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投资人的2024:看了1000个项目,投了不到10个

2025-01-10 20:26:08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经济观察报

AI投资人的2024:看了1000个项目,投了不到10个

12月31日,2024年的最后一天,清智资本创始合伙人张煜在晚上11点回到了北京。他当天的工作仍未结束,11点半又与同事开会,直到新年第一天的凌晨2点。

忙碌与加班是张煜的日常。他管理着一家专注于投资早期AI高科技创业公司的基金,2024年没有休息过一个周末,每周平均出差3天,飞了近百个航班,直接聊过200多个AI创业团队。

新成立的AI企业如雨后春笋。根据天眼查的数据,国内有超过190万家AI相关企业,2024年以来新增超50万家。

然而,张煜在2024年真正投资的项目并不多。

“2024年比2023年忙了一倍,出手的次数却不及上一年。”他认为,这与投资市场遇冷有关,也与好项目的缺失有关,真正有核心技术、能落地的项目仍是少数。

清智资本在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支持下成立,从2022年到2024年,共投资近20个AI项目,整体投资回报率是业界平均的3倍以上,被投中网评选为2024年度行业关注度提升最快的投资机构之一。

张煜在2024年共投资了近10个AI项目,比2023年少一些,即便如此,他仍是2024年出手较多的投资人之一。

创投数据服务商IT桔子的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AI行业投资事件的数量为500个,同比下滑了16%。

创投都在期待2025年。张煜预计,2025年将是AI应用爆发之年,会有大量能落地的项目涌现,他也考虑募集一只新基金,投更多AI项目。

看了近1000个商业计划书

张煜看的AI项目来源有两类,一类是合作伙伴推荐或创业者自发上门的,一类是他主动寻找的。2024年,他一共看了近1000份AI领域的商业计划书,其中以具身智能和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项目居多。

AI创业者普遍很年轻,大部分不到30岁,学历较高,硕士以上学历占比较多。他们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高校系创业者,他们有丰富的科研经验,把自己科研项目拿出来创业;一类来自互联网大公司,看到AI新机会后出来创业;第三类来自传统行业,他们想用AI技术把以前的项目重新做一遍。其中,来自互联网公司的创业者占比约50%,另外两类创业者合计占比约50%。

他看完商业计划书后,就会否掉一大半以上的项目。“阶段有早有晚,质量良莠不齐。”他说,有些项目看一眼就能否掉。比如一个成熟产业链AI项目的团队认为他们能把售价打到比行业平均水平更低,但实际却缺乏供应链和工厂支撑。还有个AIGC项目,创始人说他们自主研发了AI基座,稍一测试就能发现,那是个套壳产品,底层基于开源软件。

把明显不行的项目排除后,还剩下近200个项目。他会与项目团队先聊一圈,了解技术能力、市场需求、资源组织、团队构成、公司战略、竞对比较、业务逻辑、财务规划等,一般会聊1—2轮,时长在半小时至3小时。

这个环节也会出现很多状况:有家公司做AI招聘和培训服务,第一轮测试过后,技术和业务逻辑都是对的,但继续追踪却发现,实际收入与财务数据对不上,仔细了解后发现,行业对AI的价值认可度不够,需要更多的市场教育。

对2024年的项目投资,张煜始终持有非常谨慎的态度,对亮眼的项目和团队集体有意投资的公司,他会更加谨慎。清智资本在2024年最终出手投资的近10家公司,张煜全部去现场尽调过,还进行了合作伙伴调查和公司顾问访谈。

现场尽调是投资的重要环节,有时一次不够还要多次上门。张煜会着重考察团队士气及相互配合的情况,以及实际科研实力和业务交付能力。当所有的现场感受与之前尽调都表现一致时,他才会批准上会表决。

但对优秀的项目,投决速度也是创投基金的竞争优势。在2024年投资的近10个项目中,清智资本投决流程最快的是一家具身智能初创公司,从开始接触到最终打款交割,一共只花了22天。

