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中风的人,有这5大共性

2025-09-06 02:25:26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咖医生谈

中风是很多家庭最害怕的疾病之一,尤其是反复中风,往往会让病情一再加重,生活质量急剧下降。

近期有医生对550名复发的中风患者进行过系统总结,发现其中有一些共同特征特别明显。

仔细想一想,这些共性其实都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不是很隐秘的东西,但偏偏很多人忽视了。

换句话说,这些危险因素摆在眼前,却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被好好控制,结果就一步步走到了复发的结局。

对普通人来说,了解这些情况真的很有意义,因为这不是别人身上的故事,而可能就是自己和家人要面对的现实。

首先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基础病因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中风的主要原因大家都知道,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这些慢病是最主要的根源。

很多人第一次中风住院时,医生都强调要把血压、血糖、血脂管理到位,否则复发风险极高。

然而实际上,出院后能长期坚持按时吃药、规律监测的人并不多。

有调查显示,血压控制不达标的中风患者中,复发率比控制良好的患者高出两倍以上。

长期高血压会让血管壁逐渐变硬、变脆,容易出现破裂或血栓,而血糖过高又会损伤血管内皮,让血流更加不畅。

再加上高脂血症带来的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就像管道堵塞一样,复发几乎是迟早的事。

其实控制这些指标并不难,规律吃药、少盐少油、戒掉过量糖分,配合日常运动,大多数人完全可以让指标维持在安全范围内。但偏偏很多人嫌麻烦,等到复发再后悔,往往已经晚了。

其次,擅自停用抗血小板药物的问题非常严重。中风患者常用的药物之一就是阿司匹林或者氯吡格雷,这类药物的作用是减少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栓再次形成的风险。

医学上已经有非常明确的证据,长期坚持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可以显著降低中风复发率。

可惜的是,很多人总觉得吃药伤胃,或者觉得自己身体好了,就自作主张停药。有数据统计,擅自停药的人复发风险比坚持服药的人要高40%以上。

殊不知,中风的复发往往就是因为血管再次堵塞,这些药物恰恰是最重要的保护屏障。

医生常常强调,这些药物一般需要长期甚至终身使用,但患者和家属总是抱有侥幸心理。说到底,和药物可能带来的一点点副作用比起来,复发中风的代价要大得多。

复发后可能瘫痪、失语、失去自理能力,这种情况下,停药的后果真的是非常惨痛。

再说到吸烟和大量饮酒,这几乎是所有血管病的共同敌人。

烟草里的尼古丁、一氧化碳会让血管收缩,加速动脉硬化,增加血液粘稠度。

长期吸烟的人中风复发的风险至少是非吸烟者的1.5到2倍。喝酒的问题同样严重,尤其是大量饮酒,会直接升高血压,还会损害肝脏,导致凝血功能异常。

尽管有人觉得少量饮酒能活血,但实际情况是,一旦饮酒过量,对血管和神经系统的伤害远远大于任何所谓的“好处”。

研究显示,每周饮酒超过300克纯酒精的人,中风复发率明显增加。而且吸烟和喝酒往往同时存在,这就让风险叠加。

很多人说戒烟戒酒太难,可如果换个角度想,和余生几十年的生活质量相比,短暂的克制真的算不了什么。

很多复发的患者在病床上后悔自己没早点戒烟戒酒,可惜身体的损伤已经无法逆转。

缺乏运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共性。现代生活方式让很多人习惯久坐,尤其是中风患者,出院后往往因为担心摔倒或者过度劳累,就干脆什么运动都不做。

可是,运动其实是恢复和预防复发的重要部分。适量的有氧运动,比如散步、慢跑、骑车,都能改善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压和血糖。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并不多。

有数据显示,规律运动的中风患者,复发风险能降低30%以上。

相反,那些久坐、缺乏锻炼的人,血液循环越来越差,代谢问题越来越严重,中风再次找上门的几率自然大大增加。

很多人觉得自己年纪大了,运动没什么用,实际上,哪怕每天多走几百米,长期坚持下来也能产生很大不同。

只要注意循序渐进,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就完全可以把复发风险压下来。

最后,抑郁和焦虑也是反复中风者中极为常见的问题。中风本身就会让人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语言障碍、行动不便、工作能力下降,都会让患者陷入负面情绪。

如果这些情绪得不到及时疏导,就会影响内分泌和神经系统,导致血压和血糖波动。心理问题和生理问题相互作用,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有研究表明,中风患者中约有三分之一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而抑郁患者的中风复发风险比没有抑郁的人高出20%以上。

焦虑同样如此,长期的精神紧张会让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升高,血管收缩,这些都会增加复发几率。

