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国公司为何不得不依赖英伟达芯片
2025-08-21 17:25:45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美国总统川普刚刚允许科技大厂英伟达(Nvidia)将H20芯片销往中国,但需向美国国库缴纳15%的销售收入。而北京当局则施压企业,下令要中企暂停采购H20。
据《金融时报》报道,7月15日,也就是川普政府解除H20出口管制的隔天,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表示,美国不会向中方“出售最好的产品,也不出售第二好的产品,甚至也不出售第三好的产品”,“我们希望向中国销售足够多的产品,使中方开发者持续需要美国技术生态。”
随后,北京政府将Nvidia H20芯片列为“战略物资”,并要求主要云服务商暂停采购H20。这可能有利于壁仞科技(Biren)、华为、燧原科技(Enflame)、摩尔线程(Moore Threads)等中国国内企业。
但情况又出现反转——DeepSeek放弃使用华为昇腾(Ascend)AI处理器训练其R2模型,原因是华为芯片效能不稳定、芯片间连接速度不足,以及华为核心软体平台CANN的限制。
这令人质疑,北京能否真的依赖自家硬体来推进AI发展。
耗资数十亿美元扶持 半导体业仍依赖西方
随着美国对中国高科技领域制裁日益加剧,自2010年代中期以来,中共长期宣称要实现科技自主,尤其是在新兴科技领域。然而,虽然政府多年来投入数十亿美元扶持晶圆厂与半导体产业,中共技术仍落后于西方,难以建立完整且自主的AI供应链。
此外,中方也缺乏能与CUDA相抗衡的软体生态体系。CUDA是由Nvidia开发的软体运算平台和程式设计模型,可大幅提升运算效率。
Nvidia仍然主导市场
Nvidia提供高效能GPU(图形处理器)搭配稳定且多功能的CUDA软体生态已超过十年。因此,中国主要的AI企业,包括阿里巴巴、百度、腾讯,以及DeepSeek等,都依赖Nvidia的硬体与软体。
虽然阿里与百度也开发自家AI处理器,但仍大量采购Nvidia H20。
据半导体研究公司SemiAnalysis估计,Nvidia去年生产了约一百万颗HGX H20,几乎全部被中国买走。
SemiAnalysis之前还发布报告指出,华为AI处理器Ascend 910C号称是“中国制”,其实采用台积电7奈米芯片,另一款Ascend 910B也是使用台积电芯片,中芯国际遭质疑只是挂名。
美国智库兰德公司(RAND)研究员海姆(Lennart Heim)也表示,华为在2024年利用非法手段自台积电取得约三百万颗芯片,用以生产约140万到150万颗Ascend 910C,这数量接近Nvidia对中国的供应量。
尽管如此,除华为自身的鹏程Pangu模型以外,其它中国企业仍偏好Nvidia。
例如DeepSeek的R1模型是以5万颗Nvidia Hopper系列GPU训练完成,包括3万颗HGX H20、1万颗H800,以及1万颗H100,其软体平台几乎全依赖CUDA。
当DeepSeek在开发R2模型时,虽然中共当局希望其改用华为Ascend 910,但由于效能不稳定等原因,最后仍改回用Nvidia的GPU进行训练,仅在推理环节使用Ascend。
中方半导体产业的软硬体困境
在硬体方面,目前中国仍无法在本土生产与AMD、Nvidia相媲美的先进制程AI芯片。
中国所有的AI芯片龙头企业,包括华为、壁仞、摩尔线程等,都在美国商务部实体清单上,无法使用台积电的先进制程。这些企业只能依赖中芯国际(SMIC),而SMIC的技术仍落后。
虽然中芯称已能生产7奈米芯片,并计划推进至6奈米与5奈米,但产能与良率仍是疑问。
在软体方面,华为的CANN等软体之所以落后CUDA,主要是因为Ascend芯片较少人使用,难以吸引开发者投入。相反,CUDA平台的普及正是因为有数百万个Nvidia GPU,形成正向循环。
即使中方能大量供应Ascend或壁仞GPU,若软体平台不成熟,开发者依然不会选择这些处理器。DeepSeek的R2训练失败就是最好的实例。
因此,中国AI半导体产业受限于产能不足、技术受限,及企业过度竞争等问题,很难挑战Nvidia建立的半导体产业生态体系。
(本文参考了Tom’s Hardware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