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我的生前告别会,不要眼泪、得好玩

2025-10-16 22:26:23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极昼story

来我的生前告别会,不要眼泪、得好玩

杭州三墩老街上有个三墩照相馆,整个老街区,许多人都记得这家唯一的照相馆,和它的老板周泉虎。周泉虎在这里干了一辈子,记录下街区里很多普通人的生活切片,他给孩子们拍百日照、小学毕业照,给年轻的夫妻拍过结婚照,也给老人们冲洗过大大小小的遗照。

今年,他的癌症到了晚期阶段,在生命的末尾,他打算给自己办一场生前告别会。他不觉得这是一件悲伤的事情,得热闹一些,最好老朋友们给他献个花,多说些好听的话,以后他可就听不到了。总之,千万不能搞得“悲切切”的,那就不好玩了。

文丨李晓芳

编辑丨王一然

71岁的年纪,得了肺癌,晚期,杭州三墩照相馆的老板周泉虎计划给自己办一场生前告别会。他和一位亲近的年轻朋友说过,告别不能在死后,否则来悼念的人说些好话,自己却听不到,有什么意思。

这想法最早在今年5月提出,6月杭州的梅雨季来了,潮湿闷热,几乎和周泉虎一般大的老照相馆之前没装空调,时间不大适合,7、8月高温,老伙计们会热出病,也不行。9月底天气终于凉快了些,可能在10月份,他会把朋友们叫上,做个告别。

起初周泉虎想过,告别会上是不是得放个棺材,起个象征意义?替他筹办告别会的朋友戴骏劝,场地太小了,棺材抬进来,哪里还有人站的空间,况且一副寿材价格也不便宜。他只能作罢。

他又想到,告别会得有个献花环节,热闹一些。戴骏问,我们每个人献花需不需要鞠一躬?周泉虎不在意,“鞠不鞠躬有什么关系”,朋友们随意说说自己的感受或者回忆,可以是些关于他的好话,也可以说他脾气差,把不配合的客人赶跑,“想说什么说什么”。总之,这事不能搞得“悲切切”的,那就不好玩了。

戴骏帮他剪了个视频,放上过去几十年拍下的老照片,发到社交平台,许多人知道了这场即将举办的生前告别会。一位24岁的女孩回忆,三墩镇上只有这一家照相馆,自己小时候的一寸照、同学们的合影都是在这拍的。另一位女孩特地问了家人,发现自己百日照片就出自周泉虎之手。还有人说,自己曾经在照相馆里替堂哥洗了一张遗照。

老街上的居民都记得这家照相馆。照相馆挨着一条小河,木结构的两层楼,窗框发旧,最引人注目的是店门玻璃上,密密麻麻贴满了开店以来拍摄的各式照片,一路延伸到店内,铺满几面白墙,有周围邻居的结婚照、1990年代时髦女郎们的人像艺术照、还有21世纪初发黄的小学班级合影,从1960年开业至今,时间跨度近65年,岁月都凝结在相纸上。



●三墩照相馆的墙面贴满了旧照片。曹梦琪 摄



●柜台后的周泉虎。戴骏 摄

柜台后的周泉虎是照相馆里的另一个标志,这个身形瘦小,脾气有点古怪的老人在25岁那年被师傅喊去帮忙,此后一辈子没离开过三墩照相馆。

帮忙筹备告别会的戴骏在2023年冬末第一次见到周泉虎,那时,他在拍一个有关杭州市的宣传片,有人推荐了三墩老街上的照相馆。戴骏记得,“当时我们的人去跟他沟通,他说你们先等我中午睡一觉,然后就把门关了,不吱声了。看上去不那么随和。”

然而到了下午正式拍摄,周泉虎又十分配合,“比如让他在门前的桥上表现一下,他特别投入,还会给自己创造故事情境,拿着相机在那很有表演的欲望。”戴骏忍不住笑了,“他其实就是比较直来直往。”

