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高校扩招,上名校更容易了?

2025-03-26 22:25:51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高考报名人数连续多年上升后,今年“双一流”高校迎来新一轮扩招。

3月初,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相继宣布,今年各增加150个本科招生名额。此外,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也将扩招本科生,增幅在100至500人不等。

事实上,近年来本科生扩招规模持续扩大,但今年的力度尤为显著。3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表示,将持续推动高等教育提质升级,扩大优质本科教育供给,进一步增加“双一流”高校的招生规模,在去年扩招1.6万人的基础上,今年力争再增加2万人。

此次扩招的专业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和新兴业态领域。多位受访专家认为,这是高校在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上的主动调整。有分析认为,作为连接基础教育、科研与产业的关键环节,本科招生的变化不仅影响高考录取榜局,也映射出高校未来的发展方向。



图/视觉中国

“提高了进入名校的概率”

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今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也强调,要“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和“有序扩大优质本科教育招生规模”。

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郭英剑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此轮扩招的核心是培养高层次人才,以支撑科技创新、制造业升级和产业转型。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仅有助于适应人口变化与就业需求,应对高学历需求上升的趋势,也能缓解“难进一流高校”的压力,提升高等教育的公平性。

过去五年,我国高考录取人数从2020年的967.45万人增长至2024年的1050万人,但本科录取率却从41.4%降至33.5%。本科教育,尤其是优质本科资源供给相对不足。近三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在内地的本科招生规模分别稳定在3400—3500人和3800—3900人。

一位国内顶尖高校长期从事本科招生工作的老师对《中国新闻周刊》介绍,清华、北大等头部高校在各省招生时,不仅需要向每位录取学生及其家长解释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还需与各学院沟通协调,招生名额还涉及不同省份间的激烈竞争。在她看来,整体上,这次扩招的确提高了进入名校的概率。

中国科学院院士、宁波大学校长蔡荣根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双一流”高校从自身发展和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角度,具有扩招的意愿,但扩招规模不仅要考虑国家和地方政策,也取决于学校教学资源的承载能力。蔡荣根介绍,高校扩招涉及教学资源、师资力量以及基础设施等因素,学校需评估自身承受能力,每增加一名学生,地方财政都要增加相应拨款,学校也需要更多编制以引入师资。

“扩招决策既受政策引导,也受高校自身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等多重因素制约,这是响应国家号召的一次集体行动。”郭英剑这样评价。

“人才培养模式发生变化”

多所扩招高校的招生部门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各省份、各学院的具体扩招名额尚未最终确定。然而,这些高校的扩招通知中,“面向国家急需的前沿技术和新兴业态”“培养人工智能与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 是常常被提及的表述。

北京大学的新增招生计划将重点聚焦国家战略急需、基础学科及新兴前沿领域,主要依托元培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工学院和临床医学专业进行培养。清华大学则将新增本科生纳入新成立的本科通识书院,该书院计划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教学与科研,培养掌握AI技术并具备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陈志文对《中国新闻周刊》分析,“双一流”高校扩招本科生,背后的逻辑与近年来高校学科专业设置改革一致,即淘汰老旧学科,增设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学科专业。专业调整的本质也意味着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

日前,复旦大学校长金力接受采访时表示,人工智能来了,知识结构单一、没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学生,很快会被淘汰。复旦要培养多潜质、高潜能的“干细胞式”人才,学生要对原来貌似不相干的事物进行关联式思考,搞清楚新关联的因果关系和学理机制。未来,复旦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将从“专业”变为“项目”。每个项目,可能由一个或多个学科支撑,可以拿到一个或多个学位。复旦新工科,要构建“从0到10”的系统创新能力。

“真正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个系统性问题。”陈志文认为,当前新工科建设中,重论文、轻实践的“工科理科化”倾向依然存在,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引入更多产业界人士参与教学,是破解“工科理科化”的方法之一,但这也会压缩原有教师的课时,这种“做减法”的改革显然更困难。

记者梳理部分扩招“双一流”高校的“人工智能+”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发现,目前所谓的交叉培养往往只是简单叠加不同专业的基础课程,真正具有前沿性和融合度的课程仍较少。郭英剑分析,即便一些学校的交叉学科已在推进,但受限于学科壁垒,整体进度较慢。与此同时,部分高校的学科调整受审批流程复杂、调整周期长等因素影响,难以灵活适应市场需求。

“科技创新”与“文科价值”

“此次本科扩招偏重于理工农医,对文科的影响显而易见。”郭英剑认为,随着学术资源向理工农医学科倾斜,文科的支持力度势必相应减少。

今年,多省政府工作报告频繁提及高等教育专业调整,至少10个省份提出发展理工农医类紧缺专业。例如,山西省计划将理工农医类专业占比提升至55%,内蒙古自治区则设定50%以上的目标。

蔡荣根表示,例如今年宁波大学计划扩招约300人,重点投向制造、信息、水产和医学等紧缺领域。相比之下,文科的需求量相对较小,他认为,文科作为思想创新的源头也十分重要,“学校对文科的重视体现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而非单纯扩大招生规模”。

复旦大学近期也宣布将调整学科结构,将文科招生比例从30%—40%降至20%,形成“文、理、医、新工科、交叉学科”各占20%的新格局。该校校长金力表示,此举遵循“文科做精、理科做尖、工科做强、医科做新、交叉做活”的原则,旨在优化学科布局,推动交叉融合。

