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方脸:从中美对账看中共的洗脑手段

2025-02-04 09:29:42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看中国


时评人、自媒体大V多伦多方脸(本人提供)

近期,随着TikTok在部分国家面临封禁,大批被称为“TikTok难民”的用户转向了中国社交平台小红书。在这一背景下,一场所谓的“中美对账”在中国网际网络掀起热潮,许多“小粉红”似乎找到了证据,试图证明美国及西方国家的生活并不如中国。时评人、自媒体大V多伦多方脸通过仔细审视这场“对账”,揭示其中潜藏着中共熟练的造谣和洗脑模式。

造谣模式一:半真半假 隐藏关键信息

以“不饿药”为例,这个词被用来暗示美国人贫困到需要靠药物维持生计。实际上,这种药指的是司美格鲁肽(Ozempic),一种昂贵的处方药,主要用于减肥,而非抗饥。将其误导性描述为“不饿药”,就是中共常用的造谣手法——提供部分真实信息,隐藏关键背景,让公众在不完整的资讯中自行得出错误结论。

乍看之下,这种叙述似乎合情合理,毕竟“不饿药”确实存在,且确实能减少食欲。然而,问题在于语境和事实被刻意扭曲。司美格鲁肽的价格昂贵,且需处方购买,并非贫困人群的“救命药”。若说美国人因吃不起饭而依赖此药,逻辑上就如同说中国农民工为了省饭钱,每月花1600元人民币购买相同药物一样荒谬。

这种半真半假的信息传播方式具有极大的迷惑性,因为它建立在部分事实基础上,然后通过选择性忽略关键细节,达到误导公众的目的。这不仅仅是信息的不完整,而是一种有意识的操控策略,让人们在看似合理的表面下,接受错误的结论。

另一个例子是“美国超市空货架”的传言。一些照片显示美国超市货架空空如也,暗示美国物资短缺、民众生活困难。然而,这些照片多数拍摄于疫情初期,当时人们因恐慌而囤积物资,并非常态。实际上,随着供应链恢复,超市迅速补货,并不存在长期短缺问题。

造谣模式二:断章取义 放大个例

在“中美对账”中,许多案例都是从真实现象中断章取义。比如,关于美国军人需自租住房的说法,忽略了政府提供的高额住房补贴。确实,美国军人如果选择不住在军营,可以自己租房,且需要支付房租,但事实上他们会获得一笔不菲的住房津贴,这笔补贴往往比普通中国工薪阶层的收入还要高。

同样,“午餐贷款”的误译也被利用来渲染美国学生的困境。有人将"lunch debt"直译为“午餐贷款”,制造出一种美国学生为了吃饭不得不借贷的悲惨形象。然而,实际情况是,美国有全国范围的免费或减免午餐计划,任何低收入家庭的学生都可以申请。所谓的“午餐债务”更多是指短期内未缴清的餐费,学校通常会给予缓期支付,并不会成为真正的经济负担。

另一个典型例子是美国打两份工的现象。根据美国劳工局数据,仅有约5.3%的美国人打两份工,而打两份全职工的比例更是低至0.2%。然而,这种少数现象被夸大成普遍现象,与中国的“996”工作制进行不公平比较。其实,即便在美国,许多打两份工的人仍然保持每周40小时的工作时长,这在中国已属于理想状态。

此外,还有“美国医疗破产”的说法。确实,美国存在因医疗费用高昂而导致经济困难的案例,但美国同时拥有健保(Medicare)和低收入家庭医疗补助(Medicaid)等制度,为大量民众提供保障。将个别极端案例泛化为普遍现象,无疑是误导公众的手段。

造谣模式三:言论管控 信息茧房

最具破坏力的洗脑工具并非仅限于误导性内容,更在于中共对信息流通的严格控制。在小红书等平台上,任何试图纠正错误或提供不同观点的言论,不是被限流,就是直接删除。这种“内墙”建设,让公众只能接触到单一的、经过筛选的资讯,形成信息茧房。

例如,当有人在小红书上指出,美国人即使打两份工,总工时也仅约40小时,与中国的工作时长相比并不算多,这类帖文的曝光度往往极低,甚至直接被删除。同样,试图纠正“午餐贷款”误译的评论,或是分享真实美国生活的内容,也常遭遇限流处理,无法形成有效的舆论影响力。

此外,还有“美国无家可归者遍地”的说法。确实,美国存在无家可归问题,但这并非无法解决的社会危机。许多城市有完善的庇护所和社会救助系统,帮助无家可归者重新融入社会。选择性展示特定地区的问题,并忽略整体情况,是一种常见的误导手段。

民族自信心的缺失与“赢学”心理

“中美对账”的背后,反映出的是一种深层的民族自信心缺失。许多人不再寻求真相,而是寻找证明自己“正确”的机会。这种现象与2012年后中国网际网络言论环境的收紧密切相关,从“新四大发明”到“入关学”,再到如今的“中美对账”,这一系列的“赢学”现象无非是对现实失落感的心理补偿。

