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绿化工人,倒在东北的盛夏

2025-09-12 20:26:25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南方周末



2025年夏天,东北热得不寻常。

一名辽宁沈阳的园林绿化工人,在户外工作时倒下后,再也没有醒来。其直接死因是热射病引起的多脏器功能衰竭。

事发前后的四天内,沈阳最高温都超过了35℃,市气象台每日连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来自辽宁省气候中心的数据显示,2025年7月全省平均气温26℃,比常年同期偏高1.6℃,是有统计数据以来最热的7月。

这场悲剧并非个例。在有关记录和工人们的口口相传中,长白山种人参的农民、沈阳另一个小区的绿化工人、沈阳周边农村收西瓜的村民,均有人因热射病倒在了这个盛夏。

一名绿化工人,倒在东北的盛夏

张拥伦的工作服和鞋子。南方周末记者 林方舟/摄

倒下

这一天是2025年7月10日。早晨五点左右,63岁的张拥伦像往常一样醒来。前一天晚饭时,他说在超市买的猪肉吃着不香。妻子孟桂荣准备去楼下的早市,买几斤现杀的土猪肉。

吃过早饭,张拥伦准时出门。6点半,他需要到小区附近的“单位”报到,那里是包工头老赵租下的一个车库,存放着园林绿化需要的设备和工具,位于沈阳市郊。几十名工友先在此集合,再像麻雀一样散开,三三两两分组,开始一天的劳作。

从早市回来,孟桂荣把刚买来的土猪肉切好、分类,有炒菜的,有包馅的,还有做红烧肉的,她还买了张拥伦喜欢的酸萝卜。孟桂荣烧得一手好菜,从工厂下岗后,她开过餐馆,还在幼儿园做过厨师。

上午9点57分,张拥伦给妻子发消息:“中午不回家吃饭了。”正在备菜的孟桂荣隔了十分钟才看到,决定午饭自己也随便对付一口算了。前一天中午,张拥伦也没回家吃饭。平日他一般在家旁边的小区干活,最近几天,他被派往离家约5公里的一处单位大院。

整地、挖坑、种植、施肥、打药、浇水、剪枝……园林绿化的工作繁琐又辛苦。7月10日这天,张拥伦的主要任务是“打草”——拎着二十多斤重的打草机,清理与园林植物争抢养分的杂草。和很多从事体力劳作的工人一样,张拥伦晒得皮肤黝黑,六十出头便满头白发。

张拥伦和工友的上班时间是7:00-11:30,13:00-16:00。上午的工作结束了,“外派”工作的午餐可以报销,包工头老赵没给餐标设限,但张拥伦和搭档吴国友一共才花了10块钱,吃的是包子和粥。

这已经比吴国友平时吃的丰盛了。他家离“单位”有五十多公里,每天四点多起床,和几名工友一起坐老赵的车来。在没有外派的平日里,午餐要自费,他一般吃三张饼,不吃菜,扛饿。

当天是吴国友第一次跟张拥伦搭班,张拥伦嘱咐他:“天气热,要多喝水。”

当天沈阳最高温35℃,市气象台已经连续三天发布高温橙色预警。而下午一点,一天中最热的时间段,两人准时开始工作。

打草要保持安全距离,两人相距十几米,沉默不语地干活。耳边响起打草机的轰鸣,地面不断扬起的灰尘、杂草、碎石子,打在他们的身上。

下午三点左右,张拥伦突然反常地提出,他要提前下班。

吴国友看到他脸色煞白、两眼发直,一屁股坐在三轮车驾驶座上,垂下头,便不再言语,怎么叫都不吱声。

吴国友吓坏了,马上打电话叫老赵来。头顶的太阳毒辣辣的,两人合力把张拥伦抬到树荫下,赶紧喂他喝水、给他洗脸,见张拥伦还是没有清醒,便拨打了“120”。

厄运

谁也不知晓,张拥伦究竟是从何时起感到身体不舒服的,直到无法坚持而倒下之前,这个沉默、隐忍的男人并没有表露出任何异样。或许正因如此,没能让他在与死神的赛跑中争取到足够的时间。

