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雷军时隔十多年再度同框
2025-07-17 08:25:14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WBusiness商业
2025 年 7 月 14 日,英伟达 CEO 黄仁勋与小米创始人雷军的合照在社交平台上曝光,引发广泛关注。
照片中,两人面带微笑,肩膀贴近,背景是一面青砖墙,状态十分亲和。腾讯科技就此向英伟达求证,对方回应称“不是我们发的照片,不清楚”。
另有知情人士透露,照片是路人拍摄的,此次会面是黄仁勋拜访客户,属于非公开行程,不过该人士未透露具体拍摄时间。
网友还放出了雷军和黄仁勋在小米汽车旁的合影,两人笑容可掬,伸出大拇指!
黄仁勋与雷军的渊源颇深。早在 2013 年,黄仁勋就曾和雷军同台。在当年小米 3 的发布会上,黄仁勋亲自登台推销 NVIDIA 的 Tegra 芯片,为了拉近与中国消费者的距离,他全程用中文发言,还笑称自己是“米粉”。
那时,小米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致力于打造高性能、高性价比的智能手机,而英伟达推出Tegra 芯片,急需小米这样的客户,于是小米 3 搭载了英伟达的手机芯片,不过英伟达手机芯片确实不太好用,手机销量不佳,也导致后面小米和英伟达手机芯片没有再合作,小米选择了高通和联发科。
时光荏苒,如今的英伟达早已转型人工智能芯片,成为首个市值破 4 万亿美元的公司,黄仁勋在彭博社的实时亿万富豪榜单上身价 1030 亿美金,排在第 15 位;小米也在不断拓展业务版图,尤其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取得佳绩,雷军身价 445 亿美金,排在第 30 位。此次两人同框,被网友调侃为身价最高的“米粉”回来了,也勾起了人们对双方过往合作的回忆,以及对未来合作的无限遐想。
虽然在手机芯片上合作减弱,但小米与英伟达在多个领域保持着紧密合作。在智能硬件生态方面,小米 AI 实验室早在 2016 年就已成立,其前身可追溯至 2014 年的小米探索实验室。该实验室在计算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 AI 核心领域建立了全面布局,拥有约 350 人的精英团队,每年为小米智能设备贡献超过 100 项创新技术成果。
小米对 AI 技术投入巨大,研发预算中约 70 至 80 亿元用于 AI 领域,占总研发经费的四分之一,且未来五年研发投入将达 2000 亿元人民币,较前一周期翻倍增长。在此过程中,英伟达强大的 AI 计算平台为小米提供了有力支撑,双方将 AI 深度学习、神经网络优化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入小米智能硬件生态系统,让智能设备拥有更强大的“大脑”。
比如小米自研的玄戒芯片,就巧妙结合了深度学习算法与神经网络优化技术,为智能硬件性能带来质的飞跃。搭载玄戒芯片的小米 15S Pro 和小米平板 7 Ultra,响应速度比前代产品提升 40%以上,待机时间延长近 30%,而这背后离不开英伟达技术的助力。
在汽车领域,双方的合作更是成果显著。小米汽车自进入市场以来,便以其先进的智能驾驶技术备受关注。小米 SU7 搭载了 NVIDIA DRIVE Orin 系统级芯片,
2025 年,在“小米 15 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上发布的小米 YU7,更是在辅助驾驶硬件上全面升级。YU7 全系标配全新一代英伟达 Thor 车载计算平台,最高算力达 700TOPS,相比前代产品有了大幅提升;这些硬件配置的升级,离不开英伟达先进技术的支持,也彰显了小米在智能驾驶领域不断探索、追求卓越的决心。
据了解,黄仁勋计划出席 7 月 16 日展开的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届时会跟高层会面,还将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在美国持续加码制裁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情况下,英伟达先进的芯片不能够销售到中国,连阉割再阉割后的H20都被禁售,H20基础上再阉割的低端芯片又不太能满足中国研发和市场的需求,而且随着国产人工智能芯片(昇腾等)不断崛起,英伟达在中国也面临着不小的市场压力!
此次黄仁勋与雷军的会面,或许预示着小米与英伟达将在接下来展开更多、更深入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