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国审判十八-江油事件引爆国内外声援浪潮
2025-09-28 16:28:09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看中國
江油人民走上街头抗议(视频截图 X)
在四川江油市发生的一起校园霸凌致死事件持续发酵之际,一场由海外异议人士主导的线上讨论会于近日召开,主题聚焦于该事件的深层社会根源、国际司法机制的介入潜力,以及中国政治转型的路径选择。这场名为“大中国审判第41期”的播客式空间讨论,汇集了包括知名民运人士盛雪在内的多位参与者,他们从事件表象剖析至制度逻辑,呼吁将江油事件升级为全球关注的制度性人权侵犯案例,并探讨如何通过国际压力推动中共政权的变革。讨论中,参与者强调,江油事件并非孤立的校园暴力,而是中共极权体系在基层社会复制的缩影,亟需国内外合力打破历史循环的桎梏。
事件背景:从校园悲剧到制度性暴力的缩影
事件起源于江油市一所中学,一名14岁女孩遭受长期霸凌,受害者父母分别为聋哑人和残疾人,属于典型的社会弱势群体。这一悲剧迅速点燃当地民众的愤怒,数千抗议者走上街头,高呼“共产党下台”“习近平下台”等口号,短暂形成规模化示威。警方随后展开大规模抓捕,围观者和抗议者均未能幸免。尽管街头抗议暂告一段落,但事件在国内外引发连锁反应。国内微信群中出现联署接龙,支持江油抗议的声音此起彼伏;海外,从美国到德国,多地举行线下声援活动。讨论会上,主持人指出,此事件已超越单纯的政治范畴,触及社会公义、公平与人性底线,民众的情绪正从个案愤怒转向对制度架构的质疑。
制度性根源与历史循环:权力暴力的代际传承
盛雪作为主讲嘉宾,深入剖析江油事件的制度性成因。她强调,这并非单纯的校园霸凌,而是中共权力暴力的代际传承。“文革时期的学生暴力、2017年四川泸州赵鑫案,皆是类似悲剧的镜像,”盛雪表示,“江油事件映射出整个社会权贵游戏的本质:弱势群体成为牺牲品,而施害者往往背靠权势网络。”她呼吁将事件与中共的系统性罪行捆绑,包括活摘器官、毒食品泛滥、强拆土地等,形成一张“制度暴力地图”。“所有这些事件并非孤立,而是由中共专制串联而成,”盛雪说,“我们必须让公众认识到,这不是‘他人的悲剧’,而是每个人都身处其中的威胁。”
讨论中,多位参与者从历史视角审视事件。戴笠认为,中国历史充斥“屠龙者成恶龙”的循环,共党推翻国民党后重蹈暴政覆辙。要打破此循环,需借助外部力量,如日本明治维新式的西化或全民信教,以从根源铲除专制土壤。胡潘从受害者父母角度分析,共党剥夺言论与迁徙自由,将民众变相“残疾化”。“习近平上台后,打压变本加厉,江油事件是临界点爆发,”胡潘说,“这标志着政权末期,越来越多民众觉醒。”另一位参与者“民国与民主”指出,抗议者唱《义勇军进行曲》,显示他们仍视此为内部矛盾,而非敌我对立。“需让民众认识到,共党视人民为俘虏,用洗脑与镇压维持统治,”他说。
国内外共鸣与觉醒:墙内外民意的180度转变
海外观察成为讨论热点。王潘作为“巴蜀独立”主张者,通过抖音和TikTok监测墙内舆情,发现民众对警察态度的180度转变。“短短一天,价值观看似颠覆,”王潘说,“墙内民众的创造力超出想象,他们用谐音词、纪录片片段传递信息。”他强调,变革主角仍是墙内民众,海外异议者可通过转发、宣传推波助澜。刘敏分享亲身经历,作为近期离境者,他感受到国内底层百姓的觉醒信号。“从8964学运、白纸运动到江油事件,阶层矛盾已然爆发,”刘敏说,“喊出‘共产党下台’是历史性进步,预示中共迷茫指日可待。”
国际司法与策略动员:从事件到制度变革的突破口
国际司法干预被视为关键突破口。盛雪介绍了“世界公民法庭”(CCW),这是一个准司法组织,由纽伦堡检察官本杰明?费伦茨和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奥列克桑德拉?马特维丘克创立,旨在填补国际司法空白。法庭基于《罗马规约》和联合国人权法案,审视政治领袖罪行,其判决曾被国际刑事法院采纳。“我们正推动对习近平的审判,”盛雪说,“江油事件可纳入指控,揭露中共对维吾尔人、藏族、香港及海外华人的渗透与迫害。”她呼吁收集证据链,包括医院诊断、警方记录、家属证词,形成英文事实材料,递交人权观察、大赦国际等组织。同时,推动民主国家通过人权决议,将镇压者列入制裁名单,甚至利用贸易杠杆,如欧盟供应链接禁调查法或美国维吾尔强迫劳动防止法,挂钩当地政府利益。
参与者也探讨转型策略。盛雪主张“和平理性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反对单纯“和理非”,强调不合作是核心。“在暴政下,所有反抗皆合理,”她说,“但需策略,避免铁拳镇压。”针对AI、大数据等技术壁垒,金石所指建议将真相转化为信息包、表情包,利用算法传播至年轻一代。“00后、05后越粉红越需觉醒,”他说,“融合AI与大数据,让历史不被遗忘。”
分治与自救:未来转型的多元路径
独立与分治议题引发热议。盛雪支持地区自救体系,如西藏流亡政府可快速投射管理,维吾尔、蒙古地区亦可借鉴。“满洲复国运动正推动民主架构,”她说,“独立并非分裂,而是摆脱暴政的自救。”王潘赞同,认为中共垮台后,和平转型几无可能,需分阶段推进。张斌强调,独立目的是摆脱中共,未来可如欧盟般联合。“大一统害死人,”江东照相馆说,“各省独立才能消灭中共。”
讨论结尾,盛雪强调,中共暴政结束是时间问题,但转型需内外合力,避免人性扭曲的遗祸。江油事件或成转折点,若持续追踪、绑定制度,可唤醒全球共识,推动司法、经济、外交多维制裁。
此次讨论凸显海外异议力量的凝聚,江油事件从地方悲剧升华为国际议题,预示中国变革浪潮或将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