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地方政府公文互抄屡见不鲜 闹出不少笑话
2025-08-06 23:25:41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中共基层公务员承认,公文互抄已成为官场一种心照不宣的普遍现象。许多地方政府的通报或新闻稿,内容高度雷同,只是换了个发文单位。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有主管甚至教导下属要“取经”外省的公文,导致跨省市抄袭事件频频发生,暴露出基层治理中的形式主义弊端。
近期,接连两起地方政府公文抄袭的事件引发舆论关注。
《中国新闻周刊》报道,其中,山西忻州市五台县7月9日的一篇县长调研稿,与7月5日五台山景区党工委副书记调研稿内容高度雷同,全文约390字中,有超过320字重复。
广西平乐县发布的《平乐县森林防火规划(2023年—2030年)》中,关于平乐县的水文数据与500多公里之外的湖南安化县介绍文本几乎一模一样,甚至安化县的乡镇名都未修改,出现了“平乐指导安化”的闹剧。
事件曝光后,两地政府均承认存在抄袭问题。平乐县政府办公室发通报称,个别段落存在抄袭。8月5日,五台县政府办公室称,已经由县纪委介入,正在调查中。
多名公务员表示,文件互抄在基层较为普遍,“我们单位刚发布的通报或新闻稿,不久后就能在别的单位看到几乎一样的内容,只是换了个单位名。不仅是本地区不同层级之间,跨省市抄袭早已屡见不鲜”。
更令人错愕的是,除了文件中的部分内容雷同之外,有些地方连寥寥数字的标语都抄错了。
在一些单位,“裁缝式”写作已成为默认的公文生产逻辑。某业务科室科员林楠(化名)透露,日常材料大致分为对外通报和内部流转两类。前者要求更高,新入职者往往知识储备不够,通常会借鉴网上资料,抄下标题、开头或一些“漂亮话”,再填入本单位的数据和核心情况;而年终总结、情况通报等内部材料,则更多参考往年“范文”,通过更换年份和关键词完成。
东南某地一名县级公务员则说,有时领导调研仅是到场拍几张照片,讲几句话便离开,却要求提交数千字报告。“没有原始素材,只能编。”“领导对此心知肚明,还会教我们去外地的政务网站找模板,不要抄本省的。”
对于中共基层普遍存在的公文抄袭现象,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白智立表示,这不仅削弱了公众对政府文件权威性与真实性的基本信任,使政策在落实过程中缺乏说服力,也暴露了政府部门应付当前工作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倾向,实质是政府行为扭曲和能力缺位的表现。
对于公文抄袭,部分前述受访者表示,审核把关同样存在明显漏洞。而公文抄袭发生后,只要不引发舆情或重大后果,通常不会追责。抄袭行为因此愈加隐蔽和顽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