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鼓动暴力不应属于言论自由范畴
2025-09-17 11:25:42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大纪元特约记者横河新闻分析)美国保守派新星查理‧柯克近日被刺杀,但是他开创的“美国转折点”运动只会更强大,支持暗杀的暴力言论属于“言论自由权利”范畴?受第一修正案保护吗?
查理发起的运动走向世界
查理‧柯克被刺,而他发起的美国转折点运动正在美国各地飞速传播,并走向世界。在刚刚过去的周末,很多国家都有人举行悼念活动。
如英国的“团结王国”游行,游行定位为“言论自由节”,实际上聚焦移民政策、边境控制等。由于游行前正逢查理‧柯克9月10日被刺杀身亡,组织者将其口号定为“献给查理‧柯克”。这个口号吸引了远超组织者预计的十万人参加。
澳洲、韩国、捷克、德国、以色列、英国、波兰、新西兰以及西班牙都举行了专门悼念查理‧柯克的活动,虽然参加人数仅数十至数百人,最多英国上千人,但却代表了一种趋势。他们代表了本国的相当一部分民意,即如何应对面临的社会危机和急遽变化的国际环境。如德英聚会主要是显示反移民立场,而波兰则是响应柯克的反共产主义立场。
在这个动荡的历史关口,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很多人都能从查理‧柯克身上看到自己可以学习和被激励的因素。
查理在恢复美国传统价值
查理‧柯克的美国转折点运动和他在校园的演讲辩论不是在捍卫言论自由,马斯克收购推特才是。查理捍卫或试图恢复的是更广泛的以基督教信仰为核心的美国传统价值。
过去十多年,美国有两个主要的保守派运动,一个是查理‧柯克开始于2012年的美国转折点运动,另一个是川普从第一次2016年竞选总统开始的美国优先MAGA运动,两者都以回归美国传统和宗教信仰为基础,前者注重于青少年,后者因为和总统选举同步,所以更注重于实际政策。两者在理念上有很多交集,但运动并没有融合。
川普在第二次竞选中,查理‧柯克在帮助赢得大学生选票功不可没。他做了一件人们认为最难,然而却是最重要的事,就是在年轻人尤其大学生中恢复传统理念。大学是自由派和极左势力最强大的堡垒。他有一套完整的保守派理念,有执行的计划和亲身实践,包括后来为所有人所知的校园辩论“请证明我错”。
他在18岁时,就看到了美国社会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而且身体力行去解决。不得不说,他来到这个世界是肩负使命的。他的坚定的基督教信仰、渊博的知识、辩论的智慧和技巧都是超人的。可以说他影响了一代年轻人。

查理理念在更快速和更广泛的传播
美国健康和公共卫生部长小肯尼迪在上周末肯尼迪中心举行悼念活动上发言,谈到他17岁的侄女上大学,准备行李时带了一本《圣经》,她母亲问她为什么,她说她要像查理那样生活。
情报总监加巴德也在悼念仪式上发言,谈到查理被杀的第二天,有人说“我们现在能做什么?我知道答案应该是爱,应该是和平,但查理试过这些了,没有用”,我对她的回答是,“不,那是有用的,而且非常有力,这就是为什么他们杀害了他。”
短短几天,查理正式葬礼还没有举办,美国转折点总部就接到了三万七千份要求建立分部的申请,而现在的规模是900个大学分部和1200个高中分部。
查理‧柯克开启的青年保守主义运动一定会更强大,不仅是他妻子承诺要使它继续和加强,更是人们接受了他的理念,思想是不能被子弹射杀的,相反会更快速和广泛地传播。
支持暗杀的暴力言论 会有后果的
查理被刺后一些人的表现,引发了一个关于言论自由的大讨论。一些人在网上或工作场所庆祝查理被刺,这些人中的一部分已经被解雇或停职。这些人的第一修正案的言论自由权利是否被侵犯了?
