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二代的“外包妈妈”们:高薪的背后,能买到关爱吗

2025-10-16 22:26:03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一条



月薪3-8万,包吃包住……

进入高净值家庭

成为一名“家庭陪伴师”,

正在成为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

名校毕业生的新出路。

富二代的“外包妈妈”们:高薪的背后,能买到关爱吗

家庭陪伴师槿希与雇主家庭在新西兰旅游

他们有的年薪百万,

被称为“富二代的外包妈妈”。

但是高薪的背后,

是无底洞的情绪付出

与没有天花板的隐形劳动。

如果陪伴可以买到,

爱也可以吗?

带着这样的疑问,

一条联系了三位家庭陪伴师

与一位第三方机构创始人,

请他们分别讲述

行业内隐秘的痛点,

与个体情感的羁绊。

编辑:李 谦

责编:鲁雨涵





由第三方机构创始人珞一提供的陪伴师订单

“月薪3-8万,国内985/211或海外名校毕业,包吃包住,负责儿童的高端陪伴与早教启蒙,英文好,最好有美术、音乐、户外高尔夫、骑马等特长……”

类似上述的招聘要求在“家庭陪伴师”的行业内屡见不鲜,背后反映的则是中产家庭和高净值父母从未停止过的育儿焦虑。随着“内卷”战场从学校和课外补习班转移到家庭内部,这一岗位在近几年更加炙手可热。

家庭陪伴师服务的对象没有严格的年龄限制,小到照顾不到1岁的婴儿,大到陪读已满18岁的留学生。其中,针对2-9岁这一年龄段的儿童陪伴师的需求是最多的。

在很多招聘要求中,“全英教学”几乎是一个默认的硬性指标,其次考察儿童心理学、教学经验、学历、特长等等,不仅需要掌握应试教育的痛点难点,更注重为孩子提供高质量陪伴和素质教育的能力……种种要求下来,期待的俨然是一个隐形的“六边形战士”。

在“北上广深”的超一线城市,英语能力过关、手握985/211学历的本科毕业生起薪有的就能达到1万5,海外留学生则往往可以达到2万。



槿希与她负责陪伴的孩子(小红书@左撇子槿希)

在业内,经验丰富、能力出众、没有短板的陪伴师月入6-8万也不足为奇,甚至工作时间长的老师有的会承担一部分“家庭管家”或“私人助理”的职责,加上年终奖,年收入可达百万。

聘请陪伴师的家庭往往在中产及以上,其中不乏名人或者上市公司董事长。作为北京一家第三方机构的创始人,珞一坦言,这些家长是“各个行业的大佬”:“有些有自己的金融或财务公司,或者某个地方的矿产资源,基本上要么本身家族的资源就非常强,要么在领域内做到了非常靠前的位置。”

29岁的槿希入行4年了,在她看来,很多家长会以一种商人思维来评判陪伴师的工作有没有做到位,“他们养孩子跟自己开公司一样”,讲求效率,注重结果。

在业内,家庭陪伴师正式住进一个家庭开始工作被称为“上户”。但在此之前,最后一关也是最关键的一环是与雇主的面试,有的在董事长办公室,也有的发生在劳斯莱斯里。



前来咨询的陪伴师疑似简历造假,珞一询问后发现被拉黑

即使有第三方机构筛选,很多陪伴师的简历依然有作假的嫌疑,因此面试中的沟通与测试则显得极为重要。入行5年里,冰冰经历过最离谱的面试是需要当场完成小学语数外的试卷,以此考察她辅导孩子作业的能力。

很多有经验的陪伴师会在面试中反向筛选,从而选择与自己在教育理念上匹配度较高的家庭,以避免试工后的不愉快和很快“下户”的风险。



电视剧《三十而已》中,为“鸡娃”而焦虑的中产妈妈顾佳



图源韩国电视剧《天空之城》

时间久了,冰冰发现,家长在面谈中所提到的教育理念,最后真正能够实行的有50%都算不错了。

“很多时候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其实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心,为了让别人觉得‘你的孩子好优秀’。高净值家庭实力非常强的话,家族里面的孩子之间会有微妙的竞争,也需要从情感层面去培养孩子和爸爸的感情,希望在父亲心里孩子分量更重,更有可能成为企业继承人。

