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老师,成了学校争抢的香饽饽

2025-09-16 01:26:11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南风窗

退休老师,成了学校争抢的香饽饽

2024年9月,陕西安康高新区的一间中学教室里,挤着五六十个人。他们不年轻了,大多数人鬓角已白。

这些人聚在这里,是为了同一件事——找一份工作。

胡玉明是其中之一。那时她60岁,已退休5年。和在场许多人一样,她报名了当地的“银龄讲学计划”,等待着一个重返讲台的机会。

这样的场景并不罕见。就在刚过去的8月,江苏多地一口气放出200多个银龄教师岗位。仅徐州沛县就招聘168名银龄教师,其中城区小学占140名。云南省也发布公告,计划2025年秋季学期招聘银龄教师719名,并明确正高级教师税前年薪10万元、副高级教师8万元。

而当退休教师凭借经验优势成为“香饽饽”时,“毕业即失业”正成为部分师范毕业生的真实写照。

在“教师过剩”“教师轮岗”等话题持续升温的当下,面向退休教师的上百个岗位显得格外醒目。不少人疑惑:为什么生源减少,学校却更青睐退休教师?

01

退休教师重返讲台

对胡玉明来说,“退休”不是职业生涯的终点,而是另一种开始。

去年7月,看到安康当地“银龄讲学计划”的招募公告,她几乎没犹豫就报了名。她整理好教师资格证、多年来的获奖证书,还特意去医院做了全面体检,按照要求一一提交材料。

之后便是等待。直到两个月后,手机响起,安康高新区教育局通知她去参加面试讲课。

考核形式是模拟授课和答辩。先抽课,再备课、讲课。大约10分钟的备课时间里,她被安排在一间空教室,手机被收走,眼前只有一张白纸和一支笔。

她抽到的是小学五年级语文的一篇古文。巧的是,那正是她退休前讲过很多遍的课文。

30多年的教学经验,并未因5年闲居而生疏。试讲时,她熟练地模拟互动,时而提问引导,时而演绎赞叹。站在讲台前,她投入而从容,没有一丝紧张。回到那样的场景,是她心底藏了多年的盼望。



经验丰富的退休教师,重返讲台依旧从容/图源:图虫·创意

2019年,55岁的胡玉明从讲台退休,曾和丈夫一起自驾出游。他们去了很多地方,一路风景壮阔,却没能解开她心里的那个“结”。

多年前当班主任时,她遇到一个学生,父亲是货车司机,母亲在外打工。孩子从五年级开始叛逆、逃学。

有一天,孩子的父亲来到办公室,眼神空洞又迷茫。他说自己不懂语数英,管不了孩子,几乎是在恳求她帮帮忙。可那时候,胡玉明也无能为力。

旅途中,她总是想起那个父亲的眼神和他恳求的声音。“那种眼神、那个声音,我一直没有忘记。”她无法忽视心里的感觉。

于是,胡玉明开始系统学习家庭教育,先后考取了家庭教育咨询师、指导师资质。全新的知识,填补了她教育认知里的一块空白。

但她深知,“知道”和“做到”之间,总有一道缝隙。她渴望一个把理论付诸实践的机会。所以当“银龄讲学计划”出现时,她毫不犹豫地抓住了。



胡玉明退休后重返讲台授课/受访者供图

胡玉明如愿入选。那次面试竞争激烈,“不知道什么原因,很多人都没录上”。她觉得自己幸运。在全市五名录用者中,她排进前二。就这样,退休5年后,胡玉明又一次回到了讲台。

廖雪迎也在同一年重返讲台。不过和胡玉明的“主动争取”不同,她的返聘显得“顺理成章”,理由很简单:学校需要,就回去了。

毕业后,廖雪迎进入宜城市一所中学任教,在讲台上一站就是30多年。“当老师吧,有幸福的时候,也有很挫败的时候,酸甜苦辣都有。”她说。

两年前,临退休的她被安排教初一的“道法”课。学生不重视这门课,连带也轻视老师,不少人公然不做作业。一次课堂上,她让全班重写作业,一个学生不服,当众骂她,甚至举起凳子企图砸向她,叫嚣要杀了她。

