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豆种植户苦不堪言,巴西喜气洋洋
2025-10-13 22:25:16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邸报
American soya farmers are miserable. Brazil’s are ebullient
唐纳德·川普(专题)的贸易战,让巴西坐稳了大豆超级大国的位置
在巴西戈亚斯州奥里藏达的一座农场里,工人们正忙着收割大豆。摄影:盖蒂图片社
常言道,贸易战没有赢家。但若论输家,美国大豆种植户无疑是损失最惨重的群体之一。自今年5月以来,美国大豆的最大买家中国,为报复唐纳德·川普施加的关税,一粒美国大豆都未曾采购。这场争端让伊利诺伊州的种植户苦不堪言,川普政府已计划推出一项100亿美元的农业救济方案。与此同时,中国山东省的大豆压榨企业也面临成本上涨压力。然而,在这场风波中,有一个最大的赢家——巴西大豆生产商。美国豆农与中国客户之间的裂痕,让巴西得以巩固其全球大豆超级大国的地位。
巴西借川普引发的贸易冲突获利,这并非首次。川普在第一任期内对中国加征关税时,类似的情况就曾上演。当时,在庞大的中国大豆市场中,巴西大豆的占比从2017年的约50%飙升至2018年的75%。
意外之喜
此后大豆价格一度下跌,但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后,价格又迅速回升,接近历史高点。巴西农户疯狂收购土地、扩大大豆种植规模,2023年对亚洲和欧洲的大豆出口量突破1亿吨,创下历史纪录。荷兰合作银行(一家专注于农业融资的银行)的玛塞拉·马里尼表示,此前的投资热潮导致了“一定程度的后遗症”。
而川普发起的第二次贸易战,恰好成为了治愈这一后遗症的良方。中国对美国大豆实施的禁令,让南美洲大豆市场变成了卖方市场。本可能因丰收而出现的大豆过剩,如今却成了库存储备。2025年,巴西大豆出口量有望达到1.1亿吨。巴西政府数据显示,这一出口量足以完全抵消川普对巴西牛肉、咖啡等商品加征50%关税所导致的出口损失。
图表来源:《经济学人》
不过,巴西的好运或许将在10月底终结——届时将在韩国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期间举行会晤。川普已承诺,“大豆将是会谈的重要议题”。即便中国解除对美国大豆的禁令,美国向中国出口大豆的企业可能仍需缴纳高额关税:目前美国大豆的关税税率为23%,而巴西大豆仅为3%。但美国大豆价格正大幅下跌,即便叠加更高关税,其价格也将很快具备与南美大豆竞争的能力。若中美达成协议,哪怕只是部分降低中国对美大豆关税,都将削弱巴西的优势——至少在美国大豆价格再次上涨之前会是如此。
面对这一潜在风险,巴西农户似乎不为所动。他们本可以通过预售更多秋季收获的大豆来对冲价格下跌风险,但大多数人选择按兵不动,这表明他们对市场充满信心。巴西大豆的种植周期也为其带来了优势:目前美国的粮仓已堆满粮食(尤其是在大豆收获季之后,玉米又迎来创纪录丰收);而巴西眼下正在种植的大豆,要到明年1月才会收割,届时美国当前季的大豆库存早已消耗殆尽。
从长远来看,巴西大豆产业的繁荣前景十分明朗。经历两次“贸易战冲击”后,美国豆农与中国买家或许都会寻求降低彼此的依赖度。美国供应商正像2018年那样,在西非和东南亚寻找其他买家。但即便如此,要替代中国市场的需求仍是一项巨大挑战。这也是美国大豆种植面积自2017年以来减少8%、降至3400万公顷(8800万英亩)的部分原因——不少农户已转而种植玉米和高粱。
巴西大豆贸易游说团体“巴西植物油行业协会”(Abiove)的丹尼尔·弗尔兰·阿马拉尔表示,川普引发的冲击并非巴西大豆崛起的唯一原因。巴西大豆的蛋白质含量高于美国大豆,农业生产效率也更高;其种植面积达4900万公顷,远超美国。此外,与美国中西部不同,巴西内陆地区还有广阔的土地可供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而且,巴西生物燃料产业对大豆油需求巨大,单是国内市场对大豆的需求就十分旺盛。
目前,美国仅存的优势在于其先进的港口与铁路基础设施。但巴西正在推进的基础设施建设热潮,最终可能会让美国连这一优势也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