虽然我是以孩子为第一位,但实际上没有办法做到这个程度,因为大人之间的东西非常复杂。享受服务的是孩子,付钱的是大人,两个消费对象,我都要去平衡。”冰冰解释道。





槿希与她负责陪伴的小朋友游泳

很多有陪伴师需求的家长,一天的时间表精确到秒或分钟,被各种会议或出差填满,即使是休息时间也难以有足够的精力陪伴孩子。

但即使父母愿意腾出时间放在家庭上,他们也不知道怎么去和孩子相处。甚至有的父母小的时候家里也请过老师和阿姨,他们顺其自然地觉得请家庭陪伴师既省心省力,也能给孩子打下一个更好的基础。



冰冰制作的学习计划表

有三年经验的肖雨坦言,陪伴师的工作应该全部都是爸妈要做的。

在曾经上户的家庭里,她负责陪伴的是一个三岁的女孩。从早上7点45分哄小朋友起床到睡前陪她阅读、看动画片,除了在托儿所的时间,肖雨几乎全程陪伴,在过程中尽量融入英文互动,还要负责数学的启蒙。



槿希为孩子设计的一些小游戏,在过程中融入“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

孩子周末的时间一般全权交给肖雨来安排,她会和阿姨带着小朋友去周边农场做一些户外活动,也会约上其他小朋友一起去有业界“室内儿童乐园爱马仕”之称的奈尔宝亲子娱乐综合体,在里面上烘焙课或者玩一些角色扮演的小游戏。

陪伴的小女孩比较内向,肖雨还会刻意引导小泵娘“社牛”一些,比如去超市的时候让她锻炼和售货员交流。

因为一些家庭原因,肖雨在上户期间完全没有接触过孩子母亲,而与孩子父亲的交流则大多停留在线上的汇报。

虽然还没有养育过孩子,但肖雨已经有了提前做妈妈的体验:“阿姨跟孩子还是不如我跟她亲近的,因为我们有更多情感上的交流。我不仅照顾她学习,她生活上所有的采购,衣服和她需要的所有东西,大部分都是我买的。



图源《凡人歌》

有几个瞬间会觉得小朋友特别可怜。因为她在托儿所会涉及妈妈的话题,故事书里面也有,我读到都会尽量避免。但是不可能完全逃避,她有时候就会问,‘那我的妈妈呢?’我就只能拍拍她、抱抱她。”

越是年纪小的孩子,越容易对陪伴师产生依赖。而上户久了以后,几乎所有的陪伴师都会和负责的孩子产生情感上的链接,在未来面临“如何与他们分别”的课题。

最开始入行的时候,冰冰负责的是一个重组家庭中的两个孩子,其中年纪较小的是一个4岁的男孩,因为从小失去亲生母亲,他非常缺乏安全感,同时也有着超出同龄小孩的细腻和高敏感。



冰冰与当时陪伴的孩子每晚散步的小区

两人相似的性格使得冰冰能准确从细节中捕捉到他微小的情绪,理解他不曾主动说出口的内心情感。他们晚上的日常是一起出门散步。“他骑车,我走路,我们俩一起唱歌、聊天。我们就相当于没有年龄、也没有性别、更没有身份的两个人在沟通。”冰冰回忆道。

“基本上90%这些小盎二代,他们都会更在乎自己的感受,所以对其他的孩子,其实感情没有连接得那么深。只有他,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形容,他对我的感觉应该算是半个妈妈。”



冰冰给男孩烘烤他最爱的巴斯克蛋糕

至今想起与他的分别,都让冰冰感到非常地愧疚。

“我这个人的性格是做任何事情都不后悔,但是唯一一件后悔的事是对他。最后我走的时候,其实我当时都没有跟老板说我要走,但我不知道他是从哪里感受到的。他就跟我说,让我不要回家,然后抱着我哭,我也抱着他哭,两个人抱在一起哭。”