张拥伦被确诊为热射病。张拥伦的儿子大安(化名)后来得知,父亲被送到抢救室时,已处于休克状态,医生在他身上放冰块,头上戴冰帽,当时他的体温高达42℃,摸起来甚至有点烫手。

广东肇庆一家公立医院的医生卢辉每年都接诊多例热射病患者。他介绍,区分热射病和中暑最关键的指标是人体核心器官的体温——热射病人达40℃以上,而普通中暑病人一般不超过38.5℃。

人体有一套精妙的散热系统,通过出汗和血管扩张来排出多余热量。然而,在高温下,这套系统可能崩溃——汗液无法蒸发,散热能力下降;剧烈劳动会让身体产生大量额外的热量,如果无法及时散发出去,就会导致体温飙升,迅速突破人体的安全极限。

人们常形容,“得了热射病的患者,身体的器官就像被水煮过一样”。从出事倒下到救护车送到医院,只间隔不到1小时。

他的肺脏受损,出现呼吸衰竭的迹象;血压异常低,要靠升压药维持;肌红蛋白高,说明肌肉出现溶解;肾脏衰竭,补液3000ml后,一滴尿也没排,不得不做血液透析,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

厄运突然降临,大安和母亲呆立在重症监护室门口,头脑发蒙。在高纬度东北地区生活的他们,从来没听说过热射病,更没想到,中暑还能死人。酷热的风险,已经超出了他们的生活经验。

事实上,热射病的死亡率极高。一项2022年的多中心研究显示,我国西南地区83家医院收治的873例热射病患者,总体死亡率高达32.4%。即便能从死神手中抢回一条性命,由于不可逆的器官衰竭,多数患者的余生也将与痛苦的后遗症相伴。

热射病的影响范围也日益扩大。根据2025版《中国热射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2年我国因热射病就诊人数达到53.9万,是2021年就诊人数的3倍左右。

“如果避开午后最热的时间段,中午休息好,再加上防晒和补水,这起悲剧本可以避免。”卢辉说,热射病分为劳力型热射病和经典型热射病两类,而张拥伦的情况属于典型的劳力型热射病,其常见于在户外作业的人群以及运动员等,这类人群往往都身体健康,甚至年富力强。

在大安的描述中,父亲没有任何基础病,就连前两年偏高的血压,做园林绿化工作后也趋于正常。父亲曾跟他说,找人算过命,自己能活到八十多岁。



张拥伦照片。受访者供图

吃苦

生活在城市,张拥伦却过着与土地打交道的生活。工作时,他每天和阳光、植物、泥土相伴;生活里,他唯一的爱好是种菜,在小区绿化带的角落里开辟了一小块菜地,种着黄瓜等蔬菜。

1961年冬天,张拥伦出生于山东一个农民家庭,排行老四,家里还有三个哥哥,贫困和饥饿是他童年抹不去的记忆。

十几岁时,初中都没读完,张拥伦就跟随大哥来到东北打工,从干杂活的小堡做起,自学手艺,逐渐成长为黑龙江伊春一家木材加工厂的钳工。

张拥伦脑子活泛,喜欢钻研,精通电路、电焊、机械等各种技术,是厂里受人尊敬的“万能工”。妻子孟桂荣记得,之前没有电话,队长经常半夜三更骑车到家里敲门,厂里的机器坏了,丈夫二话不说,“啪”地起床就随人家出发。

在大安的记忆里,小到手表、大到汽车,几乎没有父亲不会修理的东西。街坊邻居这家锁坏了,那家盆儿漏了,都来求助。他想不明白,为什么智能手机玩不转的父亲,却能修好台式电脑。

