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射频武器”,首次击落无人机群

2025-04-19 09:25:09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头条新闻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据“防务新闻”网站4月17日的报道,英国国防部周四对外表示,由该国研发的“射频定向能武器”(RFDEW)近日在一次测试中,首次成功击落了无人机群。报道称,此次测试由英国皇家炮兵第106团负责,在测试过程中,他们向无人机群发射高频无线电波,摧毁了无人机内部的关键电子元件,最终成功摧毁了两群无人机,而每发弹药(电力)的耗费“仅10便士”。

大家知道,无人机的出现深刻改变了现代战争的形态,这一点在俄乌冲突中表现得尤为深刻。在这场战后最残酷的局部冲突中,无人机不仅负责侦查双方的火力分布,同时还承担着清除对方据点和追杀落单兵力的责任,可以说,除火炮之外,无人机大概是俄乌冲突中最大的主角。而无人机的使用方式,除了单机出动之外,还有让人闻风丧胆的“蜂群”模式,数十上百架无人机扑向目标,往往让对手付出惨重代价。

比如说,今年3月中旬,乌军出动近百架无人机,对俄罗斯萨拉托夫州的恩格斯空军基地发起袭击,后者是俄军战略轰炸机的核心枢纽。尽管此次乌军的具体战绩难以证实,但权威媒体报道,俄基地的确发生多次爆炸,现场升起蘑菇云,可见损失不小。据报道,乌方此次行动的费用仅为264万美元,击毁一架战略轰炸机,就赚了好几百倍,就算没有战果,消耗对方几十枚防空导弹,那都能赚好几倍。

很显然,如果当时俄罗斯拥有类似英国的“射频定向能武器”,就有可能在一公里外将乌军的无人机群摧毁,使其精心策划的“蜂群”战术归于失败,而自己付出的成本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由此可见,随着无人机逐渐主宰现代战争,成为令人“防不胜防”的密集投枪,一张无形的盾也开始进入战场,那就是通过能量来大规模杀伤无人机电子器件的射频武器。

大家知道,我国是无人机大国,不管是军用无人机,还是民用无人机,都在全球享有很高的声誉,而咱们也一直在研究“蜂群”战术,甚至打算用其对付超级大国的航母。比如说,我国3月首飞的“九天”重型无人机,就能搭载200架微型无人机,航程突破8000公里,完全有可能在亚太地区执行瘫痪美国航母编队的任务;此外,今年在南海部署的“神鹰”无人机,也能搭载500架攻击无人机,发起“蜂群”攻击。

在陆战方面,我国还研发了“蜂群2号”陆战车,单车就能发射48架固定翼无人机,指挥车能够同时协同96架无人机作战,实测显示,48架无人机群就能突破俄军“汽车场”电子战系统,实现85%的目标毁伤率。因此,无人机特别是“蜂群”战术是我国的重点研发方向,那么,如果美西方普遍装备类似英国研发的“射频定向能武器”,会否让我国的无人机“蜂群”战术彻底失效?

一方面,英国的这一武器的确具有低成本与多目标打击的双重优势,但还远没有达到实战的要求。比如说,该武器测试的所谓“无人机群”,仅为4架无人机,如果来袭的是数百架无人机组成的“蜂群”,该武器明显还无法进行有效拦截,而组建百架级别的无人机“蜂群”是乌克兰都可以做到的,更别说中国,咱们如果要搞“蜂群”战术,一次性投入数千架、上万架都是可能的,犹如“暴雨梨花针”,根本防不住。

另一方面,就算英国或者西方的射频武器进一步发展,其射程从1公里扩大到5公里,并与激光武器相结合,“蜂群”战术也不会因此彻底失效,更不会就此退出战场。因为,一来“蜂群”可以采取抗干扰设计和屏蔽电磁破坏的物理材料;二来,未来的“蜂群”智能化水平将大幅提升,具备自主识别目标和调整攻击策略的能力;三来,在3D打印技术的加持下,“蜂群”无人机的成本将进一步下降。