即使在下户之后,这种情感的链接与纽带也很难瞬间被斩断。离开半个月后,孩子家长来和冰冰结算最后一笔工资,不经意间聊到老二在冰冰离职之后变得异常难搞。

那一刻,冰冰动摇了,“当时我就有一种冲动,要不然我回去继续带他。但是我又觉得我都已经走了,再回去也很难面对。”

她甚至打了很长的一段话,想要告诉孩子家长在照顾老二上面的一些疏忽。但是那段信息最后被她一个字一个字地删掉了。“他们确实是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但是我没有资格去说。”

当一些缺席的父母回到家中,发现陪伴师的存在已然威胁到他们在孩子心中的分量时,也会迟来地感到失落与嫉妒。

珞一经手过一个天津的案例,在陪伴师做到快8个月的时候,孩子妈妈让老师下户了,当时令他百思不得其解:“老师工作得很好,一切都很正常。我就问为什么让老师下户,妈妈说孩子太黏老师了,对老师太好了。甚至在孩子眼里,觉得老师是他妈妈,让妈妈有一种‘我的孩子被抢走’的那种感觉。”





槿希在哥伦比亚旅行照

作为一个“登堂入室”的“外人”,陪伴师时常会被动地卷入到家庭内部的纠纷或是面对格外复杂的人际关系。

因为服务的对象不单单是孩子、出钱雇用的家长,而是涵盖爷爷奶奶辈的一整个家庭。陪伴师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心力在家庭成员间周旋,在不同需求中找到一个平衡点。



冰冰与孩子玩的“迷你厨房”游戏

冰冰在第一家陪伴的两个孩子,母亲已经过世,同住在一个小区的外公外婆自然希望能经常见到女儿留下的唯一血脉。但重新组建家庭的孩子父谴拇不太愿意。

因为大家彼此的关系非常微妙,冰冰成为了两边沟通的最佳人选,常常陷入到两难的局面中。最终压倒冰冰、使她不得不选择离开的原因,就是她发现没有办法做到面面俱到。

“外公外婆挺尊重我的,会给我提前发消息,问有没有时间或者方不方便接孩子去那边玩一会。大部分时候,我会说等一下要去课外班,回来之后要学习。有一些确实拒绝不了的,我自己心里面也会有一个评判。毕竟是两个失独的老人,就剩下这两个小辈,如果总是拒绝他们,也是一件很残忍的事情。”



槿希个人照

大多数的家庭陪伴师是年轻的单身女性,不可避免会遇到被外人误认成孩子母亲的尴尬时刻,需要在相处中提前设立一些边界。

肖雨之前陪伴过的一个孩子,因为一些原因母亲没有办法陪伴在侧,而父亲又比较显年轻,因此和他共同外出时,肖雨会尽量请阿姨在场,既避免尴尬,也是一种自我保护。

“只要放假我们都会出国玩,如果只有我跟爸爸带孩子去,我肯定是不同意的,必须要有阿姨在场。爸爸要么单独住,要么带着小朋友,我跟阿姨一个房间。”



冰冰在休息时间出门放松拍摄的照片

虽然一般家庭都会给陪伴师提供独立的房间,但有时候为了低年龄段儿童的安全考虑,老师的房间里也会安装监控,连个人时间的活动都被看得一清二楚,换衣服也不得不在卫生间完成。

从事陪伴师以前,冰冰是一名艺术教培老师,每天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一开始住家的时候,她发觉很难清楚地去划分生活与工作的界限。

“相当于一天24小时都待在工作场所,和他们朝夕相处。总感觉你的一切都会被人看到,比较受限。最初住家的时候,白天大人去工作,小朋友去上学,我就去外面吃个饭,或者找个咖啡馆坐一坐,在河边溜达一下,假装自己像下班一样,心理上能有一个放松的感觉。”



冰冰雇主烹饪的西式早餐(左)、冰冰钟爱的中式早餐(右)

