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大V“唐哲同学”被永久取消广告资格,原因竟是...
2025-08-29 19:25:46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李驭尘

2025年8月28日,微博博主“唐哲同学”的微博商业生命,被平台一纸公告判处了死刑。
没有禁言的倒计时,也无关账号的存废,处罚精准地落在了他近60万粉丝流量变现的核心命脉上:永久取消广告分成与盈利资格。
对一个以流量为生的自媒体人而言,这无异于一场数字世界的资产清零。
而执行这场清算的原因,颇具黑色幽默的意味。这位长期以“爱国”为旗帜的大V,最终是被他亲手炮制的“爱国”内容本身所反噬。
那些曾为他带去无数点赞与拥趸的帖文,最终成为了清算他时最无可辩驳的罪证清单。
这份清单上,记录着一个内容投机者的全部路径。
他用以构建其爱国叙事大厦的砖石,并非事实、考据与理性,而是更轻便、更廉价、也更易燃的材料:
情绪。
唐哲同学的微博认证是历史博主,他也曾试图证明自己的专业性。
2022年初,他转发过一张号称是作家张爱玲祖母的老照片,引人怀旧。
照片很快被证实为现代人拍摄的艺术照。
唐哲同学删帖道歉,承认自己“张冠李戴”,并将失误归结于:
“知识浅薄,难免差错。”
这句谦辞,在日后看来,更像是一份精准的自我鉴定。
当历史考狙剔法快速兑换为流量时,他便熟练地转向了另一条更汹涌的航道。
在这条航道上,事实的准确性不再重要,重要的是立场是否正确,情绪是否到位。
他开始娴熟地剪辑苦难,拼贴仇恨。
他的一篇关于加沙儿童的帖文,配图催人泪下,广为流传。
根据网友的溯源,那张令人心碎的照片,的确记录了一场巨大的灾难,只不过那场灾难的名字叫:
汶川。
挪用国殇去点缀异域的烽火,这种操作对唐哲同学而言并非孤例。
他最近的“代表作”,是一组据称是731部队的“核心罪证”图。图中的婴儿标本,足以点燃任何观者的怒火。
这些“铁证”迅速引爆了舆论。
只是,有心人根据线索查证后发现,这些婴儿标本静静地陈列在一家俄罗斯的博物馆里。
一件普通的医疗展品,就这样在他的微博上,跨越时空,成了一段血腥历史的元凶。
这种时空错乱的叙事,曾经在他一篇关于以巴冲突的帖文中达到了顶峰。
他绘声绘色地讲述,一名华裔女子被哈马斯围困,在危急关头高喊“我是中国人”,随即被武装人员挥手放行。
这个堪比战狼剧本的情节,连他自己的部分粉丝都表示难以置信。
有媒体查证后指出,这纯属一则为了迎合民族自豪感的:
三无杜撰。
当事实的硬核被抽空,剩下的便只有情绪的空壳。
他攻击辉瑞的新冠药物,却无视公开的临床数据;他影射诋毁国内知名学者,却拿不出任何证据;他批判通信专家项立刚,甚至连对方的出生年份都张冠李戴,以至于被微博社区的公开笔记直接标注为:
思维混乱,引用内容不实。
终于,在2024年的“清朗”专项行动与2025年平台整治极端民族主义的背景下,这座由谎言、拼凑与情绪构筑的大厦迎来了推土机。
微博管理员的公告写得清晰:
“经核实,所示违规用户@唐哲同学多次通过拼凑不实信息、张冠李戴等方式,以“爱国”之名博取流量,因违反社区公约,目前已受到禁言处置,并扣除近期全部广告收益。爱国是人民最质朴、最淡然、最没有利益纠葛的情感释放,不应成为某些心术不端者的谋利工具。造谣行为,不仅扰乱了正常传播秩序,更亵渎了历史,亵渎了爱国两字。”
唐哲同学成为了那个被“亵渎”的爱国主义所献祭的典型。
他的倒下,与更早一些的前辈们如出一辙。无论是散播“人肉汉堡”谣言的“至道学宫”,还是利用爱国流量卷走粉丝6亿P2P投资的“黄生”,他们的商业模式并无本质不同。
他们都发现了一座巨大的流量富矿,这座矿的名字,叫爱国。
他们要做的,不是开采和冶炼,只是将那些最廉价、最劣质的原矿石甚至是假矿石,直接打包贩卖给那些最饥渴的灵魂。
就这样,神圣的情感被做成了一门生意,一门几乎没有门槛,只需煽动与复读的生意。
在这门生意里:
真相是负担,考据是累赘,理性是绊脚石。
而当监管的重锤落下,生意戛然而止。人们看到一个投机者被清出场外,于是纷纷拍手称快。
只是,少有人追问,那座曾被疯狂开采的矿山,在被挖得千疮百孔之后,还剩下些什么。当一种本该凝聚共识、团结国民的伟大情感,可以被轻易地标价、贩卖、并最终因质量低劣而被下架时,它的损耗,又该由谁来计算?
喧嚣过后,一地鸡毛。那些曾经的狂热与眼泪,最终证明不过是一场流量的骗局。
而最大的荒诞在于,骗子倒下了,但曾经为他鼓掌的观众,却早已转身去寻找下一个更新、更响亮的舞台。那里,同样的剧本正在上演。
李宇琛(立于尘)
写于2025年8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