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亿砸出的网红景区却凉凉,五一将至你也中招了?

2025-04-29 21:25:56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谷雨数据

25亿砸出的网红景区却凉凉,五一将至你也中招了?

“五一”小长假将至,朋友圈即将迎来新一轮旅游摄影大赛。

对于景区而言,几家欢喜几家愁。大部分景区已经摩拳擦掌,准备好迎接一大波人流量。但也有一些景区没能等来人流,在断臂求生。今年 2月,南京冶山国家矿山公园宣告暂时关闭,其运营主体已被法院裁定破产清算。2024年底,张家界景区“大庸古城”的管理公司进入重整程序。

比景区倒闭更扎心的是,你可能还一直把它们当作“网红打卡地”默默放在收藏夹里。

是游客不爱去景区了?还是一些景区“不行”了?

01

“知名景区”也在通货膨胀

事实上,中国景区竞争已是一片红海。

以5A级景区为例。

5A,是国内旅游景区评级的最高标准。曾几何时,一个5A级景区还是稀缺资源,游客向往、地方政府关切——能申请上一个,就能倚重文旅收入多年。

但景区建设总会推陈出新,这块金字招牌也随着新的评定,分发得越来越多。根狙棠旅部数据,中国5A景区数量从2007年的66家,累计至2024年的358家。其中,光是2024年一年,就新增了40家5A景区。



显然,将最新一批5A景区与首批5A景区对比,虽然前者也有自己的特色,但其影响力还是差距明显。

例如,首批5A景区中的故宫、长城、颐和园、九寨沟、西湖、黄山,都算是响当当的“中华名片”与“人生必游”。但云和梯田、白帝城瞿塘峡......应该也很美,但说实话,你都不一定知道它们在哪。

因此,景区评级仿佛也遭遇了“学历通胀”——过去拥有一个学士学位可能就够了,如今博士遍地走,硕士不足道

未评级或等级更低的景区,在竞争中更加没有优势。最典型的案例是湖南张家界的大庸古城。这套仿古建筑群,投资高达25亿元,是张家界单体投资最大的城市旅游文化项目。其最初的愿景是,能够将大庸古城与张家界的核心景区打通,成为一个系列行程,让游客玩完张家界,也能到古城逛逛。



图源:东方IC

但现实很残酷。2023年,大庸古城收入仅520.86万元,净亏损却高达近2.5亿元,入不敷出。

2024年的情况更加惨淡,大庸古城上半年的购票人数仅2300人,平均每天接待不足20名游客,商户几乎完全关闭。张家界旅游集团不得不于2024年9月宣布对大庸古城启动预重整程序。

因此,“知名景区”的膨胀还导致了一个问题:打造一个景区需要投入巨大的基础设施费用,而经营景区并不是一个高回报的生意。



以几家知名旅游上市公司为例,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拥有漓江、两江四湖等景区)近五年大部分时间处于亏损状态,2023年仅小幅盈利0.16亿元,2024年又亏损2.04亿。

受大庸古城的失败投资影响,张家界旅游集团的情况更严峻,从2020年亏损0.92亿,一路跌至2024年的亏损5.82亿,多次触发投资者风险警示。

云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的业绩也一样,2020年盈利1.59亿后连续四年亏损,2024年仍亏损0.28亿。要知道,这些旅游集团所管辖的景区业务,都算是国内一线的旅游目的地。

这些年已有多个景区陷入过经营危机。从2019年河南洛阳的龙潭大峡谷破产重整,到2020年河北保定的野三坡被申请破产重整,再到2023年山西介休的绵山风景区破产重整招募投资人。这些都属于5A景区,有“金字认证”,但过得并不容易。



02

人出去玩了,但钱花得少了

这些景区陷入经营危机的背后,既有供给侧的“内卷”,也有需求侧的“降温”。

中国国内旅游人次已基本恢复到疫情前水平,2024年为56.2亿人次,接近2019年峰值。但有个现象是:虽然人出去了,花的钱却变少了。

先来看看“五一”小长假期间的人均每日旅游花费。数据显示,2024年五一人均每日花费为113.15元,较2019年的150.86元,下降了24.99%。简单来说,就是五年前的游客在“五一”假期一天花150元,现在只花了113元。

