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耶鲁开除女孩:我讨厌自己是亚裔

2025-10-18 17:25:35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棕榈大道本科申请

耶鲁大学大一新生因申请材料造假被开除的新闻,相信很多学生和家长都刷到了。

很多人对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感到好奇,上周,美国媒体Air Mail发表了一篇题为【She Faked Her Way into Yale. Then Things Unraveled】的独家匿名专访,讲述了华裔女孩造假进入耶鲁的始末。

这是一场利用常春藤名校录取偏好和招生规则,精心打造的升学骗局。今天,棕榈君就带大家一探究竟!

PART.1

造假起源:

我讨厌自己的中文名字

为什么我是亚裔?

在匿名接受的媒体采访里,“Katherina Lynn”坦言,在加州北部一个华裔家庭长大的她,一直讨厌父母给自己的中文名字。

这份厌恶并非没有来由,她曾因此遭受严重的校园霸凌,以至于高二读到一半时,下定决心彻底彻底重塑人生——成为一个拥有西方名字、常春藤盟校学位、让所有嘲笑她的人望尘莫及的人。

而身处竞争白热化的湾区,这个成绩中等的华裔女孩坚信:在常春藤盟校招生歧视亚裔的潜规则下(2023年哈佛败诉案就是明证),亚裔的成功机会微乎其微。

于是,她将学习抛在一边,转而开始打造自己的新身份。

由此,“Katherina Lynn”诞生了。

并且经过仔细研究,她选中了北达科他州一个仅有2000人的小镇——提奥加(Tioga),为自己打造了一个全新的人设。

图北达科他州提奥加。《纽约邮报》曾报道,为了实现生源的多元化和促进招生公平性,耶鲁、哈佛等美国顶尖大学正在有策略性的招收来自“农村”地区的学生。于是为了成功爬藤,一些富有的精英家庭,不惜耗费数百万美元将家庭迁居到偏远的地区,以期孩子进入藤校。

接下来的几年,她精心编织着通往常春藤的谎言网。

从零开始自学Adobe 软件,伪造了成绩单和财务文件;撰写了老师推荐信,并设法绕过了大学的安全审查措施;为了躲避查访还使用了一个真实的当地电话号码与小镇地址。

甚至为了将过去生活的一切痕迹都抹除,她缺席了2024年湾区的高中毕业典礼,恳求学校不要在典礼上念她的名字。虽然未能如愿,网上仍能找到校长宣读她真名的视频片段,但当时无人上台领取那份毕业证书。

12年级时, Lynn也曾用半真半假的材料(新名字+加州真实地址)申请了另一所藤校,被拒后愈发坚定了她全盘造假的决心。

高中毕业后,她住在父母家中,花了好几个月研究各种常春藤名校的招办Podcast(耶鲁招办确实有自己的Podcast节目),以北达科他州蒂奥加居民Katherina Lynn之名向耶鲁递交申请,在文书里大谈“小镇经历如何塑造人格”。

3月末,“虚构人生”的“Katherina Lynn”如愿获得了耶鲁大学的录取!

并且据她透露,耶鲁招生官曾盛赞她的申请是"年度最爱",在吸引招生办公室注意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PART.2

东窗事发:

“歧视”这道坎

亚裔孩子爬藤很难迈过

后来发生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

9月16日,室友偶然瞥见Lynn行李牌上陌生的本名,当晚晚些时候,趁她洗澡,潜入房间翻看了她的手提包,找到了Lynn一个月前飞往耶鲁时使用的身份证——身份证上列出的地址在加州,名字与行李牌完全吻合。

室友把证据拿给了学院院长,紧接着,入学仅仅一个月的Lynn被告知录取资格已被撤销。

这场处心积虑的完美骗局,至此呈现在大众面前。

而一经曝出,这则造假事件立刻引发了很多的讨论和关注。

有人谴责,认为诚信是大学申请的基石,这样离谱的造假行为严重损害录取鲍平;有人无奈,认为亚裔学生想进藤校,确实比其它族裔要付出更多代价;还有人对耶鲁大学的招生审核流程产生质疑,认为它过分关注身份标签,制造了录取漏洞。

造假肯定是不对的!坦坦荡荡做人,才是永不会出错的升学之路。但老实说,亚裔学生想进入名校,确实要比其他种族学生付出更多努力。

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2023年美国最高法院裁决前),亚裔申请人需要在SAT考试中比白人申请人高出140分,才有平等的机会进入精英大学。

杜克大学经济学教授Arcidiacono,也曾重锤过哈佛大学招生时会在学术、课外活动、考试成绩方面给亚裔学生打出较高的分数,但在性格方面,尤其在“讨人喜欢”、“勇气”、“个性积极”等核心特质方面往往打分很低。

美国纪录片《Try Harder》中有这样一个片段。一群来自旧金山顶尖公立高中Lowell High School的亚裔学霸们在斯坦福宣讲会上询问招生官:“为什么斯坦福每年只在我们学校录取1人左右?”

招生官毫不掩饰地回答道:“如果你希望学校里每个人都一模一样,请举手。”

似乎在很多人眼里,亚裔学生的形象都是同一个模型:热衷机器人、编程及理科奥赛,喜欢钢琴与网球,擅长STEM却不擅人文......