在其中一个家庭,冰冰经常碍于情面,不得不配合雇主吃自己不喜欢的西式早餐。等到雇主走后,她会拿出自己的萝卜干咸菜和小米粥。

“她觉得自己事业有成,又同为女性,对我的干涉非常多,包括我点外卖,她会觉得不健康,说女人还是要保养自己之类的。她也是一种好心,家里一些很贵的食材,像是燕窝,她也不会限制我,但是我也不会吃。

我还是希望她对我有一点边界感。工作上累一些我都能接受,但是我已经24小时为你工作了,我连吃什么你都要管,这是让我最难受的。”

长时间与雇主生活在一起,陪伴师也成为了某种意义上家庭的一份子,不仅面临很多额外的隐形劳动,甚至个人的生活习惯和空间也会受到侵略和挤压。

在珞一遇到的很多案例中,一些家长会请不住家的老师在上下班途中帮忙买菜、倒垃圾,或者在孩子上学期间给住家老师安排打印文件、拆快递的小活,其实都是缺少边界感的表现。

“还有一些家长喜欢和老师讲一些家庭内部的隐私,比如夫妻关系或者婆媳矛盾。有些拎不清的老师还会参与到家庭矛盾中,跟着孩子妈妈一块说爸爸,给孩子妈妈建议怎么对待孩子奶奶,这些都是边界感不清晰的。”珞一评价道。





槿希陪伴孩子在意大利游学

为高净值家庭工作,陪伴师收获的远远不止一份可观的薪水,还有很多原本接触不到的人生体验,甚至会改变原本的人生轨迹。

肖雨入行完全是一个意外。2021年本科毕业后,因为疫情,肖雨选择推迟继续攻读生物学研究生的计划。也是在那年的间隔年,她接触到了家庭陪伴师的工作。

一年之后,肖雨赴英国读研,但完成学业以后,她发现原本内心读博士的想法变得没有那么坚定了。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金钱,“博士是比较清贫的,而我现在的消费水平和生活状态已经让我很难回到那样的一个状态里了。”

因为有海外留学和理工科背景的加持,肖雨遇到的都是优质订单,先后给名人家庭的孩子做过儿童陪伴,跟着雇主去巴黎看奥运会,也在国外给华人高中生做过家庭教师。

之前留学去巴黎旅行的时候,为了省钱,肖雨住的都是当地居民家里的空房间或者借住在朋友家。而与雇主一同出行,她住的大多是五星级顶奢酒店。巴黎奥运期间,雇主下榻的房间,就是屡次出现在周杰伦MV里的巴黎白马庄园酒店。

“我本来在吃的方面也比较舍得,自己也会去吃米其林。但我肯定会有一个预算,不超过两三百欧。但是他们是敢点时价菜、不看价格去点菜的人。跟着他们去逛街,去一些奢侈品店,你也能明显感觉那些销售对他们的服务态度各方面是不一样的。”

一方面,这些顶奢的人生体验拓宽了她原本的视野。而另一方面,她也在主动反思自己因为工作而悄然养成的消费习惯。

“很多人说女孩子要见世面,其实走出去之后,你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会发生变化。以前出门,我很习惯去坐公共交通或者打快车,但后面慢慢好像养成了一种习惯,会打专车,优先买特等座。这就像一个副作用,我并不觉得这是好的。”

现在的肖雨在工作之余会花很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在自己的业余爱好上,尤其是户外运动。对物质商品开始逐渐祛魅之后,她更想去“追求更大更广阔的世界。”



冰冰跟随雇主家庭前往大阪的环球影城,因工作需要,她当天往返游乐园3次,步行超2万步

对冰冰来说,虽然可以借机出国游,但工作压力却并没有消减,反而在异国他乡的不安感会消磨旅行带来的新鲜感。

“第一次出门回来之后,我心想下次你去火星我也不去了,因为太累了,从睁眼到闭眼十几个小时一直在工作。他们玩的时候我要陪着玩,他们休息的时候,我还要接着工作。我更需要考虑小孩的安全问题,因为他不受控,不觉得这里是国外,容易跑丢,我就很害怕。