张煜认为,这家公司具备的4个明显的优势,是促成投资快速推进的原因:首先是技术先进,并有独特的技术壁垒;其次,他对该公司创始团队比较熟悉,能快速对创始团队的价值观和能力进行判断,“毕竟AI圈就这么大”;同时,这家公司已找到可靠的产业合作伙伴,其产品和服务落地扎实;公司成长性也很好,估值不高,未来有多倍增长的预期。

2024年,在基金投资项目中,确定性最高的是由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自己孵化的AI医院项目。张煜从科研阶段开始持续关注,并最终在2024年底投出了千万元的种子轮。

这是一个基于弱监督学习的AI应用项目,依据患者个人病情描述和检测报告生成多轮对话,与医院多个科室的AI医生沟通,形成一套包含问诊、检查、诊断、处方、取药的流程。目前,AI医生可对300多种常见病和主要重大疾病开展高质量的诊断分析,特征病例的诊断准确率远高于一般医生的水平。

虚拟医院满足了绝大多数患者诊疗的需求,特别适合基础医疗条件匮乏地区的医院使用,相关产品和服务预计在2025年内上线。“这就是未来的医院。”张煜说,市面上的主流资本都在盯着这个项目的下一轮融资,甚至国外的投资机构也找到了他们,希望获得下一轮的投资份额。

2024年基金投资耗时最长的是一家数据服务公司,张煜一开始就感觉到,这是一家优秀的创业公司,估值也具有成长性,但数据服务这个行业集中度不高,AI的价值体现也不足,后来他把这家公司放在自己的孵化器内,并帮助他们弥补短板,加强AI应用,提升数据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陪伴这家公司从几个人成长到上百人规模。半年后,这家公司达到投资标准,清智资本连续投资了两轮。

市场缺钱,也缺好项目

张煜2024年出手的项目,都集中在下半年。上半年他也看了很多,但一个都没投。

只看不投是2024年AI投资圈的常态,这一年,很多投资机构都出手谨慎。创投数据服务商IT桔子统计,截至12月31日,2024年国内AI行业共录得500条投资事件,同比下滑16%,总投资金额约为663.16亿元,同比下滑5%。

大量投资集中流向了月之暗面、智谱AI、百川智能等头部大模型公司。据经济观察报保守估算,2024年6家头部大模型公司共拿到超250亿元融资。相比之下,初创企业获得的资金较少。

投资机构谨慎的原因之一是,钱更少了。第三方机构投中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年1—11月,VC/PE市场新成立基金4173支,同比下降45%;新成立基金认缴规模共计2983.9亿美元,同比下降46%,募资市场整体腰斩。

投资机构谨慎的原因之二是,AI项目风险太高。“如果投资人看不懂,投的项目很容易跑偏或失误,整个基金机构可能会陷入危机。”张煜说。2023年至2024年,有相当一批拿到钱的早期AI项目停滞甚至破产清算,其中不乏融资过亿的明星项目,这导致投资人更加不敢出手。

这种环境下,很多投资人选择等待,心态是:错过比失败强。

相比同行,张煜调侃自己:“虽然很谨慎,但我们仍是最积极的基金之一。”张煜上半年没出手,是因为AI行业发展太快,投资的逻辑和判断标准都在变化中,创业团队在变化,投资人也需要更新知识。

2023,清智资本主要投资技术过硬的创业团队,包括行业基础模型公司、创新算法公司、AIGC公司等。当时流行的创业者是顶级科学家或明星企业家,这些人本身就有技术积累、行业影响力和资源组织能力,投资人能快速做出判断。

2024年上半年,AI创业风潮从通用模型转到行业模型,主流创业者转变为互联网大厂出走的高管,或从家装、医疗、教育、法律、招投标等垂直、传统领域走出来的创业团队。新创业者的技术、能力和需求与上一年不一样,投资人也需要重新学习。

“2023年我们主要看技术,2024年除了看技术,还要看投入产出、团队结构、领导力、执行力、资源组织,这对我们投资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张煜说。