这些刻板印象,成了亚裔学生们急于反思与打破的“成见之墙”。以至于连《纽约时报》都曾报道过,在美本申请过程中,一些亚裔学生正想方设法让自己表现得“不那么亚洲化”。

有人能想一个比“申请CS专业全奖的亚裔国际男学生”更惨的组合吗?

怎么让自己看起来“没那么亚”?

PART.3

破局之道:

一味回避“身份”并非良策!

亚裔学生如何凸显优势?

先说结论:我们需要为自己的身份自豪。如果一个大学需要你隐藏种族信息才会录取,那么这个大学也不值得你去。

在此大前提下,榈君整理了四点亚裔美本升学的破局关键。

1,录取必键不在于与普通申请人作区分,而要在亚裔群体中脱颖而出。

如上文所言,美国大学对亚裔申请人普遍存在刻板印象,所以亚裔学生规划课外活动时,可以从家庭背景、个人特色、兴趣爱好方向深入挖掘哪些是你可以做的、稍微小众的赛道。举三个例子:

1,疾病-科研+公益:如果你有家人、朋友或认识的人被糖尿病、自闭症、ADHD等疾病困扰,可以发展与之相关的公益,或针对该疾病进行科研项目。比如如何更好的关注糖尿病人的饮食健康,怎么利用AI帮助自闭症儿童进行学习等。

2,家族史/少数族裔-科研+历史深度调研:如果你的家庭背景是混血或是少数民族,可以做一些与文化产品、族裔历史有关的科研,展现你对不同文化社区的关注度,也可以通过口述历史或深度调研来呈现你对一些社会问题的看法。比如苗族侗歌怎样更好的可持续发展。

3,LGBT-科研+公益+advocacy:如果你有LGBT取向或对LGBT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可以做相关的公益或科研,一定要把自己对鼓励、呼吁平权,促进社区更多人参与,打破刻板印象等行动全面、深入地展现出来。比如利用写作呼吁大家重视女性在医学发展史中的贡献。

整体来说,多做体现中国特色的本地化活动,且活动要能代表自己所在的社区和文化,着力体现自己的个性和特色。

2,规避掉美本升学过程中的隐性歧视。

隐性歧视指的是,升学或申请相关人士无意识之中展示的歧视性行为、偏心、刻板印象等。

标化、文书、活动、面试等都可能存在隐形歧视,但影响最强烈的是高中升学指导写的推荐信(Counselor Recommendation)。

为规避掉隐形歧视,建议同学们做好以下5点。

1)中间档次的学生,多和校内升学指导交流加强印象,且打破对你的刻板印象;

2)多与高中老师和升学指导沟通活动背后的故事,以便为容易产生刻板印象的活动赋予文化内涵。例如,你打羽毛球,并不是因为你是中国人而人云亦云地打羽毛球,而是打羽毛对你有其它特殊的意义。

3)认真准备额外的申请材料,展示自己与众不同的一面,打破传统的中国学生的印象。

4)如果要做亚裔标签很浓的活动,一定要做出最大的影响力。

5)Common App新推出了一个板块叫做context and background,建议背景比较特殊的学生(例如单亲、移民等)擅用这个板块提供更多与自己相关的信息。

比如可以提交一些自己照顾兄弟姐妹、照顾小动物、给爸妈翻译文件、管理家里的银行账户等内容,以便让招生官更加了解你。

3,考虑选择一个不那么热门/刻板的专业。

亚裔学生在计算机科学、电气工程、数据科学、生物医学工程等STEM领域的人数占比,远高于其他群体。以UCSB为例,亚裔学生人数占比约四分之一,但微生物学、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专业中,亚裔比例高达40%。

我们不鼓励大家伪装自己的兴趣,比如你想当软件工程师却硬要伪装成文学爱好者,而是建议你要有优质的“平替专业”。像是想申生物,可以考虑营养学、公共卫生、食品科学;想申CS,可以考虑数据科学、信息学、应用数学、社会科学、CS+X跨学科专业等。

4,调整文书的写作思路。

主文书和小文书,是申请人与招生官建立情感链接的绝佳介质。如果你想要在文书中描述自己种族相关的内容,重点应该放在种族文化如何促使自己成长、如何影响自己的个性和特质等。

另外,主文书和小文书的重点要放在申请人自己身上。例如,有人通过文书展现了自我探索、情绪管理、责任感提升,但载体都应该是具体的个人经历。

5,选校考虑公立大学或顶尖文理学院。

顶尖综合性私立名校里,亚裔申请人数量过剩,录取竞争尤为激烈。学生和家长们可以分一些目光给知名公立大学和顶尖文理学院。

公立大学招生更公式化,更看重学术,不太会考虑种族配额。像是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罗格斯大学新布朗斯维克分校、华盛顿大学招收了相当一部分的外州学生和国际生。

文理学院的申请池里,亚裔申请人数量不算多,竞争还不算太激烈。像是威廉姆斯学院、阿默斯特学院、斯沃斯莫尔学院这类顶尖文理校,虽然国际知名度不如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这样的老牌综合大U,但在读研深造或就业市场,表现同样出色。

最后,棕榈君有话说

亚裔申请美国名校面临的竞争确实激烈,但有一个底线我们必须共同坚守——通过材料造假换取入场券,是一条绝对不可取的路。

它带来的后果,远比很多人想象的更为彻底和残酷。很多美国大学现在都有Fraud Squad(打假部门),一旦被核实,基本上就是永不录取,直接开除,很多大学还会通知所有你申请的学校,一生拉黑。

退一万步做一个最侥幸的假设,通过作弊进了一所与本身实力不对等的好大学,你真的能适应大学高强度的学习吗?

