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方脸:从中美对账看中共的洗脑手段

2025-02-04 09:29:42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看中国


时评人、自媒体大V多伦多方脸(本人提供)

近期,随着TikTok在部分国家面临封禁,大批被称为“TikTok难民”的用户转向了中国社交平台小红书。在这一背景下,一场所谓的“中美对账”在中国网际网络掀起热潮,许多“小粉红”似乎找到了证据,试图证明美国及西方国家的生活并不如中国。时评人、自媒体大V多伦多方脸通过仔细审视这场“对账”,揭示其中潜藏着中共熟练的造谣和洗脑模式。

造谣模式一:半真半假 隐藏关键信息

以“不饿药”为例,这个词被用来暗示美国人贫困到需要靠药物维持生计。实际上,这种药指的是司美格鲁肽(Ozempic),一种昂贵的处方药,主要用于减肥,而非抗饥。将其误导性描述为“不饿药”,就是中共常用的造谣手法——提供部分真实信息,隐藏关键背景,让公众在不完整的资讯中自行得出错误结论。

乍看之下,这种叙述似乎合情合理,毕竟“不饿药”确实存在,且确实能减少食欲。然而,问题在于语境和事实被刻意扭曲。司美格鲁肽的价格昂贵,且需处方购买,并非贫困人群的“救命药”。若说美国人因吃不起饭而依赖此药,逻辑上就如同说中国农民工为了省饭钱,每月花1600元人民币购买相同药物一样荒谬。

这种半真半假的信息传播方式具有极大的迷惑性,因为它建立在部分事实基础上,然后通过选择性忽略关键细节,达到误导公众的目的。这不仅仅是信息的不完整,而是一种有意识的操控策略,让人们在看似合理的表面下,接受错误的结论。

另一个例子是“美国超市空货架”的传言。一些照片显示美国超市货架空空如也,暗示美国物资短缺、民众生活困难。然而,这些照片多数拍摄于疫情初期,当时人们因恐慌而囤积物资,并非常态。实际上,随着供应链恢复,超市迅速补货,并不存在长期短缺问题。

造谣模式二:断章取义 放大个例

在“中美对账”中,许多案例都是从真实现象中断章取义。比如,关于美国军人需自租住房的说法,忽略了政府提供的高额住房补贴。确实,美国军人如果选择不住在军营,可以自己租房,且需要支付房租,但事实上他们会获得一笔不菲的住房津贴,这笔补贴往往比普通中国工薪阶层的收入还要高。

同样,“午餐贷款”的误译也被利用来渲染美国学生的困境。有人将"lunch debt"直译为“午餐贷款”,制造出一种美国学生为了吃饭不得不借贷的悲惨形象。然而,实际情况是,美国有全国范围的免费或减免午餐计划,任何低收入家庭的学生都可以申请。所谓的“午餐债务”更多是指短期内未缴清的餐费,学校通常会给予缓期支付,并不会成为真正的经济负担。

另一个典型例子是美国打两份工的现象。根据美国劳工局数据,仅有约5.3%的美国人打两份工,而打两份全职工的比例更是低至0.2%。然而,这种少数现象被夸大成普遍现象,与中国的“996”工作制进行不公平比较。其实,即便在美国,许多打两份工的人仍然保持每周40小时的工作时长,这在中国已属于理想状态。

此外,还有“美国医疗破产”的说法。确实,美国存在因医疗费用高昂而导致经济困难的案例,但美国同时拥有健保(Medicare)和低收入家庭医疗补助(Medicaid)等制度,为大量民众提供保障。将个别极端案例泛化为普遍现象,无疑是误导公众的手段。

造谣模式三:言论管控 信息茧房

最具破坏力的洗脑工具并非仅限于误导性内容,更在于中共对信息流通的严格控制。在小红书等平台上,任何试图纠正错误或提供不同观点的言论,不是被限流,就是直接删除。这种“内墙”建设,让公众只能接触到单一的、经过筛选的资讯,形成信息茧房。

例如,当有人在小红书上指出,美国人即使打两份工,总工时也仅约40小时,与中国的工作时长相比并不算多,这类帖文的曝光度往往极低,甚至直接被删除。同样,试图纠正“午餐贷款”误译的评论,或是分享真实美国生活的内容,也常遭遇限流处理,无法形成有效的舆论影响力。

此外,还有“美国无家可归者遍地”的说法。确实,美国存在无家可归问题,但这并非无法解决的社会危机。许多城市有完善的庇护所和社会救助系统,帮助无家可归者重新融入社会。选择性展示特定地区的问题,并忽略整体情况,是一种常见的误导手段。

民族自信心的缺失与“赢学”心理

“中美对账”的背后,反映出的是一种深层的民族自信心缺失。许多人不再寻求真相,而是寻找证明自己“正确”的机会。这种现象与2012年后中国网际网络言论环境的收紧密切相关,从“新四大发明”到“入关学”,再到如今的“中美对账”,这一系列的“赢学”现象无非是对现实失落感的心理补偿。

