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锡进:美国精英可能正酝酿对中国态度的根本改变

2025-10-23 12:25:48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胡锡进



美国精英有可能正在酝酿对中国态度的根本改变:从遏制并试图击垮中国,转为现实主义地谋求与中国长期共存。兰德公司本月14日出台一份115页的报告,要求稳定美中竞争关系,对台湾、南海和科技竞争这三个最可能引爆冲突的领域提出相互妥协谅解的建议。该报告还破天荒地主张美国要明确表示不支持“台独”,支持中国“渐进统一”,以避免一夜之间攻占台湾的情况发生。

兰德公司是美国最具影响的智库之一,老胡清楚记得大约20多年前,该智库曾经出过报告,建议一旦中美爆发战争,美国可对中国本土实施空中打击,并以科索沃战争中中国驻南联盟使馆被炸为例,妄言中国虽“不能接受美国的一双军靴”,但“能接受美国的空袭”。

如今,兰德公司的报告完全承认了中国的强大实力,认为美国与中国发生冲突、乃至彻底脱钩都是危险的。这是美国精英对华认知和对中美关系评估的历史性转变。

兰德公司表示,中美之间的地缘政治竞争蕴含着爆发全面军事冲突、经济战争和政治颠覆的风险,也意味着两大世界强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可能破坏在气候和人工智能等问题上达成全球共识的可能性。因此,缓和这种竞争对中美两国乃至全世界而言都是一个关键目标。

兰德最新报告的作者认为,即使在激烈竞争的背景下,也有可能在几个具体议题领域找到有限的稳定机制。他们针对总体稳定竞争以及三个议题领域——台湾、南海和科技竞争——提出了具体建议。

报告提出了稳定中美竞争必须遵守的六个条件:

一是双方都承认,某种程度的“现实妥协”必然是双方关系的一部分;二是相互接受对方的基本政治合法性;三是在特定领域,特别是双方存在争议的领域,双方致力于制定一套共同的规则、规范、机构和其他工具,以在特定时期(如三至五年)内在该领域创造持久稳定的“现状共存”条件;四是双方在发展明确旨在削弱对方威慑和防御能力的实力时保持克制,以免对对方本土构成生存风险;五是双方接受一些关于世界政治组织原则的共享愿景和特征清单,至少为商定的现状提供基线;六是长期沟通机制以及彼此商定的危机和风险管控规则,有助于维持“稳定平衡”。

报告还给了缓解中美竞争的6项措施:

一、明确美国在竞争中的目标,明确拒绝使用“绝对胜利”的措辞,并承认中国政权的执政合法性;二、重建高级官员之间的可信沟通渠道;三、改善双方危机管理的实践、联系和协议;四、寻求具体的新协议,结合公开正式签署的协议和工作层面的谅解,以限制美中网络竞争;五、宣布相互接受战略核威慑,并愿意放弃可能危及对方核威慑力的技术和理论;六、在共同利益或人道主义关切的问题上寻求适度的合作。

报告接着给出稳定台湾、南海和科技竞争等问题的指导战略:

报告承认,台湾是美中关系最复杂、最易动荡的问题,同时提出为稳定台湾问题,美国应为北京创造最大激励,推动其采取“渐进式统一”的路径。

报告还给了稳定台湾问题的三类措施:

一是政治声明与安抚措施。比如,美国可以声明自己不支持“台湾独立”、不寻求“永久性的两岸分离”、也不反对“和平统一”;二是短期可行措施,包括建立与高级官员和军方领导层相连的二轨对话机制等。

第三个措施被表述为“一个大胆选项”:美国可以在维持对台承诺的同时,利用自身影响力劝导台湾避免挑衅行为。虽然美国无法完全控制台湾的政策与行动,但由于其向台湾提供安全支持与防务承诺,因此具备一定的“杠杆力”。美国可利用这一影响力,促使台湾在涉及“主权”或安全的表态与行动上保持克制,以防破坏现状、激化两岸紧张局势。

对于南海问题,要将遏制军事升级与加强多边和双边外交结合起来,打造一条和平解决的中期路线,作为默认的国际进程和期望。

对于中美科技竞争,报告称要管控新兴技术对双方安全和竞争态势造成的最不利影响,避免采取最极端的破坏对方进步的举措。

兰德公司的这份报告必将在美国智库界和整个精英界产生影响,而且很可能仅是一个开端。这份报告与美国当前在诸多问题上对华态度的犹豫和软化形成微妙的呼应,它是美国整个精英界对华认知变化尚不完全清晰阶段的一次剖析和总结。

兰德公司报告提出的建议需要多长时间,以及能不能成为美国实际对华政策,或者对美国的政策产生真正的影响,目前都是不确定的,但它的确展示了一个重要的动向:美国人在反思今天的对华政策,开始有意愿更加现实主义地与中国和平共存,放弃之前不切实际的目标,这些有时隐约有时清晰的想法正在美国精英层乃至政策决策圈里扩散。

