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习近平新国际秩序的试验场?
2025-09-11 05:25:18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法广
自北京九三阅兵后,国际舆论开始关注中国是否在集结各路独裁威权国家打造新国际秩序,挑战二战结束后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秩序。其实,早在2022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就已经提出了“全球安全倡议”(Initiative for Global Security),这是中国为重塑全球治理体系,即西方语境中的国际秩序,为中国的“伟大复兴”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而提出的“三大倡议”之一。其他两项倡议分别是:2021年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通过南南合作基金、多边融资平台等五大工具,扩大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以及2023年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挑战民主与人权的“普世性”,推动建立替代性的全球规范与制度安排。相关内容体现在中国2023年发布的《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主张与行动》白皮书中)。
Défilé militaire pour commémorer le 80e anniversaire de la capitulation du Japon pendant la Seconde Guerre mondiale, devant la porte Tiananmen à Pékin, le mercredi 3 septembre 2025. ? AP - Ng Han Guan
全球安全倡议以“合作安全”“不干涉内政”和“维护联合国宪章”为框架,在非洲和发展中国家中广受欢迎,但该倡议的根基却深植于中国的国家安全理念。
近日,美国非洲战略研究中心专家保罗·南图亚(Paul Nantulya)发表长文,就习近平的全球安全倡议如何正在非洲落实进行了详细分析,他在这篇题为《非洲:中国全球安全倡议的试验场》的长文中这样写道,我们有必要将2023年“全球安全倡议”政策文件与《2025年中国国家安全白皮书》结合起来解读。后者明确提出了中国国家安全的四大支柱:政治(政权)安全是基础;经济安全是根本;军事科技、文化和社会安全是保障;国际安全是支撑。
文章指出,最初,全球安全倡议在表述上笼统而模糊,但它的轮廓正逐步清晰。2024年9月,在第九届中非合作论坛(FOCAC)上,习近平主席将《中非合作论坛行动计划(2025–2027)》描述为“全球安全倡议的早期实施范例”。此后,从2024年9月至2025年6月,在中非合作论坛部际落实会议期间,中非之间举行了八次高层军事交流,其中包括在南京解放军陆军指挥学院为来自40个非洲国家的90名青年军官举办的培训活动。
自此,全球安全倡议逐步融入中非关系,直接影响着中国在非洲安全合作的布局。例如,中非论坛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27年9月下一届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召开前,中国将为非洲培训6000名高级军官、500名初级军官以及1000名警察。
然而,一些非洲意见领袖警告称,采纳全球安全倡议理念可能带来风险,例如“执政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这在非洲历史上曾导致一党专政和军政府的出现。此类做法可能侵蚀军民关系中的民主规则,破坏“安全人员应忠于宪法而非执政党”的非党派专业原则。 另有意见领袖担心,中国理念可能将非洲国家卷入地缘政治竞争,因为全球安全倡议的战略叙事核心是“对抗西方国家的影响力”,这可能动摇非洲长期奉行的不结盟传统。
中国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围绕六大基本原则展开: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尊重各国主权、领土完整,坚持不干涉内政;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维护传统与非传统领域安全。深入分析这些原则,可发现它们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旨在推广有别于竞争对手的中国世界观。
这些原则强调合作、协商与不干涉,契合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价值取向。全球安全倡议援引“南南团结”的历史叙事,将中国定位为“全球南方”的领导者;强调各国应尊重彼此“正当安全利益”,主张一国不应以损害他国安全为代价追求自身利益。但“正当安全利益”这一概念涵盖广泛,既包括领土主张,也包括政权安全——这对非洲许多一党专政政体而言是核心关切。全球安全倡议实际上认可了这些诉求,并向非洲领导人传递支持信号;作为回应,中国则期望非洲领导人支持其安全政策。例如,多个非洲国家支持中国在南海的主张,尽管该主张已于2016年被常设仲裁法院裁定为非法。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FOCAC)成员国还重申支持“一个中国”政策,并声明“台湾、香港、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区)和西藏事务属于中国内政”,符合国际法和不干涉原则。
全球安全倡议强调“维护海外利益”,这一强调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日益突出。这意味着中国将优先通过东道国安全部队和日益增多的中国安保公司,保护其投资、公民和战略利益。 自2012年“一带一路”倡议启动以来,每一份中非合作论坛行动计划都包含“海外利益保护”章节。类似内容也出现在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CASCF)、中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China-CELAC)和中国—中亚机制(CCAM)等平行论坛的行动计划中。尽管中非合作论坛成立最早,但这些区域性合作机制在议程、结构和目标上高度相似,使中国能够以统一方式在不同地区推进全球安全倡议,使用相似的策略甚至相同的机构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