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栏育封显著增加土壤微生物网络连通性和复杂性
2025-11-18 07:25:11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中国科学报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副研究员唐士明等人研究揭示了围栏育封年限对生态系统恢复的作用机制,明确了关键类群和环境驱动因素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要影响,为荒漠草原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应用土壤生态学》(Applied Soil Ecology)上。


围栏封育是一种禁牧措施。中国农科院供图
围栏育封简称围封,是一种禁牧措施,通过设置围栏对特定区域实施长期或阶段性禁止放牧,促进草原生态恢复和植被自然生长。作为重要的生态恢复措施,其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网络复杂性及稳定性的调控作用,是理解荒漠草原生态系统恢复机制的关键,而明晰表层与深层土壤在该过程中的响应差异,对优化荒漠草原生态修复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人员通过对比不同封禁时长(0、14和20年)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变化发现,围封促使地上和地下生态系统发生演替,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组成,但并未对α多样性产生显著影响。
进一步研究发现,细菌和真菌群落对围封响应不同,围封显著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网络的连通性和复杂性,但真菌网络对外部环境的变化表现出更大的稳定性。
此外,不同土层细菌和真菌群落与环境因子密切相关。如表层土真菌群落受有效氮和碳氮比影响,深层土受有效磷和地上生物量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硕士袁凤钦为论文第一作者,唐士明为论文通讯作者。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项目、内蒙古青年人才项目、内蒙古自治区重大科技项目、内蒙古自然科学基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项目等项目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