在笔者看来,心理问题往往比身体病包难被重视。很多家庭觉得,只要身体恢复就好,却忽视了患者的心理状态。

实际上,心理康复、家人的支持、专业的心理干预,都是避免复发的重要环节。只有身心一起恢复,才有可能真正远离再次中风。

总而言之,这550名复发的中风患者所呈现出的共性,其实就是很多普通人生活中最容易忽视的地方。

基础病因控制不到位、擅自停药、吸烟饮酒、缺乏运动、心理问题,这些都是可控的风险,却常常被人忽略。

换句话说,中风复发并不是天意,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

对每一个已经经历过中风的人来说,如果能够正视这些问题,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坚持规范治疗,那么复发的可能性完全可以降低很多。

毕竟,中风复发带来的后果太严重了,不仅是身体上的折磨,更是整个家庭的沉重负担。你说,既然有机会避免,为什么不早点行动呢?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李在明:全力应对韩公民在美被捕事件
  2. 【百年真相】周永康密谋刺温 未遂政变内幕
  3. 阅兵式上两条大黑鱼是干什么的?
  4. 易会满落网背后 传四十多名亲友下属被抓
  5. 斯洛伐克拒绝向乌克兰派兵
  6. 我的律师路啊,怎么就走到了尽头?
  7. 全球寄美包裹骤减八成
  8. 美国记者问“一件事” 前中共总理朱镕基瞬间变脸
  9. 数千民众抗议国民兵进驻华府
  10. 王友群:从历史大视角揭中共抗日大谎言
  11. 今年41中管干部被查 专家析习“反腐”新标准
  12. 美国记者问“右派”经历 朱镕基表瞬间变脸说“一句话”
  13. 中国上千台打印机失控 狂印骂人字句
  14. 分析:美国开始打击中美洲的中共代理人
  15. 山东一高校爆血案 19岁男生遭室友捅死
  16. 空军为什么需要歼-35A?
  17. 枪口对内?川普惊曝"战争部"头号目标,锁定芝加哥
  18. 喝这3种饮品,是在给血管“找堵塞”
  19. 王储妃长子,涉嫌性侵多名女性
  20. 前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落马 传四十多人被抓
  21. 张兰被下“全网禁言令”
  22. 中年女人穿裙子,记住“4不要”
  23. 皮肤的6种特殊变化,或是“癌症”信号
  24. 中国7成年轻人受失眠困扰 助眠产业兴起
  25. 【快讯】日本首相石破茂宣布辞职
  26. 美日关税协议:日投5500亿美占九成利
  27. 余茂春:川普能打破习普的虚假友谊
  28. 石破茂辞职后,日本如何选出新首相?
  29. 入籍试拟提高难度,或增作文要求
  30. 易会满落马 儿子被曝仍在香港中金正常上班
  31. 后半生最要紧的6件事 最后1件很多人错过了
  32. 中医奇术令“鬼魅”也畏惧三分
  33. 以色列拉蒙机场遭袭
  34. 人能活多久,看头发就知道?
  35. 泰王御准 华裔富豪阿努廷出任泰国总理
  36. 川普将国防部更名为战争部,"70多万处标识要换"
  37. 英大使:美英必须联手 遏止中共科技霸权
  38. 澳EA-18G“咆哮者”电子战机飞行表演
  39. 要捐款打台湾的张雪峰,能不能先把该退的款退了?
  40. 《清城风云》获多伦多诺莱坞电影节八项提名
  41. 川普威胁要对欧盟启动301调查
  42. 新泽西拟强制家庭教育教授DEI课程 引发反弹
  43. 南京幼儿误食纽扣电池造成终身残疾
  44. 美逮300韩公民 韩国火速完成谈判 将派包机接人
  45. 從9.3閱兵 看天滅中共
  46. 中国多省迟迟未公布社保缴费基数
  47. 高盛9月报:AI狂热对决增长焦虑
  48. 【神州大地系列】中国山水诗的发祥地:温州
  49. 广西人工智能学院获批组建成立
  50. 男子55万买到“凶宅”,两年后起诉退款
  51. 灵气护罩?无人机拍到仙山“显灵”
  52. 川普扬言对芝加哥动用战争部
  53. 金正恩难活过50岁?带“世上最危险12岁女孩”现身阅兵
  54. 93阅兵,第二辆车可以布置得更好
  55. “事出反常必有妖” 国内出现这6大反常现象
  56. 古人的智慧之谈:穷不做三事 富不惹四人
  57. 调整训练数据出场顺序
  58. 前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去年出事 再爆涉贪遭调查
  59. 是习近平起头!外媒曝他先说“现在70岁还是孩子”
  60. 波兰呼吁公民尽快离开白俄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