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人口开采指南 中共“人矿学”露出獠牙

2025-10-25 08:27:38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看中国

人矿
人矿。(图片来源:?网络图片 )

按:2025年8月18《北京日报》在理论周刊上刊出〈要树立人口资源观、人口力量观、人口生态观——中国需要制度人口学〉时,许多人以为这只是又一篇“高大上”的理论文章。但仔细读下去,你会发现它其实是一份国家级的《人口开采指南》,中共亲口承认,“人矿”正在枯竭。

从“制度人口学”到“人口开采学”

这篇文章出自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穆光中之手,他发明了一个新词——“制度人口学”。乍听之下像是人口学的新方向,但拆开来看,意思其实非常简单:如何用制度手段把人当作资源进行最佳化开采。

文章明确将人口分为三个类别:

0~14岁:后备人力资源(即“储备矿”);15~59岁:现实人力资源(即“主力矿脉”);60岁以上:第三人力资源(即“可再开发尾矿”)

这套逻辑,就是把人按年龄划为不同层次的矿层,小孩是待开采的矿脉,青壮年是正在开采的矿石,老人则是要再回收的尾矿。这样的语言体系,本身就充满对人的物化与侮辱。

换句话说,“制度人口学”就是“人口开采学”。它研究的不是如何保障人的福祉,而是如何在制度框架下,把人榨得更久、更干、更有效率。

从“控矿”到“逼矿” 四十年的荒诞循环

中共的每一次人口政策,都像是在演一场政治荒诞剧。

1980年代,它高喊“人太多了”,强行推行独生子女政策。那时候,不愿堕胎、不愿结扎的妇女被罚款、丢工作,甚至遭到强制流产。那是一场残酷的“控矿运动”。

四十年后,矿脉枯竭,人口断层。于是中共又开始慌了,改口说“人太少了”,要“重建生育文化”“恢复人口活力”。

这一次,变成了“逼矿运动”——鼓励甚至强迫人民“多生育”,为“国家需要”继续供应人矿。

从“控矿”到“逼矿”,政策口号变了又变,但不变的是:人,始终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不论多或少,人民永远只是体制的燃料、可替换的螺丝钉。

人口焦虑 还是统治焦虑

《北京日报》的文章说:“少子化会导致经济衰落,国家竞争力下降。”这句话表面上有道理,但实际上逻辑极为粗糙。

全球进入低生育率时代的国家并不少:日本、韩国、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都面临人口老化的问题。

但这些国家并没有以压迫式的“生育动员”来解决危机,而是靠制度创新、科技进步、移民政策与教育改革,维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以澳大利亚为例,它与印度签署“MATES计划”,允许印度年轻专业人士赴澳工作生活两年,既解决劳动力短缺,又促进科技流动。

相较之下,中共的焦虑并非来自“人口少”,而是“可动员、可控制的人少”。

对中共而言,危机的本质不是经济,而是统治的焦虑:少了年轻人,谁来当“韭菜”?谁来充当“螺丝钉”?谁来为党的体制输血续命?

“人矿”的语言 制度化的非人化

穆光中的文章最魔幻的部分在于那句话:“0~14岁是后备人力资源,15~59岁是现实人力资源,60岁以上是可再开发的第三人力资源。”这不是人口学的语言,而是矿产工程报告的语气。

在中共的视角中:孩子不是生命,是“未来的可储备劳动力”;青年不是个体,是“红利机器”;老人不是人,是“可再压榨的再生资源”。

退休也不能安身,还要“发挥余热”;养老不为安度晚年,而是要“贡献最后价值”。

这样的“人口力量观”,赤裸裸地展现了极权制度对人的终极定义:你存在的价值,只在于能否被利用。

比矿工更悲哀的是矿自己会说话

文章里还提到:“年轻人口具备开拓力、创新力、竞争力、战斗力、消费力。”

这句话听起来像在赞美青年,其实是把年轻人定义成一台多功能自动化“人矿收割机”:既要战斗、又要消费、还得创新与纳税。

而更讽刺的是,中共还拿印度来比较:“印度的年轻人口比中国多,后备资源更丰富。”

这种焦虑正是“矿主思维”的体现:比的不是教育、制度、科技,而是可开采的人矿存量。

然而,真正的国家竞争力,不是靠人口堆积,而是靠制度自由与个体尊严激发出来的创造力。印度未必完美,但至少没把人民称作“后备资源”;而中共却公开鼓吹“人口最佳化开采”,这才是真正的文明倒退。

从“生育文化”到“子宫动员”

北京日报的文章最后写道,要“重建人口价值”、“重建家庭结构”、“重建生育文化”。

这些词看似温情,实际上是中共式语言工程的再包装。

当年推动一胎化时,他们说:“少生优生,为了国家的未来”;如今鼓吹多生,也说:“多生优育,为了国家的未来。”四十年间,口号变了三次,但本质未改——

中共囯人,不是为自己而活,而是为政权续命。

妇女的子宫,是国家资源库;青年的生命,是国家燃料棒;老人的余热,是国家尾矿场。

不难预见,若人口持续下滑,中共最终可能将“不生育”视为“不爱国”“违法”,用国家力量再次干涉家庭与个人自由。

文章最后还有一句标语:“人口青春,国家青春。”