“快退休了碰到这事,心里很难受。”廖雪迎的教学生涯,就在这样的不堪中落幕。

退休初期,她的生活很悠闲。她去老年大学学瑜伽、打太极,没事就在家看看电视、闲坐。



胡玉明在退休后的旅游/受访者供图

可这种平静很快被“虚无感”取代,“感觉没什么寄托,一下子感觉自己老了”。这种失落并非来自经济压力,而是几十年习惯的讲台、学生突然从生活中抽离,让她无所适从。

所以当学校向她发出返聘邀请时,廖雪迎没多考虑,一口答应。

现在,她带两个班,一周12节课,每天至少1节。返聘后的日常和退休前没什么不同,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流程依旧琐碎而完整。

虽然她能感觉出“学生更喜欢年轻老师”,交流时偶尔也有代沟,但这并不妨碍她全心投入教学。“我就只管教书,内心很平静。”那种“被需要”的踏实感,让她觉得“自己还有用,还没老”。

02

银龄教师何以成刚需?

事实上,招聘银龄教师已不是新鲜事。

在北京海淀区一所一贯制公立学校任职的史颖姿回忆,早在“银龄教师”概念出现之前,她所在的学校就已在聘用退休教师。

1995年进入管理岗以来,她一直参与学校的招生和教学管理工作。她印象中,这么多年来,招聘“几乎没有间断过”。

最初只有三五位退休教师,由学校自行聘用。后来海淀区教委建立人才库,统一招聘、管理和考核银龄教师。银龄教师的数量逐渐增加,到她退休时,在岗的已有二十几位。

这种变化与国家政策推进密不可分。2018年,教育部等推出《银龄讲学计划实施方案》,最初旨在调动优秀退休教师支援农村义务教育,后续延伸至西部高校教育。截至2022年底,全国已有2万余名退休教师参与。

2023年,《国家银龄教师行动计划》印发,进一步深化政策支持。实施两年来,全国银龄教师突破3万人,其中基础教育领域近3万,高等教育领域超3000人。



2024年2月,教育部每年选派约2万名退休教师支持民办教育/截图自央视网

银龄教师的“重返潮”,并非偶然。对退休教师而言,这是“再发光”的机会;对学校而言,则是一次教育资源的高效补充。

史颖姿表示,教学改革、政策调整、课时变化、生源波动、教师年龄断层等,都可能催生短期师资需求。

退休前,校内和她同龄的骨干教师约有10人。到龄退休后,骨干教师批量离开,年轻教师的补充速度却跟不上。55岁退休后,她同样被返聘3年。

“师生比是固定的,但每一届生源数量不同,师资需求也会变化。”史颖姿举例,如果某年六年级毕业生少于一年级新生,就可能出现“教师差”。这种缺口往往不是“缺一个人”,而是“缺一个班子”。



9月9日,年届退休主动请缨的王英红老师在课间辅导学生功课/新华社记者陆波岸摄

年轻教师需要成长周期,“培养要花人力、财力、时间”。紧急情况下,学校等不起,学生更等不起。银龄教师经验丰富、上手快,自然成了“应急”首选。

银龄教师还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大多签短期合同,常见一年一签,“明年不扩招就不续了”,史颖姿说。

这种“候鸟式”的流动,不占编制、不评职称。这对海淀这类教育强区尤为重要。她说,很多学校早已“超编”,招在编教师得等教委指标,还可能卡学历、户籍,外地生源的本科生基本没机会。“哪怕不聘退休教师,新教师也进不来。”

银龄招聘其实是一种“精英式”补充,“不是递个特级证书就能过”。史颖姿强调,学校最看重的是“上课能力”,“首先得把课上好,课不过关,后面都不谈”。因此,招聘门槛很高,口音、风格不合适,都可能落选。



《青春派》剧照

最终被聘用的银龄教师,大多有中高级职称,经验丰富,或是教学骨干,或是学校领导。他们不仅能胜任日常教学,还能带动年轻教师成长。这种高门槛筛选,在经济发达地区尤为明显。

“银龄计划”是针对老龄化社会,挖掘老年人力资源的一项举措。“实施银龄讲学计划,是多赢之举。”教育专家、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不少退休教师教学经验丰富,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完全有能力返校讲学。

