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方脸:从中美对账看中共的洗脑手段

2025-02-04 09:29:42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看中国


时评人、自媒体大V多伦多方脸(本人提供)

近期,随着TikTok在部分国家面临封禁,大批被称为“TikTok难民”的用户转向了中国社交平台小红书。在这一背景下,一场所谓的“中美对账”在中国网际网络掀起热潮,许多“小粉红”似乎找到了证据,试图证明美国及西方国家的生活并不如中国。时评人、自媒体大V多伦多方脸通过仔细审视这场“对账”,揭示其中潜藏着中共熟练的造谣和洗脑模式。

造谣模式一:半真半假 隐藏关键信息

以“不饿药”为例,这个词被用来暗示美国人贫困到需要靠药物维持生计。实际上,这种药指的是司美格鲁肽(Ozempic),一种昂贵的处方药,主要用于减肥,而非抗饥。将其误导性描述为“不饿药”,就是中共常用的造谣手法——提供部分真实信息,隐藏关键背景,让公众在不完整的资讯中自行得出错误结论。

乍看之下,这种叙述似乎合情合理,毕竟“不饿药”确实存在,且确实能减少食欲。然而,问题在于语境和事实被刻意扭曲。司美格鲁肽的价格昂贵,且需处方购买,并非贫困人群的“救命药”。若说美国人因吃不起饭而依赖此药,逻辑上就如同说中国农民工为了省饭钱,每月花1600元人民币购买相同药物一样荒谬。

这种半真半假的信息传播方式具有极大的迷惑性,因为它建立在部分事实基础上,然后通过选择性忽略关键细节,达到误导公众的目的。这不仅仅是信息的不完整,而是一种有意识的操控策略,让人们在看似合理的表面下,接受错误的结论。

另一个例子是“美国超市空货架”的传言。一些照片显示美国超市货架空空如也,暗示美国物资短缺、民众生活困难。然而,这些照片多数拍摄于疫情初期,当时人们因恐慌而囤积物资,并非常态。实际上,随着供应链恢复,超市迅速补货,并不存在长期短缺问题。

造谣模式二:断章取义 放大个例

在“中美对账”中,许多案例都是从真实现象中断章取义。比如,关于美国军人需自租住房的说法,忽略了政府提供的高额住房补贴。确实,美国军人如果选择不住在军营,可以自己租房,且需要支付房租,但事实上他们会获得一笔不菲的住房津贴,这笔补贴往往比普通中国工薪阶层的收入还要高。

同样,“午餐贷款”的误译也被利用来渲染美国学生的困境。有人将"lunch debt"直译为“午餐贷款”,制造出一种美国学生为了吃饭不得不借贷的悲惨形象。然而,实际情况是,美国有全国范围的免费或减免午餐计划,任何低收入家庭的学生都可以申请。所谓的“午餐债务”更多是指短期内未缴清的餐费,学校通常会给予缓期支付,并不会成为真正的经济负担。

另一个典型例子是美国打两份工的现象。根据美国劳工局数据,仅有约5.3%的美国人打两份工,而打两份全职工的比例更是低至0.2%。然而,这种少数现象被夸大成普遍现象,与中国的“996”工作制进行不公平比较。其实,即便在美国,许多打两份工的人仍然保持每周40小时的工作时长,这在中国已属于理想状态。

此外,还有“美国医疗破产”的说法。确实,美国存在因医疗费用高昂而导致经济困难的案例,但美国同时拥有健保(Medicare)和低收入家庭医疗补助(Medicaid)等制度,为大量民众提供保障。将个别极端案例泛化为普遍现象,无疑是误导公众的手段。

造谣模式三:言论管控 信息茧房

最具破坏力的洗脑工具并非仅限于误导性内容,更在于中共对信息流通的严格控制。在小红书等平台上,任何试图纠正错误或提供不同观点的言论,不是被限流,就是直接删除。这种“内墙”建设,让公众只能接触到单一的、经过筛选的资讯,形成信息茧房。

例如,当有人在小红书上指出,美国人即使打两份工,总工时也仅约40小时,与中国的工作时长相比并不算多,这类帖文的曝光度往往极低,甚至直接被删除。同样,试图纠正“午餐贷款”误译的评论,或是分享真实美国生活的内容,也常遭遇限流处理,无法形成有效的舆论影响力。

此外,还有“美国无家可归者遍地”的说法。确实,美国存在无家可归问题,但这并非无法解决的社会危机。许多城市有完善的庇护所和社会救助系统,帮助无家可归者重新融入社会。选择性展示特定地区的问题,并忽略整体情况,是一种常见的误导手段。

民族自信心的缺失与“赢学”心理

“中美对账”的背后,反映出的是一种深层的民族自信心缺失。许多人不再寻求真相,而是寻找证明自己“正确”的机会。这种现象与2012年后中国网际网络言论环境的收紧密切相关,从“新四大发明”到“入关学”,再到如今的“中美对账”,这一系列的“赢学”现象无非是对现实失落感的心理补偿。

早期的“赢学”体现在对高铁、支付宝、共享自行车和网购等所谓“新四大发明”的吹捧上,试图通过这些表面成就来证明国家优越。然而,随着经济增长放缓和社会问题的浮现,这种简单的自信逐渐崩溃。特别是在疫情之后,失业率上升、收入下降、青年找工作难等问题日益严重,“赢学”不再能提供足够的心理安慰。