早期的“赢学”体现在对高铁、支付宝、共享自行车和网购等所谓“新四大发明”的吹捧上,试图通过这些表面成就来证明国家优越。然而,随着经济增长放缓和社会问题的浮现,这种简单的自信逐渐崩溃。特别是在疫情之后,失业率上升、收入下降、青年找工作难等问题日益严重,“赢学”不再能提供足够的心理安慰。

这时,“中美对账”成为了新的情感出口。在这场“比烂”的游戏中,很多人不再关注自身问题的解决,而是试图通过证明“别人也很惨”来获得心理平衡。这种心理机制本质上是一种逃避,无法真正解决现实困境,反而可能加剧对问题的忽视和麻木。

自欺欺人的代价

面对社会问题,比烂和自我安慰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让问题愈加严重。真正的进步来自于直面现实、深入反思,并在多元的言论环境中找到改变现状的方法。只有摒弃“赢学”的幻觉,中国社会才能走向真正的成熟与自信。

在信息高度流通的时代,封闭和自欺只能带来短暂的心理安慰,无法改变现实。只有打破信息茧房,拥抱真实与多元,才能找到真正的出路。毕竟,真正的强大不在于否认问题,而在于有勇气面对问题,并寻求解决之道。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大量坦克开进北京!火拼恐大爆发?
  2. 河北青年直播间批习遭传唤 向八炯呼救后失踪
  3. 女性是否值得深交?看她遇这事的“第一反应”
  4. 谭秦东:命运的玩笑
  5. 医生提醒你:打鼾是一种病
  6. 福特CEO亲述:高管集体空降中国 狂拆100辆车偷师
  7. 美股涨势能否延续,需留意5大主题
  8. 川普突然宣布,越南领导层措手不及
  9. 国内的美好生活
  10. AI机器人成功执行猪胆囊切除手术
  11. 法国外长拒绝和王毅握手?这一幕引发中说纷纭
  12. 早上洗澡好,还是晚上洗澡好?
  13. 填满数据栏!NBA夏联:杨瀚森首秀惊艳击碎质疑
  14. 川普神了:海关税收激增,首破1000亿美元
  15. 卞仲耘副校长之死 邓榕为什么不敢提?
  16. 7501工程的极密传说 红朝“御用”荒淫无度
  17. 以色列军方停用比亚迪 国防部间谍警示升级
  18. 遭美方逼问,日澳不买账
  19. 俄罗斯回应马克龙“优先打击法国”
  20. 哈佛心理学家发现:彼此信任的伴侣常说七句话
  21. 因与外国人不正当交往 大连工业大学开除学生学籍
  22. 元四山水名家的山水画为什么千古不衰?
  23. 黄宾虹论渐江,大开眼界
  24. 有些人当老板,可能还比不过章鱼
  25. 越来越多企业等不及稀土,干脆在中国加工出口
  26. 越来越多企业这样做:在中国加工成稀土零部件再出口
  27. 北齐北周的生死博弈和残酷杀戮的政权更替
  28. 企业跨境支付如何选择合适的稳定币?
  29. 【翻墙必看】百姓吃不起饭 恐返回60年代
  30. 地球刚现自转异常加快 今年最短日还在后头
  31. 中国突破布里渊成像极限
  32. 香港IB均分飙至36.72
  33. 川普恐要扳倒联准会主席 大动作调查25亿翻新工程
  34. 中国超半数城市人口下滑,这是什么信号?
  35. 110岁龙虾重返大海:龙虾能永生吗?
  36. 国土安全部公布:逮捕200人
  37. 孙策杀了名人高岱,事件背后内鬼鬼影重重
  38. 小扎开2亿让他跳槽 库克连挽留的尝试都没有做
  39. 美国防部承认驻卡塔尔空军基地6月被伊朗导弹击中
  40. 新版《超人》周四预映 票房收入2250万美元
  41. 深圳撑不下去了!铁饭碗也不行了!1800万人口 其中90%负债!
  42. 企业陷价格战 中国通货紧缩局势加剧恶化
  43. 10个最易被AI淘汰职业 排名第一的有点意外
  44. 咖啡送上门2元 中国掀起新一轮外卖价格战
  45. 简评人民日报呼吁“同志”称呼重归主流
  46. 在川普险遭暗杀一年 朋友和盟友看到了他改变的迹象
  47. 传罗马仕五名高层已“跑路”至马来西亚
  48. 中国三千万辆汽车利润被爆不如丰田一家利润
  49. 路透:中油欲抢进美国页岩气资产 瞄准川普贸易新局
  50. 铜互连,挺进1nm
  51. 印度史上最离奇空难之一 起飞即熄火驾驶舱录音凸显疑云
  52. 台海局势升温:美敦促日澳明确战时承诺,强化后勤合作
  53. 美国务院裁员1300多人 前大使利夫把裁员定性为清洗
  54. 加萨平民领物资"当场遭以军爆头"!医院泪诉:24人被击毙
  55. 美联邦法院禁止川普在加州任意拦查移民 白宫回应
  56. 俄考虑放弃“库兹涅佐夫”号航母
  57. 妻子向道士转账94万,为其买车买房
  58. 官宣突然闪婚,连孩子都有了
  59. 美太平洋舰队司令:中共胁迫南海国家失败
  60. 摄入“咖啡因”过量 身体或将出现4种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