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上涨 既不影响生活质量又省钱的办法
2025-06-30 14:25:29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Deanna Ritchie撰文/大纪元记者吴蔚溪编译)在每个家庭的支出中,购买食品杂货几乎都是最固定的一项,但最近这笔开销明显变多了。2023年,美国普通家庭在家用食品上的花费超过8100美元,占总收入的7.4%。而物价上涨的原因,不只是通货膨胀那么简单。全球贸易紧张、经济转型、关税上调,这些因素也在悄悄推高价格。
SmartAsset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各地区受影响的程度不同,但有一点很明确:蛋白质类食物的涨价速度比整体通胀更快,很多人都被这个趋势影响到了。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数据,近七成的美国人觉得健康饮食变得越来越难负担,然而收入固定或较低的人受到的影响尤其大。
不管我们有没有留意贸易政策,结账金额一变多,谁都感受得到压力。也因此,现在买菜时考虑关税问题,几乎成了现代人的必修课。无论你是退休人士、精打细算的家长,还是只想吃得好又不想花太多钱的人,本文都会教你在不牺牲生活品质和营养的前提下,如何省下钱。
面对关税,省钱买菜的方法
购买本地和当季食材
如果想避开因关税带来的涨价,最好的选择就是买本地、当季的食材。精打细算的人都知道,本地的水果、蔬菜、乳制品和肉类不用缴进口关税,而且运输时间短,通常也更新鲜。
实用小窍门:
? 想直接从源头买便宜菜,可以去本地的农夫市场看看。
? 逛超市时注意那些标着“本地采购”的商品。
? 只要能做到,就根据当季食材来安排菜单,不但便宜、味道好,还能支持本地农业。
举个例子:冬天别买从南美进口的莓果(通常要缴关税),不如选当季盛产的本地柑橘类水果。
看看产地标签
产地标签能帮上大忙。美国和许多国家都要求商品必须标明产地。如果你知道哪些国家的关税较高,就能避开从这些地方进口的商品。
快速技巧:
? 如果某些国家刚被加税,那些产地来的特色奶酪或葡萄酒可以先不买。
? 选焙食品时尽量挑本地产的农产品或基本的主食类商品。
? 买鱼时,一定要看清楚是本地野生的还是进口的。
囤一些不容易坏的必需品
罐头番茄、咖啡、意大利面或大米的价格,可能会因为关税或进口受阻而突然上涨。如果你发现这些东西价格回落或有特价,可以考虑多买一些,特别是那些保质期长的。
聪明囤货建议:
? 干豆或罐装豆
? 意大利面或挂面
? 各类蔬菜罐头、西红柿罐头
? 咖啡、茶叶
? 奶粉、炼乳等耐储存的乳制品
不过也要讲策略,别囤太多容易坏的或你根本用不上的东西。囤货的目标是“有备无患”,不是“堆满家里”。
比一比超市自有品牌和进口品牌
大型连锁超市自己的品牌通常是本地采购的,或者是大批量议价进货,因此比较不受关税影响。它们的价格往往比大牌更便宜,尤其比那些从征税国家进口的商品便宜。
例如,从欧洲进口的名牌橄榄油加上关税后可能贵很多。但你也可以选超市自有品牌的橄榄油,比如来自加州或不征税的地方,价格就实惠不少。
另外,别一看到“自有品牌”就以为质量差。很多时候,它们和大牌是同一家工厂生产的。
成为超市会员或订购服务
几乎每家连锁超市都有会员卡,能享受特别折扣和每周优惠。这类计划有助于超市控制库存,尤其在价格波动时更有用。
另外,很多订阅服务(比如农产品盒子或肉类配送)会将本地产品直接送到你的家门口,这样你就不用去买被加税的进口产品了。
这些服务多数是基于会员的,价格相对固定,不用太担心关税涨后带来的成本上升。
发挥创意进行替代,省钱又健康
如果某样食材因为进口关税涨价超过了你的预算,别怕换个替代品。这些替代食材的口味、营养、用途都差不多。
替代建议:
? 藜麦(多从南美进口):换成法罗麦、小麦粒或大麦(多产自美国)
? 进口奶酪:可用本地奶酪或自制奶酪酱替代
? 墨西哥牛油果(被加关税时):可成换本地西葫芦或鹰嘴豆泥等酱料
你越能灵活变通、善用替代食材,越能省钱,烹饪也会更有创意。
关注贸易新闻(但不必焦虑)
不必对全球每条关税新闻都紧张,但看看新闻头条或设个Google快讯,关注食品相关的贸易最新动态还是应该的。这样你就能提前判断价格是否要涨,或是哪些关税要取消,趁早下手。
比如:如果你知道咖啡关税快要涨了,可以提前多买一些。
安排菜单时,把成本考虑进去
面对关税带来的突发性涨价,提前安排菜单更显重要。建议选择价格合理、又不会被加关税的基本食材,比如:
? 谷物类:小麦、玉米、燕麦、大米(本地产更好)
? 蔬菜类:马铃薯、胡萝卜、洋葱、生菜、西红柿等常见且容易种植的蔬菜
? 水果类:本地产的苹果、桃子、莓果等,依季节与地区而定
? 豆类:常见、便宜且通常在当地种植的豆子和扁豆
? 肉类和家禽:本地生产的牛肉、鸡肉和猪肉
? 鸡蛋:这是许多菜肴都要用到的,通常来自本地供应
? 乳制品:牛奶、奶酪、酸奶等,通常也由本地生产
? 坚果:像山核桃和胡桃多为本地种植,其它则可能受贸易影响
此外,在安排菜单时尽量用到重复同样的食材,以避免浪费。
冷冻、封存、动手自制
碰到没加税、又在打折的商品,尤其是本地蔬果,可以多买一点,保存起来。
保存建议:
? 可以将切好的蔬果冷冻起来
? 自制一大锅酱料或汤,分装冷冻
? 有兴趣的可以试试家庭罐装
? 可以使用散装食材自制香料、麦片、零食等
这样做既可省钱,也能更好掌控吃下的东西。
最后一点:懂得精明购物,是一种理财本领
随着贸易政策的变化、供应链越来越全球化,采购食品杂货也成了一门需要动脑筋的学问。聪明应对市场变化,避开高关税,不仅能帮家庭省钱,也能减少浪费、打好坚实的财务基础。
只要掌握正确的信息,加上有意识地选焙与养成好习惯,你就能聪明应对市场变化,节省下食品杂货的开支。
原文刊登于Due博客网站,英文大纪元授权刊登:How to Save Money Without Compromising Quality。
《大纪元时报》版权所有?2025。本文仅代表作者的观点和主张,内容仅作一般资讯参考用,没有任何推荐或招揽之用意。大纪元不提供投资、税务、法律、财务规划、房地产规划或其它个人理财的建议。大纪元不担保文章内容的准确性或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