实际上,第一修正案对言论自由的描述是“禁止国会立法剥夺言论自由”,在制定第一修正案时,仅仅指联邦立法,后来扩展到包括联邦、州和地方立法。
所以说,第一修正案保护的是言论自由不被立法和政府剥夺,并不涉及到私营企业。查理‧柯克遇刺事件后,亚特兰大的大企业雇主已暂停或解雇在网上发表不当言论的员工,这些大企业包括达美航空和亚特兰大儿童医疗保健鲍司。
亚特兰大的一位民权律师表示,他接到很多电话,说这违反了我的第一修正案权利!这位律师说,“这很简单。你没有权利。”他说,“私人企业主的真正目的是赚钱,如果他们觉得你在网络上、周末或个人时间的行为让他们丢脸,他们可以选择解雇你,你也没有任何权利。”这是一位民权律师,专门为这些被侵犯了人权的顾客打这类官司的。
具体地说,私企员工如果违反了公司规定或破坏了公司形象和声誉,是可以被解雇的。如密歇根的那家Office Depot的员工,拒绝为客户打印烛光夜悼用的传单,违反了公司规定,所谓呼吁抵制既破坏了公司形象,也给公司带来经济损失,而且那不是言论而是行动,公司没有选择,只能解雇她们并公开道歉。
况且,被解雇的员工仍然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公司不能阻止,他们的言论自由并没有被剥夺。而且,第一修正案只针对政府和立法。后来最高法院有很多判例,特殊情况下确实言论自由可以让位于国家安全,虽然门槛很高。
最重要的是,即使有判案先例,法律是人制定的,而人类是有更高的标准的,是神给人的道德标准。这些行为也许不违法,但是会有后果的。
查理致力于和平对话 却被暴力谋杀
查理‧柯克就是为了不同观点不要发生暴力冲突,才致力于用最和平的方式进行对话,却被最暴力的方式剥夺了生命。庆祝他失去生命并非表达不同意见,而是支持暗杀这种严重刑事犯罪行为。当然这些人确实有言论自由,但并不表示雇主不能解雇他们,有很多职业是需要一定的道德操守的。
在已知的案例中,最大部分是教育工作者,如中田纳西州立大学(Middle Tennessee State University)院长助理、德州和爱荷华州多名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教书育人的,支持暗杀不同意见的人是没有资格教育学生的。另一些是医务工作者和消防队员,这些救人的职业,支持暗杀的人也是不适合从事的。
实际上,即使他们被解雇或停职,他们仍然可以继续表达他们的观点,他们仍然享有言论自由,只是原雇主认为他们不符合职业要求。

“庆祝查理被刺杀”的外国人将被禁入境美国
除了国内已经和正在发生的解雇外,国务卿卢比奥表示,国务院将禁止任何庆祝或美化查理‧柯克被刺杀的外国人入境美国。并且表示已经在做了。
而在华人圈,至少有两位来自中国大陆的网络名人,由于庆祝被人举报,现在面临被FBI调查的可能。有人以此为例说美国并无言论自由。其实不然。
首先,这两位都是客居美国,一个是绿卡,一个是政庇待批准。人间常理是客随主便,主人要送客,不需要特别的理由。即便是离开美国了,他们也还可以继续发表他们的观点,在中国可以用微博、微信或抖音什么的,也可以翻墙继续用X之类的美国平台。
这和禁止庆祝的外国人入境是一样的,签证、政庇都是特权而不是基本权利。凡是到美国领事馆签证的都知道这一点,被拒签的人就不会去领事馆力争自己的权利,因为这是起码的常识,你想去作客,主人不欢迎,甚至都不需要告诉你理由。
法律挑战
当然,无论是国内解雇还是禁止入境,都可能遇到法律挑战。
美国最高法院判例中,国家安全在特定情况下可优先于言论自由,特别是在战时、冷战或反恐的背景下,但政府需证明明确且立即的危害。
被告方可能援引2010年Holder v. Humanitarian Law Project案的逻辑,认为这些言论可能间接支持或美化类似恐怖主义的政治暴力。在该案中,最高法院判决确认政府可限制与恐怖主义相关的言论或行为,即使这些行为表面上是和平的。另一方面则面临同样是最高法院判决的五角大楼文件案的高门槛挑战。
不过,这两个案例被告方都是政府,对非政府的解雇意义不大。
而卢比奥的入境禁令,由于是针对不在美国的外国人,第一修正案不一定适用,而且完全是国务院的行政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