张拥伦49岁那年,木材加工厂效益不好,买断了他的工龄。下岗后,他找到一份在另一个厂子里做工的活,谈好了日薪10元,却遭到恶意拖欠,白干了近两个月,一分钱工资没领到。这件事至今让孟桂荣耿耿于怀:“每天零下30多度骑车上班,老遭罪了。他就是心眼老实,搁一般人早就不乐意了。”

孟桂荣和张拥伦同时下岗,听说山东教育水平高,为了儿子读书,两人回到张拥伦的山东老家,男人开摩托车修理铺,女人在旁边开饭店,但生意并不太好。

后来,一家人又搬到沈阳。张拥伦在一家物业公司找了费态修工的工作。他干得不错,但在59岁时,因年龄太大被辞退。

闲不住的张拥伦,又开始做园林绿化这份工作。63岁的他,甚至算是队伍中的“年轻人”,连包工头都比他大两岁,不少同事超过70岁。

大多数工友仍然要为生计打拼。他出事那天的搭档吴国友69岁,有个五十多岁的儿子和22岁的孙子。儿子在工厂上班,隔三差五“被放假”,常常领不到工资。老吴没有退休金,为了供养儿孙,园林绿化的差事他已经做了14年,每天工资100元。下班回家后,他喝几两小酒解解乏,然后去一家翻砂厂打更(守夜),每个月还能再挣几百块钱。

比起大多数同事,张拥伦一家的经济条件算得上“小康”了。夫妻两人每个月共领6000元左右的退休金,儿子大安做服装生意,甚至近几年冬天,夫妻俩还会去海南、云南旅居数月。孟桂荣最近常对丈夫说,“咱俩吃了大半辈子苦,近两年好不容易生活条件好了,想吃啥就买啥”。

然而,大半辈子经历的艰辛,似乎刻在了张拥伦的基因里,吃苦耐劳才是他的“舒适区”。他不顾家人的劝阻,执意要打园林绿化这份工。

每年工期从3月开春持续到11月入冬,一个月有4天休息日,但张拥伦从不休息。2025年4月到7月的考勤记录显示,无论是“五一”假期还是周末,张拥伦没放过一天假。遇到雨天其他工友能休息,而张拥伦作为四个班长之一,还要值班。

据长期跟张拥伦搭班的李大姐(化名)观察,一般工人干一会活就要抽根烟休息下,张拥伦不抽烟,也不挑活,“一个劲就是干”。

就连孟桂荣有时都无法理解丈夫的节俭。路边看到的螺丝,他要捡回家去。几毛钱一双的白色劳保手套,干完活后“黑得没样了”,张拥伦回家后戴上老花镜,在灯下缝缝补补。“我都瞅烦了,破手套直接扔了就得了,他偏舍不得。”

除了干活,生活中的张拥伦沉默寡言。大安觉得,父亲活得就像游戏里的NPC(非玩家角色),没什么存在感。一家人去旅游,父亲永远跟在后面默默拎包,几乎不发表意见。

除了偶尔喝酒和种菜,大安想不到父亲还有什么兴趣爱好,刷刷短剧,是他为数不多的娱乐。



生活里,张拥伦最大的爱好是种菜,他在小区绿化带的角落里开辟了一小块菜地。南方周末记者 林方舟/摄

官司

7月11日14时17分,被送到医院后不到24小时,张拥伦经抢救无效不幸离世。他爱吃的土猪肉还在冰箱里存着。死亡证明上写道,直接死亡原因是多脏器功能衰竭,引起的疾病是“热射病”。

张拥伦去世那天,沈阳市气象台连续第四天发布了高温橙色预警。几天后的7月16日,辽宁部分地区最高气温突破40℃。

酷暑终结生命的悲剧就发生在眼前,活着的人还要继续负重前行。张拥伦的工友们选择麻痹自己对危险的恐惧。“我不想这个事儿,我都快七十岁了,干一天算一天。”吴国友说。

“中暑只能靠自己注意(防护),但你说谁不注意呢?老张不注意吗?那还能咋整呢?”李大姐无奈道。

就在这起事故发生前不久的6月26日,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文,为保护高温天气下的劳动者,要求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时,用人单位须通过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连续作业时间。

