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阅兵神器震撼外国网友
2025-09-03 06:25:44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英国报姐
阅兵,爽!!常阅常爽!!
今天,2025年9月3日,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中国举行了一场盛大的阅兵式。
坦克轰鸣、战机呼啸,飒爽英姿的方阵如潮水般涌过。
电视机前、手机屏幕前的无数观众,都忍不住屏住呼吸,心头涌上同一个念头:“爽!真是扬眉吐气!”
真的,今天真该放一天假,让全国人民都能聚在一起,共同庆祝一下,一起欣赏阅兵。
你看这个月饼,又大又圆,不值得家人团聚一下吗?
从早上9点开始,整个仪式持续了70分钟,一共包含45个方(梯)队。
包括徒步方队、装备方队与空中梯队,展示了国产主战装备、无人智能系统、高超声速导弹、网电作战力量等先进技术。
每一个转头、每一个摆臂,都卡着节奏点,强迫症看了都大呼满足。
直到最后和平鸽起飞,气球升空之时,人们仍然意犹未尽……
本来按照以往的讨论热度,好多网友都在等着法新社出神图……
毕竟一直有一句话:你可以质疑法新社的动机,但不能质疑法新社的相机。
之前好几次大场面,他们家都出了色彩构图都很值得玩味的神图。
比如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的《红龙之眼》……
传说中2015年《帝国的黎明》
这里要讲一句,实际上法新社辟谣了网上流传的所谓的《帝国的黎明》系列其它图片,强调大多数都是网友自行加了很多深黑滤镜,与法新社无关。
不过辟谣归辟谣,法新社的水平还是值得期待的。
可没想到啊没想到,这次一刷新,欸?怎么回事?法新社竟然史诗级“大翻车”?
角度正常,构图平平,阴间滤镜也没有了,看起来普普通通,毫无出奇之处,全靠咱们阅兵本身的颜值支撑。
网友:这滤镜很难让人信服啊?——褫夺法新社站姐封号,降为答应,打入冷宫!!!
大家纷纷表示:站姐是不是皮下换人了??
出图大失水平!这可不像是站姐的风格!裁员裁到大动脉了吗?!
怎么也给咱调成下面这个颜色吧?!
(法新社)
(网友调色)
幸好,咱自家的新华社,这次是真的超绝发挥……彻底秒了。
网友:立刻封新华社为新站姐!
这次新华社的水平,真的发挥得非常不错(上面也有很多图都是新华社的),采用高饱和色彩与层次化光影处理,画面兼具磅礴气势和人文温度,牛。
另一个让人非常惊喜的,则是“小站姐”军号独家……
军号独家是权威军事信息发布平台,给大家来个和新华社的同一姿势对比:
此外,军号独家还有震撼的训练图……
可以,补充一波,吃不够,再来点!
说到底,阅兵这种庆典,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没想到,今年阅兵,却根本没有被军事知识碾压的那种感觉:虽然我不懂,但是原本自称懂的人,他们也不懂啊!
(舰载高能激光武器)
军迷也变军盲……所有人都一脸懵:啥啥啥,这都是啥?新装备出来时摸不着头脑的沉默,震耳欲聋。
本次阅兵中,84%的装备为全球首次公开,其中还有一款名为东风-61的洲际弹道导弹。
它乘着一辆八轴重型卡车,不过卡车上的圆筒并不是导弹本体,而是导弹发射筒。
此外,这次东风导弹的编号,从41直接跳到61,也是让人没想到,直接把人给整不会了。
就连中国人民大学专门研究国际关系的金灿荣教授都要打问号,嘿嘿嘿:
网友:这个可以知道
金教授:这个真不知道
在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现身时,解说又用最平静的语气,说出了最让人热血沸腾的一句话:
打击范围,覆盖全球。
这次真是使命必达了,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都不例外——说不定,你在美国点一个披萨和一个东风快递,东风快递会先送上门。
披萨送到热不热乎不知道,反正东风快递肯定是热乎的。
军事航天部队这次也是首次亮相,妥妥的科幻片里的太空军成真了!
大家纷纷喊话《流浪地球》导演郭帆:让你别拖第三部吧?再不上映,科幻片就变纪录片了……
这次的阅兵在国外,也引起了不少讨论。
酸溜溜的西媒和网友肯定不会缺席,但也有不少评论,纷纷表示了赞叹:
说实话,跟中国的阅兵相比,咱老美的阅兵仪式确实看着尴尬...
“比我们在美国看到的那些烂游行好多了...当时士兵们就手里拿个无人机走来走去的。”
“这就是美国想要拥有,却至今没法达成的吧...”
中国这阅兵式也太壮观了吧...相比之下西方的阅兵式真不够看...
“感觉中国应该教教咱们的军队怎样才能更像一支军队...”
“哇这个军装比英国的好看多了。”
“天空新闻说“当地意见分歧”,
当地人说“挺好啊,没啥问题”。
??? 天空新闻真是个笑话。”
“当地人不都看起来挺开心的,哪里意见分歧了?”
“法国二战的时候一枪没放 ? 二战的主战场是中国和苏联。”
“中国的阅兵真是震撼,比那些西方觉醒游行强太多了。
中国及其人民理应得到最崇高的尊重与敬意,因为他们曾遭受过日本人的野蛮残害,这是我从历史中所了解到的。
祝中国和中国人民度过一个美好的日子。来自一位澳大利亚的年轻人。
“中国生日快乐!是时候把世界引领向和平了,而不是像美国那样引导霸凌!!!”
(这位老外似乎是误以为今天是国庆...)
也许,这正是这次阅兵的意义。
世界上有很多人之前并不清楚——为什么我们把阅兵定在9月3日,而不是大家更熟悉的8月15日日本投降日?
原因在于,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发表的《终战诏书》,标题里只有“终战”两个字,整篇既没提“战败”,也没说“投降”,更没有对侵略罪行的反省。
相反,他们刻意偷换概念,把侵略包装成所谓“解放东亚”,还把战争的起点硬生生缩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完全抹去早在1931年就开始的侵华历史。
真正的投降发生在1945年9月2日。
那天,在美方主导下,日本代表在东京湾“密苏里号”战舰上,正式在投降书上签字,中、美、英、苏等盟国代表依次签字确认。
等消息传到国内,已经是9月3日。
于是,当时的国民政府将这一天定为抗战胜利纪念日,全国放假三天,举国同庆。对中国人来说,这才是全民共同迎来的真正胜利。
2014年,中国以立法形式,把9月3日确立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这是对历史最庄重的确认。
中国人民同仇敌忾,以14年艰苦卓绝的牺牲,赢得了定义胜利时间的权力——而阅兵的战略意义,也是打破西方操控的二战叙事霸权,重申中国在战场的核心贡献 。
历史不容更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始于中国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枪响,终于1945年9月3日的欢呼!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