在这种身体和心理双重的压力之下,所谓的出国游‘福利’事实上是比在家工作还要辛苦百倍的高强度出差。”





图源《唐顿庄园》

虽然不在公司上班,但家庭陪伴师也无法完全避开职场带来的压力。因为能够高薪聘请陪伴师的家庭往往会配置不止一位服务人员,把家庭运转得像公司一样,甚至会更复杂、混乱。

肖雨工作过的一个“三孩”家庭,包括家庭陪伴师和外教在内一共有7位老师,每个孩子另外配置一个照顾生活起居和带睡的育婴师,出门有十几个兼任司机的保镖,做饭有三个中厨,一个固定的西厨,家长还有2-3个私人助理,庞大的家政系统将近三十人。



图源电视剧《小夫妻》

在这样的家庭工作,不仅要处理和雇主的关系,更要学会在盘根错节的人际关系中生存下来。

之前曾做过家庭管家的珞一对此深有体会:“很多老师社会经验不多,或者一直从事的都是教育相关的工作,没有那么多尔友桃诈、勾心斗角,所以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问题的时候是偏弱的。

有一些阿姨或者育婴师,不能够理解陪伴师这份工作的价值,心理上会有落差感。我就遇到过实际工作中,有几个阿姨联合欺负一个老师的情况,比如打饭给老师少打一点,背后让孩子跟雇主说这个老师的坏话。”

在行业内,家庭陪伴师的黄金年龄普遍在35岁以前,虽然也会有订单要求教学经验丰富、45岁以上、主攻学业辅导的陪伴师,但数量较少。长远来看,陪伴师并非一个可持续的职业发展道路。



在家长咨询过程中,珞一发现对方不能提供合法签证,拒绝了这一订单

目前,家庭陪伴师的行业中还有许多灰色地带和亟待规范的领域。陪伴师大多只能自己缴纳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保费用,行业也缺少对于第三方中介机构的监督制度,于是有些订单也会带来潜在的人身安全隐患。

珞一分享说,“有一位老师在跟我咨询的时候,说她刚到家庭工作第二天,但是发现洗澡的时候,卫生间外面有人一直在看。当然她说可能是想多了,但是心里会不踏实。

那是一个单亲家庭,爸爸年龄33岁,老师是刚大学毕业的女孩。她是入户之后才知道这个家庭是单亲。说实话,这就是中介的问题。”

槿希在第一个上户的家庭里,她负责两个孩子,而其中的哥哥为了博得关注,是有一些暴力倾向的,甚至还对槿希动过手。“当时受到了很大的委屈,然后我就哭了,挺崩溃的。但是没有办法,只能平复自己的心情继续工作。”

让家庭陪伴师普遍感到困扰的是生活上的不自由。通常情况下,住家的陪伴师“做六休一”,但休息的时间需要根据每个家庭具体的情况而定。很多陪伴师会选择在雇主家庭去旅游的时候休假,把之前积攒的假期一起用掉。



在开始一天工作以前,槿希早起去健身房运动

因为工作特性,他们很难在周末出来和朋友社交,甚至工作地点也不是自己能够选择的,大部分都有着“交友和恋爱”的长期困境。在接到一个海外订单前,肖雨有一段稳定的恋情,但最终她在工作与爱情中选择了前者。

“我目前的计划是,做到30岁之后,我就不做了。我喜欢的状态是自由职业,可以工作,但时间和地点我可以自由地选择和支配,当然我肯定也不会找一个公司去上班的。”

从少儿英语老师转行到家庭陪伴师,槿希觉得,做陪伴师,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喜欢孩子,能真正地共情、理解、尊重他们。