张拥伦出事以后,下午的工作依然在1点钟准时开始,几位工人都没听说过需要避开“高温作业时间”。

园林绿化工作比表面上看起来更危险。“打草”时飞溅起来的石子,像突然从地下射出的暗箭,常常将工人打得头破血流。还有修剪枝条时用的油锯,稍不注意就会伤到自己,2024年,一位工友的手指就被削下来一个指节,只剩下薄薄的一层皮连着。



园林绿化工人穿的围裙沾满了草屑。南方周末记者 林方舟/摄

发生安全事故,雇佣他们的老赵就要承担赔偿责任。还是在张拥伦的劝说下,2025年4月,老赵给58名工人买了雇主责任保险,保费每人每年330元,包含50万元的死亡伤残责任限额和5万元的医疗费用责任限额。

然而,这笔保险并没有起作用。因为保单清晰地写着,工作场所只限于张拥伦平时工作的园区,出事当天外派的地点并不在受理范围内。保险公司拒赔有充分的理由。

“我连字都不识。”老赵说,长达23页的保单到底写的是什么,他现在都没搞明白。

保险的投保人是沈阳的一家环境工程公司,该公司将园林作业外包给老赵,张拥伦等人受老赵雇佣,并不直接与这家公司形成劳务关系。工人们与老赵之间甚至从未签署过纸质版的劳动合同,老赵通过微信转账或发现金,每半个月发一次工资。

即便这样不正规的雇佣关系全是“坑”,也不乏大量劳动力愿意主动往里跳。对于超过60周岁的工人们而言,这份差事并不好找。

现有法律也不支持将张拥伦的事故认定为工伤,否则家属可以领到约100万元的工亡金。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的一条司法解释曾称:用人单位与其招用的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者领取退休金的人员发生用工争议而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按劳务关系处理。张拥伦已经在领退休金,只能按照劳务关系处理纠纷。

大安依据律师建议,提出89万元的赔偿要求,包括死亡赔偿金、抚恤金、丧葬费和医药费等。经调解失败后,大安将老赵、父亲工作的单位物业和环境工程公司告上了法庭。

在劳动法专家、上海汇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洪桂彬律师看来,张拥伦的不幸遭遇,反映出目前制度设计对超龄劳动者权益保障力度不足。

“职业危害防护应该更关注用工过程,而不是用工关系。”洪桂彬说,我国传统的职业病保障,以标准的劳动关系为主,对退休返聘人员等非标准劳动关系和非劳动关系保护不足。

许多企业通过灵活用工,故意将用工关系复杂化,起到“甩锅”的目的。洪桂彬说,这起事件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出事之后,企业很容易以“不是我的员工”或“没有劳动关系”等借口,逃避责任。

不过,这些制度设计正在朝着有利于劳动者的角度调整。2025年9月1日起实施的“社保新规”,废止了实施15年之久的“超龄用工按劳务关系处理”的规定,工伤保险将成为“强制项”,要求用人单位需为超龄劳动者单独缴纳工伤保险,保费由企业全额承担。

夏天接近尾声,2025年9月9日,国家气候中心刊文回顾称,2025年夏季全国平均气温为历史同期最高,高温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极端性强。

