,因飞机自身会控制结构极限,飞行员无需担心超速、过载或迎角超限。
值得注意的还有出色的续航能力,直接转化为行动半径与航程的扩展——换言之,借助F-39,FAB可将空天力量投射至更远距离并维持更长时间。此外,战术系统(如雷达告警接收机RWR和红外搜索跟踪系统IRST)及武器系统,均比此前使用的装备更现代、更高效。
上述大部分能力已在FAB主要实战演习“2024年南十字国际演习”(CRUZEX 2024)中得到验证。尽管在演习导演部预设规则的可控环境下运作,F-39仍在巴西短期部署中展现了“鹰狮”系统的优势——演习中测试了所有提及的特性,其效率得到充分证明,作战表现与结果令人瞩目。
问题:“鹰狮”与巴西其他飞机及国防系统的互操作性如何?
由于F-39“鹰狮”与第六航空群第二中队(“守护者”中队)的E-99预警机同驻一个空军基地,也与第一运输机群(“宙斯”中队)的KC-390“千年”加油机同驻,第一防空群已与这些飞机开展了联合任务。此外,作为2024年CRUZEX演习训练的一部分,“鹰狮”与第一战斗机航空群(“森塔普阿”中队)的F-5M及第十四航空群第一中队(“潘帕”中队)的飞机进行了超视距空战演练。在这些互动中,“鹰狮”对上级指挥部门已训练和使用的场景展现出良好适应性。我们坚信,“鹰狮”系统与FAB其他作战单元的互操作性将是自然且极具优势的。
问题:“鹰狮”已执行过哪些任务?未来使用计划如何?
迄今为止,操作“鹰狮”的“美洲豹”中队专注于空对空任务,即空天防御任务,包括空中作战、拦截及其他旨在识别和消除空中威胁的能力——无论是简单孤立任务,还是如2024年CRUZEX演习中训练的高复杂度复合任务。未来计划恢复空对地任务,包括使用炸弹等武器,以及将飞机用于侦察和其他针对地面及海上目标的行动。
问题:飞行员和技术人员如何接受操作与维护这些新型战斗机的培训?
关于飞行员培训:首批“鹰狮”飞行员被派往瑞典,在“鹰狮”C和D型(巴西新机型的单座与双座前代版本)上进行初始训练,这对熟悉“鹰狮概念”非常有用。完成该熟悉课程后,转为“鹰狮”E型(巴西采购的单座版本)训练。由于FAB尚未接收双座版“鹰狮”F型,所有新系统准备工作均通过飞行模拟器及其他训练支持工具完成。在前两年,FAB还获得了萨博两名F-39瑞典飞行员教官的支持,由他们负责巴西新机型的初始培训。
在后续阶段,2024年,完成了首位“鹰狮”E飞行员的培训——该飞行员此前从未驾驶过双座“鹰狮”,仅具备F-5M飞行经验,在阿纳波利斯空军基地(BAAN)完成了全部转换训练。这一里程碑不仅对航空部队意义重大,对整个巴西空军而言也是向F-39作战培训独立与自主迈出的一大步。该飞行员已完成全部培训,目前在第一防空群执行作战任务。
后勤领域也有类似进展:首批“鹰狮”机械师于2022至2023年间在瑞典接受培训,目前在巴西继续深造。去年4月,FAB在阿纳波利斯成功完成首个F-39机械维修课程,BAAN后勤群的机械师及圣保罗(SP)和圣湖(MG)航空材料基地的代表参加了课程,这些基地也承担F-39系统的维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