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马奖: 范冰冰的福地还是禁地?《地母》能助她回归?
2025-11-21 09:26:23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BBC中文网
华人影坛盛事,第6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周六(11月22日)举行。 马来西亚新锐导演张吉安的力作《地母》以八项大奖入围,包括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等。第6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将于周六举行。马来西亚新锐导演张吉安的力作《地母》以八项大奖入围。前中国一线女星范冰冰片中饰演大马农妇女巫凤音,让她再夺影后宝座呼声高涨。
— BBC News 中文 (@bbcchinese) November 21, 2025
这位在中国被“封杀”的明星成为本届金马最大亮点,“封杀七年后华丽复出”在网上热议。https://t.co/KDPO9m5kD2
前中国一线女星范冰冰片中饰演大马农妇女巫凤音,素颜上阵挑战巫术仪式与稻田劳作,并以多重语言演绎角色,演技让她再夺影后宝座呼声高涨。这位在中国被“封杀”的影后成为本届金马最大亮点,“封杀七年后华丽复出”在网上热议。
而在中国演员集体缺席金马多年后,范冰冰能否现身颁奖现场也受到广泛关注。
导演张吉安此前向BBC中文表示,他“希望剧组大家都一起来,”但具体事宜他个人也不清楚。范冰冰的经纪人则没有回应记者的访问邀请。
张吉安近日在台北向媒体表示说,范冰冰十分希望出席22日颁奖典礼,“正做最后协调”。他说入围公布当天,范冰冰同他边讲电话边掉泪,表示她在07年以《心中有鬼》获得金马女配角,盼望能再以女主角获奖身分站上舞台。“这次入围让她重新燃起演戏的希望。”
2018年,因为台湾导演傅榆的金马奖得奖一席感言,引发“统独”风波,迄今鲜有中港澳作品及影人报名参加金马奖。
曲线回归?
1981年出生的范冰冰出道甚早,16岁以参与台湾电视剧《还珠格格》成名。之后一步一步攀向中国一线女星行列。因为其直爽风格及富裕的生活被中国影迷称为“范爷”。她拿过东京影展及中国百花奖影后。
2018年她深陷逃税风波,被罚天价8.8亿人民币,甚至一度传出被列为“劣迹艺人”遭“封杀”,演艺事业因而几乎中断,无法在大陆拍戏。
范冰冰之后转战海外,并移居香港。2023年出演韩国电影《绿夜》复出,参与新加坡国际电影节、柏林影展等国际活动,并担任多个国际影展评审,为一些品牌代言直播带货,曝光度依然不减。
但其演艺事业复出脚步缓慢,直至2025年主演《地母》,角逐东京国际电影节影后,渐获国际瞩目。今年在东京影展空手而归后,范冰冰在个人微博上写下“关关难过关关过。”
收到金马入围消息当日,范冰冰工作室罕见在微博发文庆贺:“重回宝岛,每个九年都与金马有缘”。她是否将亲临台北典礼,没有任何消息透露,但若到场势必成为红毯焦点。
台湾知名电影部落格“地下电影”影评人王祖鹏向BBC中文表示,范冰冰今年入围金马奖,或可与中国电影、中国明星参与金马奖的情况分开来观察。
他解释说,范冰冰主动寻求与东南亚电影人的合作,《地母》的跨国投资也不是来自中国大陆,因此来报名金马奖是可预期的。他也同时解释说,去年中国大导娄烨等人的“回归金马”实属特例。譬如娄烨《一部未完成的电影》、王兵《青春(苦)》主要制作方是德、法两国,讲述的虽是中国故事,但资金来源主要不是来自中国,王兵、王小帅等人也移居海外。而今年在各大国际影展表现出色的中港电影都没有报名金马奖。
王祖鹏说,历经中国税案风波之后,范冰冰近年积极复出影坛,包含与新锐导演韩帅合作的《绿夜》入选柏林影展,而今年与张吉安合作的《地母》,“其实也更可以视作范冰冰(自己事业)的布局”。
《地母》: 范冰冰的新突破口?
