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取消小额进口豁免 堵截泛滥的廉价中国商品
2025-05-02 16:25:49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大纪元记者Austin Alonzo撰文/张紫珺编译)2025年5月2日零点刚过一秒,美国终止了一项贸易政策。一直以来,这项政策被中共利用,导致廉价的中国商品充斥了美国市场。更为严重的是,不法分子通过这个途径走私毒品进入美国。
唐纳德‧川普总统于今年4月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指示美国从5月2日起终止对从中国和香港进口的商品实行小额进口关税豁免。白宫指出,这项举措是“应对合成阿片类药物非法流入美国,导致目前美国健康紧急状况的关键一步”。
小额豁免(De minimis exemption)允许价值800美元或以下的货物进入美国,而无需缴纳关税。
自2016年以来,来自中国和其它地方的货运代理已经利用这个豁免规定,向美国进口了数十亿个免税小额包裹。
从2025年5月2日起,美国将对通过国际邮政网络运输的价值800美元或以下的包裹征收30%的关税,或每件征收25美元。6月1日起,相关税费将增加至每件50美元。
白宫发布的简报同时指出,通过国际邮政网络以外的其它途径运送的价值800美元或以下的包裹,也将被征收“所有适用的关税”。
由于担心中国商品可能转道澳门规避关税,澳门可能在今年夏末被列入征税名单。澳门和香港一样,被视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
多名贸易分析师在接受《大纪元时报》采访时表示,美国对中国大陆和香港取消小额豁免,将对在亚马逊(Amazon)等网站销售商品的在线零售商造成重大打击。但是受到更致命冲击的,是中国制造的零售业和快时尚巨头“希音”(Shein)和低价购物平台“特慕”(Temu,拼多多的海外版)等。
小额进口豁免
自1938年以来,根据《1930年关税法》第321条,美国允许经济价值不高的小额包裹免税进口。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处(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研究员克里斯托弗‧凯西(Christopher Casey)在今年1月撰写的一篇文章中写道,这项立法的初衷是避免因征收微不足道的小额税收而浪费政府的资源。
De minimis是一个拉丁语词汇,可以粗略地翻译为“与琐事有关”。
凯西在报告中说,在过去的80年当中,国会曾多次提高了法律上界定的“小额”的价值。最近的一次是在2015年,国会将“小额”的价值从200美元提高到800美元。
凯西引述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ustoms and Border Protection,简称CBP)的数据说,2013财年至2022财年期间,小额进口商品数量增长了470%。
海关与边境保护局2024年10月的报告数据显示,该机构每天处理约400万件小额进口货物,高于前一年的280万件。
从中国运输货物的商家在很大程度上受惠于小额豁免政策。
美国国会研究服务部今年2月发表的另一篇文章中提及的美国海关机构数据显示,2018财年至2021财年期间,约67%的小额进口商品来自中国或香港。在此期间,这些货物的总价值达到2,280亿美元。
报告显示,2023年进入美国的低于最低门槛800美元的中国货物,总价值高达660亿美元,比2018年的53亿美元有了大幅增长。
国会研究服务处的报告指出,川普政府和拜登政府都承认,小额豁免政策为雇用廉价劳动力的外国制造商规避美国贸易法规提供了漏洞。2024年9月,拜登政府曾承诺就此采取行动。
两届政府都担心,由于小额包裹只需接受最低限度的检查,因此会成为芬太尼(fentanyl)和其它非法物品流入美国的管道。

白宫在近期签署的与小额豁免有关的行政命令的简报中表示,中共“通过政府补贴和其它方式鼓励(中国)化工企业出口芬太尼和相关前体化学品,这些化学品用于生产在美国非法销售的合成阿片类药物”。
包括联邦众议员迈克‧加拉格尔(Mike Gallagher,共和党/威斯康星州)在内的众多立法者已经点名中共,并提出警告说,小额豁免政策令假冒商品,甚至可能是强迫劳动制造的(中共)商品进口到美国,而只需接受最低限度的检查。
