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太四大军演剑指中共 美战略威慑全面升级

2025-07-11 14:25:46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近期,印太地区军事态势骤然紧张。美国主导的冷战后最大规模空军演习、美日韩联合演习、美澳等19国即将展开的联合军演,以及史上耗时最长的台湾汉光演习,共同构成了美国及其盟友在印太地区,针对中共日益增长的军事威胁所采取的战略布局。

专家指出,这一系列演习标志着,美国针对中共的战略威慑进入全面升级阶段。台湾国防研究院国防战略与资源研究所所长苏紫云对大纪元说,这四大军演形成“战略三角”,共同遏制中共的军事扩张。

美军“坚定力量太平洋”:冷战后最大规模空军演习

美国印太司令部于7月10日至8月8日在太平洋多个地点展开的“坚定力量太平洋”(REFORPAC)演习,堪称美国太平洋空军有史以来最全面的应急响应演习。

这场为期一个月的演习动员了12,000名美国空军和太空军人员,出动350多架各类军机,涵盖太空电磁战、轨道战等前沿军事能力。

“坚定力量太平洋”演习的一大亮点是首次融入美国太空部队能力,模拟现实世界场景中的太空作战。

此外,多架B-52H战略轰炸机从北达科他州迈诺特空军基地部署至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进一步增强了美国在西太平洋的作战弹性。

美国空军部长特洛伊‧梅克(Troy Meink)明确表示,这是冷战以来首次举办的此类演习,演习通过整合“坚定太平洋部队”、“坚定太空”、“机动卫士”等多个子项目,模拟现实威胁场景,旨在提升联合部队和盟友的作战能力。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资深研究员钟志东博士7月11日在接受大纪元采访时表示,美国首次在印太地区举行空军与太空军联合演习,凸显太空战场的重要性。

他指出,此次军演的深层目的有三:提升美军联合作战能力,应对中共在太空战力的发展;强化盟友协同,增强与印太地区盟友和伙伴的联合作战能力;明确战略威慑,向中共亮剑,明确威慑其在台海和南海地区改变国际秩序的企图。

美日韩联演威慑升级:B-52H首次部署朝鲜半岛

正值“坚定力量太平洋”演习进行之际,美国、日本和韩国7月11日在韩国济州岛以南公海举行联合空中演习,这是美国B-52H战略轰炸机在2025年首次部署至朝鲜半岛。

此次演习中,美国战略轰炸机与韩国KF-16战机和日本F-2战机协同作战,旨在增强对该地区核导弹威胁的威慑力。

11日,三国国防部长在首尔召开会议,强调三边合作对应对区域安全挑战的重要性。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丹‧凯恩(Dan Caine)将军在会议开幕致辞中指出,中共和朝鲜的军事建设意图明确,需要保持高度警惕。

台湾举行史上耗时最长的汉光演习 中共持续袭扰

与此同时,台湾正在进行年度最重要的军事演习“汉光41号”。此次演习自7月9日起至18日,持续10天9夜,是历年来实兵演练时间最长的一次,动员超过2.2万名后备役军人参与,其中包括7000名预备役军人。

演习内容涵盖“灰色地带袭扰应处”、应急作战以及全面作战等三大主轴,模拟应对多种可能的军事行动。演习首日重点演练了应对可能发生的“灰色地带”袭扰,包括预想敌方以民兵船、海警等方式进行干扰的情况。

此次演习的一大亮点是新式装备的首次亮相及实弹射击。美制M1A2T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海马斯”系统(HIMARS,高机动性多管火箭系统),以及陶式2B反坦克导弹都进行了实弹演练。此外,台湾自制的“天剑”系列防空导弹也参与了演习。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演习采取“无剧本、不间断”的连续演练模式,并且时间大幅延长,被外界称为史上最长的“汉光演习”,旨在更真实地检验部队的持续作战能力和应变能力。

台湾总统赖清德也在演习第二天(10日)亲临视导,军方并同步进行直播,凸显了对此次演习的高度重视。

在台湾军演前夕,中共军方连日加大对台湾的军机袭扰。7月10日、11日,中共海警船持续侵扰金门海域,并采用关闭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的“暗船”手段。

苏紫云分析指出,对于中共在台海问题上,世界各国仍保持高度防范。川普的强硬表态,如“轰炸北京”言论,相当于将台海问题提升到最高级别的战略清晰,即明确传递“台海不容侵犯”的信号。

他认为,美国举行一系列联合演习的核心在于反映其大战略,即视中共为主要威胁,并强调阻止其武力入侵台湾为最重要任务。

印太最大规模联合军演:19国参演“护身军刀”

此外,备受瞩目的“护身军刀”(Talisman Sabre)多国联合军事演习,即将于下月在澳大利亚拉开帷幕。作为印太地区规模最大的军事演习之一,此次演习预计将是该系列自2005年首次举办以来的最大规模。

