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杀了钢琴?从崩盘变清盘 中国琴行倒闭 音乐梦碎

2025-08-07 12:26:06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中时电子报



据《华商韬略》报道,2024年,中国超7000家琴行倒闭,钢琴年销量断崖式下跌至19万台,相比高峰期直接腰斩。进入2025年,行业透出更多寒意。第一季,大陆国内仅有的两家钢琴上市公司业绩双双暴雷:海伦钢琴净亏损968.48万元(人民币,下同),同比下滑154.56%,珠江钢琴亏损达5168.47万元,同比下降162.52%。

“去年是崩盘,今年是清盘。”北京一琴行老板无奈表示:“今年很多琴行都开始亏本清仓了,原价5万元的钢琴,现在5000元都没人要。”

钢琴产业的这场巨震,不仅重创从业者,更让无数琴童家庭的音乐梦想破碎。

“为了我学钢琴,父母前后花了大几十万,毕业出来机构只给我3000元底薪、课时费提成35%,还经常招不到学生,这太讽刺了。”2025年6月,刚从广东某音乐学院毕业的郑女士,如此表达对就业现状的愤懑与迷茫。

一、一场美梦

90年代末,大陆政府推行素质教育,很多地方开始将乐器等级证书纳入中考加分范围,无数家长因此看到升学的“捷径”。

如果说加分政策是钢琴热的“里子”,钢琴所代表的上流家庭的文化光环则是“面子”,功利需求与身份象征的完美结合,让钢琴产业迎来爆发增长。

以郑女士为例,在当年钢琴热的风潮下,郑爸爸为她花费近6万元购买钢琴,一对一钢琴课需要700元/节,加上小三门的课时费等,全家每年在钢琴学习上的支出高达数万元。

更极端的是詹同学,一个来自工薪家庭、自身条件一般的男孩,父母不惜卖房送他参加北京名师特训,只为一张音乐学院的入场券。

在钢琴热的时期里,“每个孩子都该学钢琴”成为全民信仰,据《经济学人》统计,巅峰期中国有超4000万的琴童,占全球80%,相当于整个加拿大的人口规模。

井喷的需求释放出巨大的红利,众多的钢琴培训机构在其中赚得盆满钵满,钢琴老师成为当年最滋润的职业之一。

2000年,贵州县城的陈老师在当地开办了个人钢琴工作室,每节课收费100元,她还与琴行合作销售钢琴,靠着多年累积,最终她在上海杨浦区给女儿买了房,成了当地人闲谈时的羡慕对象。

陈老师所深耕的还只是人口不足30万的县城市场,若换作一、二线城市知名音乐学院教授的培训班,课时费可轻松达到千元。

音乐行业存在一个心照不宣的规则:专业老师是谁,决定了学生未来的发展上限。为此,许多考生在报考前,会不惜重金去“跑课”,即寻找目标学院的老师一对一上课。当然,“投名状”的价格不低,主课一般都是1000-3000元/节不等,还常有加课的情况。

圈里有些老师,还会给其他老师打招呼:“这是我的学生。”短短6个字,就是求学路上的通行证。

而在音乐专业的毕业生中,仅15%能跻身专业乐团,约60%最终会成为培训机构老师,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正是下一代父母为之买单的学费。

这就进入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循环:音乐生毕业→创办培训班→培养新考生→考生再成为培训班老师。“钢琴热”形成了自给自足的商业闭环,宛如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

维系这个循环的关键是家长群体,只要他们始终认可这笔投资的性价比,繁荣就不会终结。

火爆的钢琴市场,让上游的钢琴厂家同样获利颇丰。

2012年5月30日,具备大陆国资背景的珠江钢琴率先上市,当年产销突破13万架,全球市占率超25%。短短20天之后,浙江宁波的海伦钢琴也在深交所成功上市,成为“中国民营钢琴企业第一股”。

支撑两大龙头企业的,是中国完善的钢琴产业链。在浙江湖州、湖北宜昌等地,形成了规模巨大的钢琴产业集群,带动了数万人就业。仅湖州洛舍镇一地就有钢琴相关企业114家,从业人员约4000人,年产钢琴占大陆全国总产量的七分之一。

2019年,中国钢琴产业的繁荣达到顶点:年销量突破40万架(美国同期仅3万架),全产业链产值逼近2000亿元。中国是当之无愧的全球最大钢琴生产国和消费国。

二、退潮了,梦醒了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席勒在著作《非理性繁荣》中曾警示:市场的疯狂往往源于“叙事”的传播。人们被一个“好故事”吸引,并因此陷入集体非理性,但泡沫总会破裂。

