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曾一切安好?友人证实其已乔迁新居

2025-08-18 11:26:36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澎湃新闻

“古藤老树,小桥流水。在这样一所充满了豪华与古典氛围的私家宅院里,画家范曾仍然保持着每天清晨五点起床,读书、画画的习惯。他坦言,喜欢深居简出的生活。”这段开场白,出自央视纪录片栏目《人物》过往播出的《范曾》一集。

然而,眼下这座私家宅院以及他的主人,又被其女儿范晓蕙一条“家父范曾搬离家宅(碧水庄园),不知所踪”的帖子带上热搜



范曾真的失联了吗?澎湃新闻记者就此进行了多方走访,并专程前往事件发生地北京碧水庄园一探究竟。

8月18日晚,与范曾交往颇多的北京书画收藏界人士曹泽益在接受澎湃新闻电话采访时表示,他在8月4日曾拜访过范曾,当时范曾精神与身体状态良好,未发现异常,他指出,说范曾7月13日就与外界“失联”不符合事实。对于范曾搬家的原因,他说:“就我的了解,碧水庄园的房子也住着范曾的继子,范曾在去年结婚后对徐萌承诺会购买新的住所,经过一年多的筹备,于七月中旬迁去了新居。”

一条可以作为佐证的信息是中国新闻周刊8月18日报道香港文汇报记者17日从一位与范曾关系亲近的朋友处了解到,范曾目前一切安好,正在闭门写书,“他本人感谢大家的关心”。

范曾一切安好?友人证实其已乔迁新居

范曾

一出“爸爸去哪了”的现实剧情

8月16日下午,微博认证信息为国家京剧院一级服装设计、文化部青联委员@范晓蕙发文回应此前网络关于“87岁书画大师范曾被去年结婚的37岁妻子控制,20亿藏品搬空”传闻,同时贴出与多位友人微信联系聊天截图。

从公开的信息可以检索到,范晓蕙是范曾的亲生女儿,为其与第二任妻子边宝华所生。在这篇声明中,范晓蕙表示,“刚回国,就收到朋友转来网络关于家父的报道。我与朋友驱车去碧水庄园查看,发现房屋大门紧闭,已经贴上封条,果然人去楼空……员工们告知,父亲是7月13日被徐萌(范曾第四任妻子,两人于去年宣布结婚)带走,并带走了全部生活日用品,已经一个月有余,看似不会再回来生活了。”



范晓蕙微博发文截屏局部



范晓蕙微博发文下配发的视频截屏,封条上写的“范先生封屋”明显不是范曾笔迹

声明中还提及,范曾价值数十亿的书画、古玩藏品被打包搬走,部分老员工被辞退,且徐萌曾威胁员工不得外泄消息。末了,范晓蕙表示,“我会积极与家父朋友联系,得到父谴姆切地址,赶到家父身边,看到父亲安康,我就放心了。”

“耄耋老人”失联,“又值酷暑之夏”。此番言辞恳切的声明写得揆情度理,女儿“只挂念父亲健康与安危”的拳拳之心,跃然纸上。

但颇为吊诡的却是8月16日当晚,范曾持股的公司账号“范曾艺术品有限公司”依旧照常直播出售范曾的艺术作品,有网友在直播间询问范曾失联一事,官方回复:“谣言”。



范曾艺术品有限公司直播截图



范一夫小红书发文截屏

据媒体此前梳理,今年87岁的范曾有四段婚姻,1963年,范曾与同窗林岫结婚,林岫也是诗人兼书法家,这段婚姻维持了五年。1971年,范曾与边宝华结婚,边宝华与前夫育有一女,两人生下女儿范晓蕙。1993年,范曾与边宝华离婚后,与张桂云(楠莉)结婚。张桂云与前夫须遵德育有两子一女,张与范再婚后,大儿子须波改名为范一夫,须涛则改名为范仲达。2021年,张桂云辞世。去年4月,范曾宣布与徐萌结婚。