最终的结果是,2024年比2023年更忙碌,最终出手的项目却变少了。张煜说,2023年的周末至少能休息1天,2024年的周末完全没时间休息。

此外,与2023年相比,投资人对AI项目的要求更苛刻了,可以形容为“既要又要还要”。

“我们看重三个方面:一是基础技术能力过硬,这是硬标准;二是落地性,不能在5年或10年后再赚钱,我们希望投后1到2年就必须有落地的场景和应用;三要团队有均衡的发展规划,不要求一飞冲天,更期望稳健发展。”张煜说。

在这种严苛的条件下,能入选的AI项目非常稀缺。直到2024年下半年,一些能真正用AI赚钱的公司出现了,好项目变多了,投资人们才逐渐有信心,开始出手投资。

张煜看到几家具身智能公司生产的机器人已经交付工厂,有了直接收入;还有几家传统公司转型的AI公司,收入每一两个月甚至实现了翻倍增长;一些没有融到钱的AI公司也挺过了艰难时刻,能够自我造血了。

与2023年相比,2024年下半年还有一个变化,AI项目估值开始回归理性,这也是张煜开始积极出手的原因。“AI的泡沫被挤掉了一些,回归了本身应有的价值。”他判断,现在AI公司的估值仍有泡沫,但对比2023年,已经回到了正常价格区间。

2025年会翻倍投资

2024年投了近10个项目后,张煜手中的基金已经投出去大部分,目前他正在计划筹备下一期基金,募集规模有所扩大。

经济观察报记者查询,清智资本的LP(为风险投资公司提供资金的出资者)包括红杉、高瓴、联想、启迪、OPPO、九安医疗等,该基金主要投人工智能早期项目,一般在项目估值增长3—5倍时会考虑退出。

张煜统计,清智资本投过的项目,一年内有新融资的比例超过70%。成立2年,清智资本已经完成了几个项目的退出,项目份额很快就被其他机构接手,基金整体回报率是行业平均回报率的3倍以上,因此LP们对基金表现比较满意。

根据第三方机构投中网的统计,2024年,清智资本是行业关注度最高的10家GP(运营、管理基金者)之一。“对我们而言,投资收益已经达到预期,但项目本身还处在早期,有继续增长的潜力,所以相关机构才就会接手。”张煜说,“投资分不同阶段,我们只赚我们那部分钱。”

张煜的投资风格稳健,他不追求被投公司估值短期内快速上涨几十倍,更看重他们能否健康地活下去。“活下去”也是当下投资机构对被投项目的重要能力要求。

2025年,清智资本预计出手投资的次数将比2024年大幅增长,同时不只投种子轮,天使轮、A轮都有可能参与。

转变主要基于几个原因:

第一,AI应用项目正快速崛起。2024下半年,张煜收到的商业计划书多数是AI应用,有B端项目也有C端项目,已经基本看不到基座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的项目了。这说明AI行业从技术端驱动,逐渐演变到需求端驱动。需求来自千行百业,这就意味着AI产品和服务的数量会大爆发,因此机构会出手更多。

第二,AI落地的可能性增加。2024年他出手谨慎的主要原因是基础模型发展不如预期,AI产品不如人们想象得好用,并且成本太高,创业公司失败概率大。到了2025年,AI基础设施基本到位,芯片价格降低,能源不是问题,基础大模型价格被互联网大厂打下来了,创业者开发产品的周期和成本都大幅降低,应用落地的场景已经具备了。

第三,AI项目的机会在变化。2024年有几个优秀项目,张煜虽早期就挖掘到了,但最终都没有投,这让他觉得很遗憾,“我们对AI公司的投资策略还是过于保守了”。他之前的策略是,即使这些公司不能成功融到下一轮资金,账面资金至少够活2年,他才会选择出手。

