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把瓶装水放车里,可能喝下“毒水”
2025-09-02 17:25:15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DailyMail
盛夏时节,车内温度往往在短时间内迅速飙升。如果人们习惯把瓶装水长期放在车里,可能无形间增加健康隐患。
多国研究显示,塑胶瓶在高温环境中会释放有害物质和微塑胶颗粒,而这些细小的物质一旦进入人体,可能与癌症、不孕和发育迟缓等疾病相关。
中国南京大学的实验发现,将瓶装水置于70℃环境长达4周,瓶中水会出现锑(antimony)与双酚A(BPA)等物质。
锑可能引起头痛、腹泻,长期摄入更会造成肺部及消化道问题;而BPA已被证实与癌症、不孕症、自闭症甚至寿命缩短有关。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团队则通过雷射分析发现,市售瓶装水平均每公升含约24万个奈米级微塑胶颗粒,最高可达37万个,相比之下,自来水中仅有极少数。这些微粒能够穿透细胞膜进入血液和器官,甚至影响基因表达,增加癌变风险。
英国《每日邮报》引述伦敦研究机构Deep Science Ventures的数据指出,目前全球已知的人工合成化学物质超过1亿种,其中至少3600种会与食品接触,约80种被认为对人体有潜在伤害,例如塑化剂和微塑胶,可能扰乱荷尔蒙、免疫和生殖系统。
此外,加拿大麦基尔大学的研究表明,塑胶瓶只要暴露在37℃环境下,就会释放出微米与奈米级颗粒;但若储存在低温环境(约4℃),释放量几乎可忽略。伊朗学者的进一步调查更发现,大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中普遍检测到大量微塑胶,远高于正常组织,显示其可能与癌症形成存在直接联系。
美国疾病避制与预防中心(CDC)提醒,当室外温度为27℃时,车内温度20分钟内即可上升至43℃,1小时后更可高达51℃。这意味着,即使只是短暂将瓶装水留在车中,也可能触发有害物质的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