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送外卖的女骑手激增 内情令人心酸
2025-09-25 06:25:50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在中国,送外卖的女骑手越来越多了。中共官媒称她们“获得经济独立”,却没有提及这背后的种种辛酸。
美团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从2022年至2024年,女性骑手数量从51.7万人增长至70.1万人,2年时间内增长了35.6%。同期,美团骑手总人数从624万增长至745万,增速为19.3%,女骑手的增速远超整体。
QuestMobile今年9月发布的《2025新蓝领人群洞察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中国1400万外卖大军中,女性占比达到24.3%;而在2020年以前,这个比例不足5%。
不只是外卖员,跑网约车和送快递的女性也越来越多。“滴滴”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大陆女性网约车司机是60万,到2024年飙升至105万,一年暴涨75%。
今年3月份,北京官媒《新京报》一篇报道标题为“超70万女骑手靠送外卖获得经济独立”。但女骑手们真的获得了经济独立吗?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了这种高频次、重体力的工作方式,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哪些女性选择成为骑手?
长期研究外卖骑手和平台劳动的社科院学者孙萍2021年12月发布的女骑手生存形态研究报告显示,受访女骑手85%已婚,其中96.6%已育,72.8%有未成年子女需要抚养。
山东济宁一位“宝妈”9月24日表示:“我挣20元(人民币,下同)够我和孩子吃一顿饭,我都满足,能挣够一天的饭钱更开心,就是为了挣钱。”
由于孩子无人照料,到了周末,一些女骑手会带上孩子一起送外卖;如果孩子还小,女骑手会用安全背带把孩子背在背上。
陆媒《闪电新闻》今年7月曾报道,因孩子患上了恶性肿瘤,需要钱治病,一对夫妻俩都在跑外卖。家中无人照料孩子,只能带在身边。孩子要抱,送订单总是超时。最怕遇到没有电梯的地方,要抱着孩子跑上跑下……有一天,女骑手把孩子装在外卖箱里,室外温度达到了40度。
今年7月中国多地爆发洪灾,四川一名年仅24岁、才加入送外卖行业一个月的女外卖员不幸在大雨天落水身亡,留下2岁的孩子。此事引发网民一片唏嘘。
还有不少女骑手怀孕后也送外卖。一名知乎的网民表示,自己多次看到孕妇送外卖,让人倍觉辛酸。
江苏无锡一位孕妇清平(化名)告诉大纪元记者,她前阵子还在跑外卖:“背着(瞒着)老公送外卖,他出差,不知道我送,我就一单、两单、三单,慢慢送,送我住的附近。要不就起早,要不就9点以后,不跑高峰期。”
她说现在不跑了,都怀孕34周了。
经济萧条下的过渡工作
很大程度上,送外卖是作为一种“过渡劳动”存在。许多女性骑手在进入平台之前,主要从事服务业、制造业工作,也有人曾是白领或自己当老板。
江苏苏州31岁的女子杨青(化名)因为失业了才跑外卖,现在改做直播了,但仍有时兼职送外卖。
她说原来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受大环境的影响越大。
“之前这边工作也挺好找的。好像从2023年开始,经济大环境不好,很多人都失业了,包括我。现在不太好找工作,一个是年龄,还有确实招人比较少。我们这附近好多人都失业了,都在家躺着。”
失业者多,变成送外卖的人增多,她说,“好多人都没有单子,大家都在等单子。”
杨青说现在先去试一下做自媒体,反正工作也找不到,送外卖也赚不了多少钱。
浙江杭州女子黄英(化名),1991年出生,有个读幼儿园大班的儿子,在老家跟着爷爷奶奶。她曾经在一家企业的人力资源部工作,今年3月底失业后开始在杭州兼职跑外卖,开始什么都送,接线上超市的单,后来接餐饮。