“即便是国内文科实力顶尖的高校,也在向理工、新工科和交叉学科倾斜。”郭英剑分析,复旦的改革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影响更多高校的学科布局,而如果文科招生规模持续缩减,不仅会影响文科人才储备,还可能因社会对“实用性”的过度强调,削弱文科的社会认同,进而影响优秀学生的报考意愿和学科的长远发展。

郭英剑认为,国家治理、文化传播、社会研究等领域仍需高水平的文科人才,在跨学科研究和交叉学科的发展中,传统文科内容依然重要,不能被简单边缘化。相反,文科应增强适应性,加强与科技融合,以提升应用价值和就业竞争力。

陈志文表示,过去20年的大学扩招中,由于办学成本较低,高校大量设置了人文社科类专业,文科就业压力下,教育系统必须反思人才供给侧存在的结构性矛盾。近日,澳门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周忆粟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于普通高校而言,要考虑缩减缺乏核心技能的专业,顶尖学校有必要保留适当规模的文科专业。

郭英剑认为,未来高校如何在“科技创新”与“文科价值”间寻求平衡,将成为改革的重要课题。他建议,高校在调整学科体系时应保持一定文科学科布局,适当提高交叉学科中的文科比重,使其在政策制定、科技伦理等领域发挥关键作用,而非单纯缩减学科规模。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史上首次纪念 赖清德发表“纪念二战欧洲胜利”演说
  2. 文昭:习近平接班人两个版本最受关注
  3. 川普将宣布与英国降低关税协议
  4. 中又赢?巴基斯坦证实:使用J10战机击落印军“阵风”
  5. 铁饭碗也碎了!全民失业潮爆发;北京打工女只剩四十块
  6. 曾风光一时的“网红大楼”跌落神坛!原因竟是...
  7. 巴总理:克制了,不然能击落10架
  8. 分析:普习相互利用 二战胜利日被赋错误信息
  9. “阵风”在印巴冲突中黯然失色,中国J-10C却尽显锋芒
  10. Unity炒掉所有员工,执行长也不留
  11. 今晚10点!川普预告:将宣布与某大国的 “重大协议”
  12. 武汉外卖小扮出车祸 头部插入豪车引擎盖缝隙
  13. 外交部驳斥鲁比奥涉华言论
  14. 王友群:四中全会习近平将权位不保?
  15. 川普首签美英贸易协议 剑指中共关税壁垒
  16. 联合国点名,台湾成诈骗中心
  17. 印度空袭巴基斯坦后巴方报复是否无可避免?
  18. 散播假消息?印驳斥“巴击落军机”:拿旧照发文
  19. 反习派策划?新华社同步发文 表达路线与习唱反调
  20. 川普:与英国达成的协议“全面且完整”
  21. 乌国会338票0反对,批准美乌矿产协议
  22. 上海消费数据告急 五一市民只打卡不花钱
  23. 名导张纪中与人撞车后自报家门 对方:不认识
  24. 印巴交火全球民航避让,这架独闯战区的航班引关注
  25. 揭密:中共如何在斯坦福大学部署间谍活动
  26. 2000名难民白住美国百年豪华酒店
  27. 汪小菲婚礼倒数,马筱梅艳照曝光
  28. 黄仁勋:如果英伟达无法进入中国,那华为...
  29. 中俄领导会晤提升合作高度 联合抗美强化、升级
  30. 习近平告诉普京 面对“霸权骚扰”他与俄罗斯站在一起
  31. A股史上“最大骗局” 16万爱国投资者哭惨了
  32. “疫苗致死亡海啸已来临”大陆博主:2小时俩年轻同事死讯
  33. 中文在互联网仅占1.3% 数字高墙被指是祸首
  34. 8天内第二架!美军战机从杜鲁门号航空母舰上掉落
  35. 巴总理:感谢“亲爱的兄弟”埃尔多安坚定支持与援助
  36. 韩国国民力量党代表绝食抗议
  37. 乌央行行长:考虑放弃美元
  38. 被拜登怼急眼,白宫怒批:他是国家之耻
  39. 研究:海底火山将在美西海岸随时爆发
  40. 中俄关于全球战略稳定的联合声明
  41. 快讯!梵蒂冈冒白烟 新教皇当选
  42. 中国国家卫健委最新发文 大批医院要开设这个科室
  43. 流血的分割线:当年印度和巴基斯坦是怎么分家的?
  44. 教皇选举首轮投票结果出炉:是黑烟
  45. 中国下一个大危机 银行倒闭潮初现
  46. 黄岩岛再现对峙 菲律宾控中共舰艇危险挑衅
  47. 多名政要肯定金山警长卓越贡献
  48. 大搞家庭式腐败 甘肃前副省长赵金云被逮捕
  49. 邱淑贞带女儿游西安,打扮时尚似姐妹
  50. 关税战现转机!川普宣布与英国达成首份贸易协议
  51. 印巴冲突升温 印度否认军机被击落
  52. 战败日与解放日,打江山与坐江山
  53. 川普政府欲修复美国落后的空中交通管制系统
  54. TVB前女星在政界混得风生水起
  55. 印巴互相指责对方进行无人机袭击
  56. 习近平替身也要赴红场 背后藏玄机
  57. 不减息!川普发文大骂鲍威尔:蠢材 什么都不懂
  58. 习近平冒着无人机袭击的危险来到莫斯科
  59. 巴菲特定“身后事”:老员工接棒CEO 儿子接班不掌权
  60. 中国农行浙江分行长主动投案 牵连多人被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