这一切的驱动力是中国力量强有力且持续的崛起,与中国战略对撞已经构成美国完全不可承受的风险。“打不过的对手就得是朋友”,简单来说就是这个道理。

另外,中国和平崛起的思路相当明确,立场在强大起来的同时保持战略上的温和、稳健,这也让美国很多精英认为与中国在战略上相互妥协、开展更多合作是现实可能的,与中国殊死搏斗是可能避免的。

总之,兰德公司的报告是美国精英层对华态度朝着现实主义方向改变的代表性信号,它对美国重新审视对华关系提供了一个重要启发。

老胡个人希望,它会是一个有益的开始。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湖北小学放学时轿车撞人群 撞飞一片多人倒地不起
  2. 四中全会闭幕 张升民晋升中央军委副主席
  3. 中共四中全会闭幕 高层变局揭盅 中委大塌方
  4. 为何微信搜索轻意干过腾讯元宝和DeepSeek?
  5. 中共四中全会之际 传湖北小学放学时轿车撞飞一片
  6. 四中全会闭幕 博弈仍在继续 习赖着不走恐“死更快”?
  7. 中共黑帮“闭门会议” 莫非要关门大吉
  8. 中共第二十届四中全会 这些人在《新闻联播》出镜
  9. 中共高层在打架?于朦胧案全网噤声“B站却放行”
  10. 高官女“爆乳装”,伊朗人怒了
  11. 中共内斗激烈 四中全会近60人缺席
  12. 男子雇30多个托,7年骗老人522万
  13. 川普:计划有变,取消会面,准备制裁普京
  14. 军中内斗出现变局 仅升张升民 董军没戏
  15. 中美将在马来西亚举行经贸磋商
  16. ICE华埠大规模行动,9非法移民遭捕
  17. 川普不提供“战斧”获北约支持 理由曝光
  18. 太子集团董事长被曝替福建帮和习家族洗钱
  19. 四中全会胜利闭幕:大业势不可挡
  20. ICE突袭唐人街,9名无证移民被捕
  21. 一天一个鸡蛋,患高血脂的几率大大增大?
  22. 纽约市府再投1800万元 帮数十万民众减免医疗债务
  23. 卢浮爆窃案疑似盗贼天团干的?这群老兵只打高端局...
  24. 新版公民入籍考试上路 难不难?试试这10道仿真题
  25. 军队“反腐沙皇”张升民晋升军委副主席 取代何卫东
  26. 90后女将成TikTok关键人物
  27. 科学家濒死7秒经历神奇事件 颠覆人生认知
  28. 川普:料下周能同中国达成多项协议,包括恢复采购大豆等
  29. 四中全会中委递补 七名高官因何被忽略
  30. 中共四中全会维稳加剧 访民进京遭拦截绑架
  31. 分析:中国老年人没钱 难以支撑银发经济
  32. 川普:料与习近平达成贸易和核武协议
  33. 中共二十大四中全会散伙 稳住经济基本盘?
  34. 经济学人:为何说中国正在赢得这场贸易战
  35. ICE扫荡纽约唐人街:拘4美国公民 民主党议员怒斥
  36. 川普将访亚洲,他与习近平能有突破吗?
  37. “川习会”确定了!白宫公布正式时间、地点
  38. 大饮伤身 因“喝酒”丢失性命的3位明星
  39. 福建舰迎来空中大脑,空警-600成功上舰
  40. 中央委员们都到哪去了 四中全会面貌大改观
  41. 【一线采访】四中全会公报谎话套话连篇
  42. 中国巨头暴雷
  43. 前白宫顾问担任波音中国区总裁 会说普通话
  44. 川普确认将与习会谈 预计就贸易大豆等达成协议
  45. 加州州长硬刚白宫:敢派兵,就起诉
  46. 灭蚊负面行为提醒函,分明就是22大罪状
  47. 梨泰院踩踏案调查结果公布:159死195伤
  48. 美抵押贷款利率降至一年多来最低水平
  49. 白宫公布川普亚洲行安排 川习下周会面
  50. 解放军九上将同时官宣落马,背后的潜在逻辑和补缺悬念
  51. 亚马逊为货车司机开发AR眼镜
  52. 美召回数千Medicare停职员工 应对医保开放注册
  53. 中国国家安全部披露:吴石将军在台湾就义后......
  54. 胡锡进:美国精英可能正酝酿对中国态度的根本改变
  55. 《维尼的终局》杀青——现实与预言惊人交错
  56. 白发不是老了?日本最新研究揭“白发是防癌机制”
  57. 潘石屹夫妇在纽约花7600万美元买六块地“重操旧业”
  58. 中国富家女杨兰兰疑逃亡!豪宅搬空人间蒸发
  59. 四中全会期间 湖北爆车撞小学生惨案
  60. 俄罗斯攻击乌克兰能源设施 占领前线两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