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观察】体制内铁饭碗争夺战的背后
2025-10-17 21:25:40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号称“国考”的中共公务员2026年考试自10月15日起开放报名,最大竞争比达162:1,但招录人数近八年来首次减少。近年中国经济下行,频传财政危机消息,庞大的财政供养规模背后的中共吸血式统治,再引关注。
中共公务员考试竞争激烈 招录人数罕见缩减
中国职业招录考试、技能训练业务企业“华图教育”统计显示,2026年公务员考试报名首日,最大竞争比出现在浙江省柄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浙江局相关职位,竞争比为162:1。
山东济南铁路公安局基层所队警察职位仅招考1人,但未经审核的报名人数已达649人。国家医疗保障局综合管理职位招考3人,报名总数达560人,是首日报名人数第2多的职位。
大陆资本界资深人士徐真对大纪元表示,2018年到2019年的时候,当时应该是40比1吧。现在已经到了162比1,就是原来40个人招一个人,现在变成了160多个人招一个人。这跟社会招聘一样,因为失业率太高了,大家都争抢木桥。但实际上都是体制内的关系户,像烟草局、中石油等等,都是几代人都在体制内。大多数人都是在陪考,很多职位也都内定了。
招录规模方面,今年中共公务员考试出现近八年来的首次“缩招”。中共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6年度共计招生3.81万人,较去年减少了约1600人。而此前几年,中共公务员考试的招录人数一直呈现扩大趋势,从2019年的1.45万人,逐年增长到2025年的3.97万人,本次招录规模才出现小幅度缩减。
中国问题专家王赫对大纪元表示,中共公务员招录的人员减少,可能跟中央财政的压力有关系。因为地方各级财政最后的压力都会传递到中央财政。今年经济情况又特别糟糕,上半年财政收入的税收增长是负数。
根据中共财政部公布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0.3%。其中,税收收入下降了1.2%。
财政供养人员的规模庞大且逐年上升
在各地频传财政困难之际,中共公务员考试竞争激烈,也使中国财政供养的规模再引关注。
10月17日,陆媒第一财经发布文章指,近年来中国财政供养人员的总体规模仍呈现上升态势,2020年达到约6846万人。
关于中国财政供养人员的规模和结构,官方从未有明确说明,一直众说纷纭。第一财经的数据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办的《经济学(季刊)》在今年刊发的一篇论文《中国财政供养人员规模估算与结构分析》。
根据该论文的介绍,财政供养人员的统计有不同的口径,如果从采取最大口径的广义说法,会包括财政供养编内在职人员、财政供养编外在职人员、离退休人员和自收自支的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如果采取最小口径的狭义说法,财政供养人员包括财政供养编内在职人员、离退休人员。如果采取中间口径的说法,财政供养人员包括财政供养编内在职人员、财政供养编外在职人员、离退休人员。
该论文同时对最小口径、中间口径、最大口径进行测算,将中间口径作为核心估算:2004年到2020年间,以中间口径度量的财政供养人员从5212万人增加到6846万人。财政供养的在职人员占就业总人口的比重从2004年的5.04%上升到2020年的5.54%,说明越来越多的就业人员集中在“体制内”。
中共所谓改革开放初期“下海潮”、“创业潮”流行。但过去一些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去市场拼搏,而是在避险求稳心理的驱使下纷纷挤入“体制内”,造成社会开始流行“考公热”、“考编热”的现象。
在中国财政供养人员规模持续扩张的同时,由于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拿着丰厚养老金的“体制内”离退休人员越来越多,既给社保体系、公共财政带来压力,又引发大量的年轻人和“体制外”人员对养老金不公的不满情绪。
相比于“体制内”退休人员动辄六七千人民币的养老金,在企业打拼的“体制外”退休人员平均只有三千人民币左右的养老金,农民的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只有143元人民币。
王赫说,整个中国养老体系非常的不公平,而且养老基金的结余,过些年就会耗尽,中共目前的养老制度体系是现收现付制,就是收现在年轻人交的养老费来支付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随着中国老龄化,在职人员会越来越少,经济形势不好,很多人养老保险是断缴的,所以养老体系压力非常大。
他指出,中共近年对社保制度做了一些改革,但只是延缓养老体系崩塌的时间,而不是根本解决问题。中共目前内忧外患,只能说维持着烂摊子,拖到这个雷爆炸。
“公款养党” 中共吸血式统治引关注
中国财政供养的规模庞大,历来备受诟病。
2005年,中共国务院参事任玉岭称,中国的官民比已达到1:26(即每26个纳税人供养1名公务员),比西汉时高出了306倍,比清末高出了35倍。“吃皇粮者所占总人口的比重也是史无前例的。”
在2021年“两会”上,中共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政协副主席李冬玉在提案中披露:某县2019年的官民比高达1:5,就是5人供养一名公职人员。
中共建政后,人们从来没有看到中共的支出预算,但是全国上下的党务人员全部是由纳税人供养。
时事评论员李林一对大纪元表示,这是一种被称“附体”或吸血式的统治模式。正常的国家,纳税人都不会养活政党和社团。而中共党国一体,中国百姓不但要负担举世无双的中共党、政、军、人大、政协系统巨量官员,其所属的所谓机关、企事业单位,还有历年退休官员,待遇都很惊人,形成庞大的开支,全部压在老百姓身上。所以中国百姓才会那么苦。
2016年2月,知名地产商任志强呼吁中共,“别用纳税人的钱去办不为纳税人提供服务的事”。北京大学法学教授贺卫方同年也在微博发文表示,共青团不该由纳税人供养。他们随后被在网络封杀禁言。
在2016年3月11日的中共人大记者会上,人大的发言人在回应陆媒提问有关党务部门预算何时能公开时,回应称“这个问题有点难”,并承认中央预算包括党务部门预算。
原贵州大学经济学院前教授杨绍政,2017年在海外发文揭露中共搞“公款养党”。他指出,中共占用税款和国资收益,每年供养所有政党专职党务人员和一些非政党社团工作人员总数约2,000万,给社会带来的耗损估值约20万亿元人民币。如果情况不改变,社会终究会崩溃。
杨绍政因此被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判刑4年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