8月16日深夜,小红书ID“范一夫”的账号发布了三张范曾看展的照片,配文“老爷子來看画展”。文中未注明“看画展”的时间,发文地点显示为“法国”,疑似间接回应范曾失联传闻不实——然而,旋即有网友发现,照片中的展览陈设、画作布局,与北京市东城区陶然天美术馆“道法自然”展完全一致。



“道法自然 范一夫山水画展”海报

澎湃新闻记者通过查询得知,陶然天美术寡酞范一夫个人运营的艺术空间,“道法自然 范一夫山水画展”的展览时间为今年7月29日至10月28日。可见照片拍摄时间最早也应该在7月29日前后,而这明显与范晓蕙宣称“父亲7月13日就被徐萌带走”并失联的说法相矛盾。

范曾友人:“失联”说法不实,8月4日曾与范曾见面

从8月16日的微博声明一石激起千层浪至今,这则“爸爸去哪了”的现实版剧仍在坊间持续发酵。不仅范曾、徐萌两人没有出面做出任何澄清,“自然血亲”范晓蕙、继子范一夫也再未通过个人社交平台发布消息或接受媒体采访。澎湃新闻多位记者分别尝试联系以上四人,均未做回应。有媒体报道援引北京艺术品投资界人士观点称:这件事背后,是“家里头两拨人内斗”。

与范曾交往颇多的北京书画收藏界人士曹泽益8月18日晚间在接受澎湃新闻电话采访时表示,他在8月4日曾拜访范曾,当时范曾精神与身体状态良好,未发现异常,并直指“失联”说法不实。对于“徐萌搬空藏品”,曹先生未直接否认,但强调范曾与徐萌是合法夫妻,有权处置共同财产,若范晓蕙认为权益受损,应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曹泽益同时表示,范曾因不用手机,未必知道现在关于他的诸多消息与传闻,“就我了解的是,早在范曾前妻楠莉在世时,已经对名下碧水庄园的房产做了处置,碧水庄园的房子也住着他的继子,范曾在去年结婚后对徐萌也承诺将购买新住所,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夫妻两人于七月中旬搬离碧水庄园,迁入新居。而继子仍住在碧水庄园的房子里。”

疑似别墅外仍有人闲坐喝茶,“不方便进入参观”

其实,不管所谓的“家庭内斗说”是否属实,单从范晓蕙声明中相当篇幅直指范曾现任妻子徐萌“将家父五十年珍藏书画、古董打包装箱分批分拨运走”,就已经把家庭内部的“豪门恩怨”摊在了阳光之下。

被指搬出书画等藏品的碧水庄园显然是这一事件的核心地点,8月17日下午,澎湃新闻记者专程来到位于昌平区沙河镇的碧水庄园。作为“股肱重地”“上风上水”的昌平,距北京市中心不过约30公里,素来被誉为“京师之枕”。1992年,北京别墅时代开启后,这里成为最早的五大别墅区之一。



碧水庄园门口广场上的水池和雕塑 澎湃新闻记者摄

其中,1992年开盘的玫瑰园别墅、1995年开盘的碧水庄园别墅一期都集中在沙河镇。网上有评论称,碧水庄园作为北京独栋别墅的“活化石”,其亲水生态、超大占地和精英圈层,无不集中体现了人们对别墅的终极理想——“离尘不离城,藏富亦藏静”。



网传范曾碧水庄园豪宅视屏截屏

还是在央视《人物》栏目对范曾的采访中,这位画家曾言自己结交的朋友形形色色、五行八作。进入网络时代尤其是短视频时代后,范曾的家位于碧水庄园早已不是秘密。这从近些年不少友人登门拜访后,在网上发布同主人的合影以及豪宅内外景照片、视频里就可资对照。



碧水庄园内的临湖独栋别墅 记者摄

碧水庄园别墅区外的广场两旁路灯上,统一悬挂着物业印制的绿底白字条幅,上写“现房销售,随时看房”。记者坐观光车进入这片方圆据称足足有四千亩地的别墅区。在2000年开盘的邻水二期工程建成的约50亩人工湖湖畔稍作停留,销售人员介绍说,这片临湖独栋别墅的建筑面积大都在800平方米左右,“售价基本是8000万元起”。