早期的“赢学”体现在对高铁、支付宝、共享自行车和网购等所谓“新四大发明”的吹捧上,试图通过这些表面成就来证明国家优越。然而,随着经济增长放缓和社会问题的浮现,这种简单的自信逐渐崩溃。特别是在疫情之后,失业率上升、收入下降、青年找工作难等问题日益严重,“赢学”不再能提供足够的心理安慰。

这时,“中美对账”成为了新的情感出口。在这场“比烂”的游戏中,很多人不再关注自身问题的解决,而是试图通过证明“别人也很惨”来获得心理平衡。这种心理机制本质上是一种逃避,无法真正解决现实困境,反而可能加剧对问题的忽视和麻木。

自欺欺人的代价

面对社会问题,比烂和自我安慰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让问题愈加严重。真正的进步来自于直面现实、深入反思,并在多元的言论环境中找到改变现状的方法。只有摒弃“赢学”的幻觉,中国社会才能走向真正的成熟与自信。

在信息高度流通的时代,封闭和自欺只能带来短暂的心理安慰,无法改变现实。只有打破信息茧房,拥抱真实与多元,才能找到真正的出路。毕竟,真正的强大不在于否认问题,而在于有勇气面对问题,并寻求解决之道。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都错了 一生中这5年才是大脑的黄金年龄
  2. 美国政客盯上中资希腊最大港口
  3. 大陆歌手被电动椅架挤压身亡 知情人透露细节
  4. 罕见:希拉里与蓬佩奥联手,共同警告川普
  5. 官媒继续开骂“撒泡尿照照自己几斤几两!“
  6. 分析:中共元老“隐性制衡” 习难以连任
  7. 橡树资本调仓,桥水远离中概股
  8. 路由器多久重启一次?关闭电源后请等5至10分钟
  9. 难以置信的真相
  10. 美死囚枪决!沉默到底 伏法前“回头冷看”见证人
  11. 心理疾病正侵袭千百万好学生
  12. 大网红走了,天价账号归谁?
  13. 被时间困住的美华人:90年代的灵魂 在夹缝中石化
  14. 俄军大部队开入红军城,乌东重镇迎来“终极一战”
  15. 诡异现象:川普反复要降息 “Fed新主席”们却讨论缩表
  16. 洪秀柱:台海的事,关你日本人什么事?
  17. 高市早苗招军国主义亡魂
  18. 美国组特别工作组打击“杀猪盘”,已查获4亿美元
  19. 特斯拉加速去中化:全面替换中国零部件 重组供应链
  20. 空警-3000成隐身战机噩梦
  21. 富豪们为“返老还童换血” 背后爆出惊人黑幕
  22. 2000万换一次“青春血”真的能返老还童吗 真相炸裂
  23. 四川隧道突发透水事故 网传监控员笑工人逃命
  24. FBI警告新骗局:冒充医保人员 专骗在美华人
  25. 受中资牵连 意大利能源巨头收购德企失败
  26. 美农业部长:SNAP将重新申请 仅给需要的人
  27. 中国官媒晚间发文:已做好对日“实质反制”的准备
  28. 德银:三大支柱松动,美元进入下行通道
  29. 中国女留学生在日失联已超30天
  30. 中国网友回应高市涉台言论“一言为定”
  31. 清朝为何走向衰败?
  32. 中国兴起“外包儿女”服务
  33. 中国房市或爆新雷 逾十亿美元银行债务濒违约
  34. 能白嫖永远白嫖!中国年轻人节俭文化爆发!
  35. 矮小的自然守护者 亚平宁山脉中有小矮人
  36. 组图:泰国大城府洪水泛滥 数十座古庙被淹
  37. 瑞士与美关税谈判商业外交内幕
  38. 苹果可能接班人选曝光
  39. 外媒曝哈里在贝索斯豪宅枯坐角落,悔不当初
  40. 罕见对立?亚马逊、微软想搅黄英伟达售华芯片计划
  41. “中央有指示”人就消失 周恩来康生专案组秘辛
  42. 张果老为何当着唐玄宗的面拔掉头发 击落牙齿?
  43. 俄外交部:乌克兰对和平解决冲突“缺乏兴趣”
  44. 流感肆虐 河南3岁男童感染甲流1天后去世
  45. 诡异:川普“降息”,美联储“缩表”
  46. 强烈寒流来袭 美国出现一碰就会消失的霜花
  47. 谁该为200亩白菜负责?官媒转发谣言让菜农血本无归
  48. 特鲁多跟水果姐恋爱,50岁前妻打破沉默
  49. 灵媒连线于朦胧 他啜泣说出真相 天娱霸王合同被扒
  50. 二胎补贴要追回,那之前交的罚款退一下?
  51. 债务逾期 宝能旗下深圳核心区160套房被拍卖
  52. 美国Costco紧急公告!这2项食品停止食用尽快退货
  53. 川普:我将起诉BBC,索赔$50亿
  54. 福建前首富许世辉交棒
  55. 苹果加紧CEO继任规划
  56. 社会主义路线终结 玻利维亚有何变化
  57. 川普撤回对乔州共和党众议员格林的背书
  58. 全美吵翻!女子假扮“穷妈妈”打电话求奶粉 结果…
  59. 泰国国王访华 习近平夫妇国宴款待 王后穿搭成焦点
  60. 前中共财长:中国房市萎缩还得持续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