“不仅是中小学,一些职业院校、民办学校也会招聘银龄教师。”对农村学校来说,银龄教师还有一个隐形优势——成本低。熊丙奇分析,尤其在农村地区,“退休教师有退休金保障,相对于招聘在编教师,不需要投入太多经费”。

03

银龄计划之外

而近两年,有人将年轻教师就业难归咎于退休返聘,认为是老年人在“抢饭碗”。

但从数据看,《国家银龄教师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使全国银龄教师队伍总量达到12万人。这与2024年全国1885.01万的专任教师规模相比,占比仍很低。

熊丙奇认为,银龄教师与年轻教师并非互相挤占的关系。二者定位不同,“有些岗位年轻人不愿意去,或难以胜任的”,正好由银龄教师填补。

但学校的学生数量、课时总量是固定的,所需教师人数也大致稳定。史颖姿认为,银龄教师虽不占编制,却可能挤占有限的临聘岗位或人才引进名额。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招聘银龄教师被不少地方视为“避险”策略。它填补了短期缺口,却未解决师资断层的根本问题。

不可否认,银龄教师为教育提供了重要支持。他们以丰富的经验重返课堂,缓解了部分学校师资短缺的状况,“传帮带”机制也为年轻教师铺路,实现教育经验的代际传承。



银龄教师为教育提供了重要支持/图源:图虫·创意

但作为曾经的学校管理者,史颖姿也窥见其中的脆弱。

“一年一签”的合同给学校灵活调整的空间,但也意味着当校方希望续签时,教师可能因个人或家庭原因随时离开。以初高中为例,即意味着难以完整跟进三年的教学周期。史颖姿表示,这种不稳定性给管理带来压力,也可能影响学生教育的连贯性。

同时,银龄教师大多不参与常规考核、不评职称。他们更像是“临时工”,参加教研和培训,却很少承担长期教学规划,也难以对学科建设做长远贡献。这可能导致部分银龄教师缺乏长期发展动力,工作积极性参差不齐。

“老带新”的效果也不确定。史颖姿说,尽管学校会安排乐于分享的银龄教师兼任教研组长或学科带头人,但实际效果“取决于老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分享意愿,也看年轻教师是否主动学习”,难以统一衡量。

此外,多数银龄教师在多媒体教学、在线工具使用等方面“普遍存在短板”。这种代际间的技术与理念差异,并非返聘或短期培训就能完全弥合。



数字化赋能教学,银龄教师重返讲台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新华社记者赵子硕摄

胡玉明刚返岗时,就曾为技术问题犯难。以前在乡镇小学执教,多媒体并不普及,她很少用PPT。重返课堂后,她发现,每个班都配有电子屏幕,用PPT上课成了常态。她不得不额外花时间学习,才能融入当下的教学环境。

一些学校依赖银龄教师。熊丙奇发现,不少学校一旦面临师资短缺,就通过教师转段、轮岗,或招聘银龄教师、临聘教师来解决。甚至一些民办学校里,三分之一的教师都是退休人员。

“要避免完全用老年教师进行教学。”在他看来,这不利于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和长期发展。“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要有长期的教师队伍建设规划。”

他认为,从教育规律看,我国当前的班级规模仍有“优化”空间。“现在小学一个班约45人,初中约50人,但发达国家的班额大多是20–25人。”在出生人口下降的背景下,应推进小班化教学,通过减少班额、优化教师结构,同时提升教学质量。



学生展示即将送给老师的手工作品/新华社发(李志军摄)

但现实是,地方政府大多不愿这么做。“地方政府不想增加整体编制,希望在原有编制上调配。”熊丙奇说,背后的顾虑在于,若未来学生数量减少,教师分流会变得困难。因此在财政压力下,“低成本、灵活”的银龄教师,成了地方政府的首选。