碧水庄园内的临湖独栋别墅 澎湃新闻记者摄

澎湃新闻记者尝试询问疑似范曾家所在的一幢红色临湖别墅,被物业员工告知“这是商业的,就是给别人家自用的,平时看着也没什么人,不方便进入参观。”

事实上,当日下午这幢别墅外的凉亭下依稀可见有人闲坐喝茶,貌似也是来看房的一群看房客们正在附近的健步道上指指点点。

巧的是,同样涉及名人财产纠纷,2007年知名相声演员侯耀文突发心脏病去世,就是在位于玫瑰园别墅的家中。其长女侯瓒于2009年一纸诉状,以涉嫌“遗产侵占”为名,将伯父侯耀华等告上法庭。这桩昔年中国文艺界备受瞩目的家族遗产纠纷,虽以双方庭外达成和解协议告终,但这番折冲樽俎之后,侯耀文的骨灰直到2011年才得下葬,让人唏嘘不已。

亲属是否报案?“警方的处理逻辑直接关联事件性质”

由于范晓蕙在声明中明确指控徐萌存在“非法控制人身自由”(带走87岁高龄的范曾后失联)、“非法转移财产”(打包搬走价值数十亿的书画古玩)以及有“威胁员工”等行为。而这些行为倘若属实,则已触及《刑法》中非法拘禁、盗窃、侵占等罪名的边界。

8月17日,有《红星新闻》记者联系北京昌平警方,辖区派出所表示“并未接到范曾家人的报案”。同时,澎湃新闻记者在与该小区居民的闲谈中了解到,“范曾的女儿、女婿都曾来过辖区内派出所,最起码这半个月里见过她。”不过,这位人士也不能确定这名“女儿”是否就是范晓蕙,以及“女儿”、“女婿”来派出所仅仅是询问还是正式报案。

江苏世纪同仁律师事务所律师陈卓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从法律视角来看,媒体之所以关注当事人是否报警及警方立案情况,“核心在于不同情形下,警方的处理逻辑直接关联事件性质。”

“若仅是人员走失,家属报警后,警方会开展查找工作,本质上是对公民人身权益的基础性保障;而若存在受侵害的可能,警方则会启动刑事立案程序,这意味着事件已涉嫌违法甚至犯罪,性质从普通走失升级为可能危害人身权利的法律纠纷。”

“具体到本案,结合范曾女儿范晓蕙所述的诸般情况,其核心争议点在于失联背后是否存在人身安全风险。任何人的人身自由不受非法限制。若失联涉及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等情形,即已构成违法犯罪行为,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陈卓说。

而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律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还干脆地向记者表示,“从目前爆出的信息综合来看,该事件背后更可能交织着复杂的财产纠纷,尤其是涉及巨额资产的家庭财产争议。”

由此再回过头看范晓蕙的声明原文。她曾提及,“作为女儿,我不希望父亲离家一事被网络热炒。”这话听来既有维护父亲颜面和家族体面的意思。诚然,若最后这仅仅就是“家事”,并没有涉及公共利益,也没有上升到公众要知情的地步。可事件的真相,特别是范曾作为一位在全国具有相当关注度与争议的知名画家,又是一个八九十岁的老人,他到底是不是真的失踪了?还是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范曾与其第四任妻子徐萌 资料图

附:范曾简介

范曾,生于1938年,江苏南通人,1959年考入天津南开大学,后转入中央美院,曾先后师从吴作人、李可染、蒋兆和、李苦禅等诸位名家。

范曾年轻时曾与知名作家沈从文交往密切,特殊时期时曾撰写关于沈从文的大字报而令后者“感到十分痛苦,巨大震动”。沈从文在文章中表示,“我还是对范曾同志十分感谢,因为他教育了我,懂事一点,什么是‘损人利己’。可说是收获之一。”

