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的门开着,办事的人在哪儿
2025-08-30 19:26:09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句号未满月

八月十八日,辰时三刻的太阳已晒得人后背发暖。湖南永州宁远县的盘君,打棉花坪瑶族乡便民服务中心门口过。
那地方是给百姓解琐事的,玻璃窗擦得锃亮,窗内的办事牌摆得齐整,可往里一瞅——空的。
1.
他多了句嘴,问路过的工作人员,得到的答复含含糊糊。伸手翻了翻桌上的签到簿,纸页被手指磨得发毛,二十七个名字列得清清楚楚,只五个旁侧打了勾。
盘君没多言,掏出手机拍了段视频,发在网上,配文就一句:“便民的门开着,办事的人在哪儿?”
没承想,这视频发出去才两天,夜里七点多,他老家的门就被叩响了。来的是四个穿制服的民警,彼时盘君没在家,屋里只有年过六旬的老父老母。
老两口听见敲门声,还以为是邻居送东西,开了门见这阵仗,话都噎在了喉咙里。民警说,盘君在朋友圈转了“宁远县公安局的内部信息”,要他删了才好。
老人家一辈子没跟民警打过这样的交道,攥着门框的手都在抖,直到盘君赶回来打了电话,这事才算暂了。
2.
之后,联合调查组出了通报。说民警上门是为那“内部信息”,过程平和,有执法记录,待了二十八分钟就走;也说乡政府缺岗的事查了,属实,会按规矩处置。
只是大家最关心的两个问题,通报里没沾边:为啥要选在夜里上门?那“内部信息”到底是啥,值得这般上门?
更让人心里不是滋味的,是乡里起初的态度。
有人去问缺岗的事,先答“我们是巳时上班,不算迟”;等拿出县政府辰时上班的规定,又改了口:“有些人家住得远,路上费时间。”
到最后,也不过是罚了迟到的人二百块钱——要知道,那日空着的岗,足足二十二个。
3.
这就怪了。二十二个人不在岗,百姓办事得等,乡政府隔了一天才去查;一条朋友圈的信息,倒能让民警连夜跑一趟。
这“急”与“缓”,到底看的是什么?难不成,那“内部信息”,比百姓能不能办成事还重要?
按公安系统的规矩,涉密、敏感的内部信息,不能随便转,转前得经保密审查。
可要是盘君转的,本就是那便民中心缺岗的事呢?这事关着百姓办事的便利,该摆在太阳底下让人看、让人说,怎么就成了“不能外传的”?
这般事,先前也有过。今年七月,重庆云阳县的政府部门被曝巳时还没人上班,纪委监委很快就介入了,查了也说了要改;河南商水县更直接,把“吃空饷不干事”的人撤了职、追了责。
比一比就清楚了,宁远这边的做法,实在有些拧巴。乡里先对着缺岗的事敷衍,接着民警又深夜去敲人家的门,眼里没顾着“办事难”的根本,倒先去管了“说问题的人”。
4.
众人拿手机拍一拍、说句公职人员没尽到本分,这不是添乱,是在行使该有的监督权。
可公权力面对这样的监督,该怎么回应?是该先把空着的岗填上,让百姓第二天能顺顺当当地办事,还是先去提醒那转发信息的人?
监督该是敞亮的事。如今,民警夜里的脚步声,敲在盘家老两口心上,也敲在旁人眼里。
我们总在说“监督权”,可这权利,到底要怎么才能不打折扣?要怎么才能让百姓说话时不用琢磨“会不会惹麻烦”?要怎么才能让“为民服务”不只是挂在墙上的字?这些问题,不是只问宁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