听起来浪漫,但真实含义是:年轻人必须燃烧自己,才能让体制永保青春。

当一个政权的“青春”要靠一代代人去燃烧自己,那已经不是国家的青春,而是政权的续命。这样的政权,不是为人民而存在,而是要人民为它存在。

中共的人口焦虑 是制度崩坏的预兆

《北京日报》的这篇“制度人口学”文章,看似理论创新,实则暴露中共最大的恐惧:它的人矿正在枯竭。

这份所谓“人口开采指南”,不仅揭示了中共治国的真面目,也昭示了它的末路征兆——

当一个政权连人民都要“分类开采”,它就已经失去了人性,也失去了未来。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红旗13地空导弹首次公开
  2. 张又侠“表情”成焦点 央视镜头暗语 更大权斗风暴或正逼近
  3. 中美谈判第1天,美方用“非常建设性”安抚舆论
  4. 前IMF首席经济学家:中国经济增长将降至2%
  5. 铁饭碗的神话,居然被一个基层公务员打破了
  6. 国民党呼吁中共正视抗战史实
  7. 中国“豆腐渣”连爆!大楼摇头晃脑,业主被砸懵
  8. 日本“失去的30年”,炼成了中国餐厅排队王?
  9. 女孩确诊癔症,母亲网贷治病
  10. 王自如近况:坐绿皮车,入职雷鸟
  11. 印度强硬表态:不打算屈服于美国在贸易领域的压力
  12. 能不能逆向仿制PL-15E?
  13. 晒意大利女总理“色情照”网站,被反击
  14. 核技术领域,“美国早年是领头羊,如今落后中国15年”
  15. 传中共党魁罕见不给高市致贺电
  16. 十堰车撞人事件已逾48小时,我在等一份官方通报
  17. 川普叫停旧金山移民执法
  18. 蒙古国沙尘贡献率近半引关注
  19. 重擊金正恩政權 驚傳朝鮮翻譯趁出訪蒙古叛逃
  20. 泰国王太后诗丽吉辞世 泰国将有一年的官方哀悼
  21. 市政协副主席周连昆,任副市长
  22. 马斯克盛赞中国民营火箭朱雀三号:能击败猎鹰9号
  23. 川普前往亚洲将与习近平会面
  24. “男童喝奶茶后玩蹦床身亡”最新进展
  25. 刘翔近况曝光
  26. 货币决策会议将登场 华尔街:Fed 本周将放双鸽
  27. 川普不会说“支持和平统一”但讲“这句”台独就没了....
  28. 失窃后 卢浮爆部分最珍贵珠宝移交法国银行
  29. 川普亚洲行谈台湾 警告中共犯台后果“非常危险”
  30. 跑步逆转垃圾食品大脑损伤
  31. “普特会”突然取消,川普为何改口制裁俄罗斯?
  32. “一只手”,掐住了特斯拉的万亿市值
  33. 以通过吞并约旦河西岸法案 万斯:愚蠢的政治噱头
  34. 川普赦免赵长鹏,币安或返美
  35. 以色列议会投票通过吞并约旦河西岸 被指“十分可笑”
  36. 美政府关门24天 联邦雇员排队领取食物救济
  37. 贺锦丽暗示2028年或再竞选总统
  38. 贺锦丽透露下个目标,白宫轻蔑回应
  39. 四中全会后北京现大幅标语 直指中共是邪教
  40. 挫败江泽民 朱镕基当年挺温家宝上位
  41. 朝鲜又爆外交人员脱北
  42. 丰田北美区高管:中方稀土新规两个月就能让我们歇菜
  43. 墨对美移交中国毒枭,俄角色令人玩味
  44. 川普:朝鲜“某种程度上是核武国”
  45. 李强抵新加坡开始访问
  46. 亲睹杨振宁的推导,翁征宇非常震撼
  47. 川普长子入股 新创小鲍司拿到美军无人机零件大单
  48. 川普访日 丰田预计宣布美制汽车回流日本
  49. 江泽民的这张照片 被中共红二代当笑料:表演太假
  50. 俄画家Petrulenkov Denis作品
  51. 加拿大人入境美国新规:强制录指纹+拍照
  52. 中共设10月25日为“台湾光复纪念日” 民讽:不要脸
  53. 双十一最大“受害者”:买了iPhone 17的人
  54. 中国人寿,三个月猛赚1100亿
  55. 一艘非法移民船在爱琴海沉没 14死2失踪
  56. 北京街头惊现反共标语:中共是反人类的邪教
  57. 曾被贝森特斥无礼 李成钢仍出席美中第五轮经贸磋商
  58. 白宫:下月可能无法发布通胀数据
  59. 蔡霞曝何卫东苗华落马真实内幕 疑涉为习近平设“天津私军”
  60. 两款在亚马逊销售商品被召回 因存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