所以,只要无人机蜂群的核心优势——数量冗余、分布式协同与低成本消耗——没有被彻底瓦解,“蜂群”战术就不可能被彻底克制。当然,中国也会研发“蜂群”防护盾,西方也会研发自己的“蜂群”,未来的战场将会呈现出“蜂群攻击-射频拦截-抗干扰升级-多域反制”的动态博弈,矛与盾总是互相促进,互相进化的。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北京外交大翻车 李强访朝网民指遭金正恩“羞辱式”会见
  2. 中共称不再大拆大建 被指无钱支撑基建工程
  3. 身材决定寿命?研究发现:活过80岁者身材有2特征
  4. 美财长称中共误判形势 美有各种反制选项
  5. 中国宣布免除美国拥有中国造船舶港口税,运价回跌
  6. 贝森特:中国经济疲软 企图拖全球下水
  7. 科技股力撑美股反弹,金银齐创新高
  8. 中共四中全会前 又一名王岐山旧部落马
  9. 大陆带状疱疹病毒高发 患者趋于年轻化
  10. 在报复与和解之间"拉锯":川普对中国的矛盾心态
  11. 中国大规模抓捕锡安教会成员 近30人被捕或失联
  12. 中国旅游业崩溃!十一假期惨淡收场!中国虚假繁荣败相尽现!
  13. 摩根大通公布$1.5万亿投资计划 量子计算股集体狂欢
  14. 哥伦布纪念日:一场文化争夺战
  15. 日本最美公主被批当众没穿内衣 日网友怒斥“辱日”
  16. 从楼市衰退到全面通缩 中国经济警讯频传
  17. 荷兰政府接管安世半导体 专家解读
  18. “人过六十岁 六地不久留”少去6个地方稳赢余生
  19. 传杰出人才绿卡迎大改革 难度或增倍 “背景提升”难操作
  20. 习大国外交“门前冷落车马稀” 李强访朝遭金正恩羞辱
  21. “十一”后 中国猪肉价格同比下跌近四成
  22. 邓文迪翻盘!布局20年 2女躺赢上位 默多克3兄妹出局
  23. 神奇的“石头”可以解除体内毒素
  24. 一场突发的“爱国冲突” 爱国贼的表演算不算寻衅滋事?
  25. 中国女星鼓吹“中国统治日本论” 日本全网炸锅
  26. 美国务院谴责中共抓捕30名锡安教会成员
  27. 布平德·辛格水彩画
  28. 加沙停火:人质获释,川普称中东迎来"历史性曙光"
  29. 在中国,教育成了家庭支出的无底洞,甚至阻碍了生育
  30. 货币贬值大辩论席卷全球市场
  31. 中产最体面的崩溃方式:去KTV干饭
  32. 台湾知名品牌85度C关闭多家大陆门店
  33. 纳格梅杰水彩画
  34. 强制接管中资芯片企业,荷兰回应
  35. 高速千万别开窗!老司机提醒“4点”不容轻疏
  36. 央广官网遭骇置入五星旗 检调锁定3人涉共谋
  37. 四中全会前内斗升级? 胡锡进称言论管制过严
  38. 这100幅清清淡淡的山水,太养眼了
  39. 这40幅花鸟画,简直美出天际
  40. 美政府“停摆”第13天,财长称开始影响国家经济
  41. 美国大豆种植户苦不堪言,巴西喜气洋洋
  42. 真正的AI竞争力,藏在“后训练”这一步
  43. 国民党主席选举 传中共介入却遭质疑
  44. 深圳味千拉面被食客投诉碗里全是飞虫
  45. SpaceX星舰第11次试飞成功 离登月更近一步
  46. 川普登《时代杂志》封面!主题:"他的胜利"
  47. 麦克风没关,印尼总统和川普谈话外泄
  48. “学术卓越契约”风波:精英高校的回应与博弈
  49. 胡锡进吐槽言论管制严 或涉中共高层内斗?
  50. 西贝的风波之外:预制菜在欧美为何吵不起来?
  51. 四通创办人万润南离世
  52. 美国对华造船等行业301调查限制措施落地
  53. 卢卡申科:愿与美国达成“重大协议”
  54. 贵州茅台股价一个月下跌超过6%
  55. 宾州家庭开车出游160公里 方知爱猫躲车顶
  56. "你的预约已重新安排":政府停摆导致美国公民入籍仪式取消
  57. 台日半导体同盟论坛 王美花提合作4大策略方向
  58. 大脑萎缩速度与老年痴呆的关系
  59. 湖南经广原知名主持人罗刚突离世 年仅53岁
  60. 宗馥莉辞职后,“经销商更不敢打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