范曾画作早年在拍卖场曾创下较高价格,亦有一些评论指称其善于炒作经营,收藏家郭庆祥20多年前曾因指责范曾 “流水线作画”而被其告上法庭。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女租客停电发现隐蔽摄像头,警方介入
  2. 川普中断美乌欧会谈,致电普京
  3. 李连杰病床照疯传 一段有关少林寺访谈被翻出
  4. 中学男孩杀害同班女生,或意图性侵
  5. 中国新规:5000元跨境汇款必须查身份
  6. 东哈林区第二大道地铁线将开工
  7. 细节焦点:普京为什么一定要强占顿巴斯地区?
  8. 富人不会掉入的4个金钱陷阱
  9. 方便面越来越难卖 康师傅财报曝现实窘境
  10. 美新建房屋单位面积价格飙升
  11. 老牌房企万通发展董事长被带走调查
  12. 美政府拟入股英特尔10% 软银加码投资20亿美元
  13. OpenAI首席执行官奥特曼:美国严重低估中国AI
  14. 骗太大 这谎太可耻 毛泽东临死前还是不愿坦白
  15. 中国车市内卷加剧 经销商深陷生存危机
  16. 双普会"闭门2.5小时"谈了什么?外媒:美官员脸色苍白
  17. “10-3-2-1-0睡眠法”爆红 5技巧让你摆脱失眠困扰
  18. OpenAI首席执行长:AI市场泡沫正在形成
  19. 台日青年局最大规模交流 立委:开拓合作机制
  20. 密苏里州总检察长贝利将任FBI联合副局长
  21. 被遣返的墨西哥人网上讲述亲身经历 意外走红
  22. 美欧介入俄乌会谈 专家:北京或全盘皆输
  23. 奥特曼:美国严重低估中国AI实力
  24. 纽森重绘加州选举版图计划
  25. 日专家:两派激斗 反习派计划建构“反习包围圈”
  26. 200元一瓶的国产葡萄酒卖不动了
  27. 川普“晾着”这8人,致电普京40分钟
  28. 州民主党众议员返德州 结束重划选区对峙
  29. 中国女涉在日本偷男人底裤?女店员拼死擒贼 后续更夸张
  30. 全球首个日元稳定币来了
  31. 乌克兰捍卫主权都被网民群嘲,反智主义盛行!
  32. 鲍威尔讲话或让投资者失望 美股面临下跌15%风险
  33. 重大进展 川普不排除派“类北约”部队进入乌克兰
  34. 博士生三退:盼早日迎来没有中共的新中国
  35. 赵露思注销逾3千万粉丝微博账号 网友不舍
  36. 印军脸都不要了,开始“官方造谣”
  37. 进一步规范光伏产业竞争秩序
  38. 台积电2纳米泄密案延烧 传东京威力社长来台
  39. 李国庆谈再婚:妻子是北大读书时的“白月光”
  40. 加航罢工僵持,联邦调查“无薪工作”
  41. 俄罗斯:不接受北约部队进驻乌克兰
  42. 北京阅兵演练部分武器被爆光 引关注
  43. 再破世界纪录 台湾大力士杨森勇夺世运金牌
  44. 调查组、专案组和工作组的存在是对法治精神的背离
  45. 官方通报“小米车主撞死4人亮贫困证”
  46. 濒死经验历历如绘 通过考验回到肉身
  47. 新州庞普顿平原村子荣登最佳退休城镇第七名
  48. 生而尴尬的T62——米斯特豪
  49. 以CH-53K“佩雷”重型直升机正式投产
  50. 美空军参谋长奥尔文宣布提前退休
  51. 呼应美年度人权报告 洛杉矶华人集会抗议中共
  52. “呼吁抵制中共9月3日军事阅兵”公开信热传
  53. 英特尔双喜临门,股价暴涨逾11%
  54. 心灵治愈篇 如何让自己的目光由“短浅”到“深邃”
  55. 倒积水,平菜地,清天台,拆房子,灭蚊变味了
  56. 开窍了?泽伦斯基改穿西装"连喊11次谢谢"川普超满意
  57. 中国7月16-24岁青年失业率再创新高
  58. 普京愿会见泽伦斯基 川普:正在着手三方会议
  59. 川普会后发文:正安排普泽会面 泽连斯基:已准备好
  60. 中研院院长:AI崛起震惊世界 洞烛先机方能致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