2025年,AI行业在变化,经济形势进一步向好,张煜可能会激进一些,以获得更多好机会。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川普就职日称收回巴拿马运河 巴拿马迅速表态
  2. 张学良口述历史 中共至少两大谎言被揭穿
  3. 性侵我的老板入狱后,同事们都疏远了我
  4. 川普就职 走线华人观感:美国伟大
  5. 从精英到威胁,中国已不信任海归学生
  6. 川普TikTok解救方案神来之笔:中方有面美掌实权
  7. 贝索斯55岁未婚妻让扎克伯格的目光难移开
  8. 科技巨头“荣誉席”排排坐 她在女宾之中十分显眼
  9. 哈玛斯释3人质还送“礼品袋” 诡异内容曝光
  10. 突袭芝加哥被曝光 “边境沙皇”震怒
  11. 又签了!川普宣布终止非法移民子女的出生公民权
  12. 不只退出WHO!盘点川普上任首日签署的行政令
  13. 张学良口述解释自己命令不抗日的原由
  14. “墨西哥湾”改名啦!现在开始叫“美国湾”!
  15. 川普内阁提名人今天或得确认 赫格塞斯获参院“绿灯”
  16. 川普宣誓就职强调“常识革命”  一次点名中国
  17. 梅拉尼娅重返白宫,不再低调,“赚钱是她的大事”
  18. 川普就职第一夫人帽子遮脸 军装风格帅气简洁
  19. 比剃头更惨!中国男模妙瓦底获释
  20. 《纽约时报》民调:多数美国人支持川普政策
  21. 川普破例办室内游行!轰拜登趁他演讲特赦家人
  22. 川普宣布美国即日起:只有两种性别
  23. 川普重申:拿回巴拿马运河、为墨西哥湾改名…
  24. 马斯克与张一鸣2024年曾经会面,牵线人阐述细节
  25. 索要千万逼死前夫,翟欣欣案一审庭审结束
  26. 男子杀2人潜逃34年,被执行死刑
  27. 美国男小红书寻亲惹关注 网民疑为“邵氏孤儿”之一
  28. 川普就职宣布撤销电动车补助 大规模开採石油
  29. 川普特赦1500袭击国会山庄“暴徒”
  30. 就职典礼结束 川普前往美国会总统室签署重要文件
  31. 韩正见马斯克 欢迎美企赴华投资
  32. 纽约时报:川普称将结束“美国的衰落”
  33. 川普政府:不会在第一天征关税 但将贸易改革
  34. 睡地板、吃泡菜水饺:韩总统尹锡悦的监狱生活
  35. 川普:美国将再次退出巴黎气候协定
  36. 川普2.0: 台商再度斟酌绕道还是留守大陆
  37. 川普关闭移民庇护申请APP 墨西哥助遣返
  38. 川普大改移民政策 去美国生小孩当美国人行不通
  39. 川普拟对加、墨课征25%关税",2月1日生效
  40. Tiktok再续命,出海卖家火中取栗这两年
  41. 美科学家为最先进项目欢呼 中国合作方却去不了
  42. 科技大佬齐聚一堂 黄仁勋为何没来?外媒:没捐钱
  43. 川普终止多元性别:美国政府只承认男性和女性
  44. 当37岁的浙大博导决定去“送外卖” 他发现.......
  45. 川普的团队信心高涨,但也存在众多警号
  46. 关于川普的总统就职典礼,你需要知道的要点
  47. 拜登迎川普 一句“欢迎回家”正式展开权力交接
  48. BBC:中国到底有没有控制巴拿马运河?
  49. 川普就任首日就签发命令,五角大楼:立即行动
  50. 川普刚就职就“内斗”?印裔企业家离开“政府效率部”
  51. 马斯克VS.18岁川普帅儿 “表情温度差”笑翻千万网友
  52. 川普就职演说 宣布南部边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
  53. 川普上任邻国反应激烈,加拿大人“民族魂燃烧”
  54. 上任国务卿后 卢比奥:俄乌战必须结束
  55. 川普挺死刑,签署命令保各州有足够药物执行处决
  56. 川普2次就职"真的不一样了",外媒点出最大变化
  57. 川普总统就职演说(全文翻译)
  58. 不满TikTok禁令 美青年朝众议员办公室纵火被捕
  59. 一中国公民在菲律宾被捕 涉嫌从事间谍活动
  60. 30年前在武汉住饼 澳洲男子在小红书掀起“回忆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