此次“护身军刀2025”演习是其第11次举行,超过3万名军事人员已陆续抵达澳大利亚,他们来自包括澳大利亚和美国在内的19个受邀国家。

演习范围广阔,将从印度洋的圣诞岛延伸至珊瑚海,全长达6,500公里,堪称美澳历来最大规模的联合演习。

美国两栖攻击舰“美利坚号”(USS America)已率先驶入悉尼港,该打击群共搭载2,500名水兵与陆战队员,并配备反潜直升机与F-35B隐形战机。演习内容将涵盖兵力准备、两栖登陆、地面部队机动以及空战和海上行动,并将进行实弹演习和野战训练。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印度将首次参与“护身军刀”演习,欧洲方面也将派出大批部队。演习内容将包括澳大利亚、美国、日本和新加坡举行大规模实弹火箭炮与导弹系统射击。这将是首次在澳大利亚发射“海马斯”火箭炮系统,澳大利亚的防空部队将与美国的“爱国者”系统协同作战。

钟志东表示,在俄乌战争和以伊战争的背景下,美国希望通过展示其军力和决心,让中共认识到入侵台海的代价是无法承受的。川普甚至威胁轰炸北京,而非仅限于军事目标,旨在阻止中共发动战争并惩罚其军事冒险行为。

近日,美国总统川普于去年募款餐会中的录音被媒体披露出来,显示他曾私下警告习近平,若中共武力犯台,他将下令“轰炸北京”。川普说,“他(习)大概认为只有10%的可能性。事实上,5%的可能性也够让他们有所顾忌。”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习近平保党丧权 张又侠军权在握 最后一次枪指挥党
  2. 掌北京“钱袋子”的何立峰 权力扩张引关注
  3. 习派穷途末路?传习明泽将“出山”扮演重要角色
  4. 美国防法案将加入禁止资助中俄实验室条款
  5. 中科院“二氧化碳制糖”新成果全网热议
  6. 17岁女生被男同学打致颅脑损伤
  7. 中国多所大学陆续裁撤英文专业
  8. “强人”习近平更好地解读了中共和他的未来
  9. 川普做出决定,美加矛盾加剧
  10. 4万亿英伟达,凭什么?
  11. 美智库报告:美国应完全撤回在台的美军
  12. 网揭徐泽伟“国家黑客”身份 美批中共无耻
  13. 不再吃香 中国多所大学近两年来陆续裁撤英文专业
  14. 亚太多场军演启动,美国来者不善
  15. FBI全球围捕中共间谍!徐泽伟落网牵出黑幕
  16. 张忠谋过94岁生日 6个养生之道大曝光
  17. 法德大吵后,德国转头再买15架F35
  18. 美国雇主大幅提供签证支持
  19. 二战德国航空机枪的起源:MG-30轻机枪
  20. 大罢免若失败,赖清德要找替罪羊?
  21. 就差123米!疑机长听错指令 中国国航与顺丰险相撞
  22. 散户砸钱 美股还有戏 股市荣景给川普加征关税理由
  23. 俄罗斯国防部可能放弃修复海军目前唯一的航母
  24. 【百年真相】中华民国空军之母——宋美龄
  25. 川普“对等关税2.0”开战,全球市场剧烈反应
  26. 美国务院重大重组 开始解雇逾1350员工
  27. 大陆高温奇闻:鸡蛋2天孵出小鸡 地里玉米成爆米花
  28. 网传胡锦涛病危消息 胡海峰在新疆露面
  29. 关税收入激增 美国6月意外实现财政盈余
  30. 震撼华尔街:AI真来抢工作了
  31. 卡尼官宣砍开支,3年要省250亿
  32. 川普和梅拉尼娅前往德州 视察洪灾赈灾工作
  33. 卢比奥在马来西亚首度与王毅会晤
  34. 美国6岁儿童误吞中国出口电池 获赔4千万美元
  35. 钱塘江变沙滩 警车也自燃!洪水席卷茅台镇 中国陷末日极端天气!
  36. 针对台积电美国厂的集体诉讼升级,原告增加至30多人
  37. 大而美法案对于美国医疗系统的影响
  38. 美宣布印航空难初步调查结果:飞行员失误 无关波音
  39. 大陆底层生计维艰 民众忧“三种职业”复苏
  40. 饭店老板随手拍视频被罚45万元?
  41. 欧洲热死人了,但还是开不起空调
  42. 世界舞台的孤独 中共外交的四大背弃案例
  43. 中国看不下去了! 胡塞接连击沉2货轮 耿爽点名停手
  44. 新州华裔议员候选人:认清中共的“无声战役”
  45. 川普威胁共和党参议员 要求支持删减预算案
  46. 马克龙宣布法英拟扩组5万人军队 或部署乌前线作战
  47. 川普视察德州洪灾区 白宫放弃废除FEMA计划
  48. 台风丹娜丝直逼厦门 狂风暴雨城市被毁
  49. 遭父亲连开5枪 25岁印度女网球手殒命家中 只因...
  50. 出租车后备箱载儿童行驶,公司回应
  51. 代总理又换人,佩通坦王者归来
  52. 德州ICE拘留中心外伏击袭警 亚裔男子遭FBI通缉
  53. Walmart全美召回85万只水壶 已致两人永久失明
  54. 川普要求支持删减预算案
  55. 川普亲勘德州洪灾,FEMA废除计划叫停
  56. 首尔高官:美要求我们共同遏制中国 这是合作前提
  57. A股有望迎万亿元级增量资金
  58. 探访西夏陵,中国世界遗产再+1
  59. 英伟达执行长将访华 美两党参议员发警告
  60. 日本“出租丑男”爆红,月接40单赚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