第二年,戴骏和团队接下了制作三墩庙前街口述史的任务,也听到了周泉虎更多的故事。周泉虎从小家境不算好,个子也生得小,只有1米5几,他告诉戴骏,“我是在别人的轻视、侮辱、嘲笑中长大的。”哥哥给他取外号“豆儿鬼”,意思是个子这么小,专门给人欺负。他在学校跑步跑得快,同学们比不过,又嘲笑他“小老鼠”。

照相馆的师傅喊他过去工作时,他曾经疑问过:男同志里面我最难看,个头这么小,你选择我到这个照相馆里来,我有点不大想得通。拍照片么男的总要稍微帅一点的,女的么漂亮一点。戴骏说,“他可能从小是非常自卑的,个子小小的。”

周泉虎有个网名叫“种豆阿虎”,账号里除了照相馆的日常,发的更多的是他另外两大爱好,斗蟋蟀,以及不知从哪淘的古玩。他曾经一脸神秘地和戴骏说,没有人知道他网名的意思。周围有更年轻的朋友猜测,这是引自“种豆得豆”的俗语。戴骏想的是,可能因为老周出身农村,便随手取蚌“种豆”。

周泉虎后来告诉戴骏,他的网名其实来源于三墩当地的一个传说:一次战争期间,有个士兵想爬过一座桥,但或许因为力竭,怎么也爬不过去,突然他眼前出现了一粒豆子,士兵将豆子含在嘴里,仿佛又得到了一点力量,奋力过了桥。

这个故事就像周泉虎人生的一个隐喻。“老周觉得自己的人生财产是什么,就是他只要得到一点有限的资源,他就一定奋力地,想尽一切办法地爬过去。”



●周泉虎拍摄的部分旧照片。曹梦琪 摄

1978年进了照相馆,周泉虎几乎将精力全部扑在工作上。那时一张照片印出来可能全是脏兮兮的白点,他得手动一点点修掉。最难的是修遗照,通常是拿旧底片重印,像素不清,白点很多,他会花上整整一天的时间修好一张照片,收费三块两毛钱。

和师傅学了三年,周泉虎可以自己动手给客人拍照了。1986年他承包了照相馆,和周边其他地区的照相馆师傅跑到杭州市区,参加培训,学习怎么拍身份证。学了两天要考核,大部分人都被淘汰了,他是为数不多通过的几个,连考核人员也夸,“周师傅技术好的!”1992年以后,照相馆生意更加红火,他从早上七八点一直拍到晚上,一天能做1000多块钱。

他曾经教过徒弟,顾客进门来,得先聊上几句,知晓对方的性格、职业,按照这些信息来布光。照片出来,别人看一眼可能就知道这人性格温柔,那人是个坚毅的工人。柜台上有他自己写下的标准:肖像之精髓,气质风骨为要,漂亮为次。

早些年,周泉虎和自己的老同学约定要拍集体照,上午九、十点钟集合,他每次会凌晨四五点就爬起来,提前赶去现场踩点、测试光线,根据同学们的高矮胖瘦调试拍照位置。但后来有人买了更好的相机,没再找他拍集体照了,只是同学们聊起来,依旧说“老周拍的是最好的一张”。

墙上的照片越贴越多,店里的人来来去去,当初觉得周泉虎性子稳、聪明,把他招进照相馆的师傅十来年前生病去世了。和周泉虎一块下乡当知青的朋友,曾经在照相馆帮忙,干到退休的年纪离开了。他也收过徒弟,徒弟给他抓蟋蟀,他教会了徒弟怎么拍照、冲胶卷,后来徒弟谈了女朋友,回老家结婚了。

到最后,只剩他一个人。

周泉虎想过让儿子接班,但儿子不感兴趣,也有养家的压力,没办法勉强。去年查出癌症,周泉虎问徒弟,愿不愿意再回来接手照相馆?但徒弟还有自己的工作,兼顾不来。

每次做完化疗,身体稍微好些,周泉虎会坚持到店里,打开门营业一会。然而他精力愈发不济,去年打印了“停业”两个大字贴在门上,发了条朋友圈置顶,简述现状,说自己干不动了,在末尾流露出一点遗憾,“但总想把店继续下去的。”