如今,沈阳进入初秋,天气告别炎热,张拥伦的遗体仍在殡仪馆冷冻着。家属请的律师建议,在可能长达八个月的官司打完之前,张拥伦最好先不要入土为安。

小区里,张拥伦种的蔬菜郁郁葱葱,绿叶宽大饱满,茎上开出黄色小花。但大安没看到果实,“可能都被别人摘走了”。不久后的冬天,繁茂的景象将要消亡,来年冰雪化冻、春暖花开,张拥伦的同事们照料的园林植物会再次发芽,而这些蔬菜却无法重焕生机。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中共地方债逼近1万亿美元 欠薪现象蔓延全国
  2. 刘建超出事内情流出:泄密、内斗、性丑闻
  3. 精准射杀柯克,枪手是全A学霸
  4. 撤回鹰派人选提名 传川普政府对中国科技松绑
  5. 川普想让哈佛大学投建职业学校
  6. 中国5款隐身机同框列装
  7. “MAGA三代领袖”被刺,背后暗战
  8. 【纪元焦点】“军队国家化”话题悄然解禁?
  9. 苹果AI大失血:Siri前掌门离职,核心团队被挖角
  10. 中共内斗升级 武警司令等四将遭罢人大代表
  11. 人大罢免代表 王春宁与王志斌为九三阅兵送葬
  12. iPhone 17中国预售 官网被挤崩 多款机型卖光
  13. 以色列敏感目标,遭多弹头高超音速导弹袭击
  14. 美商务部长松口:即将与台达成“重大协议”
  15. 川普促北约国家停购俄石油 对华征高关税
  16. 石家庄突发巨响,有居民称“房子玻璃都震动了”
  17. 孩子一走,配偶终于处成道友
  18. 美将23家中国科企和实体列入出口黑名单
  19. 川普宣布将向孟菲斯派遣国民警卫队 打击犯罪
  20. 山东一中学师生疑集体食物中毒 官方通报惹疑
  21. 惊悚:郑州大水遇难者 中共医疗队现场立马摘除眼角膜
  22. 君要臣死,臣偏不死
  23. 情报专家撰书揭秘中共渗透 加国PEI沦为“前哨基地”
  24. 川普派遣国民警卫队进驻孟菲斯 市长州长齐欢迎
  25. 综艺节目用歌,那英搞定版权
  26. 应志宏持有中共证件 陆委会:注销台湾户籍
  27. 尼泊尔前首席大法官就任临时总理
  28. 达拉斯汽车旅馆惊传斩首案 被害者头被丢进垃圾箱
  29. 美媒:这不能怪中国,印第安纳州得到了教训
  30. BC省长支持率几乎全国垫底
  31. 九三阅兵式上两款无人机,美军慌了
  32. 前首席女大法官就任尼泊尔临时总理
  33. 攻克强化学习“最慢一环”
  34. 马斯克xAI被曝裁员至少500人,Grok 团队是重灾区
  35. 川普纽约宴请卡塔尔首相 斡旋中东局势
  36. “旁听士”吴云鹏被郑州警方处以治安拘留五日
  37. 坏人长啥样?专家研究2000张人脸 竟发现??
  38. 于朦胧坠楼案水太深 中共高官淫乱无底线
  39. 大赛选手:提升修养 才能体现传统文化之美
  40. 贝索斯新妻和C罗未婚妻罕见同框,比拼30克拉钻戒
  41. 金正恩急了?加速推动“公主接班” 金与正将获重用
  42. 组图:柯克遇害 美国多地民众秉烛悼念
  43. 女孩被继母生父虐待致死案将二审
  44. “大病来前 走路先知”?5个走路异常的信号
  45. 纪钦耀吁支持台湾重返联合国体系
  46. 一泡尿判赔海底捞220万,警告父母管好自家熊孩子
  47. 上诉法院推翻裁决,50万移民面临被驱逐
  48. 亚当斯转变态度可能退选 川普预测曼达尼会赢市长普选
  49. 芝加哥非法移民拒捕 撞伤ICE官员后被击毙
  50. 台湾人“难以会见川普”成最大劣势
  51. 图瓦卢政府正在建立数字化副本
  52. 于朦胧坠楼案水太深 传被中共大佬盯上
  53. 巴西北部军车遭伏击,12士兵丧生
  54. TVB前知名男星凭借女儿口碑逆转
  55. 韩星李多海直播被嘲换头
  56. 宇宙中的完美球体?太阳1万倍的重金属恒星
  57. 美国会报告:美中高校合作项目威胁国安
  58. “代币化证券”里程碑一周
  59. 美国誓言“保卫北约每一寸领土”
  60. 收到警方视频电话?这些诈骗信号需慎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