长假消费降级的现象并非孤例。春节期间,人均每日旅游花费也从2019年的176.90元降至2024年的166.85元,下降5.68%。仅有国庆节和清明节的人均花费有小幅上涨,分别增长10.26%和6.03%,涨幅都不算明显。



“人多钱少”的现象背后,自然有经济因素考虑。

人们爱出游,但是想少花钱。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的调查,2023年中国受访者中38.3%的人一年出游2次,22.8%的人出游3次,19.5%的人出游1次。在2024年的旅游预算计划上,超一半(53.7%)的受访者表示2024年的预算会减少。



“游客是很多,这没毛病。但大家都是看看问问,如同给我们商户一点情绪价值,真正下单的人变少了。”陈先生在成都某博物馆景区附近运营礼品店,今年收益平平。“以前是有钱任性,现在是有钱也谨慎。”

首先,门票费用就不低。中国景区的收入模式,普遍基于“售票”这一单一渠道,且名目五花八门。

关键是,如果值得也就算了,而很多小景点恰恰让人觉得不值得。加上周围的住宿、餐饮,一到长假价格就会疯涨,更增加了游客的抵触心理。

还有一个心理因素,是旅游情感的钝化效应。

根据权威学术期刊Tourism Management上的一份研究:随着旅行次数增加,游客的情感强度会从上升转为下降。

简单说,就是当你去过太多景点后,会产生“审美疲劳”,很难再被新景点激发强烈情绪。第一次看到古镇时,或许会惊叹不已,但到了第十个古镇,可能就只剩下“又是一堆仿古建筑”的无感。同时,那些千篇一律的“特色美食”——鱿鱼串、臭豆腐,还有不知是用什么肉填充的羊肉串,也让人忍不住吐槽。

因此,除了有强势吸引力的景区,那些“可去可不去”的普通景区,广受客源消费变化的影响。

对于这些景区,仅依赖“门票”费用作为盈利模式并不稳定,如果缺少更多商户入驻,以及活动授权、演出、文创衍生开发的综合性收入,景区的生存压力也就与日俱增。

然而很多时候,这也是强人所难——许多刻意被打造出来的“人造景区”,其衰落的原因,恰恰缺乏吸引人前往的“亮点”及衍生开发的能力。

反观这几年“真火”的景区,游客还是喜欢古风元素,但想要有特色的古风。要么是沉浸式活动很多的开封清明上河园与万岁山武侠城,要么就是有氛围感的乌镇、西湖与灵隐寺。如果景区没有特色与代表性,游客们更愿意去寻求热闹,去北京环球影城、上海迪士尼大玩一番。



03

出去玩,非得去景点吗?

一些景区的衰落,还跟出游方式转变有关。

跟团游模式正在衰落。从数据看,旅行团接待人次的市场占比从2010年的6.73%下滑至2024年前三季度的2.89%,市场占比已大幅萎缩。

而在过去,很多景区恰恰是靠团队游“引流”的。比如西安的秦陵地宫展览馆、北京的明十三陵、桂林的银子岩溶洞等景区,自由行游客并不多,但它们是旅行社的“宠儿”,常用来填充一日游或多日游套餐的行程。

现在,旅行团少了,和旅行团捆绑的景区客源就会急剧减少。

2023年,中国游客旅游组织形式偏好中,自助游高达75.1%,远超半自助游(35.4%)、私人定制游(30.0%)和跟团游(26.5%)。



而自助游的行程规划中,新一代游客意识到,出去玩,不一定非得去一堆景点。

根据去年国庆节的调研,中国消费者的旅行节奏偏好中,有43.9%的人选择“度假式旅游”,关键词是“休息最重要”和“打卡看心情”。只有20.5%的人坚持“特种兵式行程”,要把经典和流行景点都一一打卡。



对于很多人,一家酒店或民宿的设计感和舒适度,反而比附近有没有著名景点更重要。哪怕在酒店里面点个火锅喝奶茶,也是奖励自己假期的形式——要的是那份暂时的逃离与新鲜感。

部分景区“倒闭”是旅游业的短期阵痛。可见,未来的旅游,比的不是谁家的“A”多,而是谁能给游客留下情绪价值,无论是提供热闹的氛围、实惠的价格,还是实打实的游览特色。