“现在不管是年轻的还是年长的,还有家庭妇女,出来做外卖都挺多的,都是想缓解一下生活上的压力。”
她本打算专职(全职)做外卖,结果入了这行后发现太卷了,现在打算“十一”后不干了,“还是得正常去找一份工作,相对稳定一点。”
钱不好挣
外卖业本身不好做,特别对于新手来说,很多人在前期就放弃了。
河南某县城的东芳(化名)跑了外卖三天就不跑了,因为接单的金额和付出不成正比,干着没劲,还会遇到各种奇葩的事,如位置订错等。
“不干了,不赚钱,一单两块三块。好单不会给兼职,都是推给全职;(给兼职的)都是便宜单,别人不要的转单。我跑美团、京东、饿了么三个平台,美团有押金100元。三个同时做跑不过来,会搞乱,超时都会扣钱。”她说。
在广东广州跑外卖的张女士对记者说,“今天(23日)加活动才挣了200块,七八个小时,跑了个午高峰,到13点就没单了,回家睡到(晚)7点起来,下大雨开始来单,跑到凌晨0点,这钱不好挣。”
“说不辛苦那都是假的,说现在不卷也是假的。”杭州的黄英形容,外卖行业是“狼多肉少”,“每天都能听到很多骑手抱怨‘出来多长时间,才挣了多少钱’,怎么怎么样。肯定是累的。”
黄英3月份刚送外卖时每天只有几十块钱,维持了好多天,之后抢到的单稍微多一点,接餐饮单后收入稍微高一点。“我印象里近半年左右最高的一次跑了将近180块。”
很多女骑手的收入并不高,明显低于男性外卖员。
2021年6-7月,孙萍团队的调查样本显示:女骑手中,单价10元以上的占20%,单价5-8元的占22.45%,单价5元以下的则达到44.38%;超过六成的女骑手每月薪资在5000元以下。男骑手中,单价10元以上的占30%,单价5-8元的占33.07%,单价5元以下的仅为24.29%;七成的男骑手每月薪资都能达到5000元以上。
为何选择在外奔波?
在孙萍团队2021年的调查里,外卖骑手负债率高达62.94%;近半数负债的原因是买房或买车,因创业失败而负债的占三成。
杭州“外卖一姐”黄晓琴最开始选择送外卖,就是因为文印店创业失败,加上父亲患病,欠下了80万余元的债务。
根据中共央行的数据,截至2024年年底,中国居民家庭从银行获得的债务余额(包括短期和长期债务)为82.84兆元,占GDP的61.4%。
不少负债的人之所以选择送外卖,除了工资相对高,还因为它是“日结工资”。前一天跑单赚的钱,第二天基本能提现到账,可以让他们灵活支配时间和劳动报酬,用于还债或其它支出。
黄英说,因为现在大环境不好,大家想马上能得到收益,能看得到钱的,就是跑外卖了,这一点真的挺好的,也是诱惑大家去送外卖的原因之一。
“不管你跑一单、跑几单,哪怕几块钱、几百块钱,只要你跑到了,实实在在能看到自己的收入情况。可以随时去提现的,有些可能隔一天、两天到账。现在不管是跑得多跑得少,第二天我基本上会把它全部提现掉。”她说。
女骑手希望走出烦恼
“你是个女的你能干吗”“女孩怎么不找个轻松点的活儿”,这种质疑声往往是很多女骑手在刚开始工作时会听到的。
黄英也说,一开始去送外卖,在小区里面、电梯里面,会感受到人们异样的眼光,特别是像她外形各方面也没那么差的女生。她以前是在公司里上班,做人力资源的,工作相对比较稳定,现在感到落差很大。
另外,送外卖经常会有一些意外的麻烦事。
苏州的杨青讲述了外卖员特别是女外卖员的困难:第一是下雨天容易摔倒,包括走路摔倒和骑车摔倒;第二就是有些高端小区不让电动车骑进去,走路送很累;第三,进高端小区,万一进电梯得输什么人脸识别、得给客户打电话,让客户放你上去,如果客户接不着电话就完了。
“咱们女的,你不能跟男的去拼速度、拼体力,你肯定干不过人家。如果接那些商超的单,(比如)送矿泉水,你根本扛不起。”她说,“还有你要晚到了、超时了,它只是扣钱,但是你把那个餐给弄坏了、弄丢了,就麻烦了。”
有时找不到地址或地址写得很模糊,有些地方没有门牌号,有些高端的小区进电梯还要刷卡。杨青说,“不是说你有多辛苦,而是你遇上一些麻烦事,你后面的单子全给耽误了,你只要遇上一个麻烦事,那全完蛋。”
黄英则说,送外卖的路上经常是被太阳晒着,燥热难受,但时间长了慢慢就习惯了。她说做这行的,大家现在慢慢也都看开了,不再想那么卷了,只希望每天能够轻松自由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