外界认为范冰冰的加入是电影《地母》最意外的惊喜。也因为她的参与,让这部电影备受瞩目。
张吉安说,这次合作像是互相成就。他向BBC中文解释说,几年前,这位红星主动透过同样来自大马的经纪人与他联系。最后他挤出半天空档与范冰冰在吉隆坡见面。张导演说,当时范冰冰当面表示看过《南巫》与《五月雪》,对导演的风格及演员万芳的演出很受启发。张吉安则把《地母》的故事说给范冰冰听,之后将剧本递送过去。
张吉安坦承自己没预料到范冰冰之后竟诚意十足的积极争取本片演出。他回忆说,初次会面时,他并不以为意,原本心中有属意的女主角,也很少看电视剧或娱乐新闻,对范冰冰的电视作品并不熟。
“跟她见面,我一看就觉得她太美了,明星光环太耀眼,太美了。她比想像中白,我当时想应该不会跟这种明星合作,她太美、太精致了。”他因此向范冰冰表示,他平常找的演员比较多素人或非“明星”出身的。他说,范冰冰马上意会到他心底在想什么,随即向张吉安称:“红毯是我的专业,但演戏愿随导演塑造。“你可以摧毁我的脸。”
张导演说,范冰冰同意他提出的三个月语言训练:每两天一个半小时,透过视讯张吉安亲授大马北部的闽南话(福建话)、暹罗话、马来话及当地华语口音,一字一句拆解对白。范冰冰曾向向媒体表示学习外语过程“超崩溃,比学英文难”── 方言的鼻音与卷舌,让她多次NG,但她坚持素颜上阵,挑战人体书符、稻田夜祭等巫术戏码,从屏幕上饰演女帝武则天的“范爷”,转变形象化身为“东南亚农妇”。
张导演认为,这段合作不仅是语言洗礼,更是文化碰撞,将范冰冰的北方轮廓改造为村妇:晒黑肌肤、粗布衣裳、甚至模拟劳作伤疤。“她愿意从零开始,包含我们要她在农村每天早上六七点钟起床,跟着农夫学插秧,下田,而田里还有虫子、水蛭,或者有时候有蛇。”
“甚至有些要翻找垃圾的剧情,她都不以为意,倒是她的经纪人比较担心,会问她需要这么辛苦吗。”张吉安笑着告诉BBC。
张导演坦承,与范冰冰合作也让他获得身为导演的惊喜:“毕竟中国的演员来到东南亚,天气是完全不一样。马来西亚每天都那么酷热,下田生活都还辛苦,我真的是让范冰冰住在稻田中间的那一间老屋,吃我们吃的东西。”
影评人王祖鹏说,范冰冰一直是中国影人面对国际影坛的宠儿之一,包含曾以《观音山》获得东京影展最佳女演员、《我不是潘金莲》获得圣赛巴斯提安影展最佳女演员,并担任2017年坎城影展主竞赛评审团成员,2025年柏林影展评审等。这些都是国际上的重要荣誉。
他说,范冰冰此次主动寻求与张吉安的合作,在片中不计过往美艳形象,“彻底成为张吉安电影中的脸孔,也可视作范冰冰关注东南亚导演,藉此重返国际影坛视野的决心。他解释说,首先是东南亚电影其实近年备受国际影坛瞩目,尤其又“神秘主义”的电影文化受到青睐,而张吉安作为马来西亚代表,其作品也早就进入了国际影坛的视野。
他说,至于范冰冰与中国政府的微妙关系有何变数,未来也能持续观察。
张吉安说,拍戏期间就好像是跟范冰冰一起“冒险”。
他说,范冰冰提及要“丢掉她以前演戏的方法”,“我就说,可以啊!之后你可以看出她真的做好准备了。我跟剧组都不用担心她。连我们本来找的替身,来了两三天之后都可以不需要了。”
“就是说,跟一个我不熟悉的演员,可是那个不熟悉的演员慢慢变成我熟悉的,我童年时光里面原生态的人,这让我觉得蛮过瘾...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带着一个完全水土不服的人,到后来她可以完全跟我们混在一起,跟我们一起生活。”张吉安说。
电影预告片曝光后,也有若干网友赞誉范冰冰此次以“厚积薄发的多层次演技”突破限制,是金马此次影后大热门。她早前在东京接受台湾影评人Howard Wu访问时表示,台湾观众从《环珠格格》看着她成长,入围金马她很开心。“因为我觉得金马奖是一个不管在两岸三地也好,在世界上也好,都非常非常有力量的电影奖。也有很多的新人导演是从金马奖出来的,它也非常立志于去培养这些年轻导演。”
《地母》:大马的故事
《地母》的故事,源自张吉安儿时在吉打州马泰边境稻田村落的真实传闻。那是80、90年代影片叙说一位稻农寡妇凤音丧夫后,村中异象频生:稻田垦坍、孩童夜哭、村民疑遭降头诅咒。她白天挥汗耕作,夜里化身女巫,操弄符咒与草药,为人驱邪疗疾。片中,凤音不仅对抗神秘男巫,还卷入土着土地权争端,而丈夫死亡真相也逐渐浮现。
张吉安透露,灵感来自阿婆的碎念,“小时候村里有个寡妇,白天种田,晚上则是一个巫师”。他强调,如同过往的电影一样,《地母》也是自他听闻的个人故事,以及多年田野调查中蒐集的口述历史,融合马来西亚北部闽南及泰国社群的泛灵信仰。
他说,他是以一种“人类学家”的方式拍电影。大学毕业后到澳洲念媒体研究,回国后,除了从事广播工作之外,他是专业的民间音乐研究者,在大马各地搜集失传的地方音乐及民间知识。这位农村之子,近20年田野调查为基准,在这几年将童年记忆及家乡故事转化为银幕叙事,2020年的首作《南巫》即获金马最佳新导演,第二作《五月雪》直击1969年“5·13暴动”的政治历史,入围九项金马奖,电影在大马遭若干修剪以“限制级”上映。
王祖鹏向BBC中文解释,来到第四部剧情长片的张吉安,将自身家庭记忆的巫术、降头文化,以及过去一直关心的女性叙事,链结起更恢宏复杂的国族仇恨叙事。王祖鹏在电影节观看范冰冰的演出后称,范冰冰饰演的“解降头”对于身体主权的排除恶灵,应是呼应马来西亚复杂的族群交织历史。他说,这部张吉安集大成作品十分成功,在电影美学部分依旧维持一贯摄影机的缓慢低角运动,是导演一路走来不断使用的镜头语言——建立了自身面对神秘主义、国族仇恨、个人记忆的影像尊重,仍旧是《地母》美学当中的可观之处。
至于有关马来西亚的“电检”(censorship)挑战,张吉安表示,身在大马拍有关历史的电影,他每每都要做好准备,但他也不后悔也不抱怨。他说,因为面对尺度较保守的政府机关要求删减甚至禁片的决定,现在他游走在国内外,已调整好心态。
张吉安说他很明白自己不是活在一个最自由或最安逸的国家,但他强调每一个国家或地方都会有自己的问题:“马来西亚自由吗?它没有最好也没有最坏,反而在这样的一个地方,作品会做得更坚韧。”
“我的作品就好像在荒野攀爬的野花,在泥地开花,因此作品就会有坚韧的呈现。我从来没有埋怨这个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