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舟:中共军队在朝鲜战场如何被打懵(二)
2025-09-28 19:25:43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中共军队数百万人曾先后入朝作战,损失惨重,对外仅敢号称与32万美军和联合国军打成平手,对内则谎称胜利。中共军队从一开始狂妄地突然袭击,到最后被钉死在三八线,被一次次打懵,简单还原这些战役如今仍有现实意义。
接上篇:中共军队在朝鲜战场如何被打懵(一)
美军仓促出战
乌山之战(The Battle of Osan)是美军在朝鲜半岛的首次作战。1950年7月5日,540人的史密斯特遣队被空运部署到韩国。这是距离韩国最近的美国陆军部队,隶属于驻扎日本的第8集团军第24步兵师。师长认为,下属的3个团中,第21步兵团战力算最强,于是最先派出了该团的第1营,该营指挥官史密斯中校曾参加过太平洋战争的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因此该营被称为史密斯特遣队。
朝鲜军队在东线的进攻被韩国军队阻滞,但在西线很快占领首尔,并继续向南推进。美军史密斯特遣队抵达韩国后,立即部署到首尔南部的乌山地区前线,以阻挡朝鲜军队在西线的进攻。美军第24步兵师其余部队则乘船前往韩国增援。
由于经费削减,该营只配备了所需重武器的一半,包括6套过时的火箭发射器、2门无后座力炮、2门107毫米和4门60毫米迫击炮。为特遣队增派的一个炮兵连装备了6门105毫米榴弹炮,但仅有6枚高爆反坦克弹,其余为普通高爆弹。
该营三个连没有满编,实际只有两个连,士兵大多仅接受过8周基础训练,三分之一的军官曾有二战经验,六分之一的士兵有战斗经验。
史密斯特遣队的阻截任务十分艰钜,虽然官兵们自告奋勇,不怕身处险地,但他们不知道即将遭遇的是朝鲜5,000人的进攻部队。

3小时的阻击战
7月5日一早,史密斯特遣队发现了朝鲜进攻部队,是朝鲜第105装甲师第107坦克团,第一波8辆T-34坦克组成的纵队首先逼近。美军发射火炮,多发击中朝鲜坦克,但未造成多大损伤。美军又发射无后座力炮,命中了第一辆坦克,也未造成损伤。
朝鲜坦克向美军阵地还击,但没有命中,继续逼近美军防线。美军近距离发射了22枚火箭弹,因为没有配备最新的反坦克弹药,虽然几枚火箭弹命中几辆坦克后部装甲最薄弱处,但没能穿透。
美军炮兵使用仅有的反坦克高爆弹,击伤了前面2辆坦克,其中1辆起火。美军随后密集发射普通高爆弹,摧毁了第3、4辆坦克;但有朝鲜坦克突入到美军步兵和炮兵阵地之间。
朝鲜第二纵队的25辆坦克一小时内也逼近美军阵地,美军炮火又击伤了数辆坦克,但最靠前的炮兵阵地也被朝鲜坦克摧毁。
朝鲜军队第三批坦克出现时,两个步兵团也随之而来,兵力近5,000人。前两批坦克应该没有及时联络后方,朝鲜步兵竟不知美军在此。史密斯下令榴弹炮、迫击炮、机枪、步枪全部开火,摧毁了数辆卡车,朝鲜步兵暂时被击溃。
朝鲜坦克进攻缺乏章法,但最终逼近美军阵地,朝鲜约1,000名步兵试图从侧面包抄美军,但被击退。随后,朝鲜步兵再次大规模从侧面包抄,并用火炮攻击美军阵地。
美军坚守阵地三个小时后,弹药已经不足,通讯中断,史密斯下令各部队交替掩护撤退,但B连第2排没有收到撤退命令,最终孤军奋战,生存者被俘,大多数之后逃脱,但伤兵被杀害。
美军炮兵拆除了火炮瞄准器和炮闩后撤退,特遣队在朝鲜军队追击下遭遇不小的损失,但找到了原来隐藏的运输车辆,迅速赶往后续防线,与第24步兵师主力汇合。
夜幕降临前,史密斯特遣队有250人抵达第二防线,其余人员几天内陆续返回,最后一批5天后抵达,朝鲜军队也尾随而来。

中美实质上的第一次交战
美军在朝鲜半岛的第一战,面对朝鲜优势兵力和装备,表现英勇,但战损达到约40%。此战美军60人阵亡,21人受伤,82人被俘。美军坚守阵地3小时,朝鲜军队的进攻被阻滞了大约7小时。美军在后续战事中夺回了乌山,并在此建立了空军基地,如今是美、韩重要的联合空军基地。
乌山之战至今被美国国防部作为教训之一,警醒美军再也不能毫无准备、仓促出战。特遣队指挥官史密斯事后检讨,如果让部队早一些撤离,应可避免不少损失。
美军当时并不知道,他们面对的朝鲜第4步兵师实际由中共军队内的朝鲜族士兵组成,包括3个步兵团、1个炮兵团、1个反坦克营、1 个自行火炮营、1个工兵营、1个信号营、1个医疗营和训练营,基本规模与美国步兵师类似,只是炮兵和后勤规模较小。
该师核定兵力超过1万人,齐装满员,官兵参加过中国内战,进攻韩国首尔时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师2个步兵团在乌山与美军史密斯特遣队交战,实际可以算中美军队的第一次交锋。
这些以中共军队为班底的朝鲜军队,有5,000人之众,还有1个坦克团助战,但缺乏有效协调,未能吃掉540人的美军特遣队。美军撤退不够及时,但中共军队惯用的包抄战术也没有真正奏效。
史密斯特遣队无法抵挡敌军优势兵力,短暂交战后选择撤退。朝鲜军队估计自认在第一战中打败了美军。中共不敢承认曾派兵进攻韩国,也就没法这样宣传。
朝鲜军队占领乌山后,继续攻击美军第24师的后续防线。