希音和特慕
宾夕法尼亚大学(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沃顿商学院(Wharton School)知名教授张忠(Z. John Zhang)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安德森管理学院(Anderson School of Management)特聘教授克里斯托弗‧唐(Christopher S. Tang)认为,经由小额豁免进口到美国的大量商品对于传统实体零售商来说,是一个致命的伤害。
张教授和唐教授对《大纪元时报》说,过去30年来,随着互联网购物的兴起,中国制造商直接发货运送到美国消费者手中的包裹给美国零售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张教授解释说,传统零售商需要提前很长时间对商品的订购、库存和销售做出决定。他们必须维持库存、保障供应链和运营实体店面,并配备相应的员工保证商品的流通。如果产品卖不出去,他们被迫要低价甩卖以收回部分投资。
而直接面向消费者的企业则完全省去了中间环节,它们自己设计产品,并鼓励中国制造商之间进行竞争。
这些零售商不是在下单之后马上发货,而是要求消费者等待几周,以换取超低的价格。一旦收到订单,中标者就会根据订单进行生产,并使用邮政服务直接寄给消费者,并享受小额进口豁免的待遇。
在过去的十年中,美国有许多销售服装、饰品、玩具、小商品和家庭用品的零售商因此被迫关闭了实体店,或者直接倒闭。
今年3月,美国服装零售商Forever 21在其最近的破产申请中抱怨说,在线零售商希音和特慕通过小额豁免政策规避进口关税,从而压低了产品的销售价格。这两家零售巨头还通过在中国工厂生产产品来规避美国的劳动法和环保法。
希音和特慕通过直接向消费者销售中国制造的廉价商品,成为世界电子商务舞台上的巨头。
希音(Shein)是一家成立于2012年的零售商,主要面向年轻女性销售服装和配饰。该公司的正式总部设在新加坡。该公司在其网站上称,它是全球搜索量最大的时尚品牌,客户遍布150多个国家。
张教授认为,希音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可以根据潮流的变化迅速推出新设计和新产品,而传统零售商必须提前几个月策划下一季的新款式。
特慕(Temu)是一家2022年成立的在线购物平台,由跨国公司“拼多多控股公司”(PDD Holdings)及其美国子公司Whaleco拥有和运营。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Dublin)注册的拼多多控股公司还经营着中国在线零售商拼多多。公司股票在美国纳斯达克(Nasdaq)交易所公开交易。
根据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the U.S.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的财务报表,2023年拼多多控股公司的营收约为2.476亿美元,净收入约为6,000万美元。
截至发稿时,特慕和希音的代表尚未回应《大纪元时报》的置评请求。

自川普政府宣布将取消小额关税豁免之后,特慕和希音都在其网站上发表声明称,将于4月25日进行价格调整。
至于这两家网站是否在4月25日大幅提高了价格,目前尚不十分明确。
可以确定的是,特慕仍在继续大幅压低竞争性产品的价格。例如,设计看起来像“德伟”(DeWalt)品牌、可用于德伟品牌电动工具的电池产品,在特慕平台上一组两个售价为37.31美元。
相比之下,在美国家具建材零售商家得宝(Home Depot)网站上,由德伟生产和销售的具有相同技术规格的一组电池售价为349美元。
虽然如此,特慕在美国的声誉显然已经受到了打击。截至4月11日,根据电子商务分析机构“Smarter Ecommerce GmbH”发布的苹果应用程序商店数据分析,特慕的移动应用程序从下载量最大的免费应用程序前10名跌至第60位。截至4月25日,特慕和希音的应用在苹果应用商店的热门应用中分别跌至第71位和第72位。
张教授和唐教授在采访中还表示,美国零售巨头亚马逊也在利用第三方卖家,直接向美国消费者运送中国制造的商品。