否则,人来了,但招不来回头客和一个好评。游客翻看着勉强拍下的照片,思考着回城后的堵车、补觉和工作邮件时,突然意识到——还不如窝在家里,吃顿好的。(来源:腾讯新闻)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文昭:习近平接班人两个版本最受关注
  2. 美国金融圈闭门会火药味十足
  3. 美中关税僵局 纽约业者空运玩具补货应急
  4. 王友群:四中全会习近平将权位不保?
  5. 川普很迷信:肩膀后抛盐、登机前干这事
  6. 美政治捐款排行出炉!马斯克居首 前十名身份曝光
  7. 华邮揭密:美运用关税手段 助马斯克星链拓版图
  8. 散播假消息?印驳斥“巴击落军机”:拿旧照发文
  9. 揭密:中共如何在斯坦福大学部署间谍活动
  10. 被拜登怼急眼,白宫怒批:他是国家之耻
  11. “疫苗致死亡海啸已来临”大陆博主:2小时俩年轻同事死讯
  12. 习近平告诉普京 面对“霸权骚扰”他与俄罗斯站在一起
  13. 普京和习近平发表联合声明谴责美国,强调中俄互信
  14. 中文在互联网仅占1.3% 数字高墙被指是祸首
  15. 中俄领导会晤提升合作高度 联合抗美强化、升级
  16. 卡德罗夫主动提出辞职,希望普京给儿子留条退路
  17. 重大发现 曼谷中企承建大楼震垮案30工程师签名造假
  18. 研究:海底火山将在美西海岸随时爆发
  19. 中国下一个大危机 银行倒闭潮初现
  20. 8天内第二架!美军战机从杜鲁门号航空母舰上掉落
  21. “贪官都是怎么悄悄收钱的”遭微博秒删
  22. 流血的分割线:当年印度和巴基斯坦是怎么分家的?
  23. 中俄关于全球战略稳定的联合声明
  24. 快讯!梵蒂冈冒白烟 新教皇当选
  25. 大搞家庭式腐败 甘肃前副省长赵金云被逮捕
  26. 邱淑贞带女儿游西安,打扮时尚似姐妹
  27. 马云明天回归阿里?本人回应来了!
  28. 为何中国富人和中产大量移民日本
  29. 川普政府欲修复美国落后的空中交通管制系统
  30. 战败日与解放日,打江山与坐江山
  31. TVB前女星在政界混得风生水起
  32. 不减息!川普发文大骂鲍威尔:蠢材 什么都不懂
  33. 情色网红闯世贸中心上演活春宫
  34. 印巴互相指责对方进行无人机袭击
  35. 中国馆紧急提醒:严防误入印度国境
  36. 逃离美股,投资者蜂拥买入亚洲基金
  37. 印巴紧张局势加剧 互指对方发动袭击
  38. 台湾斥习扭曲史实 强调中华民国领导抗战取胜
  39. 川普19岁儿子最后一天上学,发福圆润到没脖子了
  40. 习近平替身也要赴红场 背后藏玄机
  41. 从800个独裁者结局分析习近平之命运 处决?暗杀?
  42. 陈一新站队反习派?有大事要发生 加强兵团低调入京
  43. 消息:川普拟对年收入逾250万美元者增税
  44. 川普盼中国松绑稀土管控
  45. 【翻墙必看】中国消费市场的标竿“倒了”?
  46. 英美达成协议,10%关税是川普底线
  47. 美中谈判荆棘满途 习近平或延缓下台命运
  48. 美中贸易谈判在即 美专家揭北京扭曲心理
  49. 【百年真相】为何多个党政军高官“被失踪”
  50. 霹雳-15E残骸泄密,印度抄袭咋办?
  51. 宜宾前首富“险被送精神病院”
  52. 台湾首次纪念二战欧战胜利 赖清德有何政治盘算?
  53. 美制裁第三家中国茶壶炼油厂和三码头运营商
  54. 10种零食既解馋又调身体 看看你吃对了吗?
  55. 科学家揭示小鼠本能救援的神经机制
  56. 分析:中俄同床异梦 普京表态时留了一手
  57. 顶尖科学家Rob Fergus重掌FAIR:战略转向AGI
  58. 丰田预计损失13亿美元
  59. 士林官邸赏花趣 古迹悠远诉衷情
  60. 德国股指创新高,黄金结束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