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企独享全球天然气船订单 中国船业遭重挫
2025-09-29 12:26:03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截至8月底,韩国船企承接了今年全球液化天然气(LNG)船的全部16艘订单,中国船企新订单数为零,中企称霸全球造船业的野心遭重挫。业界认为,川普政府下月开始对中国制造的船舶停靠美国港口收费,中国制造的LNG船出现故障,以及卡塔尔船东的LNG项目招标结束是三个主要原因。
今年以来全球LNG造船订单 韩企完胜中企
韩国媒体《朝鲜日报》报道,9月29日韩国造船海洋设备协会透露,截至8月份全球范围内液化天然气(LNG)船订单共计16艘,14艘(88%)由韩国船厂承接,其中三星重工承接了7艘,现代三湖重工承接5艘,韩华海洋承接2艘。其余2艘(12%)由韩华海洋2024年收购的美国费城船厂负责制造,该订单由韩华海洋的子公司韩华海运发标。
液化天然气船(简称“LNG船”、“LNG运输船”)是指专门运输液化天然气的“船舶”,是运载零下163摄氏度LNG的“海上超级冷冻车”,和航母、豪华邮轮同时被业界称为造船业“王冠上的明珠”。
中国近年一直在LNG运输船市场追赶韩国造船业。2008年,沪东中华船厂交付中国首艘LNG船“大鹏昊”号,但直到2021年,中国船企新接大型LNG船订单占全球的份额仍不足10%,而韩国船企则超过90%。
接下来中国在LNG船市场逐步提升。2022年韩国在LNG运输船新造市场的占有率为67.5%(115艘),中国为32.5%(56艘),2024年这一差距有所缩小,韩国为57.2%(48艘),中国为42.8%(28艘)。
川普船舶入港收费 颠覆新造LNG船市场
但今年形势完全逆转。业界认为,随着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United States Trade Representative)对中国制造的LNG运输船和中国LNG运营商的入港限制,以及卡塔尔订单进入清冷状态,中国LNG运输船的订单已经中断。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今年4月宣布,自2025年10月14日起,川普政府将开始对中国制造或注册的船只征收新的港口费用。中国注册的船舶运营商按每净吨(Net Ton)50美元起支付码头服务费,采取逐年递增方式调整,将在2028年达到每净吨140美元。使用中国制船舶的营运商(无论国籍),按每净吨(Net Ton)18美元收费,至2028年逐年调升至33美元。
USTR指出,中共多年来通过补贴政策与产业控制,蓄意在海运、物流与造船产业中建立主导地位,损害美国商业利益、削弱市场导向企业的竞争能力,并对供应链安全构成风险。根据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数据,中国目前拥有全球约五分之一的商业船队,并承担超过全球一半(53%)的商业造船产能,总量已超越其它所有国家加总。
日本航运巨头商船三井社长兼首席执行官桥刚(Takeshi Hashimoto)今年5月表示,公司决定暂时停止订购中国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
中国制造的LNG船 频频出现故障
此外,中国LNG船频繁出现故障也影响了订单。沪东中华造船建造的LNG运输船“青岛号”液,2023年11月在澳大利亚港口发生停电事故,船舶滞留在码头导致其它船无法靠港,造成重大损失,最终被拖回青岛董家口码头维修。
沪东中华建造的另一艘LNG运输船“CESI Gladstone”(中能福石)号,2018年6月在澳大利亚太平洋液化天然气工厂装载货物后驶往中国时,主机突然发生故障,导致推进力丧失,随后拖入巴布亚新几内亚拉包尔港(Rabaul OPL)维修。
国际船舶网报道,沪东中华建造的中国首艘LNG运输船“大鹏昊”号,2009年因轴承润滑油受到微生物污染,后拖入新加坡三巴旺船厂进行修理。当时船长丹‧布朗(Dan Brown)强调,中国制造的LNG运输船存在一系列问题。
韩国产业研究院研究委员李殷昌(音)说:“(新造)市场处于清冷状态,中国想提高市场占有率,就必须获得和韩国船没有品质差异的评价。为了获得这一评价,中国建造的船舶必须保持数年稳定运营,因此韩国造船业还有时间拉开差距。”
此外,中国为卡塔尔船东建造了27万立方米(QC-Max)级的超大型船舶,并因此承接了大批这种订单,但卡塔尔LNG项目的订单在去年第二次招标结束后已进入清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