美本申请不只是为了一纸录取Offer,它更是一段认识自我、锤炼自我,并最终找到自我方向的成长旅程。你脚踏实地参与的每一项活动,反复修改的每一篇文书……这些“笨功夫”,恰恰是你未来在大学乃至社会生存的基石。

请相信,真实的你,远胜过任何精心编造的谎言!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昔日国酒神话暴跌 经销商爆仓 中国白酒的黄金十年彻底结束!
  2. 海外热传秦刚现身北京照片 传其安全退休
  3. 川普政府与纽森再度交锋
  4. 武汉疫情回顾:中共封控政策或暗藏大阴谋
  5. 越南人对中国的看法悄然转变
  6. 美国各地再爆反川普示威,抗议其强硬政策
  7. 食品巨头,全球大裁员1.6万人
  8. 巴黎罗浮爆遭抢 几分钟内多件无价珠宝失窃
  9. 英国灵媒警告做好准备 11月大灾要来
  10. 普京开价:交出顿涅茨克才能停战
  11. 中共将9名上将开除党籍军籍 网评翻车
  12. 央企“中化国际”3年亏55亿 子公司宣告破产
  13. 不想血压失控,尽量少喝3种茶
  14. 中国生猪价格跌破11元 全行业进入亏损状态
  15. 媒体报道称杨振宁是“华裔”科学家,对吗?
  16. 田海蓉“活体”口误非巧合?网红揭于朦胧案惊人内幕
  17. 边旅行边赚钱,月入五万?
  18. 川普态度软化 正悄悄为可能的败诉预作准备…
  19. 【翻墙必看】中共前外长秦刚传出最新动态
  20. 中共武警原司令员王春宁去职中央政法委委员
  21. 3米巨蟒生吞猫咪后无法移动,死在草丛
  22. 海外热传秦刚现身北京音乐节
  23. 政敌太多怕被鞭尸 周恩来火化日现诡异
  24. 郑丽文出身民进党却成国民党主席 来看她的两岸观点
  25. 罕见老照片:1971年 杨振宁和岳父杜聿明夫妇在北京
  26. 内蒙古锡林浩特,DNA数据库与权力的隐秘延伸
  27. 印媒:一名H-1B申请人面试一分钟即获批准
  28. 中共四中全会前夕 北京禁放气球、孔明灯
  29. 李成钢访美怒轰"地狱之火"!美财长痛骂他不请自来:精神已失常
  30. 小孩从邻居阳台坠亡,父母索赔27万
  31. 古特雷斯通告193国 联合国大裁员开始 面临破产…
  32. 翁帆活成了很多女人羡慕的样子
  33. 北京高层9月拍板挺郑丽文 设“拉下赖清德”2目标
  34. 一座“失踪”几百年的南宋皇陵现出真身
  35. 上海金融实力,惊人数据一次看
  36. 何谓“天道”?懂得敬畏骇人的四大天规
  37. 美军研发“空气取水”黑科技 补给方式大翻转
  38. 神机妙算 与袁天罡齐名的大唐相士张冏藏
  39. 电商冲击下,菜市场不能死,也不会死
  40. 郑丽文当选后即提三大原则
  41. 川普关税策略调整,豁免范围扩大
  42. 外企,正加速从955滑向996
  43. 最适合临摹的72幅精美山水画
  44. 拜登“癌症治疗后”首露面
  45. 山东海阳市老人扎堆补领结婚证 消息冲上热搜
  46. 一条短信,2万元直接“消失”
  47. 男子夜遇东北虎
  48. 美国向贩毒“舞剑”,意在委内瑞拉石油?
  49. 卢浮爆被盗细节曝光
  50. 吉林香肠、东莞烧卖…接连有人吃到“人类牙齿”
  51. 震惊!中共背景黑帮操控的“人口贩卖工厂”被美国揭穿
  52. 82岁拜登“癌症治疗后”首露面!额头明显手术刀疤
  53. 法国卢浮爆遭抢,9件珠宝被盗
  54. 刑法学者刘仁文:建议将“罪犯”改称“服刑人员”
  55. iPhone Air撬开了中国的eSIM,真讽刺
  56. 欧中7年首度对话爆冲突 欧议员发言令北京气急败坏
  57. 这些天,小米和雷军都在被流量反噬
  58. 一头牛在转生中解决与3人的债务纠纷
  59. 美国警告:哈马斯即将袭击巴勒斯坦平民
  60. 被耶鲁开除女孩:我讨厌自己是亚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