“所有的行业其实都是一样的,不能说‘它就是工作,我们只是牛马’。如果只是为了钱的话,任何工作都坚持不了多长时间的。我觉得我在做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因为我影响了这个孩子,因为他早期养成的行为习惯是终生的。”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中国黄金市场震荡 一度“跌势如泄洪”
  2. 四中全会前释内斗信号 王春宁等四将领被抛出
  3. 年捞125亿!柬埔寨成诈骗帝国“3因素曝光”
  4. 哈佛教授居家照护患病妻子11年:把私人痛苦活成公共的光
  5. 纽约时报:美国严重依赖中国药品原材料
  6. 施压印度后,美国又将目标对准日本
  7. 公安在央视念“八月十五杀共匪” 引群嘲
  8. 美战争部长座机挡风玻璃破裂 紧急迫降英国
  9. 川普:莫迪已承诺停买俄油
  10. 第9次否决,美国政府继续停摆
  11. 洛市通过“金属与电线窃盗检举奖金计划”
  12. 日本准备提高签证费 达到美欧同等水平
  13. 每天三杯绿茶,或能降低痴呆风险
  14. 圣荷西住宅建筑许可证核发量骤降
  15. 美公告11月移民排期 中国亲属类绿卡无变化
  16. 权威媒体下场,雷军面临口碑风险
  17. 核发几乎归零 H-1B签证持有人渐从美房贷市场消失
  18. 内幕外泄 蔡习惊慌推保密局出台前
  19. 美政府关门"每周损失150亿"!贝森特示警经济冲击
  20. 伊利诺伊州一名警察被捕 经查是非法移民
  21. 俄方发起、时长2.5小时!俄美总统通话细节公布
  22. 台湾舞蹈家林向秀新曲目公演
  23. 国际科研团队发现“原始地球”幸存物质
  24. 美中贸易战火升级 港口费用与稀土管制开辟双重战线
  25. FBI局长:川普上任后 逮捕和起诉中国间谍增50%
  26. 四中全会前夕 多位学者分析中共权力游戏
  27. 美国商会起诉H-1B签证费新规
  28. 前美军飞行员涉华引渡案上诉进行中
  29. 曹长青:美国第五次大觉醒已到 意义重大
  30. 拜登政府白宫发言人坦露退党心路:无法忍受这个党
  31. 95后女孩辞掉央企工作陪妈抗癌 一年多后妈妈离世
  32. 广东20城基孔肯雅热蔓延 社区消杀令居民交钥匙否则撬锁
  33. 国民党主席选举 郝龙斌与郑丽文分别代表什么路线?
  34. 川普暗示对委内瑞拉动武 美军特遣队已就位
  35. 美防长警告俄罗斯:乌克兰真正火力即将到来
  36. 陈凤仪退休获议员颁奖
  37. 中国大V反智言论愈发猛烈,世界人民都笑了
  38. 中国库里南,给了BBA致命一击
  39. 女模被骗到缅甸园区,遭活摘器官惨死
  40. 美移民假释费用增至千元 十种情况可豁免
  41. 走过死亡的代价?超过7成濒死者做出这决定
  42. 美国政府停摆第三周,已有4108名联邦雇员被裁退
  43. 快手进入中年危机?两年十多名高管离职
  44. “我爱希特勒!”…青年共和党领袖群聊遭曝光
  45. 微软等科技巨头加快供应链与中国脱钩
  46. 剑桥女博士饿死在家中 给所有中产精英敲响了警钟
  47. 刑满释放后,郎永淳过得怎样?
  48. 中国哪个城市的财商最高?
  49. “辛苦你们了”于朦胧灵魂透露更多案情相关信息
  50. 16岁女孩治疗12天后去世,官方回应
  51. 不想心梗,这3类坚果要少吃
  52. 激光绘晶新技术让材料“按需”生长
  53. ChatGPT即将为成人用户开放验证过的色情内容
  54. 巴基斯坦与阿富汗达成48小时临时停火协议
  55. 英国再推迟对中共超级大使馆规划裁决
  56. 250周年国庆纪念碑采凯旋门式 川普展示模型
  57. 中共政策恶果 上海剩女现象与人口双重危机
  58. 兰州一医院发“喜报”祝门诊人数创佳绩 引争议
  59. SK集团会长婚外情,被判与妻子分割69亿
  60. 分析:中国经济陷低谷 四中全会前乌云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