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宣称“外资回暖” 统计数据矛盾遭质疑
2025-11-03 00:25:34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中共商务部近日公布最新数据,今年前三季度新设外商投资企业同比增长16.2%,但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下降逾一成。在官方宣称“外资回暖”的氛围下,这组相互矛盾的数据,引发外界对中国吸引外资真实状况的质疑。
中共商务部10月25日公布,今年1至9月全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48,921家,同比增长16.2%;同期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737.5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下降10.4%。中共官媒称此为“外资信心回升”迹象,但有专家接受大纪元采访时指出,企业数量增加并不代表资金回流,而是反映登记活动上升与投资规模缩小的结构性变化。
据中共官媒报道,9月单月实际使用外资同比上升11.2%,但若按美元折算,今年前三季度外资流入总额约803亿美元,仍低于2024年同期,显示资金总量距疫情前水准仍有差距。
北京一家投资顾问企业的尹珉(化名)对记者说,新设企业数上升主要因政策放宽与登记门槛降低。他表示:“有些公司注册资本仅数十万元,远低于过去大型制造业动辄上亿投资的规模。数量上升说明不了问题,资金量减少才说明经济出了问题。”
中共商务部资料显示,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1,708.4亿元,占比29.8%,成为主要吸纳领域。其中电子商务服务业增长155.2%,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业增长38.7%,医疗器械制造业增长17%。尹珉指出,这些增幅多为小额项目,难以抵消传统制造业与地产领域资金撤离造成的缺口。
尹珉披露,“狙桃所知,有些地方政府为了保住辟位,请海外民企回中国注册多家公司,并以外企自居,但他们的资金却不回流。”
中国欧盟商会于5月发布的“2025年度商业信心调查报告(Business Confidence Survey 2025)显示,受经营环境与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不少欧洲企业正在重新评估在华投资计划。部分企业已在2025年上半年推迟或缩减在华投资,并考虑在东南亚建立供应链及产能替代布局。
多家国际媒体于9月援引对该报告的分析称,外企信心虽略有改善,但总体仍处低位。一些学界人士于2024年10月发表观点认为,中国外资降幅收窄反映去年基数偏低的统计效应,而非信心显着回升。
山西学界独立分析人士赵建民(化名)说,部分外资选择注册公司以保留市场选项,但尚未投入实际资金。“现在注册流程很快,外企宁可先占位等待形势稳定,再决定是否注资。这种策略在统计上会被计为‘新设外企’,但不能反映真实的投资流动。”
从全球层面看,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统计,2024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资增长3%,中国却下降近三成,为主要经济体中跌幅最大者。专家认为,中国外资环境面临制度透明度下降、资料安全审查加严及地缘政治风险等多重压力。
多位分析人士指出,当前外资流入呈现“量增额减”与“小额试探”特征,更多企业设立小辨模服务型实体观望市场走向。这显示外资并未真正回流,而是在转向短期、低风险与轻资产模式。
截至目前,中共商务部尚未对“企业数增、资金减”现象作出说明。学者表示,若仅以企业登记数作为衡量“回暖”依据,恐掩盖外资长期缩减的现实。欧盟商会与联合国贸发会的报告均未显示外资信心已有明显回升,与中共官方“外资回暖”说法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