28岁的曹梦琪被他最后那句话打动了。几个月前,因为对老照相馆感兴趣,前来探访时,她偶然认识了来开门营业的周泉虎。那时,她正在考虑离开一费剔法让她得到价值感和意义的工作,她还没想好下一步做什么,“离职之后我就会有很多的时间了。”

她询问周泉虎照相馆的租金需要多少,有没有可能让她试一试?周泉虎起初没答应,照相馆是当年供销社成立的,产权不归属个人,他不能私自转让。

然而时间不等人,5月提出举办生前告别会的想法时,周泉虎再次找到她,“他说如果你真的感兴趣的话,你先试几个月,看看这个店到底还有没有活下去的机会。因为没有资格转让,他就继续当法人,也不要钱。”曹梦琪说。

精神头还好时,周泉虎偶尔来照相馆,教她怎么使用店里的打光装置,如何引导客人摆动作,也会教她一些摸鱼小技巧,比如客人如果没要求,不需要每张照片都打上日期,周泉虎给她使个眼色,说这效率太低。

她接过给附近街区居民制作遗照的订单,第一次知道除了一张12寸的遗照,配套的还会有几张不同尺寸的小照片,给家属用作留念,殡仪馆认领骨灰用,或是贴在墓碑上。

她也记得她接手的第一天,一位父亲进来,说自己多年前住在三墩老街附近,一直记得照相馆,他想给女儿拍一张坐在婴儿车里的照片,像他小时候拍过的那种。曹梦琪后来看到他在朋友圈发:希望来年周师傅还能给女儿拍照。

这或许是一家60多年的照相馆对于一个老街区的意义——它记录下方圆十里人家的生活切片,“有的人,他爷爷在这里拍,爸爸在这里拍,儿子、孙子也在这里拍;有的人,一出生爸爸妈妈就带他来拍,一直拍到他参加工作。”周泉虎说,“这个照相馆开了这么多年,几代人的记忆和梦想,都装在里面。”

替老周收集旧照片时,戴骏对照相馆的橱窗印象极为深刻,“八九十年代,自己的照片能上一次橱窗,是非常荣耀的事,像个明星那样。我觉得我们可能都希望被人看到、记住。”然而大部分普通的个体终究不会被记录在主流叙事中,戴骏觉得,照相馆至少替街区里的很多人留下了印记,“多年以后有人想追溯这段历史,我们会有影像资料,这是一件好事,可能微不足道,但它就是一件好事。”

老街近来在改造,三墩照相馆作为一张文化名片,被当地街道要求保留,但某种意义上,随着周泉虎的离开,它将不可避免地迎来一次告别。

这两年,三墩照相馆已经成了一个小小的网红打卡点,偶尔有住在附近的一家三口来拍合照,更多的是冲着复古风格来拍照打卡的年轻人,有一个人来拍写真的女孩,从上海特地赶来拍结婚登记照的夫妻,还有穿cos服来拍照的几个年轻小孩。

曹梦琪不知道自己会在照相馆待多久,“说实话,我觉得我没有办法像周师傅一样,一件事情做一辈子。我还有其他想尝试的东西。”她曾经在一家酒馆兼职,打酒师也全是兼职,只要有兴趣都可以尝试,她考虑过是不是能把类似的模式引进到照相馆,但想法还没有成型。

不过,戴骏说,最近的关注多了,“老头其实挺开心的,他做的事情被认可了,也被更多人记住了。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三墩镇的领导叫什么名字,但知道了他。”一位浙江大学的老教授看到了生前告别会的报道,特地写了一幅字寄过来,上面四个大字:以美铸魂。周泉虎很高兴,特地给老教授回了一封信,还坚持要打电话道谢,老教授在电话里倒是表现得很平淡,他有点失望。