当一架架钢琴进入寻常百姓家,培训机构遍地开花,琴童前仆后继从琴室走向社会,这场“非理性繁荣”能持续多久,取决于家长的教育观念何时改变。

2018年,大陆全国31个省份全面废止艺术考级、竞赛证书加分政策,这对钢琴行业无疑是个打击。然而真正的转折点,是就业市场的降温。

“钢琴热”时期培养的大量音乐生涌入市场,钢琴教师岗逐渐供大于求。与此同时,新生儿数量持续下滑,学琴儿童逐年减少。供需关系的逆转直接稀释了从业者收入,许多音乐生陷入“毕业即失业”的困境。

海南师范大学张燚教授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2000年初,钢琴专业本科生很容易在高校任职,现在即便是高水平的博士也很难入职。”

曾经的“捷径”变成了独木桥,并且上面还站着千军万马。家长们的态度也从追捧转为观望,这场持续多年的击鼓传花游戏,终于迎来终局。

2025年,培训班招生愈发困难,有的机构老板雇了三个专业的招生团队,居然一个学生都没招到,这是从业多年来机构们第一次看到的景象,昔日高薪的钢琴老师们开始自嘲“脱下长衫”,以求自救。

有不少机构试图降低学费、以价换量,却收效甚微。有的机构在转向老年市场后,又因客单价太低而难以为继,某机构负责人坦言:“一般老年大学里,钢琴课的市价是每人一年380元,实在没法教。”

2024年,大陆钢琴行业迎来寒冬,许多从业者尚存希望。到了2025年寒冬依旧,希望彻底沦为失望,这就引发钢琴教师的转行潮。

在这波浪潮中,不少从业者囿于单一的艺术教育背景,对其他行业知之甚少,再加上钢琴天然的表演属性,于是他们将自媒体视为首选赛道。少数“幸运儿”转型成功,单场直播收入就能超越过去整月教学所得,但绝大多数人最终黯然离场。

另一部分人则彻底跳出了艺术圈从零开始,有的寄希望于考公家单位编制上岸,有的则投身保险销售等行业。

2025年仅有46.3%的音乐专业从业者月薪超6000元,多数毕业生需要靠几份兼职才能维持生计,收入与当初高昂的教育投入不成正比,多年苦练付诸东流。

“我放不下的不是钢琴这个专业,而是放不下当年父母投入的本钱和原本对这个行业的期望。”这句话是很多音乐生的心声。

寒流也从下游培训机构迅速蔓延到上游钢琴厂商。2025年7月14日,珠江钢琴发布公告称,预计2025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亏损为1.21亿至1.57亿元。

求生欲驱使厂商纷纷转型。珠江钢琴斥资2亿成立文旅子公司,布局文旅产业;湖州洛舍镇的“中国钢琴之乡”标语旁,随处可见“厂房招租”的告示,当地不少厂商已转型家具制造,钢琴厂老板的微信名也不得不加上“全屋定制”的标签。

从机构到工厂,整个产业链的萧条已成定局,行业上下也达成共识:2025年,寒冬更加冷冽。

作为乐器之王的钢琴,一向被视为音乐教育市场的晴雨表,它的崩盘意味着整个市场后续的不乐观。如今,古筝、长笛、声乐等培训市场集体遇冷,2025年艺考报名人数更是创下历史新低,首次跌破100万,就连央美等名校也面临招生人数未满的境况。

“十年练习,百万投入,换来的只是一纸证书。”一位上海家长的评论道出行业困局的核心,“当艺术教育异化为功利性投资,这场泡沫的破灭早已注定。”

等市场回归理性,艺术回归兴趣,这个行业或许才能找到新的出路。

三、鸡娃永不眠

大陆钢琴市场回归理性并不意味着教育焦虑的终结。焦虑不会消失,它只是从艺术转向了另一条赛道。

随着钢琴热的消退,家长们将目光迅速转向编程、人工智能等领域。

2024年11月,大陆教育部公布《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明确鼓励将人工智能教育逐步纳入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北京、上海、浙江等地更是早已将编程(程式设计)纳入中考评价体系。

这些政策直接推动了少儿编程培训市场40%-50%的年增长率。2024年该市场辨模达到488亿元,预计2027年有望达1400亿元,成为增长速度最快的素质教育类目之一。

这样的爆发式增长也与就业市场的前沿变化息息相关,麦可思《2025年版就业蓝皮书》显示,本科就业率最高的“绿牌专业”清一色是理工科,包括:微电子、电气自动化、机器人工程、信息工程等;音乐表演专业则被列为“红牌专业”。

鲜明的就业对比,使得家长们在社交平台热烈讨论著更具性价比的教育投资方案:“现在还学什么艺术,未来的发展趋势还是人工智能。”“我们停掉了所有兴趣班,专攻语数外主科,将来也是走理工科。”