大田战役的拖延行动
美军史密斯特遣队1950年7月5日与中共军队为班底的朝鲜军队首次交锋后,从乌山撤退。朝鲜军队拥有兵力和装备的优势,美军第24步兵师只能且战且退。
美军第24师有3个步兵团,每个团编制应为各3,000人,但3个步兵营实际只有2个,先前的一系列阻击战又不断损失了兵员。第21步兵团仅剩1,100人,第34步兵团2,020人,第19步兵团2,276人,另有剩余的炮兵部队。
该师连日作战,官兵精疲力竭,撤退中装备大量遗失或损坏,通讯设备、弹药有限,既没有坦克支援,也仍然缺乏反坦克弹药。
7月12日,美军第24步兵师渡过锦江,之后摧毁桥梁,在大田周围建立防御阵地。大田是一个重要交通枢纽,美军困难重重,但没有退路,必须在此进行关键的阻击,拖延朝鲜军队的进攻,为美军在釜山建立防御圈尽量争取时间。此战被称为大田战役(Battle of Taejon),也是美军24师一系列阻击朝鲜军队的战事中最大的一场。
朝鲜军队计划集结3个师围攻大田的美军第24师,朝鲜第2步兵师没有及时抵达,但第3、第4师的兵力仍几乎是美军的2倍,并得到第105装甲师五十多辆T-34坦克的支援。美军的好消息应该是,朝鲜军队同样连续作战、疲惫不堪,而且不断被美军空袭,还要首先强渡锦江。
7月14日上午,锦江防线高地上的美军发现了河对岸的朝鲜T-34坦克,与火炮一同攻击美军阵地,朝鲜步兵乘船渡河。因美军通讯不畅,没能及时阻止朝鲜步兵向美军防线后侧迂回。美军炮火打退了朝鲜军队的进攻,但步兵被迫后撤到更安全的位置。
大量朝鲜步兵渡过锦江,攻击美军炮兵阵地,迫使美军撤退,损失了所有火炮和车辆。美军随后组织反攻,但没有夺回阵地。美军发动空袭,摧毁了失去阵地上遗留的装备,但空袭未能阻止更多朝鲜军队过河。
美军兵力薄弱,虽然得到了部分韩国军队的支援,也打退了朝鲜军队的多次进攻,但伤亡过大,锦江防线无法坚守,难以阻挡朝鲜军队的多方渗透。4天后,美军被迫放弃靠近锦江的防线,向大田市区收缩兵力。
7月17日,美军第24师3个团可战斗的人员基本仅剩下营级兵力。7月18日,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中将命令第24师还需要坚守大田至7月20日,才能确保釜山防御圈的建立。

激烈的城市战
7月19日,朝鲜军队进攻大田市区。在城内的朝鲜特工人员提前掌握了美军炮兵阵地和弹药库等位置,朝鲜军队优先攻击这些目标。
美军第24步兵师继续战斗,也得到了一些支援,包括数辆轻型战车。然而,大田城区被人数占优的朝鲜军队包围,朝鲜军官不顾伤亡强令进攻,双方展开激烈巷战。
7月20日傍晚,美军开始突围、撤离大田,但不断遭到朝鲜军队伏击,美军第24步兵师此战付出重大伤亡,伤亡率接近30%。
在锦江防线的战斗中,美军阵亡354人,伤156人,被俘125人,失踪60人。
在大田的战斗中,美军阵亡465人,伤325人,被俘175人,失踪120人。
美军部分失踪和被俘人员很快被朝鲜军队枪杀,第24步兵师为阻击朝鲜军队,付出较高代价,但完成了拖延朝鲜军队推进的任务。朝鲜军队虽然最终占领了大田,但美军取得了战略性胜利。
从7月5日史密斯特遣队首次接战,到7月20日大田战役结束,美军用宝贵的两周时间,在釜山建立了防御圈。
美军在朝鲜半岛仓促应战,一开始陷入被动,但仍展示了现代化军队的能力,及时完成了关键的战略部署。
美军第24师师长迪恩在战斗中身先士卒,彻退中,他的吉普车拐错了弯,与部队失联。35天后,在山中迷失的迪恩被朝鲜军队俘虏。迪恩担心在酷刑下泄露情报,多次试图激怒朝鲜人杀死自己,但他并未遭受酷刑。朝鲜军队较长一段时间后才搞清楚他的身份,但没能得到任何情报。
战后评估认为,美军第24步兵师遭受重大战术损失,除了兵力劣势外,主要因为缺乏训练和有效装备。美国在二战后大幅削减军事预算和人力,第24师和史密斯特遣队在朝鲜上阵时,仍在使用二战装备。因有限经费专注于重型核轰炸机项目,美国空军常规空袭能力也未能得到快速升级。
据美军估计,以中共军队为班底的朝鲜第4师此战遭受重创,总兵力减少到不足8,000人,只剩下12门火炮。朝鲜第3师兵力减少到50%。
此战结束时,美军部署到朝鲜半岛的兵力与进攻的朝鲜军队已大致相当,并构成了釜山防线。朝鲜军队不明就里,继续盲目进攻,也决定了大部分覆灭的命运。
(未完待续)
大纪元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