生病以来,周泉虎大部分时间在化疗、休养,很少露面,但他想好要在告别会上讲几段话,可能是对自己人生的总结,或者一些心得感悟,戴骏没仔细问过,他也没怎么认真讲过。但他们都有共识,不要煽情,不要眼泪,献完花,讲完话,老头就要请朋友们到饭馆里好好吃一顿,热热闹闹地离开。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中国黄金市场震荡 一度“跌势如泄洪”
  2. 四中全会前释内斗信号 王春宁等四将领被抛出
  3. 年捞125亿!柬埔寨成诈骗帝国“3因素曝光”
  4. 哈佛教授居家照护患病妻子11年:把私人痛苦活成公共的光
  5. 纽约时报:美国严重依赖中国药品原材料
  6. 施压印度后,美国又将目标对准日本
  7. 公安在央视念“八月十五杀共匪” 引群嘲
  8. 美战争部长座机挡风玻璃破裂 紧急迫降英国
  9. 川普:莫迪已承诺停买俄油
  10. 第9次否决,美国政府继续停摆
  11. 洛市通过“金属与电线窃盗检举奖金计划”
  12. 日本准备提高签证费 达到美欧同等水平
  13. 每天三杯绿茶,或能降低痴呆风险
  14. 圣荷西住宅建筑许可证核发量骤降
  15. 美公告11月移民排期 中国亲属类绿卡无变化
  16. 权威媒体下场,雷军面临口碑风险
  17. 核发几乎归零 H-1B签证持有人渐从美房贷市场消失
  18. 内幕外泄 蔡习惊慌推保密局出台前
  19. 美政府关门"每周损失150亿"!贝森特示警经济冲击
  20. 伊利诺伊州一名警察被捕 经查是非法移民
  21. 俄方发起、时长2.5小时!俄美总统通话细节公布
  22. 台湾舞蹈家林向秀新曲目公演
  23. 国际科研团队发现“原始地球”幸存物质
  24. 美中贸易战火升级 港口费用与稀土管制开辟双重战线
  25. FBI局长:川普上任后 逮捕和起诉中国间谍增50%
  26. 四中全会前夕 多位学者分析中共权力游戏
  27. 美国商会起诉H-1B签证费新规
  28. 前美军飞行员涉华引渡案上诉进行中
  29. 曹长青:美国第五次大觉醒已到 意义重大
  30. 拜登政府白宫发言人坦露退党心路:无法忍受这个党
  31. 95后女孩辞掉央企工作陪妈抗癌 一年多后妈妈离世
  32. 广东20城基孔肯雅热蔓延 社区消杀令居民交钥匙否则撬锁
  33. 国民党主席选举 郝龙斌与郑丽文分别代表什么路线?
  34. 川普暗示对委内瑞拉动武 美军特遣队已就位
  35. 美防长警告俄罗斯:乌克兰真正火力即将到来
  36. 陈凤仪退休获议员颁奖
  37. 中国大V反智言论愈发猛烈,世界人民都笑了
  38. 中国库里南,给了BBA致命一击
  39. 女模被骗到缅甸园区,遭活摘器官惨死
  40. 美移民假释费用增至千元 十种情况可豁免
  41. 走过死亡的代价?超过7成濒死者做出这决定
  42. 美国政府停摆第三周,已有4108名联邦雇员被裁退
  43. 快手进入中年危机?两年十多名高管离职
  44. “我爱希特勒!”…青年共和党领袖群聊遭曝光
  45. 微软等科技巨头加快供应链与中国脱钩
  46. 剑桥女博士饿死在家中 给所有中产精英敲响了警钟
  47. 刑满释放后,郎永淳过得怎样?
  48. 中国哪个城市的财商最高?
  49. “辛苦你们了”于朦胧灵魂透露更多案情相关信息
  50. 16岁女孩治疗12天后去世,官方回应
  51. 不想心梗,这3类坚果要少吃
  52. 激光绘晶新技术让材料“按需”生长
  53. ChatGPT即将为成人用户开放验证过的色情内容
  54. 巴基斯坦与阿富汗达成48小时临时停火协议
  55. 英国再推迟对中共超级大使馆规划裁决
  56. 250周年国庆纪念碑采凯旋门式 川普展示模型
  57. 中共政策恶果 上海剩女现象与人口双重危机
  58. 兰州一医院发“喜报”祝门诊人数创佳绩 引争议
  59. SK集团会长婚外情,被判与妻子分割69亿
  60. 分析:中国经济陷低谷 四中全会前乌云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