今年6月份高考(大学联考)结束后,一位来自重点高中的杨老师观察到:“2025这届毕业生填报志愿,10个理工科9个要报人工智能。”

相较于艺术生就业的不确定性,理工科在如今这个时代就业前景更加明确。只不过,当钢琴被键盘取代,乐谱被代码更替,现下的“编程热”“AI热”是否会复刻“钢琴热”的剧情,只能等待时间给出答案。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台外交部:举办2025印太安全对话成果丰硕
  2. 沈玉琳确诊罹患血癌 拟化疗或进行骨髓移植
  3. 中共为何重制造业而轻服务业 专家揭内情
  4. 川普“止战”新计划:下周先见普京 再邀俄乌三方会谈
  5. 美国百万富翁在南非狩猎 遭水牛冲撞身亡
  6. 川普马斯克同日发表相似言论
  7. 川普关税大棒正式落地,全球经济迎来"压力测试"
  8. 库克砸6000亿美元渡劫,苹果用一只脚"重返美国"
  9. 官媒定调,什么信号?
  10. 台片《我家的事》在港未过审 电影节取消放映
  11. 英媒:中国政府“护照陷阱” 故意发错误护照逼回国
  12. 通用与美企签稀土合约 加速摆脱对中依赖
  13. 玲花已消失两个月,大家担心的事发生了
  14. 川普为何向印度“宣战”?
  15. 川普与普京要见面了!克宫证实:细节筹备中
  16. 王友群:何卫东等“被失踪”将军到底有多少?
  17. 川普课印度50%重税,莫迪霸气呛声
  18. 震惊!14岁中国女生遭13岁中国女生刺死 最新细节曝
  19. 德州共和党重新划分选区 战火开始蔓延到加州…
  20. 【节气典故】立秋:风吹一片叶 万物已惊秋
  21. 铂爵旅拍“瘫痪”中国婚纱摄影业重洗牌
  22. GJW独家直播《超限战》线上首映会暨观影派对
  23. 美国联邦法院系统遭大规模黑客入侵
  24. 人形机器人来了,酒店又有一批人要下岗了?
  25. 中国公开东风-31AG洲际导弹
  26. 川普政府宣布:18岁青少年可加入ICE担任移民官
  27. 长江源头告急!陆科考队深入查旦湿地 揭冻土融化危机
  28. “习近平走人”传昆明男子闹市举牌被警带走
  29. 泰国:“暗杀柬方”完全荒谬
  30. 愈来愈多日本游客在外国遇麻烦即说“我是中国人” 
  31. 股市正在下跌 而这四张图表显示 这可能只是个开始
  32. 北戴河权斗内情引猜测 分析:涉政治交易
  33. 吉林大学原副校长丁肇忠因病逝世
  34. 排水系统出大问题,肇庆、东莞变泽国,工厂损失惨重!
  35. 金正恩扫射90枪惩脱北者 朝男仍身绑保丽龙漂浮汉江投韩
  36. 江油与DC 两场暴行 两个制度 一面照妖镜
  37. “中原粮仓”河南大旱 花生玉米产量受重创
  38. 新疆一吊桥绳索断裂 致5死 去年亦发生事故
  39. 重磅消息 川普:特使与普京会晤取得重大进展
  40. 习近平喊“不打中国人”影片网评翻车 江油事件网民不依不饶
  41. 河北一景区招“野人” 逾2000人报名招10人
  42. 传北戴河两派相持不下 温张要习四中全退 胡锦涛力主保党
  43. 从赵露思风波说起:人们接受怎样的抑郁症叙事?
  44. 强化执法 川普政府公布最新庇护管辖区名单
  45. 北戴河会议期间 网传云南男子举牌要习下台
  46. 川普重塑全球安全、贸易与货币三重秩序
  47. 【翻墙必看】深圳豪宅业主们寝食难安
  48. 美国特使与普京在莫斯科会晤,川普:重大进展
  49. 尴尬的立体车库:停不进,又改不动
  50. 北部战区司令黄铭落马?“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张又侠棋错一着
  51. 沉睡1.2万年的大地震断层正在苏醒
  52. 大量高校新生拒入学 分析:对高等教育失信心
  53. 美国男子睡觉常说梦话 妻子拍下搞笑画面
  54. 黄仁勋,怎么就掉进了一个更深的坑?
  55. 莫迪将访华
  56. 美籍男香港跳楼遗体散落 警遍寻头颅 发现竟嵌入体内
  57. 曾经爆火的潮流饰品店要破产了
  58. 俄罗斯证实:川普普京峰会下周登场 俄乌战局现新契机
  59. 新疆“将军桥”绳断酿5死24伤 多人坠落湍急河流被冲走
  60. 美国向广岛长崎投下的原子弹如何改变了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