“某种程度上,银龄讲学计划只是缓解农村地区教师短缺的‘救急’措施。”他说。随着人口拐点的到来,教育系统必须寻找新的发展空间。而这,远不是请回退休教师就能解决的。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于朦胧坠亡全网追真相 蔡奇“儿子”是背后大佬?
  2. 脚部异常是肝肾警讯?出现3种情况要及早检查
  3. 史上最惨!年轻人活不起!惊现一大怪现象!中国要“爆”?
  4. 令计划兄弟的结局
  5. 满天“窟窿云” 辽宁朝阳惊现诡异天象令人恐怖
  6. 中国捞女债务暴雷!急忙结婚化债!埃建男付90万彩礼女方退婚不退彩礼!
  7. 25亿条消息,62页报告揭示人类在ChatGPT里的对话
  8. 中美就TikTok所有权问题达成“框架性”协议
  9. 故意泄密?党内严重分裂 中共防火墙机密泄露
  10. 美国最好的10所商学院 斯坦福大学居首
  11. 致命"接吻虫病"蔓延美国8州!CDC示警,被咬恐致心脏衰竭
  12. 中国经济要回春了吗?地方政府开始提前还债了
  13. 美中经贸会谈 美传达一重大信息促北京达成协议
  14. 护照戳章将走入历史 改用数位入境系统
  15. 纽约州长倒戈支持马姆达尼后,川普震怒
  16. 特习周五通话敲定TikTok协议
  17. 苹果向用户推送iOS26正式版更新
  18. 中国大陆“考试移民”瞄向香港,引发DSE攻防战
  19. 万斯:竟有人在柯克坟头蹦迪
  20. 美国大使馆涌“排队盛况” 一眼望不到头 网骂:汉奸!
  21. 习频被影射为亡国之君 《崇祯传》网售引关注
  22. 喝汤就是喝营养?
  23. 被日本害惨了,美韩贸易谈判几近“归零”
  24. 中国移民遭美驱逐到巴拿马 川普“第三国”遣返乱象
  25. 家中Wi-Fi速度缓慢?一动作让网络速度再次飙升
  26. 血溅井冈山 毛泽东结拜弟兄惨遭灭顶之灾
  27. 逐渐变味的“健身运动”:“暴走团”里的老年江湖
  28. 【新闻大破解】G7北约会向中共征100%关税吗?
  29. 中国药企“药捷安康”股价暴涨46倍 又暴跌64%
  30. 好莱坞巨星罗伯特雷德福逝世 川普克林顿发文纪念
  31. 加拿大Covid感染飙升,华人吐到脱水
  32. Costco这款饮料会自爆!紧急发信警告:别打开立即丢弃
  33. 学霸枪杀保险集团CEO 法官驳回恐怖主义相关指控
  34. Facebook隐私丑闻和解金开始发放
  35. 美国要求盟友加税,日本拒绝“难以做到”
  36. 《崇祯传》恢复网售引关注 曾因讽习遭封杀
  37. 杭州女散步踩到“化骨水”去世 官方通报惹议
  38. 迷信言论自由,别忘了枪声也是一种言论
  39. 美启动数十年最大海运布局 瞄准中共港口网络
  40. 波兰关边界,北京倒大楣
  41. 川普第4次延长TikTok分拆期限 周五川习通话定细节
  42. 川普呼吁取消上市公司季报:会干扰“长期主义”
  43. 中非船只碰撞 菲呛北京“满嘴谎言” 民主礁主权属菲
  44. TikTok协议细节:美国业务转给美国资本控股80%新公司
  45. 川普怒告纽约时报 求偿150亿美元:抹黑我数十年
  46. 美国公布主要毒品生产与转运国名单 中国在列
  47. 失明20多年 加拿大男子“以牙换眼”重见光明!
  48. 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欲暂停以色列联合国会员国资格
  49. 大批中国人失踪与可疑的器官移植产业
  50. 一位禅师把命和病讲透了
  51. 海洋管理国际研讨会 全球47位专家齐聚台湾
  52. 贾国龙深陷争议漩涡
  53. 美国农民受挤压——对川普的忠诚度正面临考验
  54. 美国副总统万斯:向雇主举报那些庆祝查理·柯克之死的人
  55. 港高等法院:冻结许家印全球77亿美元资产
  56. 胡锡进:5年前的美国谈判代表决不会这样说话
  57. 纽约时报:中国年轻人为何怀念"经济上行期的美"
  58. 淡江大桥合龙 赖清德赞“世界级重要建设”
  59. 卢比欧:哈玛斯仅剩数日可接受停火协议
  60. 中美达框架:TikTok在美继续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