2024年11月,亚马逊推出了一项新服务“亚马逊快运”(Amazon Haul),其价格与特慕相似。亚马逊曾在一费檀注明日期的新闻稿中表示,“疯狂的低价”得益于其“遍布全球的销售合作伙伴”。
迄今为止,关税对其平台上销售的产品的定价产生了何种影响,对此亚马逊没有发表太多的言论。不过,4月10日,亚马逊首席执行官安迪‧贾西(Andy Jassy)在接受美国CNBC记者采访时表示,他“猜测卖家会将这个成本转嫁出去”。
张教授和唐教授都认为,为了避免关税,特慕和希音需要像传统零售商那样进行企业运营。他们必须调整产品供应链,要么将生产线迁往美国,要么将产品批量运往美国。
然而,这两家公司的竞争优势就是按需生产,而调整产品供应链的这两种选择都和他们的经营模式背道而驰。
美国正在对中国商品征收额外关税,贸易战正在进行当中。唐教授认为,川普政府145%的进口关税对中国进口商品来说是不可行的,加税的目的很可能是迫使中国政府坐到谈判桌前。
唐教授还提到,希音和特慕的另一个选择是所谓的“非法转运”,即在货物到达美国消费者手中之前,先从中国港口转运到第三国,例如转运到墨西哥或者越南等国。
他说,川普总统已经开始计划“关闭后门”,对越南和其它东南亚国家征收高额关税。这些国家过去曾经在中共的这些规避关税行为中起到过一定的作用。
“政策总会有漏洞,各个国家也总是会利用这一点。”唐教授告诉《大纪元时报》。

全新的挑战
一些批评取消小额豁免的知名人士认为,这样做将会令美国人买不到负担得起的商品,并将给美国邮政服务带来巨大的新负担。
总部位于马萨诸塞州的美国国家经济研究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简称NBER)于2024年6月发表了一份题为“小额进口豁免的价值”(The Value of De Minimis Imports)的相关研究报告,并于今年2月进行了最新修订。报告提到,800美元的小额豁免门槛“不成比例地惠及了穷人”。
今年2月,总部位于华盛顿特区的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发表了一份题为“取消小额进口豁免的高昂成本”(The High Costs of Eliminating De Minimis Shipping)的报告,该研究所贸易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克拉克‧帕卡德(Clark Packard)认为,这个政策变化是一场“行政噩梦”。
帕卡德还在文章中提到了政府在之前取消小额豁免的尝试。这个尝试在实施几天后,仅纽约的约翰‧肯尼迪国际机场(John F. Kennedy International Airport)就堆积了一百多万件包裹。
他还引述相关的预测称,取消小额豁免会产生大量的行政工作,美国海关机构将需要增加多达2.2万名员工来完成这些额外的工作量。
“额外的文书工作量将会非常巨大。”帕卡德说道,“更不用说消费者的额外等待时间了。”
卡托研究所没有回应《大纪元时报》的置评请求。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代理局长皮特‧弗洛雷斯(Pete Flores)在1月份的一份声明中说,该局“将继续利用现有机构改进可使用的工具和提高自动化水平”。
截至发稿时,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尚未回应《大纪元时报》的置评请求。
张教授和唐教授预测,某些商品的价格将会上涨,尤其是从专门针对美国年轻人和经济能力稍弱的人群的公司购买的商品。不过,两位专家都表示,从长远来看,取消小额豁免对美国有诸多裨益。
唐教授说,取消小额进口豁免的做法将会对改善环境有净效益;而张教授认为,美国经济需要尝试新鲜事物。

张教授认为,国际贸易需要有所平衡,这样美国的产业才能有更好的机会与劳动力成本更低、监管更宽松的国家进行竞争。对于美国企业来说,从国外涌入的大量小额包裹正在以“千刀万剐”的方式侵蚀着他们的生存空间。
“希望在目前的这些混乱当中,能孕育出一些新的秩序。”他说,“不能再这样下去了。美国不能只靠服务业生存。”
原文:US Ends Trade Exemption That Enabled Flood of Cheap Chinese Goods刊登于英文《大纪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