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基孔肯雅热发现迟致大爆发 累计病例近万
2025-08-17 08:25:43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近期,中国广东地区爆发了有记录以来规模最大的“基孔肯雅热”(简称“基孔热”)疫情。截至8月16日,广东已累计报告近万例个案,引发广泛关注。中国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首席专家刘起勇承认,此次疫情发现较迟,是导致本次出现较大规模爆发的原因之一。
广东省疾控局在微信公众号通报,8月10日至8月16日的最近一周,广东省新增报告830例基孔肯雅热本地个案。据统计,本次“基孔热”疫情广东已累计报告病例9933例。
病例分布在佛山644例,广州85例,湛江22例,深圳、惠州各16例,珠海10例,潮州九例,东莞七例,清远五例,中山、云浮镑四例,江门、梅州、河源各两例,肇庆、阳江各一例。
广东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传染病防控首席专家康敏称,基孔肯雅热是经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的病毒性疾病。伊蚊偏好在小型的洁净水体中繁殖。
《新京报》报道,中国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首席专家刘起勇承认,此次疫情发现较迟,一开始病例数就很多,导致本次出现较大规模爆发。
香港《明报》曾报道,8月4日)在疫情“源头”佛山顺德采访发现,有药房老板称早在6月初已有村民“中招”,但未引起防疫部门注意。
据报,顺德区乐从镇是此次基孔肯雅热疫情“重灾区”,“零号病人”(即7月8日确诊的首宗“境外输入个案”)就在乐从镇腾冲村。
但当地一间药房的老板表示,6月初该村已陆续有人出现感染基孔肯雅热后的症状,包括发烧、出皮疹、关节痛等。该药房老板自己亦曾被蚊叮后“中招”,但据称,当时有关情况并未引起政府部门的注意。不过报道未提及政府部门是否知情。
根据佛山市顺德区卫健局7月15日的通报,官方7月8日发现“基孔肯雅热”疫情,但到7月15日下午才首次通报了这一起基孔肯雅热本地确诊病例。通报延迟多天,真实情况不明。
刘起勇称,蚊媒疾病依赖蚊虫叮咬传播,不直接人传人,其传播速度受气候、蚊虫密度、病毒感染力等生态因素制约,通常呈现季节性缓慢扩散;而呼吸道传染病通过飞沫或气溶胶直接人传人,可在短期内暴发式传播。目前仍处于高温高湿季节。
广东是全国人口流入最多的省份,城市常住人口多,人口密度大,总体有利于传染病流行;温湿度高,植物生长茂密,各种自然的蚊虫孳生地(如树洞、竹蔸、落叶)也更加丰富,城中村、建筑工地等卫生管理薄弱区域成为蚊虫孳生“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