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会谈前 中共央行为何降准降息
2025-05-07 01:25:28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在与美国的贸易战僵持不下,中国外贸企业面临严峻挑战之际,一直高调反美的中共突然宣布将与美方举行会谈,并在此敏感时刻祭出降准降息的货币宽松政策,引发市场斑度关注。这一系列动作,是否暗示中国经济已到至暗时刻?
分析:中国经济差到已无法掩盖的程度
5月6日,中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预告,该办于5月7日上午9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共央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证监会负责人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中共央行行长潘功胜在5月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同时宣布降准降息,将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并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从目前的1.5%下调到1.4%,同时下调住房公积金利率0.25个百分点。
时政评论员李林一认为,此举是在最新财新PMI数据远逊预期,以及官方数据也显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做出的,即便是官方已经掺水的数字,都已经掩盖不了中国经济的真实状况。
5月6日公布的4月财新中国通用服务业经营活动指数(服务业PMI)录得50.7,低于3月1.2个百分点,在扩张区间降至七个月来最低。
而4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走低0.8个百分点至50.4,为2月来最低。两大行业景气度双降,当月综合PMI产出指数下滑0.7个百分点至51.1,显示国内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扩张步伐放缓。
中共国家统计局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制造业、服务业PMI分别下降1.5个、0.2个百分点至49.0、50.1,前者时隔两个月重新跌回收缩区间;当月综合产出指数录得50.2,走低1.2个百分点。
企业信心因关税扰动受到较大打击,4月经营预期指数在扩张区间明显下降。
在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高达145%关税,并取消小额包裹免税门槛的背景下,单纯的货币宽松政策对提振外贸的直接效果或有限。降准释放的流动性或能缓解部分企业的资金压力,降息则有助于降低融资成本,但能否真正扭转外贸订单骤停和停工潮,仍有待观察。
对于国内经济而言,降息能否有效刺激投资和消费也存在不确定性。中国经济目前还面临房地产危机、消费疲软等多重挑战。此外,在企业信心因关税扰动而受到严重打击的情况下,仅靠货币政策恐难以从根本上扭转预期。
中共口头强硬后 宣布将与美方会谈
5月7日早,中共外交部发布消息,中共副总理何立峰将于5月9日-12日访问瑞士,期间何立峰作为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将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举行会谈。
中共选择在与美国举行关键经贸会谈前宣布降准降息,其意图引发外界多方猜测。这或许是北京试图向美方释放愿意通过谈判解决问题的信号,以换取贸易上的缓和;但也可能反映出国内经济形势的严峻,迫使中共不得不采取降息降准来稳定市场和预期。
李林一指出,中共此前一直对美展现强硬姿态,如今却派出副总理何立峰与美国财政部长举行会谈,并配合降准降息等措施,这本身就说明中国经济的困境已相当严重。但他认为,这种“救火”式的措施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
他说,“只能在短期内维持一下。过一段时间,中国经济惨状只会加深。”
本周官方还将发布4月的进出口数据,预计将进一步揭示中美贸易战对中国经济的具体冲击。李林一说,估计该数据会更惨。
而何立峰与美国财政部长的会谈结果,以及后续中共是否会出台更大力度的刺激政策,都将是观察中国经济走向的重要窗口。
早前,中共央行曾承诺在适当的时候调整货币政策,以支持面临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升级的经济。去年,中共两次下调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以提振陷入困境的经济。
今年,尽管美国总统川普提高了对中国商品的关税,给深陷通货紧缩和消费疲软的中国经济带来压力,但中共央行今年仍未降息。
中共官媒今年3月15日曾报道,中国应该选择正确的时机和力度来放松货币政策,外界认为,这释放了中共今年可能不会在短期内采取进一步的宽松政策的信号。