这时,“中美对账”成为了新的情感出口。在这场“比烂”的游戏中,很多人不再关注自身问题的解决,而是试图通过证明“别人也很惨”来获得心理平衡。这种心理机制本质上是一种逃避,无法真正解决现实困境,反而可能加剧对问题的忽视和麻木。

自欺欺人的代价

面对社会问题,比烂和自我安慰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让问题愈加严重。真正的进步来自于直面现实、深入反思,并在多元的言论环境中找到改变现状的方法。只有摒弃“赢学”的幻觉,中国社会才能走向真正的成熟与自信。

在信息高度流通的时代,封闭和自欺只能带来短暂的心理安慰,无法改变现实。只有打破信息茧房,拥抱真实与多元,才能找到真正的出路。毕竟,真正的强大不在于否认问题,而在于有勇气面对问题,并寻求解决之道。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于朦胧坠亡全网追真相 蔡奇“儿子”是背后大佬?
  2. 脚部异常是肝肾警讯?出现3种情况要及早检查
  3. 令计划兄弟的结局
  4. 史上最惨!年轻人活不起!惊现一大怪现象!中国要“爆”?
  5. 满天“窟窿云” 辽宁朝阳惊现诡异天象令人恐怖
  6. 中国捞女债务暴雷!急忙结婚化债!埃建男付90万彩礼女方退婚不退彩礼!
  7. 故意泄密?党内严重分裂 中共防火墙机密泄露
  8. 美国最好的10所商学院 斯坦福大学居首
  9. 致命"接吻虫病"蔓延美国8州!CDC示警,被咬恐致心脏衰竭
  10. 护照戳章将走入历史 改用数位入境系统
  11. 特习周五通话敲定TikTok协议
  12. 中国大陆“考试移民”瞄向香港,引发DSE攻防战
  13. 苹果向用户推送iOS26正式版更新
  14. 被日本害惨了,美韩贸易谈判几近“归零”
  15. 中国移民遭美驱逐到巴拿马 川普“第三国”遣返乱象
  16. 美国大使馆涌“排队盛况” 一眼望不到头 网骂:汉奸!
  17. 习频被影射为亡国之君 《崇祯传》网售引关注
  18. 血溅井冈山 毛泽东结拜弟兄惨遭灭顶之灾
  19. 喝汤就是喝营养?
  20. 家中Wi-Fi速度缓慢?一动作让网络速度再次飙升
  21. Costco这款饮料会自爆!紧急发信警告:别打开立即丢弃
  22. 【新闻大破解】G7北约会向中共征100%关税吗?
  23. 中国药企“药捷安康”股价暴涨46倍 又暴跌64%
  24. Facebook隐私丑闻和解金开始发放
  25. 好莱坞巨星罗伯特雷德福逝世 川普克林顿发文纪念
  26. 美启动数十年最大海运布局 瞄准中共港口网络
  27. 加拿大Covid感染飙升,华人吐到脱水
  28. 学霸枪杀保险集团CEO 法官驳回恐怖主义相关指控
  29. 美国要求盟友加税,日本拒绝“难以做到”
  30. 《崇祯传》恢复网售引关注 曾因讽习遭封杀
  31. 杭州女散步踩到“化骨水”去世 官方通报惹议
  32. 迷信言论自由,别忘了枪声也是一种言论
  33. 川普第4次延长TikTok分拆期限 周五川习通话定细节
  34. 波兰关边界,北京倒大楣
  35. 美国公布主要毒品生产与转运国名单 中国在列
  36. 中非船只碰撞 菲呛北京“满嘴谎言” 民主礁主权属菲
  37. 川普呼吁取消上市公司季报:会干扰“长期主义”
  38. 贾国龙深陷争议漩涡
  39. TikTok协议细节:美国业务转给美国资本控股80%新公司
  40. 川普怒告纽约时报 求偿150亿美元:抹黑我数十年
  41. 失明20多年 加拿大男子“以牙换眼”重见光明!
  42. 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欲暂停以色列联合国会员国资格
  43. 大批中国人失踪与可疑的器官移植产业
  44. 一位禅师把命和病讲透了
  45. 美国农民受挤压——对川普的忠诚度正面临考验
  46. 海洋管理国际研讨会 全球47位专家齐聚台湾
  47. 港高等法院:冻结许家印全球77亿美元资产
  48. 美国副总统万斯:向雇主举报那些庆祝查理·柯克之死的人
  49. 中美达框架:TikTok在美继续运营
  50. 胡锡进:5年前的美国谈判代表决不会这样说话
  51. 纽约时报:中国年轻人为何怀念"经济上行期的美"
  52. 淡江大桥合龙 赖清德赞“世界级重要建设”
  53. 底比斯崛起与斯巴达霸权崩溃
  54. 卢比欧:哈玛斯仅剩数日可接受停火协议
  55. 分析:中国留美学生为何成中美“夹心饼”
  56. 美韩贸易谈判几近“归零”
  57. 研究发现:北极航道开通节奏或快于预期
  58. 铃木一朗西雅图豪宅遭窃 妻遭催泪喷雾攻击仍冷静…
  59. B-21隐形轰炸机首次双机同框
  60. FBI局长:柯克遇刺案嫌犯通讯内容或揭示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