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50再亮相,美军遭遇至暗时刻
2025-10-04 07:25:25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科学知识点秀
在9月的最后一丝暑气的散去背景下,沈阳的天空 suddenly变的清澈了起来,一架如出神器般的战机就像一道神奇的飓风一样从云层的裂缝中爆了出来,随即在空中拉出了一道长长的涡流,天地之间的生机勃勃的气场顿时为之所掩。
与去年首次亮相的那架相比,“歼-50”的这次亮相最大的一个新变化就是,机头那根标志性的空速管都消失了,让人不由得对这架“歼-50”的飞行性能产生了新的期待。
但这一看似微小的细节却如同一记重锤般地敲在了五角大楼的神经上——不仅仅意味着歼-50的基本的飞行测试顺利的通过了,而且更意味着它已正式的迈入了高阶的任务系统的验证阶段。
其实空速管的取消也并非简单的改进,而是对飞机整体设计的深刻的重新思考和对空速管的深入的重新认识。随着歼-50的空速管在战机的试飞中逐渐被卸除,初步的结果表明其对歼-50的气动外形、飞控系统及传感器的融合都已趋于较稳定,从而为机载的激光测速、卫星的精密修正等更先进的测量手段的取代打下了基础。
可谓歼-20从首飞到取消空速管用了近8年的时间,而歼-50却仅用了9个月就实现了这一跨越的巨大跨越,其研发的速度之快不仅让国内的军事专家们都大跌眼镜,甚至令西方的军事分析员泰勒·罗戈韦都直言“超乎想象”。
不仅如此,其此次的亮相更引人瞩目的是与2024年底首次曝光的原型机相比外观的明显的差异,也间接的提示了目前中国的六代机的试飞可能不止一架,同时也表明了中国正以多原型机的并行的测试的模式加速了六代机的成熟。
歼-50的快速推进,正在太平洋对岸引发连锁反应。美国《军事观察》杂志在9月26日的报道中承认,歼-50采用的无尾兰姆达机翼、二元矢量喷口等设计,使其隐身性能和机动性远超现有五代机,甚至可能领先美国F-47项目至少四年。
一位美国空军退役F-16飞行员在社交媒体上吐槽:“人家的原型机都开始高阶测试了,我们的F-47连PPT还没画完”。此言非虚——波音公司虽宣布启动F-47原型机组装,但圣路易斯工厂的罢工事件让进度雪上加霜;而美国海军的F/A-XX项目因资金争议连承包商都尚未确定。
但随着技术的逐步代入,美军的战略焦虑也日益加深:如何才能在高科技的夹击下,仍能保持自己的战略主动权?
其实,歼-50更应被视为中国六代机体系的“关键一环”,不仅仅是一款单独的武器。借助“高低”搭配的歼-36、它将对地打击的“杀手”之剑与对空的“鹰眼”之盾紧密的“两面一体”地打造了起到的“协同作战”之王者。
其真正的可怕之处还不仅仅在于它的“杀神”般的轰炸能力,更在于它的“蜂群指挥”的AI系统——可同时将8-10架攻击-11无人机都“牵”上一根绳子,让它们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一部分“侦”上去“摸”一下敌人的底细,一部分“诱”上去吸引敌人的“马”,最后再由另一部分“轰”上去把敌人“拍”个稀里哗啦。
可想而知,这一“蜂群”般的攻击力就可想而知了!尤其是其所搭载的“玄女”AI系统的可控性,其一声令下就可将一大片的空中作战部队都调动起来,对某一目标的“围剿”就可将之“剁”得体无完肤了。
可谓一举两得的“无人先锋”——去年的一场模拟对抗中,一架歼-50的率先将无人机群“点火”了30分钟内的“无人征服”战术,将整套的防空体系都“撕”了个粉碎,而且其中最为惨的就是那一批预警机甫一开机就被霹雳-17导弹点名了,指挥所还未反应便遭无人机的精准的摧毁。其“有人机+无人机”的群殴战术,彻底打破了以往的空战“一对一”的传统规则,具有了空战的新形态。
面对中国航空技术的跃升,美军试图以精神胜利法自我安慰。美国陆军部长丹尼尔·德里斯科尔近期宣称,美军可依靠“指挥官的意志和士兵素质”战胜技术优势的对手。此言引发舆论哗然——昔日朝鲜战场上“钢少气多”的中国军队,如今已蜕变为“气多钢更多”的强者,而美军却重拾精神决胜论,被网友调侃为“拿错剧本”。
这种矛盾心态折射出美国军事霸权的深层危机:当福建舰创下电磁弹射五代机的世界纪录,当055大驱与航母编队组成蓝星最强海空体系时,美军赖以生存的技术代差优势正首次被东方大国逆转。
正值美国的军事战略发生了深刻的动荡之时,我们的歼-50就先后顺利的完成了全套的试飞与初步的性能验证试验,初步的试验结果表明了歼-50的飞行性能大大超出设计的预期指标,具有了更高的机动性、更大的机首升降率、更大的升限、更大的速度、更好的高空战机的性能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